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有低保的能办社保吗
- 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经历和起点是什么
- 西辛庄的挂牌与争议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 多地陆续公布政策细节
- 大病可以第二次报销吗
- 申请低保的28种疾病
- 重大疾病可以申请低保吗
- 办低保需要哪些程序
有低保的能办社保吗
可以的,两者之间是没有影响的。
低保户交社保,并不会影响其领取低保金,但日后其领取社保金时,这部分收入将计入他的家庭收入。若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将不再对其家庭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如果家庭人均月收入未达到低保标准,则可继续保障。
目前,有些城市开始加强低保户的基本保障,为低保户免费办理社保,具体的可以登陆当地的社保局网站查询。
扩展资料
低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
“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近几年,上海多次上调低保标准,同时为低保家庭提供教育、医疗补贴。
低保被称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我国低保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2006年全国共有2241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6.7万人。
2006年,随着“十一五”期间“收入分配改革”被摆上议事日程,扶贫济困成为“重中之重”。不少城市从去年7月开始,把在册低保对象的低保金每人每月增加了20元,让困难群众从改革中分享到实惠。
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经历和起点是什么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源于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从学科历史发展角度看,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研究的历程。在我国,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凸显出各种专业型人才需求的日益紧缺但同时又存在着大量人员无法找到工作的“结构性失业”状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导引,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这也成为人们公认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滥觞。1909年,帕森斯撰写了《选择职业》,该书第一次运用了“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建构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以及人职相配的职业指导模式,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帕森斯的这三个步骤包含了“知己、知彼与决策”的三重涵义,其理论成为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1939年,美国学者威廉姆逊出版了《怎样咨询学生》一书,进一步拓展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他将职业指导分为分析、整理、诊断、预测、咨询(处理)、追踪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指导方法,被称为“明尼苏达辅导学派”。该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占据了职业指导的主导地位。1942年罗杰斯所著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一书出版,提出应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尊重人自我选择的能力及自由发展的权力。同时,罗杰斯以“人性善”和“人的本质潜能的可信赖性”为依据,创立了“当事人中心”的非指导学派。
1951年,金斯伯格等人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通过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及其间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向动态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迈出了一步。1953年,舒伯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重在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他以差异心理学和现象学作为解释职业选择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个体生涯发展中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以及衰退五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这一思想把职业指导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不仅以个人的发展为着眼点,同时也兼顾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从个体发展和整体生活的高度来考察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至今,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继续得到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为霍兰德的类型论与吉列特等的生涯决定论。霍兰德把人和环境区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以及传统型六大类型,以此为依据,把人的特质和这种特质所适合的工作联系起来。吉列特等的生涯决定理论则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是不断面临生涯决定的过程”为逻辑起点,提出了职业生涯管理中的预测系统、价值系统以及决策系统。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对于中国而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则是一种地道的“舶来品”。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初步引进、停滞与恢复发展的历程。
我国对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引介始于民国时期。该理论的引入,与辛亥革命以后至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衰密切相关,也深刻反映了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大量新式人才的紧缺和大批学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成为职业指导理论被引入中国的直接动因。
1916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刊物《教育与职业》第15期专门刊出《职业指导》专号,进行宣传和推介。同年,清华学校校长周寄梅为了指导学生择业,发起了择业演讲活动,聘请名人、专家进校职业问题的演讲,指导学生填写工作志愿,以预测就业趋势,并为确定职业指导学科提供依据,此次活动可谓开创了我国指导就业的先河。
此后,在二、三十年代,一系列有关职业指导的著作不断出版。早在1923年,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不久,邹恩润就编译了《职业指导》一书。该书通过对职业指导范围的界定,指出了职业指导的效用、机关和方法,该书是我国首次系统论述职业指导的著作,堪称我国职业指导理论研究的开创性著作。其后,喻鉴清和陈重寅的《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江恒源的《如何办理职业指导》,何清儒的《职业指导学》,潘文安的《职业指导》,等等,对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此后,欧美和日本的职业指导理论又相应地被介绍到中国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教育与职业》杂志,几乎每期都要涉及到职业指导问题。而黄炎培、蔡元培、胡适等当时的教育界名流积极投身到对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讨论中去,则使得职业指导理论蔚为思潮,对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改革、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的丰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当时的的动乱局势,职业指导理论并没有真正普遍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抗战胜利后内战的爆发,职业指导理论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各行各业建设人才奇缺,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各级各类的人才在配置方式上长期使用“统包统分”的政策,使得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没有用武之地。加之以后十年动乱,使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一度在中国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国家就业政策也逐步向“自主择业”的方向演变,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方面,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宏观研究蔚为大观。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有1996年出版的朱启臻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俞文钊主编的《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等。朱启臻主要从职业指导的学科类型,职业指导的功能和原则,职业指导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职业指导的基本途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梳理,该书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职业指导理论的启动和发展具有筚路蓝缕之功。俞文钊主编的《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则以心理学为基础,全面介绍并评价了职业心理和职业指导的各种理论,以及国外各种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情况。旨在帮助求职者获得具体的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达到对未来职业的适应,等等。从出版年代上看,这些著作是随着我国就业政策向“自主择业”政策的转变应运而生的。其后至今,一大批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宏观论著也相继出版,为当今就业政策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另一方面,具体到大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继面世。尚志平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编的《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从就业政策与法规、职业素质及养成方法、就业途径、创业意识与创业教育等方面,阐释了促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掌握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掌握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技巧。熊志梅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一书,则是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这种形式无所适从而做。她把多种学说运用到该教程中来,厘清了学生择业、就业以及创业方面的若干问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大学生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关系的一些专题性论著也相继出版,则是通过职业价值取向角度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所做的一个指导。
总体上说,改革开放以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论著的相继出版,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下自主择业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以及帮助缓解当今各类求职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事实,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西辛庄的挂牌与争议
在民政部门看来,这一举动“严重违背了相关政策规定,提法不规范,没有法律依据”,持坚决反对态度。
对西辛庄村民来说,他们只是在筹备“更名”,既不是“成立”,也不是“建市”,村还是村,只是要实现不做农民,做市民的梦。
有学者称这是“瞎胡闹”。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党国英则认为,这代表了基层群众改革行政区划制度的呼声。
农民的事还是农民办,西辛庄下一步将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在经济发展方面再提速,让村民们享受到城市、甚至高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
当地居民李电刚认为:“村级市,实质就是‘城里有啥俺有啥’。这图的不是级别、不是虚荣,就是想宣告一下,‘老农民’也能过上媲美城市的生活,也能享受上城市的福利和社会服务。”
挂牌事件之后,随即引发一片热议。
有社会人士认为,西辛庄是犯了“致富幼稚病”,西辛庄人通过实干致富是有目共睹的,但致富不意味着思想层次的提高;致富带来自信心增强是好的,但不小心就会走上虚荣心膨胀的弯路。
“李连成提出了建设全国第一个村级市的构想,这是个挑战性命题。”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只要不涉及区划调整,建立“村级市”未尝不可。“相对工业化进程,国内的城镇化速度过慢,农民进城一直受到限制。在某种程度上,这件事体现了农民渴望城镇化的诉求。”朱启臻说,“如果西辛庄真的在村域范围内完成了城镇化,这样的提法也可以。”
据了解,西辛庄是濮阳县境内一个普通村庄。10多年前,这里到处都是盐碱地。在村支书李连成等人的带领下,逐渐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西辛庄拥有自己的医院、幼儿园、学校,全村172户村民享受着免费用水,看有线电视,每月每人可免费使用6立方天然气、免费用7度电等优惠。村里共有企业20多家,总产值10多亿元。全村600多名劳动力都在村办企业就业,前来该村务工的外来人员多达8000多人,2011年人均收入达2.6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 多地陆续公布政策细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 多地陆续公布政策细节
生物种业、高效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等成为重点
各地近期陆续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和各项政策,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在地方落地。其中,数字农业、生物种业、高校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等成为各地发展的重点。
河南省近日印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具体出台了30条措施。2021年,河南省计划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生猪生产平稳发展,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2025年,河南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深入推进。
作为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安全一直是河南省的重中之重。2021年,河南省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75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
北京市也印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除了2021年保障粮食、蔬菜、生猪等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外,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一批农业关键科技项目立项攻坚,农业从数量回升向量质同升转型发展。到2025年,科技创新成为农业鲜明特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7%,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高效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品种自主创新率明显提升。
数字农业成为各地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大力度推动数字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方面建设,发挥数字乡村建设对完善乡村产业体系、乡村治理的重要作用,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并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乡村样板。福建省也出台措施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赋能乡村建设,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新要素的作用,不断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甘肃省首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乡村”示范项目近日建成落地。“数字乡村”示范项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设置了“乡村振兴”“脱贫巩固”“智慧农业”“社会管理”等功能模块,涵盖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生态监测、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各地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陆续出台,推进了乡村振兴措施的进一步细化。近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通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长期的政策保障。与此同时,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的发展程度、标准体系等情况各不相同,也需要结合本身的具体情况分别施策。(记者 李志勇)
大病可以第二次报销吗
大病可以进行第二次报销。
“二次报销”正规叫法其实是“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于2012年开始试点、2015年全面实施,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有参保人员,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参保个人不缴费,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
并且从原来新农合仅对20类大病补偿,全部变为按额度补偿报销,不再区分病种,只要居民自负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额度,就可以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按对应的比例报销。
但是居民大病保险待遇标准每个城市有所不同,每个年度也会有所调整。以济南市为例,2019年度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大病保险待遇起付标准为1.4万元;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1.4万元以上(含1.4万元)、10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50%补偿。
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20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60%的补偿;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30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70%的补偿;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部分给予75%补偿。一个医疗年度内,居民大病保险每人最高给予40万元的补偿。
其中门诊规定病种中肾功能衰竭透析,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不再区分缴费档次和机构级别,统一为80%(乡镇卫生院为90%)。另外大病保险特药起付标准为2万元,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给予60%的补偿,一个医疗年度内,居民大病保险资金每人最高给予20万元的支付限额。
扩展资料:
参保居民在具备即时结算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符合居民大病保险补偿范围医疗费用,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并即时结算,所需医疗费用由商业保险机构审核后拨付定点医疗机构。尚不能实现即时结算的,由参保居民到商业保险机构在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大厅窗口审核报销。
由于患大病的参保人常涉及到异地转诊转院,异地转诊转院一定要符合相关条件,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否则会对后续的费用报销产生不利影响,不仅报销程序复杂,报销比例也会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二次报销”,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申请低保的28种疾病
低保申领条件并不是以疾病为审核标准的。
低保申领条件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的居民。申请低保的靠的主要理由是困难,不是病,如果富有,不管得了什么疾病都没有低保。不过因病往往致使贫穷,故申请低保时需要病历等材料来证明是有病致使贫穷了,没有吃饭钱,特来申请低保保命。
凡是中国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直白的解释则是:“低保”等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城市低保”)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
意思就是说,只要自己达到申请低保的条件都可以申请低保。
扩展资料:
农村低保制度建设
我国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实际上还早于城市。只不过受传统农村集体福利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此项制度建设一直进展缓慢。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工作。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面摸清农村特困户底数的基础上,决定在未开展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由此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了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度“双轨并行”的局面。也正是因为这一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顺利实现“全民低保”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目标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普遍被调动起来,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4年以前,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浙江、广东2省,且维持了较长时间。
2004年以后,发展态势有了明显变化。当年,福建、辽宁、江苏3省出台了相关文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达到了1206个;2005年,新增了吉林、四川、河北、陕西、海南5省,建立此项制度的县(市、区)总数增加至1534个;
2006年前11个月,又有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肃、湖南、山东、重庆9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了“已建”行列,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数则达到了1791个。
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数达1262余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70余元,1至9月份人均补助差额41元,1至10月份农村低保支出达到28.5亿元。
重大疾病可以申请低保吗
可以。
重大疾病办低保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家人患重大疾病可以办理低保。第二种,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患有重大疾病申请低保不予受理。
低保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凡是中国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对象达7487.4万人,其中城市低保2307.8万人,月标准240元,同比增长7.1%,人均补助水平168元,同比增长15.9%;农村低保5179.6万人,年标准1136元,同比增长8.8%,月人均补助水平62元,同比增长22%。
扩展资料
可以申请低保的条件
一、家庭主要的成员没有劳动力而且还没有其它的生活来源,如家庭主要的劳动力因残、因病、伤,导致无法有收入,家庭其他成员均为满18周岁在校生,无主要劳动力,生活非常困难的家庭,像这一类人可以申请低保待遇。
二、特殊家庭(患有特殊病:如HIV等特殊群体病类)家庭无主要劳动成员,父母亲年迈无法从事生产活动,且无其它经济来源,仅有轻微劳动能力的家庭,可以申请低保。
三、伤残军病人,因战导致残疾等生活非常困难的家庭,且家庭无主要劳动力成员,生活水平低于户口所在的平均生活水平可以纳入低保。
四、无法定赡养老人户和抚养的孤儿无法符合特困人员等人员,且生活无法自理的的老人和孩子,这一类人,可以纳入低保。(名下无车无房无存款)。
五、因灾、因祸、因学等,导致生活非常贫困的家庭,子女上学条件无法就读的,因学导致的贫困可以去当地申请低保,或者是因为天灾导致暂时性的生活困难,可以到当地申请低保。
六、服刑满释放人员,若当年服刑满释放人员,通过释放书和书面证明等,前提是(生活困难,名下无车无房无存款)可以到当地申请低保政策。
若符合无房、无车、无存款、生活非常困难等条件,带上户口本及户口本里成员身份证原件,以及导致生活困难的证明等到当地民政部门申请。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户籍地的政策是否符合低保。
办低保需要哪些程序
办低保的程序如下:
1、首先是提出申请。由户主通过村民委员会向当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提供证明材料。
2、然后是初审。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并对申报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初审,将初审结果在村公示3到5天,然后指导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再把全部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
3、再者就是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在校验材料齐全后,正式受理申请人的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对象,然后再由村民委员会进行第二榜公示3到5天。
4、最后需要等待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收到上报申请材料后,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复审,进行依法审批。
扩展资料
一、农村低保条件
(一)申请农村低保待遇条件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
二,申请农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书面申请书。
2、家庭成员的户口簿。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合影。
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证明。
5、外出务工人员收入证明。
6、离异家庭涉及有赡、扶、抚养关系的应提供离婚证明。
7、非农户人员的家庭,应提供非农户口人员的收入证明。
8、对劳动能力有争议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证明。
9、残疾人提供残疾证。
10、审批管理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