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的拼音怎么读音_谭的拼音怎么写?谭怎么读_形声_本义_满族

本文目录

  • 谭的拼音怎么读音,谭的拼音怎么写
  • 谭怎么读
  • 谭浩强的谭怎么读
  • 谭字怎么读 谭字如何读
  • 谭字怎么读
  • 谭是什么意思
  • 谭读qin还是tan
  • 谭怎么读 谭如何读
  • 谭的读音是什么

谭的拼音怎么读音,谭的拼音怎么写

1.谭的拼音tán,组词如下:天方夜谭 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内容富于神话色彩。

2.后多用来比喻虚妄荒诞的言论:他刚才说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古今谭概 又名《谈概》、《古今笑》。

3.明代文言小说集。

4.冯梦龙编。

5.分迂腐、怪诞等三十六门。

6.多取材正史,又夹杂稗官野史、笔记丛谈。

7.其中不少故事为后来“三言”、“二拍”所取材。

8. 谭论 谈说议论。

9.《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殷礼 者,本占候召,而 温 先后乞将到 蜀,扇扬异国,为之谭论。

10.”《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在此躭阁了半晌,虑恐隣舍们谭论。

11.” 参谭 亦作“参覃”。

12.亦作“参潭”。

13.连续不断貌。

14. 谭言微中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谭怎么读

谭,读作:tán。形声。字从言从覃,覃亦声。本义:深谈。“言”与“覃”联合起来表示“深入交谈”。

基本字义:

繁体部首:言。

繁体部外笔画:12。

繁体总笔画:19。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释义:通“谈”。

五笔:YSJH。

仓颉:IVMWJ。

郑码:SFKE。

U:8C2D。

GBK:CCB7。

笔顺编号:45125221251112。

四角号码:31746。

汉字区位码:442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C2D。

谭组词 :

天方夜谭、谭柄、谭腿、清谭、高谭、钟谭、参谭、谭空、谭延、闲谭、谭艺、衡谭、时谭、浮谭、谭谭、谭说、谭笑、奇谭、老生常谭、谭言微中、谭虎色变、高谭清论、谭何容易、谭吐、善谭、古今谭概、谭论、玄谭、美谭、常谭、邹谭、谭助、讥谭、谭说、尊谭、静谭、纵谭、谭宴。

谭浩强的谭怎么读


(谭) tán (1) ㄊㄢˊ (2) 同“谈”。 (3) 姓。 (4) 郑码:SFKE,U:8C2D,GBK:CCB7 (5) 笔画数:14,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5221251112

谭 tán 〔动〕 (1) (形声。从言,覃声。本义:同“谈”,说) (2) 同本义 夫子何不谭我于王。——《庄子·则阳》 (3) 又如:谭笑(谈笑);谭艺(谈论文学艺术);谭说(议论;谈论);谭吐(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谭助(谈资);谭言微中(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4) 绵延相及 不称而祀谭,次祖。犯诅渝盟,伤言。——《管子》

谭 tán 〔形〕 宏大,广大 富恭有本能图,修业居久而谭。——《大戴礼记》。王聘珍解诂:“《广韵》:‘谭,大也。’业安于久而自大也。”

谭 tán 〔名〕 (1) 同“谈”。言论 此老生之常谭。——陈寿《三国志》 (2) 古代国名 。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龙山镇附近。公元前684年为齐所灭 (3) 姓 (4) 另见 xún

谭字怎么读 谭字如何读

1、谭的拼音:tán。

2、谭,现代汉语规范字级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tán,最开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谭”的基本含义为同“谈”,如:谭笑;引申含义为宏大,广大,如:奇谭。

3、谭在古文使用中,谭的用法一般是指同“谈”,言论,如:此老生之常谭。——陈寿《三国志》

谭字怎么读

音:tán
意思
动词:
形声。从言,覃声。本义:同“谈”。
形容词:
宏大,广大。
名词:
同“谈”。言论。
呵呵,希望能帮到你 : )

谭是什么意思

意思:

1、同“谈”,说。

2、姓氏,周初大封诸侯时,谭国为姒姓诸侯国,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谭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读音:tán 

笔划:

出处:夫子何不谭我于王。——战国·庄子《庄子·则阳》

翻译:夫子为什么不和我说说国王。

引用:先秦的《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翻译: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

扩展资料

组词:谭艺、 讥谭 、高谭、 静谭 、尊谭、 玄谭、 逸谭 、谭吐、 善谭、 谭燕、 美谭 、谭宴、鸟谭、 夸谭。

1、谭艺 谈论文章。

2、尊谭 酒器。

3、玄谭 玄谈。指以道家或道教为内容的谈论。

4、谭吐 指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

5、善谭 详谈,健谈。

6、谭宴 相聚谈论。

7、鸟谭 形容说话如鸟鸣,难懂。

8、谭说 议论;谈论。

9、谭笑 说笑。

谭读qin还是tan

  谭,读作:tán。形声。字从言从覃,覃亦声。“覃”本义为“深不可测”,转义为“深”。“言”与“覃”联合起来表示“深入交谈”。谭姓,中国姓氏之一。谭姓人主要出自姒姓,其他来源(少数民族和谈氏避讳改姓)人数较少。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给禹。周朝初分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以军功获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这支姒姓的后人以国为姓。

  姓氏起源

  1、源于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结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出自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

  3、少数民族谭姓。

  ①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根据瑶族人的传说,盘瓠的后代主要有十二个姓氏,分别是:盘、目瞫、包瞫、黄、李、邓、周、赵、唐、雷、冯、胡。其中的晖氏家族,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变化为覃、谭、潭三姓,晖姓反而消失了。

  ②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⑴.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部族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塔塔儿部被成吉思汗剿灭后,一部分族人迁入辽东地区,分别融入满族、鄂伦春族,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谭氏、戴氏等。⑵.蒙古族坦开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nkai Hala。清中叶以后所冠汉姓皆为谭氏。

  ③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景颇族谭氏,源出景颇族中的勒羊氏部落,后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字单姓谭氏,世代相传至今。

  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谭木查氏,亦称穆察氏,满语为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谭氏、穆氏等。⑵.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特别多”,是满族著姓之一,人口众多,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部)、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兰州皋兰)、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沈阳市西北石佛寺)、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等地,所冠汉姓为谭氏、唐氏、舒氏、劳氏等。

  ⑤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谭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谭氏,世代相传至今。

谭怎么读 谭如何读

1、谭,读作:【tán】。形声。字从言从覃,覃亦声。本义:深谈。“言”与“覃”联合起来表示“深入交谈”。

2、基本字义

汉字:谭

汉仪行楷繁--谭

汉仪行楷繁--谭

英文:Tan

繁体部首:言

繁体部外笔画:12

繁体总笔画:19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释义:通“谈”

五笔:YSJH

仓颉:IVMWJ

郑码:SFKE

U:8C2D

GBK:CCB7

笔顺编号:45125221251112

四角号码:31746

汉字区位码:442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C2D

3、详细字义

本义:深谈。说明:《天方夜谭》中的“天方”指中东阿拉伯地区,“夜谭”即“秉烛深谈”。故“天方夜谭”意为“彻夜深谈关于阿拉伯地区的事情”。

动词

形声。从言,覃声。本义:同“谈”,说

同本义:talk

夫子何不谭我于王。——《庄子·则阳》

又如:谭笑(谈笑);谭艺(谈论文学艺术);谭说(议论;谈论);谭吐(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谭助(谈资);谭言微中(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不称而祀谭,次祖。犯诅渝盟,伤言。——《管子》

形容词

宏大,广大 富恭有本能图,修业居久而谭。——《大戴礼记》。王聘珍解诂:“《广韵》:‘谭,大也。’业安于久而自大也。”

名词

同“谈”。言论(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views on politics)

此老生之常谭。——陈寿《三国志》

古代国名(Tan state)。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龙山镇附近。公元前684年为齐所灭

4、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音覃。《玉篇》大也,诞也,著也。《大戴礼·子张问入官》修业居久而谭。《注》谓安纵也。《成公绥·啸赋》参谭云属。《注》谭,犹著也。参谭,不绝。

又国名。《春秋·庄十年》谭子奔莒。《杜注》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

又姓。谭子之後。《後汉·逸民传》太原谭贤。

又《正韵》与谈同。《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庄子·则阳篇》夫子何不谭我于王。

又通作覃。《诗·大雅》实覃实訏。《郑笺》覃或作谭。

又《广韵》《集韵》??徒感切,覃上声。亦大也。

又叶徒黄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贵,尹李桑。萧彭祖,屈宗谭。《说文》本作〈言??〉。

谭的读音是什么

  • 谭的读音:

    释义:
    1.同“谈”。 2.姓。


  • tán
     1. 同“谈”。
     2. 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