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是资本因素还是宗教因素推动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先发起航海探险活动)_葡萄牙_西班牙_航路

本文目录

  • 是资本因素还是宗教因素推动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先发起航海探险活动
  • 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 西班牙 海外探险
  • 当很多西欧人都想开辟新航路时,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实现这一梦想
  • 概括1500年左右西欧进行的重要海上探险活动

是资本因素还是宗教因素推动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先发起航海探险活动

资本主义萌芽最先产生于意大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东西方贸易受阻,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城市尤其受到影响。在探索新航路方面,具有雄厚航海实力的意大利应当唱起主角,为什么却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封建王国捷足先登?
这主要是因为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具备了开辟新航路的政治、经济、技术、人才、军事等各方面的条件。
第一,葡萄牙和西班牙具备了组织大规模远洋航行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基础。15世纪,欧洲几乎所有大国都有严重的内部问题亟待处理:德意志和意大利尚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英国和法国的专制王权有待建立。而葡萄牙和西班牙已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国,这就使它们能够运用国家机器去发展航海业。例如,这时的葡萄牙正值恩里时代,这个被称为“航海家”的国王非常重视航海事业。他开放王室森林,以大量优质木材供应造船,奖励优秀造船官和工人,重视和招揽航海人才。在推进葡萄牙航海事业的过程中,国王起了重要作用。在物资储备方面,葡萄牙和西班牙也运用政府的力量,保证了航海所需物资的供应。如西班牙王室为哥伦布四次远洋备足了所需物品;葡萄牙历届国王都积极为远洋准备物资,在1497年就为达·伽马远航探险备足了三年的生活用品。
第二,为摆脱贫困和落后,葡萄牙和西班牙急切要求开辟新航路。15世纪,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但葡萄牙和西班牙经济都较落后,自然资源,尤其是金银矿藏又十分匮乏。为寻求财富,摆脱贫困,两国的社会各阶层都十分关心东方探险事业。国王把开辟新航路同开拓疆土、扩张版图结合起来,把侵略性的远征看作是扩大收入来源、摆脱财政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破产的军事贵族渴望从远航冒险中获得战利品和财富。随着巴塞罗那、塞维尔、里斯本等城市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人也要求打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局面,扩大同东方的直接贸易,极力主张开辟新航路。
第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造船与航海技术发达。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贸易要道,意大利的商业受到很大冲击。这期间,欧洲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意大利与尼德兰之间的商业交往日趋频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一些沿海港湾便成为这两地航路的中间停泊站,它们的造船业和航海业随之得到了很大发展。随着两国航海地位的加强,意大利热那亚的许多水手纷纷迁居葡萄牙,从而为远洋航行提供了大量航海人才。
第四,强大的军事力量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远洋航行的坚强后盾。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侵占伊比利亚半岛,当地居民展开了长达700多年的收复失地运动。在长期的战争中,葡萄牙和西班牙锻炼出一支强大的舰队,海军力量占有优势。例如,达·伽马第二次远航印度时,有战舰25艘,船员中训练有素的战斗员有1500人。在这些舰船上都配有当时比较先进的武器。两国在收复失地运动中,还涌现出一批以战争为职业的军事贵族。他们在探险活动中发挥了军事指挥作用。
此外,自然环境和宗教情绪也是促使两国率先探险的重要因素。葡萄牙和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可供扩张的内陆空间很小,自然环境的压力迫使它们走向大海。它们地处大西洋沿岸,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8世纪初起就处于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之下。他们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反抗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 西班牙 海外探险

一个到了印度,一个到了美洲。为了东方的原料,后来分配权利,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开辟新航路方面走在最前面,是因为两国的地理位置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且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和航海技术。

葡萄牙与地理大发现在15世纪上半叶,英国和法国尚鏖战于百年战争,葡萄牙人在恩里克王子组织下探索大西洋非洲海岸,相继发现并占领了亚速尔,佛得角等群岛。

葡萄牙信息:

葡萄牙,一个国土面积不到1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00万的西欧“小国”,却在公元15世纪开启、并引领了伟大的大航海时代,与邻国西班牙一同、成为当时世界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以教皇子午线为界。

开始瓜分欧洲大陆以外的“新世界”,而如今,我们虽无法亲身感受大航海时代的光辉,但身处里斯本,我们却可以透过遗留的古建筑和文物窥探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葡萄牙。

当很多西欧人都想开辟新航路时,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实现这一梦想

由于地理因素的关系,在探索新航路方面,具有雄厚航海实力的意大利城市应当唱起主角,为什么却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封建王国捷足先登?这里主要以葡萄牙为例略作分析。
首先,通商路线的变化,使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西欧的交通要道。13世纪后,欧洲同东西方商业贸易关系迅速发展起来,各种东方的商品日益流行于西欧社会的中上层。商品运输主要由阿拉伯、波斯、拜占庭商人运至东欧,然后由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东北部的城市商人运至西欧。15世纪中叶前,东西方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先从海路抵红海再由陆路去埃及;一条是由海路去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叙利亚一带;再一条是从中亚经陆路沿里海、黑海进抵小亚细亚。当时,红海和地中海一带的贸易主要由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所垄断。15世纪中叶,土耳其人侵占东罗马后,对商船征收重税,并进行海盗劫掠,使意大利等国商人的厚利大受影响。这期间,欧洲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意大利与尼德兰之间,商业交往日趋频繁。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造船和航海业的发达和两国航海地位的加强,意大利热那亚的许多水手纷纷迁居葡萄牙。又由于14世纪起,指南针已普遍运用于航海事业,出现了新型、轻便、多桅多帆、安全迅速、宽舱的大海船,使葡萄牙和西班牙具有适应远航装备所需要的物质力量。所以,这两国便成为西欧最早组织远航和殖民侵略的国家。
第二,自然环境的压力迫使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向大海。葡萄牙和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王国形成于12世纪中期;西班牙则形成于15世纪晚期。葡萄牙国土是一块狭长的沿海土地,几乎没有什么内陆地区。东部的卡斯蒂莱堵塞了它在陆地上的任何扩张图谋。15世纪初,欧洲几乎所有大国都有严重的内部问题尚需处理,唯独葡萄牙国内矛盾已经缓和,国家组织已经健全,已经准备好向扩张殖民地和缔造殖民帝国这一步骤前进。这时,葡萄牙正值恩里时代,这个被称为“航海家”的国王,在推进葡萄牙航海事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发现的鼻祖。为了获得新的土地,葡萄牙王国的航海一直紧锣密鼓。
第三,经济和宗教也是促进葡萄牙航海的重要原因。15世纪中期,葡萄牙中产阶级的势力正在增长,他们同欧洲其他资产阶级一样,因为从东方输入香料和奢侈品,付出了大量黄金。国内黄金不足,加上以往实行减低铸币成色的政策,引起双重问题,即既缺少好的硬币,又不信任成色不足的硬币。于是,物价上涨,而政府通过的法律又不能把物价压到强行规定的水平。欧洲本身没有什么金矿,少量供应的黄金大都是从非洲运来的。除了经济原因,葡萄牙航海非洲还与宗教斗争有关。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8世纪初起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经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概括1500年左右西欧进行的重要海上探险活动

新航道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了原始积累,欧洲的商业中心也有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改变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对比,传播了西方文化。同时,也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原因之一,是对黄金的追求。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主要财富的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封建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也用货币交纳地租。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的货币以扩大经营。金币是当时的重要交换手段,因而贵金属黄金就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哥伦布就曾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自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希望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的人也比比皆是。
开辟新航路的另一个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16世纪以前,欧洲就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欧洲需要外来商品,例如欧洲人为了保存肉类食品,离不开香料,而香料就是从东南亚运去的。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这项贸易到13世纪末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之手,经陆路从东方辗转输入的商品比12世纪初增长10倍,其中主要是香料(丁香、肉桂、胡椒等)、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最受欢迎,但由于经过多次倒手,价格一再抬高,这使得从事对东方贸易的商人获利极大。其他欧洲国家要想直接经营这项贸易,只能另找出路。更重要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占领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克里米亚等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土耳其军队抢劫商队,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塞了这一条重要的陆上商路,造成了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于是,欧洲商人渴望另外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
此外,传播基督教也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十字军的东侵是这样,完成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们从事海上冒险的动机之一,也是如此。
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海上探险最前头的原因
在西欧国家中,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在开辟新航路方面走在最前头,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两国都位于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们向海外发展。两国向海上扩张的第一步是在15世纪占领了非洲西海岸沿岸的四个群岛:葡萄牙占领了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佛德角群岛,西班牙占领了加那利群岛。在得到这几个有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群岛之后,葡、西两国更加积极地向海外扩张。
第二,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葡萄牙王子亨利有着“航海家”的绰号。他重视把水手和造船的传统经验同理论知识结合,改进了葡萄牙的航海能力。他曾积极筹划绕过非洲到东方的航路,他派出一支又一支的探险队去勘察非洲西海岸。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海上探险活动,也是在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王室的支持下完成的。
第三,新航路的开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绪有关。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8世纪初起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经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到1492年西班牙才收复了阿拉伯人在半岛上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对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许多农产品传播到欧亚大陆。像玉米这一美洲的特产,新航路开辟后很快传到中国、非洲和东南欧。马铃薯(土豆)、烟草、可可等也从美洲传到亚、欧、非各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越来越占据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15世纪初期以前,欧洲人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得不多。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改变了。由于船队的远航和探测,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摸清了。在某些地区,欧洲人也开始了解那里的内陆部分,如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侵略,欧洲人对这些地区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部分人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保护雇主的利益,一再颁布限制提高工资的法令,致使工资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他们既能够更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同时,对英法等国家来说,价格革命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初步理顺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因此,在英法等国内经济体系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国家里,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价格革命对西班牙所起的作用却不同。16世纪前期,西班牙国内社会经济虽一度呈现出繁荣局面,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也有所滋长,但封建结构仍相当顽强。面对农产品的价格猛涨,封建贵族只是一味加强封建剥削,城市中的行会继续控制着手工业生产。这就造成西班牙国内工农业生产难以发展,所产粮食不足以养活本国居民,所产羊毛仍然大量输往尼德兰和意大利,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更加高于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加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推行称霸欧洲的政策,将巨额财富用于军事和政治活动;西班牙贵族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这都造成从美洲殖民地运回的金银很快就转到其他国家的供货者和债权人手中的局面。因此,西班牙进行的殖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它所开辟的殖民地市场,很快被英法等国的商品占领;它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未被自己国内的工农商业所吸收,而是辗转流入英法等国后才转化为资本。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