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水浒传书里的文章
- 水浒传全文赏析
- 水浒传主要内容
水浒传书里的文章
《水浒传》书里的文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文性的,如官府行文、出榜,上报朝廷的奏章以及皇帝的圣旨等,这里不多说。另一类文学性的散文,以写景和写人为主,几乎每一回书中都有,但多为骈体文,比较程式化,以现在的版权意识,还有抄袭之嫌,不过也不乏传神制作,这里举个例子。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描写史家庄园——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杨柳绿阴浓,四下里乔松青似染。草堂高起,尽按五运山庄,亭馆低轩,直造倚山临水。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正是: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描写乡村酒肆——前临驿路,后接溪村。数株槐柳绿阴浓,几处葵榴红影乱。门外森森麻麦,窗前猗猗荷花。轻轻酒旆舞薰风,短短芦帘遮酷日。壁边瓦瓮,白泠泠满贮村醪。架上磁瓶,香喷喷新开社酝。白发田翁亲涤器,红颜村女笑当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古时有个书生,做了一个词,单题那贫苦的恨雪”——广莫严风刮地,这雪儿下的正好。扯絮挦绵,裁几片大如栲栳。见林间竹屋茅茨,争些儿被他压倒。富室豪家,却言道压瘴犹嫌少。向的是兽炭红炉,穿的是绵衣絮袄。手拈梅花,唱道国家祥瑞,不念贫民些小。高卧有幽人,吟咏多诗草。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描写水泊梁山景致——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千层剑戟。濠边鹿角,俱将骸骨攒成。寨内碗瓢,尽使骷髅做就。剥下人皮蒙战鼓,截来头发做缰绳。阻当官军,有无限断头港陌。遮拦盗贼,是许多绝迳林峦。鹅卵石叠叠如山,苦竹枪森森似雨。战船来往,一周围埋伏有芦花。深港停藏,四壁下窝盘多草木。断金亭上愁云起,聚义厅前杀气生。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描写王婆——端的这婆子: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只凭说六国唇枪,全仗话三齐舌剑。只鸾孤凤,霎时间交仗成双。寡妇鳏男,一席话搬唆捉对。解使三重门内女,遮么九级殿中仙。玉皇殿下侍香金童,把臂拖来;王母宫中传言玉女,拦腰抱住。略施妙计,使阿罗汉抱住比丘尼;稍用机关,教李天王搂定鬼子母。甜言说诱,男如封陟也生心;软语调和,女似麻姑须动念。教唆得织女害相思,调弄得嫦娥偷汉子。
水浒传全文赏析
1.内容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以北宋末年史书记载的宋江起义作为主要依据,结合民间传统的戏曲、话本中有关故事加工创作而成。
小说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小说以他的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如西门庆、郑屠、毛太公等,正是他们狼狈为奸,渔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抗。小说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官逼民反,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者的行动。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通过对一百零八位英雄的描写,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像鲁智深的反恶霸,林冲的受凌辱,宋江的被迫害,武松报杀兄之仇,晁盖、吴用劫取不义之财,以及浔阳江上的张横、张顺,揭阳岭上的李俊、李立,梁山泊岸边的阮氏兄弟等,他们都是由于受迫害而不得不起来反抗,从而汇成一股狂波巨澜,奔向梁山泊。小说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救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峰巅之时选择了妥协、接受招安,终于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2.主题
在《水浒传》的主题研究中,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歌颂的是忠义(“忠义”说),二是认为写的是农民起义(“农民起义”说),三是认为表现的是市民的意识与追求(“为市井细民写心”说)。其他的观点都是从这三种基本观点中派生出来的。
其实这些争论并非产生于现代,而是自该书出现后就一直存在。比如在明清两代便有该书究竟是写“强盗”还是表现“忠义”的激烈争论,而鲁迅就说过该书是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话。应该说这些观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揭示了作品所包含的一些思想意蕴。
解放后一直到现在,杨绍萱、王利器、冯雪峰等学者先后提出“农民起义”说或“农民运动”“农民革命”说。称《水浒传》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是“无数次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以文学形象为手段所做出的一个总结”;是“雄伟的农民战争史诗”;“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小说”等。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采纳了这种观点。
我们认为,小说主题出现多元理解,与几种基本事实有关:一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属于农民起义,作品揭示了它的基本规律和客观意义;二是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写,又有对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三是小说成书时经过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儒家忠义思想始终贯穿全书。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其故事又在民间经过几代人的不断积累和加工,全书的思想内涵就显得丰富复杂,并非“忠义”两字所能概括。长期以来,广大群众之所以喜爱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它歌颂了英雄,歌颂了智慧,歌颂了真诚。《水浒》中的不少英雄都是“力”和“勇”的象征。他们空手打虎,倒拔杨柳,杀贪官污吏,拒千军万马,一往无前,“敢于大弄”。他们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神机妙算,出奇制胜,其斗争的计谋与策略,实可与
水浒传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个个形象鲜明,故事生动。但是,与史书对比,其中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
扩展资料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