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骄傲2022邮票(时事热点2022作文素材摘抄)_中国_热点_邮票

本文目录

  • 时事热点2022作文素材摘抄
  • 中国骄傲2022邮票是真的吗
  • 2017年开学第一课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叫什么名字
  • 2022时事热点素材摘抄300字左右

时事热点2022作文素材摘抄

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时事热点的作文素材,希望对同学们的写作有帮助。

中国制造,中国骄傲

中国制造曾一度被贴上“价廉质低”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增品种、强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使得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和提升。如今,中国制造不再是“大路货”的代名词,而是在全球高端制造产业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中国的高铁、核电等“大国重器”已经走出国门,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无人机、智能手机等饱含中国人智慧的创新理念与产品已风靡全球,这体现了质量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成为制造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中国制造成为中国骄傲。

不忘初心跟党走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919年5月4日,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北京青年学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深刻影响和推动着20世纪中国发展的历史。

中国骄傲2022邮票是真的吗

中国骄傲2022邮票是真的
《中国骄傲》产品组成:
邮票89枚、纪念币8枚、贵金属1枚Ag。
邮票是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诞生于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邮票具有邮政价值和收藏价值,其方寸空间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等特色,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财源来源。

2017年开学第一课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叫什么名字

2017年开学第一课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叫:许渊冲。

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是本次《开学第一课》最年长的嘉宾。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诗经》、《李白诗选》、《红与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经许渊冲的翻译后才得以流传国外或引进国内的,他还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扩展资料: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他的母亲受过教育,擅长绘画,赋予了他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天性。表叔熊式一是翻译家,他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并受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接见,使得年幼的许渊冲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下了学好英语的志向。

许渊冲从1956年开始出版译作,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他在解放后的30年里只出了4本书。十年动乱结束时,他以几近花甲之年,步入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金秋季节。1983年他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兼英语系教授,从此笔耕不辍。

2022时事热点素材摘抄300字左右

中国制造,中国骄傲“ 中国制造曾一度被贴上“价廉质低”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增品种、强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使得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和提升。如今,中国制造不再是“大路货”的代名词,而是在全球高端制造产业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时事热点素材

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故事题材。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丰富的源泉。

透过银幕,我们在雪与火的极端环境中,在血与火的残酷鏖战中,看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无畏无私的血性和精神,也真切地懂得他们何以是“最可爱的人”。

而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作品佳作不断涌现,这些电影的“走红”,折射出观众对优秀主旋律作品的热切期待,也恰恰说明,“正能量”完全能获得“大流量”。

2022社会热点作文素材

重罚敲响了“破坏性探险”的警钟

【素材回放】

2017年4月,3名驴友到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巨蟒峰攀岩时,用电钻、铁锤在岩体上打入26个岩钉,最终攀登至巨蟒峰顶部。经专家论证,3人行为对巨蟒峰地质遗迹点造成严重损毁。2019年12月30日,该案在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2名驴友被判处有期徒刑,3人连带赔偿600万元,用于公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素材解读】

巨额罚单既是为了用于被造成严重破坏的公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同时更是对公众的一种警示。近年来,伴随着国内旅游活动的异常活跃,已经曝光多起游客、驴友严重破坏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案件,引发了舆论的极大关注。

尤其是一些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往往都是经过了几百几千乃至十几万年的时间才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几乎无法恢复,成为永远的损失。为此,国家也在近年来通过法律与制度的完善,加大了对“破坏性旅游”“破坏性探险”的打击力度,很多在旅游、探险过程中涉嫌破坏人文古迹、自然生态环境的人,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我们理当认识到,出游时的不守规则,不只是不文明那么轻描淡写,而是对公德和法律的无视。

对名胜古迹的破坏,就是对全人类共同财富的毁坏,是对历史和未来的践踏,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司法机关以具体行动向此类行为说“不”,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名胜古迹无小事,破坏名胜古迹是“大事”,进而形成文明出游的良好风气。

【适用话题】

文明 敬畏 以儆效尤 警示意义

任性攀爬获刑敲响警钟

约束自己的行为,别因为旅游、探险而让自己置于违法的境地

出游时的不守规则,不只是不文明那么轻描淡写,而是对公德和法律的无视

只有通过以案说法,让更多人认识到破坏景区环境不只是不文明行为,而是可能构成犯罪,才能从内心产生敬畏,更好地保护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