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阿根廷具体情况(同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与巴西,为何两国关系总是呈现一种水火不容的局面)_阿根廷_巴西_球员

本文目录

  • 同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与巴西,为何两国关系总是呈现一种水火不容的局面
  • 巴西和阿根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今年巴西和阿根廷的实力对比

同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与巴西,为何两国关系总是呈现一种水火不容的局面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认为自己是南美洲的老大,可阿根廷认为巴西不纯在,外来人口居多,不配成为南美洲最强的国家。当然巴西和阿根廷也不只有这个方面两两相对水火不容。有个很著名的国际笑话,说是如果你的阿根廷朋友不开心,那就跟他讲讲巴西的倒霉事儿。

其实阿根廷就是看不惯巴西一步一步的强大起来,说实话阿根廷就是看不顺眼自己。因为巴西从最初的一个弱国逐渐变成了强国,而阿根廷自己却追不上巴西的速度,所以后来阿根廷什么都要和巴西争,文化、足球等等各个方面,阿根廷都要据理力争。

若是跟阿根廷说国家领土大小问题,阿根廷会跟大家算两国的实际可用的土地面积,明知巴西有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两亿的人口,却曲线救国,谈论起巴西不适合居住的气候平原等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这也许就是阿根廷最后的倔强了。虽然这是欺人亦自欺,但是阿根廷却也不容小觑。

因为除了巴西,阿根廷就是南美洲最强大的国家,强者与强者之间必然是要互相竞争的,况且两国又有着相似的历史经历,没理由哪一方要堂而皇之地胜利。所以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往往巴西和阿根廷的交锋会被留到最后,因为这两者不仅是体育方面的较量,更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每一场比赛都不能输,输了就是丢国家的脸。

巴西和阿根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总结巴西失败的原因:
  1,缺乏创造性。早在5月份邓加确定巴西队参加世界杯比赛名单的时候他就表明,他需要的是一名能够进球的中场球员。但在巴西队的大名单中,8名中场球员都是偏防守型的,都是没有创造性的球员;只有卡卡是进攻型中场,也就是说卡卡没有替补,反而阿尔维斯几乎每场比赛都踢中场的位置,埃拉诺的受伤更是让卡卡没有了帮手。
  2,没有控制力。巴西队最后场上只有10人,最终输掉了比赛,巴西球员显示出心理上的失衡。连罗比尼奥都要去与荷兰球员吵架了,队长卢西奥没有作出一个动作示意大家要冷静,以前打过世界杯的卡卡和吉·席尔瓦同样对巴西队的不冷静视而不见。场上没有一名巴西人有能力引导其他球员,让其他球员冷静,或是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就像邓加当年那样的。
  3,世界上最好的防守?在与其他弱队比赛时,巴西队确实显示出他们后防线上的优势,但是真正遇到决定性的比赛时就不行了。说朱里奥·塞萨尔是“世界上最好的守门员”,费利佩·梅洛却在他的配合下帮助荷兰队得了第一分;而第二个球,斯内德1米70的个子,头球都不用跳起就能进球。
  4,梅洛的脾气。费利佩·梅洛的红牌无论是谁都不能说他是冤枉的。他应该知道,他的做法将会对后面的比赛造成什么影响,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比赛啊!他在小组赛与葡萄牙队的比赛中脾气就上来了,撞了此前侵犯他的佩佩,但那次他只得到黄牌。在与荷兰队比赛时,而且还是巴西1:2落后时,他对罗本的那脚蹬踏直接得到了红牌。
  5,只有半个卡卡。一般情况下,一支队伍中穿10号球衣的肯定是最关键的球员。邓加把全部筹码都押在卡卡身上,他坚信卡卡是这届世界杯的主角;但卡卡在准备阶段一直未从伤病中恢复,在世界杯比赛中从来没有找到最佳状态;虽然他共有三次助攻,但整体表现让人失望。对荷兰一场一脚射门被扑出外,还浪费了2次关键机会。
  6,邓加主义。主教练邓加违背了巴西足球的传统,阐述他自己的哲学。他认为位置最重要,批评个人主义,摒弃艺术足球,提倡实用,只注重结果。在这次南非世界杯上,巴西队很少踢出优美的足球,也没能让球迷看到最终的胜利。
  7,没有精神支持的球队。球迷狂热和过于开放,是人们认为巴西2006年德国世界杯失利的主要原因。这次邓加选择了封闭一切的做法,媒体成为邓加的敌人,即使是球员的双亲也不能到南非观战,让国家队完全在一个孤岛上;他们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交点。
  唉!巴西把运气留给4年后吧、、、
  阿根廷内部确实是矛盾重重,主要跟老马的选人有关。
  据说后防大将萨穆埃尔不是伤病原因,而是与老马有矛盾才不能上场的。
  直接造成阿根廷的后防不堪一击。
  总结阿根廷失败的原因:
  1、梅西远离禁区。老马把梅西当贝隆使用,结果是,梅西远离禁区,每次发动进攻都要从中圈附近拿球,远离对方禁区的他进攻威胁小了很多。要知道,他最大的威胁是在对方的禁区25米区域。在巴萨,梅西只需要在对方禁区前30米左右活动,他的存在让对方后卫不敢掉以轻心,而在国家队,他的活动区域扩大到了60米,从那里开始发起攻击,显然很难有太大的效果。估计勒夫都要笑死了,远离禁区的梅西,要封死他简直易如反掌。
  2、梅西身边缺少哈维和伊涅斯塔。在巴塞罗那,梅西身边有哈维和伊涅斯塔,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存在让跳蚤获得了更多的拿球和突破的空间,而在阿根廷,这样的球员太少。相反老马缺把有拿球能力的贝隆给撤下了了,有贝隆首发的比赛(对尼日利亚和希腊),梅西在场上接球和传球的次数超过了70次,而没有贝隆的时候,梅西的场均传球数只有50多次。显然,马拉多纳没有用好他手中的“哈维”。
  3、错把小将迪马利亚当做梅西使用。结果是,梅西远离禁区,每次发动进攻都要从中圈附近拿球。而皇马新人在世界杯比赛中堪称糟糕透顶,庸人1个。除了小组赛末战打希腊轮休,老马一直让其首发,马大帅希望他能像梅西一样成为边路尖刀,但号称天使之翼的迪马利亚没有发挥出任何速度和技术优势,在参加的所有比赛中可以用打酱油来形容。
  4、阿根廷的后防线不堪一击。德米凯利斯在德甲拜仁已经没有了位置,在国家队几乎场场都有失误,萨穆埃尔有伤未愈,布尔迪索是国米淘汰下来的,海因策也是曼联、皇马淘汰下来的,奥塔门迪只是二流球员。后腰除了马斯切拉诺,就剩下进攻型的球员了。
  5、马拉多纳的选人不当。别忘了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阿根廷当初如何1比6惨败于玻利维亚,直到最后一轮才涉险过关的经历。老马固执地任人唯亲,放弃老队长扎内蒂、坎比亚索等人。现在的阿根廷就像是“银河战舰”时代的皇马,4人防守,6人进攻,对方的锋线能直接冲击本方防线,本方中卫因此显得手忙脚乱。遇到弱队尚能凭借强大进攻力击倒对手,如果遇到更强大的对手,防守问题可能被凸显得更厉害。现在真正考验开始了,老马还债的时候也到了。
  6、运气已经用尽。阿根廷的前几场胜利,除了对手较弱,别忘了还有裁判的照顾,从小组赛至今,阿根廷已至少接受了3次误判“领先”呢。对德国没有了裁判眷顾,一旦比分落后,自然是一泻千里。
  唉!马拉多纳除了激情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梅西,期待下一届世界杯能称王!

今年巴西和阿根廷的实力对比

一个国家的足球实力,无非是受两个因素影响:超级球星、全队技战术水平(为了便于分析,将伤病、状态起伏等偶然因素排除在外)。以此分析巴西和阿根廷,不难了解为什么会出现目前的情况。
先看阿根廷。阿根廷这几年来风头最劲的球星,无过于梅西、特维斯和老将里克尔梅了。每一个队的当家球星,其作用不在于球技高超,而在于他能成为球队的主心骨,在最关键的时候能体现出核心作用。里克尔梅心理承受能力差。05年比利亚雷尔罚丢关键点球被阿森纳淘汰;06年世界杯面对德国队还不到加时就提前被换下;博卡青年在解放者杯上闯入决赛后完败于对手。梅西心理比里克尔梅稍强,本来可以有所作为,遗憾的是梅西体质偏弱,本来医生不建议他成为球员,在巴萨的帮助下做了大型手术才加入了巴萨青年队,可是这几年梅西伤病始终不断,谁都知道这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有多麻烦。特维斯体力充沛,求胜欲望强烈,心理过硬,可以成为阿根廷的一把好手,他以队长身份先后在阿根廷博卡青年、巴西克林蒂安拿到联赛冠军,又帮助西汉姆联在英超成功保级,更早的时候他还是阿根廷国奥队的队长,拿了04年奥运金牌。今年在曼联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而特维斯的问题在于,太独。要他发挥出全部实力必须围绕他制作战术体系,然而这在阿根廷国家队是不可能的,而且他还没到超级巨星的程度,真以他为核心的话,到了最高水平的比赛中很可能会被抑制住。在一个强队里面,最好的球星之间的配合极其重要,阿根廷打二流球队跟玩似的,但是在大赛中碰上心理素质过硬的对手的时候,必须至少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而其他人愿意在这时候提供所有的帮助才能取得好成绩。遗憾的是,阿根廷人在团队协作上,尤其是关键时刻的协作上,显不出它顶级球队的风范来。
再看巴西。老实说,上面说到的阿根廷的毛病,巴西队同样不少。看06年世界杯的巴西队就知道了。输给法国一役,巴西的众多球星几乎完全各自为战,除了罗纳尔多还有脚射门之外,其他人就像消失了一样。但是巴西的大腕比阿根廷只多不少,光世界足球先生级别的人物在场上就有三个,大罗、小罗、卡卡(卡卡那时还没拿先生,但他的水平已经到了)。其实一个球队想表现出来足够的实力,必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身体素质超凡的人必须是进行全身锻炼,只锻炼上肢或下肢都不行。像巴西这样的,几乎前场每一位攻击球员都是各自球队的核心,是注定玩不转的。他们不是不懂或不愿意配合,而是在俱乐部当惯了场上核心,到了国家队他就算愿意当绿叶,一到场上,他的潜意识里却不是绿叶球员的心态。这对他们相互之间的配合会产生微妙的影响,相互压制彼此发挥的空间,这样的影响,在最高水平的竞技中,足以导致他们落败,而且看起来输的还不明不白的。
真正强队的合理配置有两种。
1。一个超级核心和一群绿叶。超级核心技术高超、体力充足、心理过硬,更重要的是状态奇佳,无人能制住他。在这样的一个人周围配上一群甘当绿叶的球员,全队甘心围绕着他打,哪怕这些绿叶的水平不是一流(当然也不能差的离谱),都能发挥出强大的实力。86年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05年小罗的巴萨、06年齐达内的法国都是这样的例子。这是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2。二或三个核心。超级核心不是随时都能有的,更多的球队选择的是多核式。多核心球队对于核心球员的责任区有极其明确的分工,他们的跑位和带球策应都有着严格地战术规定。他们虽然不能像超级核心那样可以满场撒欢,但是只要有一个好教练,给这两到三个人足够的发挥和配合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能使球队具有超强的实力厚度。02年的巴西3R组合,今年曼联的C罗、鲁尼、特维斯/斯科尔斯/吉格斯(曼联可怕的一点就在于他们的三核心还能不断的轮换),这种球队只要有一个人能闪光,整个球队都能保持旺盛的竞争力。不过这种体系对主教练的水平要求很高。
巴西队之所以能在05年联合会杯和07年美洲杯上战胜阿根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杯巴西的大腕球星不会都去参加,这反而使全队的战术打法更加明确,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比起大腕云集的阿根廷反而更加放的开。狮子是团队狩猎的典范,一群狮子中有一只公狮,其他的母狮都惟命是从,这样的群体所向披靡,比起一群公狮率领着一只母狮要有效果的多,后者虽然看起来实力超强,但其实发挥不出来,因为公狮之间无法相互听令。以前皇马坐拥N大巨星却输的稀里哗啦,原因就在于此。足球是团队作战的运动,除了球技之外,还对个人素质和协作意识有相当的要求,只有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并完好地发挥出他这个零件的功用来,整台机器才能自由运转。德国人为什么总是大赛表现出众,就是他们的责任感强,德国人在生活中都非常守时,鄙视懒散迟到的人,这对他们的素质熏陶非常之大。
总结,06年后的阿根廷和巴西都处在转型期,并不是谁已经完全强过了谁,哪家教练先能作出聪明出色的改革,谁就能在日后占得先机。
我也没想到居然会回了这么多东西出来.希望楼主有耐心看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