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理解(如何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_拍卖_艺术品_价值

本文目录

  • 如何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
  • 拍卖场的起拍价怎么理解
  • 拍卖估价的范围是什么
  • 收藏品拍卖收费标准
  • 书画拍卖价和书画流通价的区别

如何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

清代白玉西番莲纹双耳盖瓶(一对)

古玩收藏圈里常见初学者拿着物件到处打听,先是问“对不对?”接着必然问“值多少钱?”要回答“对不对”这类问题不难,可要回答“值多少钱”就费周折了!因为这牵涉到对古代艺术品的“价值判断”和“商业估价”的双重知识范畴,而处于社会不同层次的人对于古代艺术品的“价值”的判断是大不相同的,古代艺术品的“价格”也因为它不是现代工业产品根本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市场标价!那么如何判断古代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呢?

清代白玉西番莲纹碗

判断古代艺术品的“价值”或“价格”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很难。我们用归纳法思维来分析任何事物,会发现任何事物都离不开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自然法则”。同样,对于古代艺术品的理解也有低、中、高三个塔状层次。低层次为物质层面,在这个层次里,古代艺术品纯属商品或投资理财的工具;中等层次为精神层面,在这个层次里,古代艺术品是陶冶性情艺术欣赏的赏玩之物和理解历史与文化做学问的教科书;高等层次为灵魂层面,在这个层次里,古代艺术品则是承载着宗教或高维度空间的信息载体。同样,所谓“收藏群体”也可以按照这个分类方法模拟出底层、中层和高层三层结构金字塔的人群模型来。

清代白玉观音佩

事实上,在拜金主义世俗之风的当下,“收藏群体”的绝大多数都是处在对于古代艺术品理解的低层次——即物质层面。在这个层次里人们看到的想到的古代艺术品的一切属性都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差别仅在于贫寒之士今天收到明天就卖根本不藏,目的在于换金谋利;仓廪充足之士则是收到藏起来等待升值的机会再出手,用时髦的话说是“投资理财”。两者的谋利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大巫见小巫”的区别而已。由于这个群体是“收藏群体”中占绝大多数的主流群体,人数众多,代表着社会的趋势,所以,这里仅仅就当下包括古玩在内的艺术品价格现状聊几句。

清代翡翠竹节手圈老坑玻璃种(帝王绿)

艺术品的“价格”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很不透明。由于它的稀缺性和潜在的高价值性,于是就像魔鬼般地刺激着人们产生“一获千金”的幻想。市场上一代又一代的古玩人编出一个又一个情节雷同的“一不留神发了大财”的故事,而这些老掉牙的老套“故事”让许许多多的古玩人“心旌摇动”“幻想联翩”。例如当下,明明古玩市场已经低迷到彻底崩溃的境地了,可是另一面那些拍卖公司巨头们却能不断地刷新市场拍卖记录,高额数字一次又一次地强力刺激着一般藏家脆弱可怜的神经,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抱有“一不留神发了财”侥幸心理的人们打鸡血似的不可抵挡的精神诱惑!看到别人出手一件就能换来“金山银海”,自己手里的物件却无论高低的价格都出不了手,自然心生怨恨,到处可以听到抱怨牢骚——这东西怎么就能拍出几个亿?我手里的比他的好多了!怎么就有肯出这么高价的傻瓜买主?这到底是是怎么了?吃瓜群众只能是雾里看花——一头的雾水!

同样的物件,巨头拍卖公司们就像有着魔法似地拍出天价,如果在一般民众手里只能卖个“仨瓜俩枣”,这种“云泥之差”令人“扑朔迷离”!那么,如何透过这个迷离的社会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呢?其实,有个哲学法则“存在即合理”,即看似不合理的现象既然它存在了那就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艺术品市场的这种价格乖离现象实际上是“物以人贵”的社会规律在起作用。打个比方,自古以来有个“母以子贵”的说法,指的是寒门子弟通过科考及第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社会地位提升,“洗衣婆”的母亲也就成了“老夫人”;嫔妃之子侥幸做了天子他母亲就摇身一变成了至尊的“太后”。也就是说,妈还是那个妈,儿子的地位高升了妈也就尊贵了。古玩也是同样,同样一件物件,在一般人手里毫不起眼,如果摆在故宫里那就被玄乎其玄成“国宝”,那就“价值连城”!

清代翡翠三彩凤纹手圈三彩(福禄寿)玻璃种

其实这种同质不同价的反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一瓶相同牌子的啤酒你在小吃店喝与在五星级酒店喝,收费绝不可能是一样的,在经济学上叫做商品的价值和附加值的区别。本来,商品的价值和附加值相比较,商品的附加值应该低于商品本来的价值,可是在某种情况下附加值却会远远高于商品自身的价值,这是因为商品自身的价值被当做了道具而已,参与的各方都在附加值上获取利益而提高了附加值,必然就造成了“价值倒挂”——即附加值远远高于本身的价值了!假如有颜值一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生在寻常百姓家,一个生在富贾侯门,从生物学角度看他们的价值是没什么区别的(比喻不一定恰当),但是从社会学角度看两者的附加值就是天壤之别了。由于后者的附加值高,参与各方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益,大家就会齐心合力地众星捧月,巴结奉承,溜须拍马,富家女的附加值就会变得很高很高,最终两者的身家价值形成云泥之差!

清代翡翠如意翡翠满色玻璃种

知道了这个道理,为什么区区一个斗彩鸡缸杯能被的拍卖公司拍出2.8亿元就好理解了。简而言之,古玩是“物以人贵”的,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就是不同的价值。相同的鸡缸杯,摆在地摊上、放在社会名流的案几上、出现在大拍卖行精美的图录上、供奉在两岸故宫的展柜里,“价格”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客观地判断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就该知道自己的物件有多“贵”,千万别与“天价”攀比!

元代蓝釉留白麒麟纹象耳瓶

这些年来,包括古玩在内的艺术品市场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与巨头拍卖公司的落槌价屡创新高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常规市场的极度低迷,社会对此怨声载道。但是,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商品只要有使用价值就有市场需要。包括古玩在内的艺术品是人类精神食粮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刚需”,它的稀缺性、高价值特殊属性决定了它的长期市场价值和价格必定是坚挺的、升值的,因此市场的低迷不代表市场的没落和终结,相反,必然会有“武林高手”出手拯救“市场”,市场是有自愈能力的。

元代青花缠枝花卉纹葵口盘

宋代天青釉八角胆瓶

拍卖场的起拍价怎么理解

起拍价,是指专业拍卖机构拍卖师报出的第—口价。

如有人应价而无人加价,拍卖师不落槌,则代表该项拍品的价位未到委托方确定的保留价,不能成交。

现代网络平台,个人在具有相当资格和合法性网站双保下,拍卖人设定的起始价,通常是在第一个人应当价时,实际不是在起始价上加价,第二个参拍人才要加价。

扩展资料:

拍卖特点

拍卖的三个基本特点(或基本条件):

1、拍卖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买主:即凡拍卖表现为只有一个卖主(通常由拍卖机构充任)而有许多可能的买主,从而得以具备使后者相互之间能就其欲购的拍卖物品展开价格竞争的条件。

2、拍卖必须有不断变动的价格:即凡拍卖皆非卖主对拍卖物品固定标价待售或买卖双方就拍卖物品讨价还价成交,而是由买主以卖主当场公布的起始价为基准另行应报价,直至最后确定最高价金为止。

3、拍卖必须有公开竞争的行为:即凡拍卖都是不同的买主在公开场合针对同一拍卖物品竞相出价,争购以图,而倘若所有买主对任何拍卖物品均无意思表示,没有任何竞争行为发生,拍卖就将失去任何意义。

拍卖估价的范围是什么

卖品内部定价规则
首先图录里的艺术品会有一个专家估价,这个估价由一个最低和最高价的区间范围价组成。
通常卖家和拍卖行会签署的委托拍卖合同里会定一个保留价,只有在拍卖时成交价高于这个保留价交易才算成交。而这个价格保密且知道拍卖前都可更改,拍卖师禁止公布保留价。
法律规定拍卖保留价不能高过专家预估价的最低价格。一般来讲,协定的保留价通常为预估价的最低价略低一点的价位。比如一件古董的拍卖预估价为800到1200欧范围,那么卖家和拍卖行签定的秘密拍卖保留价则必须低于800欧,实际中我们可以猜出它的秘密保留价大致在750-800欧之间。成交价不得低于这个保留价,否则算流拍。但超过1200欧则上不封顶。

收藏品拍卖收费标准

费用包括:
佣金 10% 保险费1% 保管费 一般几十元 税金3%
这些费用都是成交结束扣除 如果拍品流拍当然就没有
另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图版费用 也就是上拍拍品要上图录所收的费用 根据公司还有拍卖场次以及作品价值的不同 其图版费用也不尽相同 通常是几百元吧 大公司可能要多一些 1千多元也有 有的小公司是提前收取的(4、5百元) 大公司一般成交以后收取 根据公司规定不同。
所以如果阁下送拍卖的话要根据手里面东西选择公司,瓷器好一点公司(北京):嘉德、保利、荣宝、城轩等 还有中鼎、中拍等等

书画拍卖价和书画流通价的区别

拍卖价只是参考价,不是最终成交价。
流通价是成交价。
请大家了解:签订了委托拍卖合同,交的费用是拍卖公司提供在拍卖会上叫卖你提供的拍品的服务费用,并不等于就能把拍品卖出去了,能收到卖出去的钱回来的。无论结果能不能成功卖出去,拍卖公司收的服务费按双方签订的委托合同是合理费用,不会退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