描写声音的成语(与声音有关的成语有哪些)_声音_形容_比喻

本文目录

  • 与声音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 描写声音的成语
  • 形容声音的成语经典
  • 形容声音成语
  • 形容声音的成语
  • 形容声音的成语有哪些

与声音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与声音有关的成语:万籁俱寂、人声鼎沸、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如泣如诉。
一、万籁俱寂
【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示例】: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邹韬奋《我的母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安静
【近义词】鸦默雀静、阒寂无声、万马齐喑、阗寂无声、夜深人静、鸦雀无声、万籁无声、寂然无声、雅雀无声
【反义词】天崩地裂、声彻云霄、惊天动地、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震耳欲聋、人生鼎沸、沸反盈天、熙来攘往、沸沸扬扬
二、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人声嘈杂
【近义词】喝五吆六、人山人海、震耳欲聋、沸沸扬扬、沸反盈天、吵吵嚷嚷、人欢马叫、众楚群咻
【反义词】人烟稀少、夜阑人静、万籁俱寂、鸦雀无声、万籁无声、悄然无声、悄然无息、悄无声息
三、震耳欲聋
【解释】: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很大
【近义词】穿云裂石、人声鼎沸、龙吟虎啸、响遏行云、振聋发聩
【反义词】呢喃细语、鸦雀无声、万籁无声、万籁俱寂
四、响彻云霄
【解释】: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侧耳倾听。”
【示例】:教室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响亮
【近义词】绕梁三日、响彻云际、嫌隰行云、响彻云表、游响停云、响遏行云、龙吟虎啸
【反义词】闷声不响
五、如泣如诉
【解释】: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示例】:风声如泣如诉,墓地凄然悲凉。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乐声
【近义词】如歌如泣、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反义词】慷慨悲歌

描写声音的成语

  成语(拼音:chéng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声音的成语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描写声音的成语 篇1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音容如在

  洋洋盈耳

  怨声载道

  应弦而倒

  莺声燕语

  杳不可闻

  抑扬顿挫

  音容笑貌

  源远流长

  有气无力

  音容宛在

  燕语莺声

  怡声下气

  鸦默雀静

  鸦雀无声

  鸦雀无闻

  喧宾夺主

  响彻云霄

  下气怡声

  心潮澎湃

  无伤无臭

  无声无息

  无声无色

  瓮声瓮气

  唯唯诺诺

  无所不在

  无声无臭

  万籁俱寂

  瓦釜雷鸣

  宛转悠扬

  天震地骇

  吞炭漆身

  天崩地坼

  铁中铮铮

  所在皆是

  书声朗朗

  声振屋瓦

  神色张皇

  死声活气

  书声琅琅

  散伤丑害

  世外桃源

  声色俱厉

  顺风而呼

  石破天惊

  声音笑貌

  声如洪钟

  神号鬼哭

  乳声乳气

  如雷灌耳

  绕梁三日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泣如诉

  人声鼎沸

  阒然无声

  轻言轻语

  轻吞慢吐

  琴瑟不调

  气竭声嘶

  悄然无声

  群雌粥粥

  强聒不舍

  敲金击石

  潜移默化

  泣不成声

  喔咿儒儿

  袅袅余音

  鸮啼鬼啸

  喏喏连声

  年轻力壮

  绵言细语

  林籁泉韵

  裂石穿云

  朗朗上口

  狼嗥鬼叫

  锣鼓喧天

  龙鸣狮吼

  聆音察理

  历历在耳

  铿锵有力

  口沸目赤

  铿镪顿挫

  金鼓喧阗

  击玉敲金

  聚蚊成雷

  金石丝竹

  剑头一吷

  戛然而止

  距人千里

  拒人千里

  警愦觉聋

  寂然无声

  解弦更张

  慌作一团

  轰雷贯耳

  撼天震地

  欢声雷动

  绘声绘色

  鹤鸣九皋

  呼幺喝六

  寒蝉凄切

  咳声叹气

  鬼哭神号

  鼓乐喧天

  鼓衰力尽

  鼓吹喧阗

  鬼哭神嚎

  鬼哭狼嚎

  改弦更张

  怪声怪气

  风风韵韵

  凤鸣鹤唳

  沸天震地

  俯仰唯唯

  蜂目豺声

  沸反盈天

  发蒙振聩

  发聋振聩

  耳鸣目眩

  耳听八方

  扼腕叹息

  大音希声

  咄嗟叱咤

  咄咄怪事

  大难临头

  咄咄逼人

  道长论短

  穿云裂石

  馋涎欲滴

  惨不忍闻

  炳炳烺烺

  不断如带

  屏声息气

  屏气凝神

  不平则鸣

  不露声色

  不可名状

  不觉技痒

  不绝于耳

  不绝如缕

  鼻息如雷

  不声不响

  不绝如线

  安安静静

  嗳声叹气

  唉声叹气

  至亲好友

  掷地有声

  震天动地

  在谷满谷

  作金石声

  张口结舌

  描写声音的成语 篇2

  不绝如线:绝:断。是指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是指声音思绪微弱

  怪声怪气:是指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是指声音高亢亮。

  戛然而止:是指声音突然终止。

  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是指声音微小。是指言论无足轻重。

  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是指声音铿锵。

  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是指声音悲切。

  下气怡声:下气:表现恭顺:怡声:声音和悦。是指声音柔和,表现恭顺。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是指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表现恭顺。是指声音柔和,表现恭顺。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沸天震地:是指声音极其喧腾。

  鬼哭神号:①是指哭叫悲惨凄厉。②是指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是指声音或声势极大。

  狼嗥鬼叫:是指声音凄厉。

  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是指声音高亢亮。

  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是指声音凄厉幽怨。

  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是指声音大(一般指语音)。②是指人的名声很大。

  瓮声瓮气:是指声音粗大低沉。

  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是指声音断绝。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是指声音或声势极大。

  铿锵有力:〖释疑为〗是指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天震地骇:〖释疑为〗震:震动。震动了天地。是指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是指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喔咿儒儿: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是指声音含糊不清。是指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描写声音的成语 篇3

  1、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2、天惊石破: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4、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5、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6、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7、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8、神嚎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9、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0、响彻云际: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11、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12、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13、神号鬼哭: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14、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15、无声无息:息:气息。没有什么动静。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16、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17、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18、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9、响彻云表: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20、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轻声缓慢地吐词。

  21、狼号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22、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23、无伤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24、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25、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26、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27、气竭声澌:气力竭尽,声音嘶哑。同“气竭声嘶”。

  28、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29、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描写声音的成语 篇4

  1、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警愦觉聋:发出非常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形容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3、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4、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5、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6、龙鸣狮吼:形容沉郁雄壮的声音。

  7、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9、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10、解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形容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11、燕语莺声: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12、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13、怨声载道: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

  14、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15、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16、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17、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非常远都能听见。形容贤士身隐名著。

  18、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19、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20、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21、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22、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23、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24、朗朗上口: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25、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6、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27、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28、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非常严厉的样子。

形容声音的成语经典

声音的传播用量子力学解释便是原子的运动,形成了声波。但这与波粒子等名词没有联系。关于描写声音的 成语 有哪些是可以摘抄的 句子 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描写声音的成语,供大家参考。

描写声音的成语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黄莺出谷:一般形容女子有美妙的声音或歌喉,如文学作品中:“更难得的是兼具沉鱼落雁之貌、黄莺出谷之声的丽莎·爱克妲……“

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语笑喧阗: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形容许多人挤来挤去地大声说笑。

强聒不舍的 造句

1.虽然人们早就听腻了这套说教,但是他仍然强聒不舍。

2.而犹强聒不舍者,盖其心以为民之于国,犹子之事父母也。

3.母子两为这点鸡毛蒜皮之事强聒不舍、斤斤计较起来,彼此间一直不说话。

4.可是她这样强聒不舍,根本没有一个人在听她说,只是左耳进右耳出。

5.简短说完,罗山不再强聒不舍,脚尖轻轻一踏,身体就飘落在一人高的马车上,进车厢前回了一下头,眼睛看着欢送人群中的赵峰,微笑着点了点头便进去了。

6.生气的离开了,葛静雨跟了上去,在她身边强聒不舍,实在受不了了,捂着耳朵,大喊:“葛静雨,你要抓到我,我就听你说。

7.分析问题时,不能断章取义,做事时要言行相顾对待所有人的时候要强聒不舍。

8.李龙身在福中不知福,酒店里一点鸡毛蒜皮之事就在妻子面前指桑骂槐的强聒不舍的抱怨,张萌的脾气早就被丈夫“改”。

9.巧克力奶茶这是世勋最爱的,虽然问的都是废话,但是为了确认,鹿晗还是要强聒不舍一下。

娓娓动听的造句

1.他说的娓娓动听,声音像春夜吹的洞箫。

2.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3.有这样一种声音,虽然没有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却能使一块块毫不起眼的方砖石头变成一座座高楼大厦,使人们的生活方便快捷,稳定舒适。这种声音的创造者是建筑工人。

4.王阿姨娓娓动听地给孩子们讲小红帽的 故事 ,孩子们一个个听得入了迷。

5.周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

6.我非常喜欢听王老师讲话,当他娓娓动听的时候,是很有吸引力的。

7.小梅把武松打虎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

8.在树林间突然传来了了一段娓娓动听的歌声。

9.这是一首在声音和情感处理上很细腻的歌,听起来娓娓动听,男生更偏重流行的演唱技法,女生在演绎的时候加入了美声的技法,相得益彰。

10.他讲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11.老师讲话的声音娓娓动听。

12.清晨我就是在这和娓娓动听的歌声中从梦中惊醒了的。

13.尽避经理恭恭敬敬,说的娓娓动听【】,可董事长仍然不为所动。

14.可是他讲得娓娓动听,不卑不亢,那种年轻人所固有的幼稚的自私心理暴露无遗,终于使听众无力反驳了。

15.希刺克厉夫知道,他为了要凯瑟琳作伴是能够娓娓动听地央求的。

16.教室里传来了娓娓动听的朗读声。

17.我这辈子都没有听过如此娓娓动听的歌声了。

18.能够听到你弹出如此娓娓动听的琴声我就算是少活两年我也愿意啊。

19.稻浪翻滚,那沙沙的声音,不正是你那娓娓动听的笑语?


形容声音的成语经典相关 文章 :

★ 形容声音好听的成语

★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集锦

★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精选

★ 形容声音的词语

★ 形容声音的词语集锦

★ 描写声音的成语及优美句子

★ 关于描写声音好听的成语及解释

★ 形容声音好听的词语精选

★ 有关于形容声音大的成语及解释

★ 形容声音好听的词语汇总

形容声音成语

有关形容声音成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下面是我带来的有关形容声音成语,希望大家喜欢。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形容声音凄厉。

   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彻:穿透;透过;云霄:高空。声音响得像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嘹亮高吭。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震:震动;撼: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形容声音凄厉。同“狼嗥鬼叫”。

   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头一吷”。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形容优美的声音。

   形容哭叫的声音凄厉。

   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阴阳怪气的声音。

   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气力竭尽,声音嘶哑。同“气竭声嘶”。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此指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形容人物众多。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同“咄咄怪事”。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寂静没有声音。 ;

形容声音的成语

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以下是有关形容声音的成语,欢迎阅读。

1、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3、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4、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5、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6、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7、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8、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9、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10、解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11、燕语莺声: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12、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13、怨声载道: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

14、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15、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16、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17、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着。

18、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19、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20、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21、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22、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23、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24、朗朗上口: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25、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6、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27、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28、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29、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30、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31、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32、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33、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4、散伤丑害: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35、有气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36、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37、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38、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39、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40、无声无臭: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41、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

42、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43、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44、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45、吞炭漆身: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46、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47、神号鬼哭: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48、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49、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50、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51、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52、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53、轻言轻语: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54、绕梁三日: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55、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56、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57、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58、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59、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60、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61、音容笑貌: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62、死声活气:阴阳怪气的声音。

63、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64、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65、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66、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67、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68、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69、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70、在谷满谷:《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

71、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72、喔咿儒儿: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73、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74、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75、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76、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77、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78、咄咄逼人: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出口伤人。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前人,令人赞叹。

79、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80、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81、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82、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83、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84、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85、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86、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87、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88、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89、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90、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91、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92、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93、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94、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95、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96、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97、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98、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99、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100、鬼哭神嚎: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101、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102、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103、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104、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05、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06、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07、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108、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09、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110、群雌粥粥: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111、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112、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113、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114、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115、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116、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117、不绝如线: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118、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119、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120、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121、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122、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123、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124、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125、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126、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27、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128、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形容声音的成语有哪些

1、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洪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3、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4、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5、抑扬顿挫:形容声调高低曲折,和谐而有节奏。
6、遏云绕梁:遏: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
7、声出金石:金石:指古代的打击乐器。好像是从乐器中发出来的声音。形容歌声悦耳动听。
8、沁人肺腑: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9、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10、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11、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12、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13、含商咀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亦作“含宫咀征”。
14、噀玉喷珠:形容口齿伶俐,说话悦耳动听。
15、锵金铿玉: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同“锵金鸣玉”。
16、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17、钧天之乐: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18、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
19、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20、掷地有声:掷:投、扔。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21、余音袅袅:形容音乐优美动听,耐人寻味。也比喻诗文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22、金声玉润:金:指钟;玉:指磬。比喻文章气韵优美。
23、鸾吟凤唱:鸾凤鸣叫相和。比喻优美的乐曲。
24、金徽玉轸:徽:系琴弦的丝线;轸:转动琴弦的轴。高贵、雅致的琴徽和琴轴。形容流畅悦耳的琴声。也比喻超凡脱俗的雅调。
25、含宫咀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征”。
26、沁人心脾: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7、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28、喉清韵雅:歌喉清脆响亮,韵味优美幽致。形容歌唱水平很高。
29、玉润珠圆: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30、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1、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32、娓娓动听:形容讲话十分生动,使人爱听。
33、余韵绕梁:韵:韵律。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34、含商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35、歌声绕梁: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36、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37、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38、钧天广乐: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之中央;广乐:优美而雄壮的音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39、清歌雅舞:歌声清新悦耳,舞姿轻盈优美。
40、锵金鸣玉: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41、含宫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42、余音绕梁:歌声的余音围绕屋梁旋转。形容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43、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44、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45、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46、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www.lz13.cn)
47、喷珠噀玉:口中喷出珠玉。形容口齿伶俐,文辞优美。
48、虎斑霞绮,林籁泉韵:绮:美丽;籁:孔穴中发出的声响;韵:悦耳和谐的声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丽,各种声音悦耳动听。
49、广乐钧天:广乐:优美而雄壮的音乐;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之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

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沸反盈天: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聋子能听到声音。
鼓乐喧天:形容音乐演奏之声嘈杂热闹。
雷霆万钧:比喻威力极大,不可抗拒。
惊天动地:惊动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极大
欢声雷动:欢呼声像打雷一样。形容极其热烈的欢乐气氛。
响彻云霄:形容声音极大,直透高空。
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如同水在鼎中沸腾一般。
锣鼓喧天:锣鼓声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声振林木:声浪振动树木。形容声音洪亮(多指歌声)。
龙吟虎啸:像龙在鸣,虎在啸。多形容人的歌吟声嘹亮。
震耳欲聋:耳朵都要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天震地骇: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震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如雷贯耳: 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鬼哭狼嚎: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语笑喧阗: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形容许多人挤来挤去地大声说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