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描写劳动场面的古诗句
- 赞美劳动的五言绝句
- 赞美牛粪的诗句
- 关于赞美牛马的诗句(形容牛马的诗句)
- 赞美清洁工人的诗句
- 描写牛的勤劳的诗句或俗语
描写劳动场面的古诗句
1、《悯农二首·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2、《野老歌/山农词》
唐代: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译文:
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从长江西面来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
3.《吴兴杂诗》
清代: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译文:
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它们的流向与城墙偏斜。这四条河又分出许多溪水,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
居民们利用这大好的自然条件,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4.《新晴野望》
唐代: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
雨后初晴,放眼向田野眺望,视野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农忙季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
5.《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代: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赞美劳动的五言绝句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诗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教育我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同时,更要珍惜劳动成果。这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陶者》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赞美牛粪的诗句
1. 关于牛粪的诗句
关于牛粪的诗句 1.描述牛粪的诗句,苏轼写的
《除夕访子野吃烧竽戏作》:“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在苏诗中我们易于见到方言土语或戏言的使用,若非作者加以自注或时人的说明,我们便难了解它们的含义。周紫芝记述:“东坡在黄州时,尝赴何秀才会,食油果甚酥。因问主人,此名为何。主人对以无名。东坡又问为甚酥,坐客皆曰:‘是可以为名矣。’又潘长官以东坡不能饮,每为设醴,坡笑曰:‘此必错著水也。’他日忽思油果,作小诗求之云:‘野饮花前万事无,腰间惟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竹坡诗话》)“错著水”与“为甚酥”是苏轼一时的戏言,竟以入诗。王直方记述:“顾子敦有顾屠之号,以其肥伟也。故东坡《送子敦奉使河朔诗》云:‘我友顾子敦,躯胆多雄伟。便便十围腹,不但贮经史。’又云:‘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至于云‘平生批敕手’,亦皆用屠家语也。”(《苕溪渔隐丛话》)诗中“磨刀向猪羊”和“批敕手”皆是当时屠宰行业的行业语,苏轼以之与友人相戏。
2.描写牛的勤劳的诗句或俗语
宋孔平仲 【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 陆游 【饮牛歌】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唐 李白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宋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吟牛 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 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饮牛歌 陆游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看梅尧臣的诗: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 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诗的前四句写了牛耕作时环境的恶劣:崎岖坎坷的山谷,异常炎热的天气,耕作时劳动的繁重艰辛“破领”。后四句写了牛的生活情况,耕作时吃不饱,寒冷是吃枯草。
诗人一方面赞颂了耕牛的吃苦耐劳精神,另一方面对耕牛的饥寒交迫困境倾注了莫大同情。他通篇比兴,以耕牛的四时辛勤耕耘而不得温饱来比喻广大农民终日劳作而缺少衣食,寄托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王安石的诗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这首五言绝句,不仅写出了牛耕作的勤劳,还赞扬耕牛虽然对众生贡献很多,而自己却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读这首诗,很自然的联想到王安石的身影,或许他是借赞颂耕牛来表白自己的心曲的。
在古代,由于马的特殊作用---作战,使得马价甚高。即使马在耕作上有很多优点,农民也是不敢奢望。
而价格稍低的牛,自然就成了农民的首选对象。因此,在古代牛耕一直占主要地位。
俯首甘为孺子牛任劳任怨老黄牛 比喻勤勤恳恳在中国文化中,牛是吃苦的符号、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牛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为世人所喜爱与赞赏。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歌颂牛的诗篇,许多仁人志士和贤达伟人也每每以牛自喻。有不少咏牛的名篇佳句,特别是描写农村风光的诗篇,牛成了不可缺少的点缀。
牛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牛赋 唐·柳宗元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觞,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已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牧牛歌 唐·陆归蒙 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岛立。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病牛 南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小重山·喻牛子 元·王哲 堪叹犊儿不唤牛。性如湍水急,碧波流。
只知甘乳做膏油。长随母,摆尾囗摇头。
渐渐骋无休。奔驰山谷路,入溪沟。
未从缰绊恣因由。贪香草。
怎晓虎狼忧。 北原牧唱 明·李东阳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
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 山苍茫,水清浅。
登雨花台 清·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 老黄牛 现代诗人·臧克家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现代写牛的诗文就更多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户晓。
郭沫若的《水牛歌》中写道:“花有国花,人有国手,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 正因为牛具有勤劳、淳朴的美德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人们才赞美牛喜欢牛。
真可谓:牛年话牛意不尽。【标题】:牛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体裁】:五律 【内容】:--------------------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标题】:小重山 喻牛子 【年代】:元 【作者】:王哲 【体裁】:词 【内容】:-------------------- 堪叹犊儿不唤牛。
性如湍水急,碧波流。只知甘乳做膏油。
长随母,摆尾囗摇头。渐渐骋无休。
奔驰山谷路,入溪沟。未从缰绊恣因由。
贪香草。怎晓虎狼忧。
【标题】:五歌·放牛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内容】:--------------------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 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
3.“鲜花插在牛粪上”下面哪句是能形容这句的对应句子
鲜花插牛粪
美女与野兽
狼才女貌
好白菜都被猪拱了
懒蛤蟆想吃天鹅肉
好鞍配了头懒驴
“鲜花插在牛粪上”意识是鲜花是美丽的,牛粪是丑陋,恶心的。将美丽的东西放在丑陋的恶心上,是非常不协调的,“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常常被国人拿来形容不般配的婚姻,或者说是一个漂亮的女子嫁给了不般配的人 。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出自哪个典故?
唐咸通年间,有一位薄命女子叫步非烟。她在童年时就失去了双亲。长成人后因为美丽,被人拐骗嫁给一个粗鲁无文的武将作妾。这样的身世,加上她本身是个性格敏感的文艺女性,既能诗善画,又精通音乐,自然感到了非常的苦闷。用她自己的的话来说,是不幸而“匹合于琐类”,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4.一朵梨花压满堂,一朵鲜花插牛粪,最毒妇人心,哇毒吧丈夫
一朵梨花压满堂,出自;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一个“压”道尽无数未说之语! ——由此可见,“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老牛吃嫩草”的诗性表述。
你所问的无可考察……希望你满意……
关于赞美牛马的诗句(形容牛马的诗句)
1.形容牛马的诗句
1、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李白《咏石牛》2、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牧童词》 唐·张籍3、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田家词》 唐·元稹4、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饮牛歌》 宋·陆游5、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唐·顾况6、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饮牛歌》 宋·陆游7、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
——《骑牛歌》 清·陆师8、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牧童词》 唐·储光羲9、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牧牛词》 明·高启10、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病牛》 宋·李纲。
2.赞美老黄牛的诗词
当代大诗人臧克家的咏牛诗作
老黄牛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老黄牛》里的老黄牛如此辛勤劳作,不辞辛苦,则完全来自于它自身的动力了:“不待扬鞭自奋蹄”.这里,“物”与“我”融为一体,“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老牛,也即年逾古稀、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诗人自己.
年逾古稀的诗人挥笔写下了《老黄牛》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并借助于不辞辛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老黄牛的形象,赞美了劳动人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诗人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坚信祖国永远属于人民,他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自己
3.描写牛的勤劳的诗句
吟牛
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
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
禅宗的十牛诗:
廓庵师远〈十牛图颂〉
(1)寻牛∶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2)见迹∶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3)见牛∶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4)得牛∶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 烟云深处居。
(5)牧牛∶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
(6)骑牛归家∶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7)忘牛存人∶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8)人牛俱忘∶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9)返本还源∶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10)入廛垂手∶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饮牛歌 陆游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看梅尧臣的诗: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
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诗的前四句写了牛耕作时环境的恶劣:崎岖坎坷的山谷,异常炎热的天气,耕作时劳动的繁重艰辛“破领”。后四句写了牛的生活情况,耕作时吃不饱,寒冷是吃枯草。诗人一方面赞颂了耕牛的吃苦耐劳精神,另一方面对耕牛的饥寒交迫困境倾注了莫大同情。他通篇比兴,以耕牛的四时辛勤耕耘而不得温饱来比喻广大农民终日劳作而缺少衣食,寄托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王安石的诗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这首五言绝句,不仅写出了牛耕作的勤劳,还赞扬耕牛虽然对众生贡献很多,而自己却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读这首诗,很自然的联想到王安石的身影,或许他是借赞颂耕牛来表白自己的心曲的。 在古代,由于马的特殊作用---作战,使得马价甚高。即使马在耕作上有很多优点,农民也是不敢奢望。而价格稍低的牛,自然就成了农民的首选对象。因此,在古代牛耕一直占主要地位。
禾熟 宋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4.歌颂老牛的诗句
1、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李白《咏石牛》
2、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牧童词》 唐·张籍
3、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田家词》 唐·元稹
4、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饮牛歌》 宋·陆游
5、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唐·顾况
6、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饮牛歌》 宋·陆游
7、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骑牛歌》 清·陆师
8、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牧童词》 唐·储光羲
9、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牧牛词》 明·高启
10、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病牛》 宋·李纲
11、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耕牛》 宋·梅尧臣
1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醉酒歌》李白
13、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田家词》 唐·元稹
14、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田家词》 唐·元稹
15、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高启《牧牛词》
16、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词》 唐·张籍
17、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骑牛歌》 清·陆师
18、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饮牛歌》 宋·陆游
19、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词》 唐·李涉
20、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21、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吟牛》
22、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老黄牛》臧克家
23、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禾熟》 宋·孔平仲
24、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黄牛》臧克家
25、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将牛何处去》 唐·元结
26、江村小儿好夸骋,脚踏牛头上牛领。——《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唐·顾况
27、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2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9、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田家词》 唐·元稹
30、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官牛》 唐·白居易
31、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病牛》 宋·李纲
32、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高启《牧牛词》
5.赞扬马的谚语、诗句、名言
白居易 送客归京 马入九衢尘。
白居易 朝回和元少尹绝句 马上青袍唯两人。
白居易 行简初授拾遗同早朝入阁因示十二韵 马骄欺地软,
白居易 夜归 马鞭敲镫辔珑骢。
白居易 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马上同携今日杯,
白居易 有感三首其二 马肥快行走,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靠衣裳马靠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6.赞美牛马的成语
【马牛其风】: 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马牛襟裾】: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马面牛头】: 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马浡牛溲】: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马勃牛溲】: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司马牛之叹】: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风马牛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赞美清洁工人的诗句
1. 关于清洁工人扫厕所的诗句
关于清洁工人扫厕所的诗句 1.赞美厕所清洁工的诗歌
歌词
《厕所清洁工》
胡秉言
当粮食与水化为了污垢
你理所当然要上厕所走
解腰之便让你身体轻松
但你的品德会在厕所留
你的行为或许会产生曲扭
这就需要清洁工劳作不休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守候
地上的水渍手盆旁洁锈
厕纸烟蒂痰迹还有纸篓
他们都会认认真真清收
臭气他们在时时刻刻忍受
换来我们急需之需的享受
清洁工、我们为你们吟讴
清洁工、我们为你们放喉
你们的平凡是对社会分忧
你们的贡献是对社会补陋
2.赞美厕所清洁工的诗歌
当东方,
东方第一抹鱼肚白,
还没升起时。
你已起床下地。
拿起亲爱的伙伴,
扫帚。
推起朝夕的朋友,
推车。
三个朋友迎着,
迎着第一丝晨曦,
来到熟悉的大街上。
只有小花在泛眼,
只有小树在招手,
抖抖精神,
打个招呼。
我来了,
我来为你们,
为你们清除,
清除身上的灰尘。
柏油路总是,
总是等着他的到来。
它是他最终实的观众。
它总愿意让他,
让他踩在自已的肩上。
这样才感到一天又来到。
想着明天的路还会,
还会延向远方。
那是城市,
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他不再理会,
理会皱纹的疯长。
心里装着,
装着城市的翅膀。
这样才会有,
才会有无穷的梦想。
才能让城中的翅膀,
城中的翅膀,
更好的飞翔。
3.关于清洁的诗句
1、“是你们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始终战斗在环境卫生工作第一线!”
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创建美好未来的使者,我们赞美你“清洁工”!我们赞美你!无论是严寒酷暑,你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穿梭在各条马路上。城市的美离不开你们,城市的健康离不开你们,你是城市的美化家中的一员!
2、当我们走在干净、宽敞的街上时,当你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时,你是否想过这舒适、优美环境的创造者呢?这一切的创造,就是勤劳伟大的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的结晶。
3、当天刚蒙蒙亮时,勤劳的环卫工人手持笤帚、撮子,来到空无一人的街上,卖力地扫起街道来。她们把街道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从不放过一处角落,从不落下一丝灰尘。在红叶似火的金秋世界,环卫工人带着收获的喜悦,带着灿烂的笑容,满怀信心地挥动着笤帚,把原本肮脏不堪的大街收拾的井井有条。
4.关于清洁卫生的诗词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薛勤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杂感》 陆游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杜甫
应门但洒扫,畏有山僧来。——《宫槐陌》王维
扩展阅读: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
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告诫我们成大事者需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头顶青天,踏踏实实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小事做多了就成大事了。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杂感》 陆游
肉食养老人,古虽有是说,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
此诗强调素食修身养性,清洁心灵。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宫槐陌》王维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洒扫,畏有山僧来。
这首五言绝句,是唐朝王维的作品之一。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5.形容“清洁工”的诗句有哪些
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始终战斗在环境卫生工作第一线
春花开尽秋叶落,愁煞我辈扫地人。三千红尘扫不净,路旁且饮一杯茶。
清洁工即清洁工人,指那些负责清洁地方的工人,职务包括打扫、收集垃圾送到指定收集处等。一般专指清洁机构、公司、公众地方的工人。被人们赞誉为“城市的美容师”。
清洁家庭的则依照工作时间称为佣人或钟点工。但一些专门负责打扫、清洁的家务的人也属于清洁工人的一种。有时清洁工人也会按照所负责清洁的范围分为多种,如专门清洁窗户、玻璃幕墙的称为窗户清洁工,专门清洁街道的称为清道夫等。
6.关于清洁工的名人名言,或赞美清洁工的诗句
谢谢你向我提问:)
1、“是你们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始终战斗在环境卫生工作第一线!”
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创建美好未来的使者,我们赞美你“清洁工”!我们赞美你!无论是严寒酷暑,你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穿梭在各条马路上。城市的美离不开你们,城市的健康离不开你们,你是城市的美化家中的一员!
2、当我们走在干净、宽敞的街上时,当你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时,你是否想过这舒适、优美环境的创造者呢?这一切的创造,就是勤劳伟大的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的结晶。
3、当天刚蒙蒙亮时,勤劳的环卫工人手持笤帚、撮子,来到空无一人的街上,卖力地扫起街道来。她们把街道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从不放过一处角落,从不落下一丝灰尘。在红叶似火的金秋世界,环卫工人带着收获的喜悦,带着灿烂的笑容,满怀信心地挥动着笤帚,把原本肮脏不堪的大街收拾的井井有条。
4、“没有你们,城市将会垃圾遍地、臭味熏天;没有你们,市民们将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没有你们,城市面貌将黯然失色!感谢你们——我们的城市美容师!这个城市向你们致敬!”
5、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 我敬佩的人有很多很多,解放军、医生、……但我最敬佩的,还是那每天默默无闻清理卫生的清洁工。每天早晨,当人们还在熟睡时,辛勤的清洁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他们有的不到五点钟就起床了,拿起扫帚,劳动起来。他们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一如既往地清扫街道,从不会有怨言。当我们在美好的环境里生活时,可曾想过是谁为我们创造出来今天的环境,是谁让我们每天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清洁工人们无私为我们奉献,他们不求高额的回报,只是让人们每天生活在干净的环境里。
6、在热闹非凡的城市里,当你走在洁净的柏油路面时有谁会想到清洁工人挥汗如雨的劳动情景呢?天刚蒙蒙亮他们就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唰唰”清扫路面扫帚的声音和铁锹碰撞路面的声音霎时汇成了悦耳的交响曲。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合在瑟瑟秋风中留下的汗水换来道路的清新畅通。当人们去上班时,走在洁净的路上,有谁思考过他们的功劳呢?而偏偏此时,清洁工已完成任务回家了。面对芸芸众生的世界,最为清洁工或许很渺小,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却流芳百世。
7、我们赞美医生,是因为医生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我们尊敬老师是因为老师可以给予我们知识;我们歌颂父母,是因为父母给了我们伟大的爱;我们讴歌清洁工人,是因为你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清新的世界。
8、清洁工我要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这个世界增添了美丽;清洁工,我要赞美你们,赞美你的任劳任怨,赞美你们的无私奉献。
希望可以采纳。
描写牛的勤劳的诗句或俗语
宋孔平仲 【禾熟】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 陆游 【饮牛歌】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唐 李白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宋李纲【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吟牛
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
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
饮牛歌 陆游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看梅尧臣的诗: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
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诗的前四句写了牛耕作时环境的恶劣:崎岖坎坷的山谷,异常炎热的天气,耕作时劳动的繁重艰辛“破领”。后四句写了牛的生活情况,耕作时吃不饱,寒冷是吃枯草。诗人一方面赞颂了耕牛的吃苦耐劳精神,另一方面对耕牛的饥寒交迫困境倾注了莫大同情。他通篇比兴,以耕牛的四时辛勤耕耘而不得温饱来比喻广大农民终日劳作而缺少衣食,寄托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王安石的诗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这首五言绝句,不仅写出了牛耕作的勤劳,还赞扬耕牛虽然对众生贡献很多,而自己却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读这首诗,很自然的联想到王安石的身影,或许他是借赞颂耕牛来表白自己的心曲的。 在古代,由于马的特殊作用---作战,使得马价甚高。即使马在耕作上有很多优点,农民也是不敢奢望。而价格稍低的牛,自然就成了农民的首选对象。因此,在古代牛耕一直占主要地位。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任劳任怨
老黄牛 比喻勤勤恳恳
在中国文化中,牛是吃苦的符号、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牛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为世人所喜爱与赞赏。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歌颂牛的诗篇,许多仁人志士和贤达伟人也每每以牛自喻。有不少咏牛的名篇佳句,特别是描写农村风光的诗篇,牛成了不可缺少的点缀。
牛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牛赋
唐·柳宗元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觞,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已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牧牛歌
唐·陆归蒙
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岛立。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病牛
南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小重山·喻牛子
元·王哲
堪叹犊儿不唤牛。性如湍水急,碧波流。只知甘乳做膏油。长随母,摆尾囗摇头。渐渐骋无休。奔驰山谷路,入溪沟。未从缰绊恣因由。贪香草。怎晓虎狼忧。
北原牧唱
明·李东阳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
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
山苍茫,水清浅。
登雨花台
清·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
老黄牛
现代诗人·臧克家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现代写牛的诗文就更多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户晓。郭沫若的《水牛歌》中写道:“花有国花,人有国手,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
正因为牛具有勤劳、淳朴的美德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人们才赞美牛喜欢牛。真可谓:牛年话牛意不尽。
【标题】:牛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体裁】:五律
【内容】:--------------------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标题】:小重山 喻牛子
【年代】:元
【作者】:王哲
【体裁】:词
【内容】:--------------------
堪叹犊儿不唤牛。性如湍水急,碧波流。只知甘乳做膏油。长随母,摆尾囗摇头。渐渐骋无休。奔驰山谷路,入溪沟。未从缰绊恣因由。贪香草。怎晓虎狼忧。
【标题】:五歌·放牛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内容】:--------------------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
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标题】:画牧牛赞
【年代】:北宋
【作者】:黄庭坚
【内容】:--------------------
鼻之柔也,以绳牧之。
心之柔也,以道牧之。
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标题】:咏牛应制
【年代】:唐
【作者】:许圉师
【体裁】:五绝
【类别】:动物
【内容】:--------------------
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标题】:饮牛歌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标题】:病牛
【年代】:宋
【作者】:李纲
【体裁】:七绝
【内容】:--------------------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 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 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于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一牛吼地】比喻较短的距离。
【九牛一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牛之一毛。
【九牛二虎】比喻极大的力气。
【丙吉问牛】称誉官吏关心民间疾苦或借指居丞相之要职。亦有借以反讽官吏本末倒置。
【休牛放马】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动用干戈。亦作休牛归马、休牛散马。
【做牛做马】比喻工作勤奋劳苦。
【偷渡黄牛】专门从事非法偷渡勾当的仲介人。
【亡羊得牛】比喻损失小而获益大。
【床下牛斗】比喻神经过敏。
【庖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如牛负重】比喻负担沉重。
【呼牛作马】比喻是非本无一定的标准,毁誉随人而定,不加计较。亦作呼牛呼马。
【吴牛喘月】比喻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或形容天气酷热。
【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敲以得知事实真相。亦作问羊知马。
【大吹牛皮】形容言语夸张不实。
【放牛吃草】比喻自由行动。
【放牛归马】比喻休兵不战,一片太平气象。
【多如牛毛】形容非常多。
【土牛木马】比喻有其名而无实用。
【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甯戚饭牛】泛指自我推荐而获重用。亦作甯戚扣角。
【带牛佩犊】比喻弃武务农。
【屠牛朝歌】比喻贤德之士尚未被赏识任用。亦作朝哥鼓刀。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讲话不看对象。
【敲牛宰马】宰杀牲口。
【版筑饭牛】形容成功者发迹前低微的时期。
【童牛角马】比喻事物不伦不类,违背常理。
【木牛流马】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制造运输兵粮的工具,有机关可以自动。
【椎牛飨士】杀牛犒赏军士。指慰劳作战军士。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扯牛尾巴】跟在牛后面干活。指务农耕田。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纯熟高超。亦作目牛无全、目牛游刃。
【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才能,先在小事上施展一下。
【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女佳期】牛郎、织女相见的日子。
【牛山下涕】比喻不知满足,自寻烦恼。
【牛山濯濯】本指山上无树木。今多用以戏喻人秃顶无发。
【牛心古怪】比喻脾气固执,性情古怪。亦作牛心左性。
【牛回磨转】形容人心情焦急不安,手足无措的样子。
【牛衣对泣】比喻夫妻共度贫困的生活。
【牛皮大王】戏称喜欢说大话的人。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郎织女】比喻分离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妻或情侣。
【牛表牛觔】农村中有财势和好事少年的通称。亦作牛金牛表。
【牛头马面】神话传说地狱中的鬼卒。
【牛鬼蛇神】(1)泛指各种奇形怪状的鬼神,或赞美诗意境虚幻怪诞,神奇莫测。
(2)比喻内容荒诞不经的作品。
(3)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或作牛神蛇鬼、蛇神牛鬼。
【牛马之衣】比喻穷人所穿的衣服。
【牛马不如】比喻生活困难,日子过得比牛、马还不如。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肠马肚】牛、马体大,食量惊人,比喻人的食量很大。
【牛角挂书】比喻勤勉读书。
【牛角书生】比喻勤勉的读书人。
【牛黄狗宝】比喻难得的物品。亦用以比喻邪心眼、鬼念头。
【牛蹄中鱼】比喻濒临死亡之境。
【牛筋牛降】形容固执、不开通的脾气。
【牛鼎烹鸡】比喻大器小用。
【牛童马走】比喻地位卑贱的人。
【牛鼻道人】讽剌专门帮人乱出主意的狗头军师。
【牛膣马膦】形容牛、马的生殖器甚大,引申比喻洋人的生殖器。
【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亦作牛骥共牢。
【牧牛放马】放饲牲畜。
【犁牛之子】比喻父贱而子贤。
【牵牛拔桩】比喻无妄之灾或所有倒楣、牵连的事。
【犀牛照角】形容男女眉目传情之状,另有怒目相视之喻。
【犀牛望月】比喻为长久盼望。
【瘠牛偾豚】比喻大国虽实力衰弱,然如凌压小国,则小国必亡。
【气力如牛】形容力气很大。
【气吞牛斗】形容气魄很大。亦作气克斗牛。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极盛,上冲天空。亦作气冲牛斗、志冲斗牛。
【气喘如牛】形容呼吸急促,像牛一般大声喘气。
【蚊动牛斗】形容病重虚幻的情况。
【羞以牛后】比喻不愿屈居於从属的地位,受人摆布。
【茧丝牛毛】形容精细周密。
【卖剑买牛】比喻弃盗归农。亦作卖刀买牛。
【隔山打牛】比喻间接使劲,未能切中目标。
【钻牛角尖】比喻人固执而不知变通,费力的研究无用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钻牛犄角】比喻思想固执,自陷於困苦的境地。
【蹊田夺牛】比喻惩罚过重。
【老牛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没效率。
【老牛箝嘴】比喻吞没别人的财物。亦作老牛箍嘴。
【老牛舐犊】比喻人私爱子女。
【青牛紫气】神仙般的隐逸生活,或指吉祥降临,运势转好。
【马勃牛溲】比喻微贱的东西。
【马牛襟裾】比喻人行事像禽兽一般。
【骑牛觅牛】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边,反而舍近求远,向外追寻。亦作骑驴觅驴。
【鸡口牛后】比喻宁愿做小团体的领袖,而不做大团体中不重要的分子。
【齐王舍牛】比喻在上位者悲悯爱护天下百姓。
【九牛拉不转】比喻意志极为坚决,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蚊虻走牛羊】比喻小能制大。
【黑牛生白犊】比喻吉祥的预兆。
【剪牡丹喂牛】比喻暴殄天物。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
【九牛去得一毛】比喻损失极微。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情两不相符。
【吹牛不打草稿】信口开河,胡乱吹捧。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肚肠驶得牛车】度量宏大。
【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毋需大才。
【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
【按牛头吃不得草】用强硬胁迫的手段是达不到目的的。
【莫与儿孙作马牛】谚语)比喻父母不必为儿女操心太多。
【耕牛为主遭鞭杖】引申为恩遭仇报。
【九牛身上拔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
【九头牛也拽不出去】比喻事情非常棘手,很难处理。
【虎豹驹有食牛之气】比喻少年英才。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嫁给才干平庸或相貌丑陋的丈夫。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人宁可在小场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场面为人所支配。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谚语)比喻诉状或供词进了衙门,就无法撤出或更改。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於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主持盟会者割牛耳取血,放在盘内,让参与盟会者分尝。因此称执盘者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羞以牛后: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亡羊得牛:亡:丢失。丢失了羊,得到了牛。比喻损失的少,得到的多。
庖丁解牛:庖:厨师。解:解剖。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亦作“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不相合。亦作“驴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牛后:指牛肛门。比喻宁愿在小范围内独立自主,发挥才能,不愿在大范围内受人支配。
悬牛头,卖马脯: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挂着招揽生意的是牛头,而实际上卖的是马肉。比喻用假货色骗人,名不副实。亦作“悬羊头,卖狗肉”、“卖狗悬羊”、“挂羊头,卖狗肉”、“羊头狗肉”。
犀牛望月:犀牛的角长在鼻子上,以致视野不开阔。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不周全。
牛郎织女:两个星座名。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因私嫁牛郎触怒天帝,责罚两人分离,隔在银河两侧,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夜才得一会。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老牛舐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汗牛充栋:汗牛:使牛出汗。充:装满。栋:房屋的脊檩,借指房屋。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或著述极多。亦作“充栋汗牛”、“栋充牛汗”、“汗牛塞屋”。
风马牛不相及:风:畜类两性相追逐。及:碰到。两方距离很远,马、牛不同类,两性相诱也到不了一起。比喻事物毫无相干。亦作“风马不接”、“风马牛”、“风马无关”、“马牛风”。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也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卖剑买牛:卖掉刀剑去买耕牛。指改业从事农耕。
九牛一毛:从许多头牛身上拔下一根毛。比喻极为轻微渺小,不值一提。亦作“九牛一毫”。从许多头牛身上拔下一根毛。比喻极为轻微渺小,不值一提。亦作“九牛一毫”。
呼牛呼马:把我叫作牛,我就当牛;把我叫作马,我就当马。本为道家的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后比喻不论人说好说坏,自己绝不斤斤计较。亦作“呼马呼牛”、“呼牛作马”、“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割鸡焉用牛刀:焉:怎么,哪里。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小事不必用大的力量去做。亦作“焉用牛刀”、“杀鸡焉用牛刀”。
诗词:
1.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