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简介(朱棣是谁 关于朱棣的简介)_永乐_明朝_朱元璋

本文目录

  • 朱棣是谁 关于朱棣的简介
  • 朱棣简介 明朝朱棣是怎样篡位的
  • 朱棣当了多久的皇上
  • 朱棣活了多少岁
  • 朱棣的历史简介有哪些
  • 朱棣是明成祖还是明太宗
  • 朱棣简介 朱元璋儿子/明朝第三位皇帝 篡夺侄子皇位
  • 朱棣简介
  • 朱棣是什么人物

朱棣是谁 关于朱棣的简介

1、朱棣,就是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朱棣生于应天府,就是如今的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

2、朱棣当初在老家凤阳时,就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蒲北平以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采取削蒲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于是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称帝。

朱棣简介 明朝朱棣是怎样篡位的

朱棣本来是朱元璋的儿子,被朱元璋放到了燕京(现在的北京)封燕王!把小儿子放到了太原封晋王!大儿子也就是太子留在身边了。可因为太子性格很软弱,胆小,体弱,没等朱元璋死,太子就死了,朱元璋认为另外两个儿子既然已经封王,就让他的俩儿子去给他驻守边疆好了,为他明朝世世代代驻守边疆!可没想到太子会突然死了,于是就把皇位传给了他孙子,太子的儿子。没多久朱元璋去世,当时他孙子才十四岁。燕王朱棣很不乐意,就带兵南下直进南京!南京当时的皇宫的太监在宫里放火烧了皇宫,并且带着玉玺出来迎接燕王,名为投靠燕王,实为保护太子的儿子!燕王得到玉玺后回到北京继承大统!当时故宫只有乾清宫一座房子!登基后并没有对外公布因为怕老百姓说自己是某朝篡位,就让很多官员三跪九叩的请他做皇帝来接管大明天下!于是朱棣就下令建设故宫,大赦天下!做了皇帝!

朱棣当了多久的皇上

朱棣当了22年的皇帝。

朱棣在位时间是1402年至1424年,一共22年。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的成就: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朱棣活了多少岁

朱棣享年64周岁。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出生于应天今南京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1424年驾崩。

永乐盛世

朱棣即位后重建奉天殿旧殿被朱允炆所焚刻玉玺封王妃徐氏为皇后对靖难功臣进行了封赏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文二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至此又变重。

朱棣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按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讦告他善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同时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士人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过事佛道教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朱棣的历史简介有哪些

(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1402年夺位登基,改年号为永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从南京城迁都北京,并在北京建成了著名的紫禁城。他在位期间,5次北征蒙古,并疏通大运河,编撰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招抚东北少数民族,为明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朱棣是明成祖还是明太宗

朱棣是明太宗。

朱棣简介: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出生于应天(今南京),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

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1424年驾崩,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后明世宗改上庙号为成祖(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史书评价:

《明史·成祖本纪》中评价明成祖: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历代评价:

李贽:“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明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朱棣简介 朱元璋儿子/明朝第三位皇帝 篡夺侄子皇位

朱棣,朱元璋的儿子,明朝最有名的皇帝之一,相信大家都认识。本来朱棣是当不了皇帝的,可因为侄子朱允炆的削藩,被逼无奈下朱棣发动政变篡夺皇位。因为得位不正,朱棣有很多非议,他以杀人来阻止,从而得了个“中国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称呼,接下来就随我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朱棣简介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的亲叔叔。朱元璋在世时,朱棣受封燕王,镇守北平,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开始削藩,朱棣不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最终夺得皇位。朱棣虽然得位不正,但他是明君,在位22年,创“永乐盛世”,使得明朝国力无比强盛!

1、篡夺皇位

朱元璋亲儿子多,义子也多,打下天下后,除了太子朱标留在身边外,其他儿子都分封各地,镇守四方。朱元璋在世时,问题不大,如果太子朱标不死,问题也不大,毕竟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长子,镇得住其他人。可惜朱标早逝,朱元璋死后传位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结果朱允炆即位后就开始削藩,几个叔叔关的关,杀的杀,轮到燕王朱棣时,朱棣反抗了,发动了靖难之役,起兵造反,4年就篡位成功,具体可参考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2、永乐盛世

朱棣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朱棣因为得位不正,所以杀了很多人,但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政治上延续洪武政策的同时继续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外交上派郑和七下西洋;文化上修《永乐大典》。总之,朱棣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创造了时尚文明的“永乐盛世”。

二、朱棣是不是马皇后生的

朱棣不是马皇后生的,其生母是谁一直是个谜,朱家人肯定是知道的,只不过被朱元璋封存了。朱棣本来是当不了皇帝的,他是发动政变,迫使侄子朱允炆让位给自己,史书上因为他是靖难之变上台,所以名分很重要,嫡出就是一个名分,这样才能顺利应当的即位,所以朱棣才自称是马皇后所生。

三、朱棣是明君还是昏君

朱棣不是昏君,抛开他喜欢杀人,被很多人称为暴君不说,他完全是一代明君。跟父亲朱元璋一样,朱棣当皇帝时一样亲力亲为,经常熬夜批奏折,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永乐盛世”,并修撰《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北征蒙古、修建长城等,这些虽然很多都是朱棣为了证明自己能够胜任皇位,但既然做到了,就证明他是一个明君。

四、朱棣是怎么死的

朱棣是病死的,享年65岁,传位太子朱高炽。为了稳定北疆,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 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病死,庙号太宗,葬于长陵。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称“ 太祖”,后面的皇帝称“宗”,但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例外,他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明成祖”,使其和太祖朱元璋并列为“万世不祧之君”供奉于太庙正中。

朱棣简介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号永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惠帝朱允炆的叔叔。母硕妃。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 。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越南交趾、东北设奴儿干都司统治女真、西北设立哈密卫统治新疆,西南使西藏臣服,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六次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来而入贡达三十余国。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朱棣也被后世尊为“永乐大帝”。
明成祖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朱厚熜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成祖本纪》曰“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中文名:朱棣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职业:燕王→皇帝
主要成就: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派郑和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开创永乐盛世,浚通大运河,平定交趾,五征漠北,公元1422年迁都北京
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
年号:永乐
逝世地点:榆木川
庙号:太宗(明世宗时改为“成祖”)
谥号:文皇帝
继承人:朱高炽(明仁宗)
陵墓:长陵

朱棣是什么人物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杀方孝孺等人。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