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什么是和田玉
- 求专家看一下这是和田玉还是古玉,相寓意是什么谢谢
- 和田古玉的古玉并非越老越贵
- 和田玉的收藏是古玉好 还是今玉好
- 古玉和田玉收藏价值
- 清代和田玉的简单识别方法
- 和田玉有什么讲究
- 多少年的和田玉才叫古玉
什么是和田玉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求专家看一下这是和田玉还是古玉,相寓意是什么谢谢
明代宫廷用玉,多与金银宝石镶嵌工艺结合。这类器物金玉珠宝融为一体,有在玉饰件上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的;有金镶玉的带板;有金饰件上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的;无不雍容华贵,珠光宝气,彰显了明代皇室贵族气派。明代玉器的纹饰和装饰手法,有丰富的动物图案龙、蟒、凤、狮、虎、鹿、羊、马、兔、猴、鹤、鹅、斗牛、飞鱼等;植物图案菊花、牡丹、荷花、葵花、兰花、石榴花、灵芝、山茶花等;盛行以图案为底纹或边饰万字、喜字、寿字、流云、朵云、波浪等。最具时代特色的有两种:一是深受文人画艺术的影响,在玉器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书画印艺术;二是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大为流行,在玉器上比比皆是隐喻吉祥的纹饰。例如马背踞一猴寓意为“马上封侯”、 戟磬图案寓意为“吉庆”。可参考:御府和田玉古玉
和田古玉的古玉并非越老越贵
收藏者最感兴趣的是自己的家传宝贝现在到底能值多少钱?在鉴定大会上,华义武告诉笔者,古玉其实并不是越老越值钱。在鉴宝活动的最后一天,有位中年女士从自己的脖子上取下一块墨绿色的古玉,说是她祖上传下来的,自己一直佩带在身。华义武接过玉佩仔细看了以后说:“这是西汉时期的和田玉,是块好玉。”女士很高兴,问他这块玉在市面上能卖多少钱?华老师没有回答,但经不起女士的一再央求以及一干人期待的眼光,只好实话实说:“值不了多少钱,目前市面上同类玉器也就卖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女士很惊讶,既然 是西汉时期的玉器,为什么不值钱呢?华老师解释道:“有的玉器虽然年份很长,但由于工艺不精美,只有历史价值而没有艺术价值,因此其收藏价值也会跟着大打折扣。”
在华老师眼里,越是精美的、有故事的、材质好的、年份长的玉器越珍贵。他认为,目前的收藏热点主要集中在书画和瓷器上面,玉器收藏还没有达到一个鼎盛时期,许多有收藏价值的玉器也是有价无市,成交量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会欣赏玉器的人还不多,玩玉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古人云,“玉,石之美者。”买玉器除了欣赏它的工艺,还要熟知它的时代特征。在华义武眼里,每一块精美的玉器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玉器上的图案也都是有典故的。华义武说:“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当时的审美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以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举例说,史前红山文化主要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的有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反映汉代玉器工艺水平的主要是具有写实风格的陈设玉,如玉奔马、玉熊、玉鹰等。“熟知玉器的每个时代特征,就不会把民国时代的玉器当做西汉时期的玉器来买了。”
华义武认为,掌握玉器的时代特征,可以避免收藏者买到赝品。所谓的玉器造假顶多是“以假乱真”,不可能是“以假成真”,任何原创和摹仿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原创的空灵、松弛、随意是模仿者的生涩、刻意、夸张所表现不出来的,因此,在专家的眼里,任何赝品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都会显出它的原形。
在鉴宝过程中,收藏者问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真的假的?值多少钱?华老师说:“我通常只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如果把文物都用价值来衡量,那就失去了文物本身的意义。文物是古代历史与艺术、智慧的结晶,并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藏宝”不是“藏卖”,他希望收藏者端正心态,不要把收藏当成发家致富的手段。
和田玉的收藏是古玉好 还是今玉好
都挺好,古玉除了年代价值还有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艺术价值。今玉只有两条,第一就是品质;第二就是工艺。
古玉和田玉收藏价值
在当今社会,和田玉以她独有的特质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收藏界的宠儿。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玉和田玉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用。
古玉和田玉收藏价值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和田玉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更显其尊贵厚重而富有灵气。
自古以来,人们相信玉代表正气、好运、德行、内涵和灵性,它能护身、定惊、避凶、安家、驱邪,使人平安吉祥,万事如意。
人们佩带玉、收藏玉、摆设玉,也凝聚了这些美好的希望和信念。
材质稀有珍贵:
和田玉产自大山深处,历经亿万年的岁月侵蚀,形成如今熠熠生辉的瑰宝。玉,因其美丽且晶莹剔透的材质,惹得无数美人君子趋之若鹜。
它资源有限,上千年的开采利用,使其所剩无几,尤其质量上乘者更是稀少珍贵。
成分稳定,易于保存:
玉器的化学稳定性极强,不会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质变。一件玉器可代代相传不氧化、不霉变、不腐烂。
而且,只要不和尖锐的物品发生碰撞,玉一般不易受损;另外金银、金属类饰品容易与酸碱发生反应,而玉的化学成分稳定,千百年来,不会发生改变,稳定性较强。
工艺美观,极具观赏性:
玉雕作品以丰富多彩的题材、吉祥美好的寓意、神奇绝妙的雕工、高贵典雅的气质、温润晶莹的材质、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性,有品不尽的味道和感觉。
玉雕大师们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将技艺的展示变为艺术的呈现,以形传意,以物达意,在保有玉石本身价值的同时,通过玉雕师的技艺,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得以提升。
和田玉收藏的文化价值
旧时王谢庭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乌衣巷》里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用来形容当今和田玉收藏再合适不过。玉文化是中国文化里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深,流传“最”广的文化,用这些“最”来形容玉绝不是夸张,对比人们对瓷器、字画等古玩的喜爱,和田玉的时间跨度最大,在没有四大发明的时候,早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远古的人就发明了用玉石作为生产工具,用玉石作为祭祀神物,用玉石来区分等级制度,用玉石作为装饰物。各个文明时期都留有玉石作为历史的印证,这比任何历史书籍更有说服力。
翻开一门门的玉石教材,里面对玉有很多的划分,软玉——硬玉说、四大玉石、各种软玉等等,而和田玉作为玉石里的重要品种,是玉石中的“王”,我们所指玉石均指我国新疆和田的玉石,中国自古以来的玉石之路,就是指和田(于阗)与中原之间的运输之路。而玉石之路,早于丝绸之路太多。
和田玉自进入中原王朝后,就一直作为神玉、王玉而存在,中国的古代史籍里记录了中国帝王和王公贵族用玉的严格制度,寻常百姓是无法拥有的,特别在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朝时期,玉文化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制玉用玉之精让人叹为观止。唐宋之后,民玉才逐渐出现,而到了明清时期,和田玉又被统治者赋予了近乎“神圣”的地位,到了乾隆年代达到了顶峰,也就是“乾隆工”。鸦片战争后,和田玉相对走入了一个“低谷”,直到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进入了最为“萧条”的时期。
什么都是相对的。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盛世藏玉,乱世藏金”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和田玉从未因为战乱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和田玉自身的价值最终仍要体现出来。自2000年以来,和田玉价格每年递增的速度超过了任何艺术品,也超过了很多升值的物品,这一点不夸张。去过和田的人都会有一种感受,当你眼前浮现着茫茫的旧河道,被翻过一遍又一遍的沙砾,千疮百孔的玉龙喀什河,手中的玉(籽玉)怎么贵也不为过,因为它们是无法再生的“大地的舍利”。和田玉以昔日王者的姿态进行强势的价值回归。
当然更重要的是,和田玉凝结了中国人所能想到一切美好的词汇,五德、九德、十一德,古人们赋予了和田玉所有美好的字眼,比德与玉,无故玉不离身,和田玉已经成为中国人美德的象征。
和田玉收藏行情分析
和田玉的收藏者越来越多,说明市场的繁荣以及消费者消费层次的提升。但由于和田玉收藏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玉石市场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和田玉虽热也需要冷静对待。
全国各地都以翡翠玉石为收藏的首选,和田玉更是让人趋之若鹜。但大众收藏的藏品普遍价值不高。收藏者虽然十分用心,但一般的收藏普遍档次不高,在民间玉石收藏精品甚少。
清代和田玉的简单识别方法
一、玉料鉴别。清代玉器主要用料为和田玉,包括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玉材。一般而言,宫廷玉器多用上等玉料制成,民间用玉则以普通玉料居多。并且清代玉器,玉料玉质好,往往用精工,玉料越差,则雕工也比较差。而现代仿清代玉器则不会用顶级玉料制成,为了控制成本仿玉往往会使用相似玉料如青白玉,或者残料、废料等等,其玉质在硬度、密度、结构、颜色上与和田玉都有不小的差距。
2
二、雕工比较。清代玉器雕琢时多以手工完成,因为没有现代科学设备,在玉器的结构、比例、对称、平整度以及精确度上都无法严格控制,这是清代玉器的比较大的瑕疵,清代玉器往往会有许多误差。而仿古玉因为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控制玉器结构等可以做到十分精确,但机械化同样使仿玉做工比较粗糙,尤其在一些角落,机器不便于到达的地方,其精细程度更无法比拟清代玉器。
3
三、图案对比。清代玉器风格深受同时代绘画的影响,因此其玉器图案有着明显的时代风格特点,而在今天,因为时代风气不同,仿古玉器已经很难达到当时的艺术效果。对于玉器艺术风格鉴赏,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以及足够的素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和田玉有什么讲究
一、不要过分追求白
新手收藏者一般和田玉注意白度,但也不能只在意其色度白,而忽略了其他部分。玉本身的质地也是很重要的。玉质应是纯净、光泽温润。若是你对白度要求太高,而不在乎其他的,只会适得其反买不到好玉。
二、不要贪图大
尺寸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所谓吊坠,都是挂在脖子和腰部,通常是贴身的佩戴物品。尺寸过大时,不仅不方便携带,会出现碰撞,盘玩也很不方便。
三、在意工艺
玉雕,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谚语“玉不琢,不成器”。虽然很多人喜欢玉的天然之美,但是雕工精美的物件肯定更受欢迎。玉玩圈还有一句话,“七分工,三分料”。这话提到的工艺不是作品越复杂越好,而玉雕作品的工艺,不是复杂性。好玉雕必须具有美感,细节还要细腻完整,层次要过渡自然,整体线条要流畅。
四、寓意美好
选择玉雕作品,有一句俗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就是中国玉文化的体现,这句话已经流传了近千年。近期又出现了许多题材新颖独特的吊坠,无论题材是什么,它都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一、玩玉切忌爱显摆。有些喜欢玉的人爱高调,但不注重学习玉。玉需要低调把玩,即使玩的是顶级货,也无须炫耀。不炫耀,更能增加内涵,让人望而敬佩。
二、玩玉切忌粗言恶行。 很多玩玉的人会发现,经常佩戴能让自己心气更加平和,心情也会好很多。在这里需要劝大家,要约束自己的情绪,这样玩玉才会越玩越有乐趣。
三、玩玉切忌戴戴摘摘。有些人买了一块心仪的和田玉后,满心欢喜,爱不释手,左看右看,收这收那,舍不得佩戴,或者只有在正式场合才拿出来戴一次。其实这样对玉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一来玉石不经常佩戴不容易滋养,二来玉石摘摘戴戴容易摔碰,反而得不偿失。
四、玩玉切忌没有耐心。和田玉有灵性,顶级的和田玉饰是会认主的。对主人很挑,不会轻易成为谁的玉,所以有些时候会出现刚开始佩戴的时候会有些磕磕绊绊,感觉不是很顺。但是如果你在不顺的时候还是没有离开它,过段时间他就会承认你,然后开始庇护你。
五、玩玉切忌多戴。和田玉项链、和田玉手链、和田玉戒指等基本都不能表现双戴的现象,对于项链,手镯类的饰品,选择一件与之相配的其他饰品就好。
六、玩玉切忌不要佩戴古玉。和田玉是有记忆的,它上面可能记载着许多恩仇,以至会带去灾祸,有的人就是戴上古玉后开始长病,甚至会有梦魇。古和田玉,多半是土葬的玉,所以戴玉要戴新坑的和田玉,古玉一般不要佩带,这是规矩。带古玉出现各种情况的事情太多了。
七、玩玉切忌不要用别人佩带过的玉。玉不能要人送佩戴过的。你收了别人送的玉,那玉并不是你的保护神。反而说难听点,是你在帮人挡灾。和田玉基本上只会忠于佩戴者,所以说其他人佩戴过的和田玉不能带。
多少年的和田玉才叫古玉
古玉是古代美石之泛称,具有质地细腻、色泽湿润、莹和光洁、冬不冰手、夏无激感等优点,遂为世人所喜爱并逐步成为封建礼制的重要表征。一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