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为什么要迁都(巴西首都搬迁的原因是什么)_巴西_巴西利亚_里约热内卢

本文目录

  • 巴西首都搬迁的原因是什么
  • 巴西政府将首都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的原因是什么
  • 巴西迁都的主要原因
  • 巴西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巴西为什么要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
  • 为何巴西当初要换首都,用意何在

巴西首都搬迁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首都其实并不一定要设在一个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事实上,不少国家都宁愿把首都设在规模较小的城市,以便让首都功能更好地发挥,而不受大城市病的影响。

这样的国家有很多,比如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次大的城市则是洛杉矶。可这两座城市,都不是美国的首都,真正的首都在华盛顿,如果按照人口排名的话,在美国只能排第十九。同样情况的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首都都不是最大或者次大城市。所以说,把首都设在小城,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奇怪,也不算小众。

巴西人想换首都的念头由来已久,最终敲定,却用了一百多年,尽管里约热内卢做了巴西近两百年的首都,但实际上,巴西人早就想把它给换掉了。

早在1822年,也就是巴西正式从宗主国葡萄牙独立出来的时候,有着“巴西国父”美誉的巴西著名政治家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席尔瓦就曾提出过这个问题,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里约热内卢好像太热闹了吧,我觉得咱们应该换个首都。”连建国元勋都这样讲,可见想换首都的念头,在巴西一直都不小众。

最开始,巴西人想换首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里约热内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实在是变得太拥挤了。当然了,当时里约的人口远没有现在多,但以那时候的城市管理水平以及科技实力,里约当时的“大城市病”未必会比现在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巴西人总想着换个首都了。但是换都的念头,却一直都停留在纸面上,从巴西独立算起,到1960年巴西利亚被正式确定为首都,中间历时138年之久。

巴西政府将首都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的原因是什么

1、加强对内地的开发。

2、加强对内地的管理。

3、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

巴西南富北穷,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亚斯州的一片荒原上选中了新都的地址,决定把首都从南部滨海的繁华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往这里,定名为巴西利亚,1960年完成迁都工作。

巴西中部地区土地贫瘠,雨量不均,历史上又未进行过开发,经济十分落后。迁都后,巴西以新都为基地,探索出一条在稀树草原上发展科技的新路子,改变了国内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巴西利亚由当年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0余万居民的世界名城。

扩展资料:

巴西的建都历史:

巴西过去曾在萨尔瓦多城和里约热内卢建都,两地都是海滨城市。1822年独立之后,巴西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和战略安全的考虑,曾决定在内地创建新都。134年后的1956年,总统库比契克确认巴西利亚为国家中心并作为首都,做出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以加快内地开发,从26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卢西奥·科斯塔教授的飞机型平面布局为蓝图。

1956年11月动工兴建,由建筑师奥斯卡·尼米叶尔的设计建造。终于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就建设起一个崭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在开城仪式上,库比契克总统激动地落泪。

巴西迁都的主要原因

位于南美洲的巴西,人口和国土面积均位于世界第五;也是美洲唯一一个金砖国家,颇具竞争力。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让世界人们重新认识了巴西这个神奇的南美桑巴国度。巴西东南海岸的里约热内卢有着热情洋溢的混血美女与沙滩足球,充分代表了巴西这个多元文化国家的包容力。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个热情的里约现在已经不是巴西的首都。早在上个世纪,巴西人就把首都转移到了内陆高原上的巴西利亚。为什么巴西的首都要远离繁华走向荒芜呢?

面积巨大的巴西原为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居住地。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殖民者纷至沓来。16世纪初,根据《托德西拉斯条约》,巴西所在的南美洲东部地区沦为葡萄牙殖民地。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时期,巴西东南海岸依靠输出种植园农产品而形成港口贸易经济地带,商品经济迅速发展。1567年,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并将这一城市作为其统治南美地区的中心所在。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被迫迁往巴西。丧失家园的若昂六世在抵达巴西后,一度将这片曾经的殖民地当作自己厚积薄发的新地盘,因而逐渐对巴西放松管控。1822年,随着葡萄牙王室返回欧洲,留在巴西的葡萄牙王子佩德罗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居然在这片土地上自立为王,成为反抗其父亲葡萄牙国王的领导者。从此之后,巴西在世界舞台上开始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而东南海岸的最繁荣城市里约热内卢则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首都(早期也曾短暂定都萨尔瓦多)。

如果将巴西比作中国,那么里约就是它的上海所在。虽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重叠可以带来极高行政效率与经济效能,但是这种“一城独大”的首都效应弊端也同样明显。里约热内卢所在的东南海岸是整个巴西的经济核心区域,里约热内卢更是直接面对海洋,对来自海上的威胁与侵犯难以产生充足的缓冲与抵御。

一旦任何帝国从巴西东南海岸突然闪现,那么缺乏战略空间的巴西最高层很可能来不及反应就被地方的军事力量一举歼灭,让整个国家面临群龙无首的局面。因此,任何一个具备充足国土进行战略空间布局的国家都不会将首都放在直面边境(海洋)的港口城市,将政治与经济中心两个鸡蛋分别放在不同的筐子里才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二战之后,没有受到战争威胁的南美洲国家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成为了最为迫切的需求。然而,当时的巴西依然保持着东南海岸艳压群芳的态势,内陆高原地区与北方的亚马逊雨林依旧没有得到充分的资源开发,很多地方还是十分原始的状态。于是,充分发展内陆经济就必须依靠政府力量来筑巢引凤,通过建立一个政治中心来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极,从而促进发展内陆经济民生的发展。

于是,在地形相对平坦,气候相对干燥的高原地区建立新首都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1960年,经过数年的筹备后,一座全新的城市拔地而起。同年,巴西人将首都从沿海的发达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往这座内陆高原新城——巴西利亚。这个新的首都不仅增加了巴西政治中心的战略纵深空间,更有效发挥了产业集聚效应,为内陆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春天。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巴西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巴西迁都的主要原因是:

1、避免里约热内卢出现过度的城市化现象
2、开发巴西内陆,推动巴西高原地区的发展
3、里约热内卢气候湿热,巴西利亚气候凉爽

巴西为什么要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

巴西迁都的主要原因是:
1、1891年巴西宪 法就确定要迁都内陆。起初 提交议 会的迁 都 建 议主要是阐述迁都可以避 免 来 自 海 上 入 侵,保 卫 领 土 安全。
2、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支配地位。 巴西 南 富 北 穷,经 济 发 展 极 不 平 衡, 为平衡地区经济、促进全国协调发展,“向西部进军”即是为开发落后地区而进行的一种长期努力。
3、缓 解 里约的大城市病。里约热内卢因为 过 度 城 市 化导致的环 境 问 题 严 重、贫 富 差 距 悬 殊而被诟 病。
4、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海拔2400左右,同纬度比较凉爽, 迁都也是为了避开里约炎热的气候。
但实际上,由于规划的问题,巴西利亚生活的不便利导致无论是贫 民还是低收入者,都不愿意生活在市中心,宁愿住在城市边缘。城中心开始支 离破 碎,郊区化现象严重。加之设计时对人口增长预计不足,巴西利亚周围形成十数个卫星城,仅超过10万人口的就有5个。贫 民 窟导致的冲突也伴随而来。

为何巴西当初要换首都,用意何在

巴西当初之所以要换首都,其主要的用意一个是加快巴西广阔内陆的开发,改善整个国家的地域经济,另一个是加强对内陆各州的控制。巴西更换的新首都,名叫巴西利亚,始建于1956年,1960年正式迁都到巴西利亚。巴西利亚是20世纪以后建成的最大的城市。

历史上,巴西地域经济的发展,非常的不平衡。巴西基本上所有的经济,都集中于巴西的沿海城市,特别是里约热内卢和萨尔瓦多等城市。至于巴西的内陆,发展真的非常差劲,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城市,也没有什么第二产业,算得上是一清二白底子很薄。

最初,巴西也想其他国家一样,建都于最发达的城市,巴西没有迁都之前,首都是巴西最大的城市——里约热内卢。时至今日,里约热内卢都是巴西最大的城市。这样整个巴西的经济,都往里约热内卢等沿海城市倾斜。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巴西的整体发展的,也不利于政府对内陆州的控制

于是,巴西的领导人决定进行迁都,以促进内陆的发展,改善巴西的地域经济结构。雷厉风行的巴西人,很快就制定了计划,然后倾全国之力,进行新首都的建设。三年多,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巴西的内陆建立。巴西利亚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巴西内陆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平衡了巴西全功的经济。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内陆的控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