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咝蝰和加蓬咝蝰区别(蝰蛇的详细介绍)_加蓬_蝰蛇_毒蛇

本文目录

  • 蝰蛇的详细介绍
  • 鼓腹蝰蛇和加蓬蝰蛇是什么关系
  • 犀咝蝰的毒性
  • 世界最胖的毒蛇
  • 犀咝蝰的特征
  • 蝰蛇的分类学

蝰蛇的详细介绍

蝰蛇,一种有毒蛇类,有时也指与之极近缘的响尾蛇科(Crotalidae)的蛇类,全长1米,重达1.5公斤

鼓腹蝰蛇和加蓬蝰蛇是什么关系

非洲三种巨型咝蝰,鼓腹咝蝰、加蓬咝蝰、犀咝蝰
同属蝰蛇科 咝蝰属
属于自然门 蛇亚目中的近亲

犀咝蝰的毒性

由于犀咝蝰的分布地甚为稀疏,因此关于被犀咝蝰咬伤的事件亦较少被纪录,故未有较为全面的相关数据。犀咝蝰毒素在老鼠身上的静脉注射LD50 为1.1 mg/kg,其毒性比鼓腹咝蝰及加蓬咝蝰稍弱。犀咝蝰最高毒素分泌量为200毫克。一项研究指出,犀咝蝰毒素的肌肉注射LD50值(8.6 mg/kg)是五种受测试蝰蛇(其他四种包括鼓腹咝蝰、加蓬咝蝰、山蝰与及毒蝰)中最高的。
目前只有许少人类被犀咝蝰毒素所害的纪录,据目前资料可知,如果被犀咝蝰所咬,至少伤口会出现肿胀及坏疽。在2003年,一位居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的男性,就曾饲养一条犀咝蝰而因被其咬伤中毒,最终导致死亡。目前世界上至少有一种专门针对犀咝蝰蛇毒的血清。

世界最胖的毒蛇

世界上最胖的毒蛇是加蓬咝蝰。

威力无比巨大的蛇被称为加蓬咝蝰,这种蛇体内含有剧毒,但是与其他的毒蛇都不太相同,因为一般的普通毒蛇,身形都非常小,然而这种的加蓬咝蝰却是蛇类中的巨无霸,尽管长度不长,身型却非常庞大,但是却一点都不妨碍它们的移动速度,这简直就是蛇届中灵活“大块头”。

加蓬咝蝰不仅移动灵活,而且毒量在各类毒蛇当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它只需要放出13毫克的毒液就可以使人致命,它的毒性跟眼镜蛇的蛇王都不相上下。

加蓬咝蝰蛇

加蓬咝蝰(Bitis gabonica),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咝蝰属蛇类动物,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雨林地区,它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蛇类动物之一,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毒牙,并且它毒液的产量远远胜过其他蛇类。

加蓬蝰蛇可以长到1.2m的长度,但是也有过2.10mtr长度的记录,这种蝰蛇的体重有8~10公斤重,和一副有着2英寸长的毒牙。他们的体色有紫色、黑色、及粉蜡笔色。他们浅黄灰色的头就像枯叶。如果你在森林中不仔细观察,是无法发现这种美丽的毒蛇的。加蓬咝蝰脸上有两块斑纹,犀角咝蝰则只有一块斑纹。

犀咝蝰的特征

该种也可称为河蝰,它体形很大,体长约达72至107厘米。雌性犀咝蝰的身体一般较雄蛇为大。犀咝蝰头部扁平,呈三角形,与躯体相比显得较小。颈部狭细,鼻端有2至3片角状的长鳞,双眼细小并分布于头部前方。尖牙并不长大,甚少长逾1.5厘米。犀咝蝰的背鳞约有31至43排,鳞片尖突,甚为粗糙,当它们与外物冲突时容易令对方受伤。腹鳞约有117至140片,有单片肛鳞。专门以哺乳动物和大型蛙类为食,体色和加蓬咝蝰相似,具有迷彩功能,它的体背色彩组成主要由灰、蓝、紫红、橘红及黑色构成,头较长,头背具一很大的黑色箭形斑块,吻突起教长,甚至比加蓬咝蝰西非亚种的吻状突起还长,虽然它是陆栖种类,但是善于游泳和爬树。

蝰蛇的分类学

1 白头蝰亚科Azemiopinae   1.1 白头蝰属Azemiops   2 夜蝰亚科Causinae   2.1 夜蝰属Causus   3 蝮亚科Crotalinae   3.1 蝮蛇属Agkistrodon   3.2 跳蝮属Atropoides   3.3 睫角蝮属Bothriechis   3.4 森蝮属Bothriopsis   3.5 矛头蝮属Bothrops   3.6 红口蝮属Calloselasma   3.7 山蝮属Cerrophidion   3.8 响尾蛇属Crotalus   3.9 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   3.10 亚洲蝮属Gloydius   3.11 瘤鼻蝮属Hypnale   3.12 巨蝮属Lachesis   3.13 墨西哥角蝮属Ophryacus   3.14 烙铁头属Ovophis   3.15 猪鼻蝮属Porthidium   3.16 侏儒响尾蛇属Sistrurus   3.17 竹叶青属Trimeresurus   3.18 黑绿烙铁头蛇属Tropidolaemus   4 蝰蛇亚科Viperinae   4.1 树蝰属Atheris   4.2 膨蝰属Bitis   4.3 角蝰属Cerastes   4.4 锯鳞蝰属Echis   4.5 钝鼻蝰属Macrovipera   4.6 山蝰属Montatheris   4.7 泽蝮蛇属Proatheris   4.8 拟角蝰属Pseudocerastes   4.9 蝰属Vipera

蝰蛇科有28~34属220~250种,是管牙的毒蛇,毒牙巨大并可以折叠收回,为最进步的蛇类。蝰蛇科成员的体型多与其他蛇类明显不同,身体短粗,尾短而突然变细,头大而成三角形,有些种类头上还有可感受红外线的颊窝。蝰蛇科可分为无颊窝的蝰蛇亚科Viperinae、有颊窝的蝮蛇亚科Crotalinae和原始而神秘的白头蝰亚科Azemiopinae三个亚科,它们有时也被升级为单独的科。蝰蛇亚科约有12~13属70余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各地。蝰蛇亚科包括分布最北的毒蛇,其中极北蝰Viperaberus遍布欧亚大陆北部,也是见于英国的唯一毒蛇,最北可深入北极苔原地区。蝰蛇亚科包括一些毒牙最大的毒蛇,如非洲的加蓬咝蝰Bitisgabonica的毒牙可长达5厘米。加蓬咝蝰也是非洲最大和最著名的毒蛇之一,身体非常粗壮,与其近亲犀咝蝰Bitisnasicornis等同为花纹最复杂的蛇类。蝰科中最毒的蛇种是锯鳞蝰,分布较广,从北非、中东到南亚一带均有,中亚南部也偶而一见。
白头蝰亚科仅以白头蝰Azemiopsfea为代表。白头蝰是蝰蛇科最原始的成员,分布于缅甸和中国南方等地,非常罕见,目前人们对其所知甚少。蝰蛇科其它成员均属于蝮蛇亚科,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亚科,分布广泛,在除了澳大利亚以外的各个大陆都有分布,且在大多数地区都是主要的毒蛇。
蝮蛇亚科最著名的当属响尾蛇Crotalus,以尾部可以发出声音报警和可以感受红外线而闻名。响尾蛇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但是有3种见于中南美洲。美国东南部的东部菱背响尾蛇Crotalusadamanteus体长超过2米,是北美洲最大最重的毒蛇。中南美洲的巨蝮Lachesismuta体型比东部菱背响尾蛇更大,体长近4米,是西半球最大的毒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蝮蛇和最重的毒蛇。在亚洲蝮蛇的种类很多,其中蝮蛇属Agkistrodon和烙铁头属Trimeresurus的成员是中国最常见的毒蛇,也是中国咬伤人的主要毒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