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考题(小升初考试都考些什么)_词语_句子_考题

本文目录

  • 小升初考试都考些什么
  •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古诗详解及试题必背
  • 小升初语文数学必考题买什么书好
  •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见题型及答题的技巧
  • 初中分班考试必考题数学带答案
  • 六年级小升初考题

小升初考试都考些什么

小升初考试大体可以总结为两种主要形式,即笔试和面试。
其中笔试考查主要是数学、语文和英语,一般来说每科平均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语文考试重点从语法和阅读理解两个方面来测试学生。
数学主要是一些思考性问题。英语主要是掌握句型和听力。面试由于是各个学校半公开组织的选拔性考试,因此面试具有不稳定性和多样性。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古诗详解及试题必背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小学必背古诗

  二十一、《华山》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 直译:华山高耸,只有天在它的上边,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同高齐肩。抬头望,江上太阳近在眼前,低头看,白云在脚下下盘旋。

  2、有趣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位曾三步成诗的诗人,他便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据史料载,寇准年少时,其父宴请宾客,酒至酣,一客人提议请寇准即席赋诗助兴,寇准欣然应允。客人命题为《咏华山》。接题后,寇准踱步思忖,至三步,一首五绝脱口而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寥寥数句,道出西岳华山雄伟峭拔之势,满座宾客无不叹服。

  3、作者: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

  4、 相关习题

  (1)《华山》这首诗主要写了华山的______。(高)

  (2)本诗通过对于( )衬托出了华山的高

  二十二、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直译:早晨辞别了耸立在云霞里的白帝城,坐船而下,相距千里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去。两岸的猿猴的叫声一直在山谷回响,轻便的小船,已经穿过了万座重重的高山。

  2、 重点词语解释:

  (1) 早发白帝城:意思是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 朝辞:早上辞别。

  (3) 千里江陵:传说江陵据白帝城接近一千里。

  3、 相关考题

  (1)《早发白帝城》是写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早晨)时从(白帝城)出发。

  (2)“万重山”与“一日还”突出了诗人回家时的( 愉快)心情。

  (3)李白的时擅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与本诗中的哪一句同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十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直译:老朋友孟浩然与我在黄鹤楼辞别,在繁华盛开的三月,他乘船东下去扬州,孤单的船儿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绵延的长江水滔滔不绝的在天边奔流。

  2、 这首诗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主要写两人的离别之情。情调轻松,充满了诗情画意。

  3、 相关考题

  (1)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指的是(春天鲜花烂漫的景象)

  (2)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唯”的意思是(只)

  (3) 请写出几个含“际”的成语。

  (4) 这首诗同《赠汪伦》一样是一首( 送别)诗,本诗借景抒情,而后者以(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形象。

  二十四、《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 作者:字廷秀,号诚斋。写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诗集为“诚斋集“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

  2、直译: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那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虽然他们找不到蝴蝶,但是他们依然很高兴、快乐。

  3、 相关考题。

  (1)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住宿在新市镇的徐公开的酒店)

  (2)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晚春农村景色的诗,请找出能够体现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动词( 急走)、(追)

  (3) 本诗作者是(杨万里),是(宋)朝的杰出诗人。

  二十五、《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 直译: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2、 卢纶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小学阶段所说的《塞下曲》指得是这首。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

  3、 相关考题。

  (1) 辨音。本诗最后一局中“没”应读(墨),棱读(冷二声)

  这首诗中的那两句写出了将军的箭法高超。(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小学古诗详解及试题

  十六、《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作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主要擅长写七言绝句。与当时另外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除本篇以外杜牧的七绝《赤壁》建议学生背诵。

  2、诗文分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高峻。三四句写深秋美景。通过对夕阳中的枫叶和二月的花朵的对比,突出了红叶特有的美。

  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远及近。

  3、相关考题。

  (1)小李杜是指________(李商隐和杜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王孟指(王维和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韩柳指的是(韩愈和柳宗元)

  (2)仿照例子填空。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白云深处有人家——( )写云,写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写枫林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枫叶特有的美

  (3)古人写秋常写秋的悲凉,而这首《山行》却是秋的颂歌。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有一首诗是颂秋的,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十七、《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 夜宿山寺就是夜晚借宿在山上的寺院。

  2、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的高,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3、 危楼,这里指高楼。 而不是快要倒塌的楼

  4、 直译: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5、 相关考题。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_______________ 百尺_______________

  (2) 本诗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楼宇的高。

  十八、《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日照香炉生紫烟。

  1、直译: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色。前两句写香炉峰和瀑布。后两句是诗人想象,化静为动。

  3、相关考题。

  (1)组词

  炉( )庐( ) 遥( )瑶( )

  (2)判断对错(都是正确的)

  1)诗人采用夸张的方法,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

  2)前两句把动态瀑布写静了。( )

  3)“疑”与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意思相同( )

  十九、《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2、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3、相关考题

  (1)白居易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2)蓝在句中的意思是(蓝草)

  (3)诗中的对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熟悉)“红胜火”意思是_______(比火还红)“绿如蓝”意思是_____________。(像蓝草一样绿)

  二十、《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 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世称随园主人。现在浙江杭州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2、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前两句写牧童骑牛边走边唱,后两句,歌声嘎然而止,原来是想捕捉树上的鸣蝉。

  3、 相关考题

  (1)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林樾:_______(指路旁成荫的树)意欲________(想要)

  (2) 填空。

  1)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是(清)代诗人。

  2) 本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忽然闭口立)

小升初语文数学必考题买什么书好

文言文人教版,奥数教程。
1、小升初语文购买文言文人教版就可以了,由于文言文人教版增强运用能力,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语言讲究推敲,注重精练,色彩鲜明,譬喻形象。有利于语言运用。
2、数学学奥数教程可以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和自信,最重要是的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见题型及答题的技巧

   汉字类考题

  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习汉字主要是能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查字典。

  重点可以复习以下几个内容:

  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我们称它们为同音字。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区分。

  常见题型:

  ⑴多音字组词。

  ⑵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⑶给一个音节写出3个(或若干个)以上的汉字。

  2、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形近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不大的字。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有的是个别部件易混淆,如“辩”和“辨”;有的是结构单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有的是笔形易混,如“见”和“贝”;有的是笔画多少、长短易混,如“末”和“未”。区别形近字,我们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从字音、字形、字义上仔细区别。

  常见题型:

  ⑴写出汉字的笔画(或笔顺)。

  ⑵按汉字的结构要求写字。

  ⑶加(或换)偏旁组字再组词

  ⑷选字填空。

  ⑸区别形近字组词。

  ⑹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⑺把下面繁体字的简化字写出来。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我们还要能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熟练地查字典,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义,正确用词,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常见题型:

  ⑴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⑵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⑶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词语类考题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一)我们要正确地认读和书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尤其要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及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词语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弄懂它的意思,除了查字典、词典得到确切的解释外,还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

  1、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先弄清楚,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一丝不苟”。“苟”就是“马虎”,“一丝不苟”就是“一点也不马虎”。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富裕”就是“富足”。还有的词可以用简洁的语言作解释。如“慷慨”就是“情绪激昂的样子”。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4、注意词的褒贬义。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判断词的感情色彩。如,“果断”和“武断”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骄傲”则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常见题型:

  ⑴给带点字写出(或选择)正确的解释。

  ⑵一词多义。

  ⑶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或是同一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⑷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或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类。)

  (二)我们要能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汉语词汇丰富多彩,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近、反义词很多。近义词中,意义完全相同的叫等义词。辨析近义词,要注意:

  1.分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的是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战斗”和“战争”;有的是词义轻重不同,如“优秀”和“卓越”。

  2.分辨色彩上的细微差别。有褒贬之分;书面语和口语之分。

  3.分辨用法上的细微差别。有些通常固定地和某些词语搭配,如“简单”和“简朴”,“简朴”可以和“作风”搭配成“作风简朴”,而不大和“简单”搭配成“作风简单”;有些在适用的对象上有上、下之分,如“爱护”则多是上对下,“关爱”则都可以用。

  辨析反义词时要注意:

  1.词义是同一范围。

  2.词性要相同。

  3.有的反义词有一个,有的反义词不只一个。

  常见题型:

  ⑴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⑵找出句子中的近反义词。

  ⑶选词填空。

  (三)要会正确地搭配词语,给词语归类。词语搭配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在搭配时,除了要注意词语的搭配是否符合习惯,还要注意近义词意思上的细微差别。做词语归类时关键要读读这些词语,想想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分为哪几类,再按照一定的类别一个个地写。

  常见题型:

  ⑴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⑵将前后搭配得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⑶选择正确的词语。

  ⑷将下列词语分类。

  ⑸按要求写词语。

  ⑹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⑺按顺序排列词语。

  (四)要能正确使用成语。成语是我们五年级同学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成语,还要注意课后的积累,做到不仅会写成语,不写错别字;知道成语的来源(古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人民群众的口语)、意思,尤其是其中一些关键字的意思;还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常见题型:

  ⑴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⑵根据意思写成语。

  ⑶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⑷判断成语是否正确,并改正。

  ⑸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

  ⑹写近义、反义成语。

  ⑺将成语按要求归类。

  ⑻按要求写成语(如按来源写,按季节写,按数字写等)

  ⑼写出成语中的故事、主人翁等。

   句子类考题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学习句子是进行阅读、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我们要能正确地用词造句。

  按照句子的作用,一般把句子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按照句子的结构,又可分为单句和复句等。在单句中,我们要知道区别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在复句中,我们要知道前后两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该用什么合适的关联词。

  句子常见的练习有以下几种:

  1、按要求造句。可以是给定的词语或关联词,也可以是一定的句式。

  2、变换句式。通常要求变换的句式有:“把”字句和“被”字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陈述句和反问句。做这样的练习,一要看清要求(或例句),明确是要变换什么;二要注意变换后的句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三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改反问句时,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词加强语气,“难道不”、“怎么会”等;四要改后认真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是否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有没有漏写某些内容,写错别字等。

  3、扩句和缩句。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其次,在主干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添加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者,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缩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再次,去掉修饰的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成完整的句子。扩句和缩句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4、修改病句。首先要弄清句子的病因,再对症下药。常见的句子毛病主要有:

  ⑴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添加缺少的成分

  ⑵用词不当(如,近义词或关联词用错)→换合适的词语

  ⑶搭配不当(如,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语言习惯)→改成合适的`搭配

  ⑷语序混乱→调整语序

  ⑸前后矛盾→改或删

  ⑹重复罗嗦→删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有些句子概念使用错误,或是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改在修改病句中,仍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一定要小,有时句子的毛病不只一处,要仔细分辨,还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改完后认真读一读,检查检查。

  5、句子的修辞。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注意的是:

  ⑴区分比喻和拟人。比喻是打比方,要有两类事物,通常有比喻词(当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之类的词,但不是比喻句,我们要仔细辨别);拟人是把事物当人来写,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

  如,“小鸟在歌唱。”是拟人句,而“小鸟像个歌唱家。”则是比喻。

  ⑵夸张既有夸大也有缩小,但要注意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才会使人觉得自然合理。

  ⑶排比注意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且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当。

  ⑷设问和反问要注意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有明知故问的特点,但设问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我们应该多读读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的句子,体会它们的用法,并背诵积累下来。

  6、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读懂文章的基础。句子有难易之分,难懂的句子大致有这样几类:内容距离生活实际远的;结构较为复杂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对表达文章情感、思想有较大作用的。理解这些句子,一要主动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二要抓住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三要注意把句子的理解和对整个课文的内容、情感的理解联系起来。

  7、整理句序。这要求将一些顺序混乱的句子,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以准确表达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做这类练习,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⑴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⑵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⑶想想全段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是方位,还是总分等。

  ⑷按确定的顺序排列。

  ⑸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几遍,看排得对不对,如果发现问题就进行调整,直到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阅读类答题

  阅读是学生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通过解答问题的形式,考查同学们是否能自己读懂一篇文章,以检验同学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做阅读练习,总的来说要注意:

  1、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掌握题目的要求。

  2、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文章,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3、答案写好后,还要反复地读一读,检查一下,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具体来说,下面有一些常见的题型:

  1、默写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尤其是一些古诗、重点课文(描写比较优美、精彩的课文;名家名篇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按课文内容填空中,有些会考查到对课文作者的了解,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2、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及表达方法。对一篇陌生的文章,大家要认真地、仔细地读,在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先理解整个文章说了什么,再抓住一些关键句,体会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或是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有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或是抓住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连贯地叙述;而有些则需要我们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自己的思考结果。

  3、体现自主性、个性的问题。比如,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等等。对这类问题,要切实做到有所感悟再写下来。

   作文类考题

  作文是一个人认识事物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我们要能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明白地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无论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不外乎是写人的,记事的,写活动的,写景的,状物的,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应用文,想象作文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写好作文:

  1、审清题意。包括审对象(写人?写事?写活动?写物?);审范围(时间、地点、数量、人称等范围);审重点(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即题眼)。

  2、明确中心。一种是题目本身就规定了文章的中心(如,《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另一种是只规定了写作范围,写什么内容,确定什么中心要靠自己来定(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同学)。

  3、选择材料。材料要能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材料要真实;材料要有代表性、典型。材料的筛选要经过几个回合,反复思考。可以先将能用的材料一起罗列出来,再根据题意的需要,选择最有表现力,最具体而新鲜的材料,并安排主次详略。

  4、组织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之前先列好提纲,明确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怎样分段,怎样衔接过渡;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等等,一一列出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

  5、认真修改。文章写好后,必须认真读几遍,边读边查边改。修改文章包括改正错别字,改通句子,正确标点,注意条理清楚,以及重点部分是否具体等。

  当然,文章的类型不同,写作时具体的要求也不同。如,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事件来写,写好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能表现人物特点的细节要写具体。记事的作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写活动的文章,关键要写好活动中的几个场面。写景的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形象、生动,要借景抒情。

  看图作文关键要看清图意,合理想象。想象作文关键要大胆展开想象,既是想象、幻想,又对现实有着意义,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应用文则要掌握一定的格式,明确写作的目的等等。

初中分班考试必考题数学带答案

小升初各学校很有可能进行分班考试,本文整理了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2分)

1、264908085读作(),把它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到亿位记做()。

2、0.34里有()个0.01。

3、1时45分=()分。2.08千米=()米

5.6吨=()吨()千克

4、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里黑板的面积约2()

雪菲力饮料瓶的容积是250(),

一袋食盐重500( )

学校操场的跑道长400( )

5、把0.48,1,1.6,0.4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6、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宽应是()厘米。

7、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3千米的距离,所用的比例尺是()。

8、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如果把5米长的钢管按2:3的比例截成2段,较短的一段长()米。

9、a、b是自然数(都不为0),a除以b的商是5,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a、b的最小公倍数是()。

10、把72分解质因数是()。

分班考试的意义

1. 通过小升初考试,让学生们养成这种竞争意识,重点班的学生会时刻保持危机感,避免自己被普通班的学生刷下去。而普通班的学生则会保持一种上进心,想着要冲进重点班,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2. 有利当然有弊,本来是义务教育应该是公平公正的,现在实行了分班,这样一来就导致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条件全身心投入重点班,而忽略了普通班的教育。

3. 如今的学校都非常的在意升学率绩效这个问题,从而忘记了教书育人的初衷,把最好的师资,最好的设备都投入到重点班,这是对普通班学生的一个不负责。这样的做法也违背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4. 在分班考试之后,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被分到普通班而导致自信心备受打击,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情绪。

六年级小升初考题

一、填空(3×4=12分)
  1、根据前三个数的规律,写出后一个数:
  2345   3452   4523   (   )
  2、用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0平方分米,原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3、如果 ×2008= +χ成立,则χ=(   )。
  4、两支粗细、长短都不同的蜡烛,长的能燃烧7小时,短的能燃烧10小时,则点燃4小时后,两只蜡烛的长度相同,若设原来长蜡烛的长为a,原来短蜡烛的长是(   )。
  二、判断正误(2×5=10分)。
  1、在76后面添上一个“%”,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     )
  2、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
  3、甲车间的出勤率比乙车间高,说明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多。 (     )
  4、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
  5、1+2+3+…+2006的和是奇数。                (     )
  三、计算(3×3+5+5=19分)。
  1、列式计算:
  (1)1.3与 的和除以3与 的差,商是多少?
  (2)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数都是5,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被除数、除数各是什么数?
  (3)某数的 比1.2的1 倍多2.1,这个数是多少?
  2、
  3、 2100-299-298-…-22-2-1
  四、动手操作,找规律(7×2=14分)。
  1、有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等边三角形,现将它按下图所示滚动,请问B点从开始到结束
  经过的路线的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2、任意选择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用它们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用其中的大数减去小数。再重新选择两个不相同的数字,重复上述过程,象这样连续操作五次。
  在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应用(5×2+6+7×3=37分)。
  1、山脚到山顶有24千米。一个人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上山,他立即从原路下山,已知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8千米。这人下山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根绳子共长22米,甲绳截去 后,乙绳和甲绳的长度比是3:2,甲、乙两根绳原来各长多少米?
  3、“五一”节到了,有三个家庭分别计划外出去B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 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七五折优惠。已知这两家旅行社的全票价格均为100元。请你为以下三个家庭选择较为实惠的旅行社,并列式计算每个家庭该为旅游付的钱 数。
大人孩子合计
张家437
李家6410
王家314
  4、某商品按成本价增加25%价格出售,因积压需降价出售,若每件商品仍想盈利10%,需几折出售?
  5、某地板厂要制作一批正六边形形状的地板砖,为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要求在地板砖上设计的图案能够把正六边形6等分,请你帮他们设计等份方案(至少设计七种)。
        
           
  6、现有如图所示的6种瓷砖,请用其中的4块瓷砖(允许有相同的),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答案:
  一、填空。
  1、5234
  2、30。
  解析: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三个正方体有18个面,但是三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时,减少了四个面,这个长方体由原来正方体的14个组成。这个正方体 每个面是5(70÷14)平方分米。原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5×6)平方分米。
  70÷(3×6-4)×6=30(平方分米)
  3、2006。
  解析: ×2008= ×(2007+1)= ×2007+ =2006+ ,所以x=2006。
  4、 。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5、√
  三、计算。
  1、
  (1)0.9;
  (2)除数:÷(1+5)=11   被除数:11×5+5=60;
  (3)8.1;
  2、
  分析:如通分相加,本题难以计算,仔细观察各分母,
  可发现能写成 + + + ,
  而每两个顺次相加可得 ×(1+ )+ ×( + )+ ×( + )+ ×( + ),
  进一步可得 + + + ,进而可分成(1- )+( - )+( - )+( - ),最后算出结果。
  解: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1- =
  3、
  分析:
  ∵2100=2×299=299+299
  ∴2100-299=299
  依次类推
  299-298=2×298-298=298
  ……
  ∴ 23-22=22
  22-2=2
  解:2100-299-298-…-22-2-1
  =299-298-…-22-2-1
  =23-22-2-1
  =22-2-1=1
  四、动手操作,找规律。
  1、3.14×3×2÷360×120×3=18.84(厘米)
  建议你自己亲自做一做,看看B的运动路线。你就会很好了解这题了。
  2、规律: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两个数字差的9倍。
  五、图形题。
  解析: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x(因为要涉及到求圆的面积,所以将圆的半径看作为x,则正方形的边长为2x。),两个半圆的面积减去两个阴影部分的面 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可以将阴影部分的面积平均分成两半,分别旋转移动到如图的位置。列式为3.14×x×x-57×2=2x×2x÷2,x=10,则 正方形的边长为20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400平方厘米。
  
  六、综合应用。
  1、24÷=6(千米)
  2、解:
  分析:
  甲剩下(1- )占2份,甲原来占2÷(1- )=2.5,原来乙与甲的比应为3:2.5。
  乙:22× =12(米),甲:22× =10(米)
  3、
  张家:甲方案:4×100+3×100×50%=550(元)
  乙方案:7×100×75%=525(元)
  所以选用乙旅行社。张家为旅游付525元。
  李家:甲方案:4×100+6×100×50%=700(元)
  乙方案:10×100×75%=750(元)
  所以选用甲旅行社。李家为旅游付700元。
  王家:甲方案:4×100=400(元)
  乙方案:4×100×75%=300(元)
  所以选用乙旅行社。王家为旅游付300元。
  4、
  
  5、
  分析:本题是开放式的作图题,答案不唯一。
  
  6、
  分析:本题是开放式的作图题,答案不唯一。根据学生设计图形的美观、独创等方面给分。
  例如:   
  然后利用你设计的图案,通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设计出更加美丽、更加大型的图案。
  通过平移得到:
  
  通过轴对称得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