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并蒂花?并蒂花的寓意和意义 并蒂花的寓意和意义分享_并蒂_并蒂莲_对联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并蒂花 并蒂 并蒂莲 对联

本文目录

  • 什么是并蒂花
  • 并蒂花的寓意和意义 并蒂花的寓意和意义分享
  • 并蒂花相关诗词
  • 兰花宋梅分辨方法
  • 有人见过幸福树开花的吗
  • 南京情侣园出现并蒂葵花,并蒂葵花有多难得
  • 浙江一荷塘现200余株并蒂莲,并蒂莲为何很珍贵
  • 济南大明湖出现第二株“并蒂莲”,这跟第一株并蒂莲是同一个品种吗
  • 蟹爪兰并蒂花常见吗
  • 春节矢量对联动态图片

什么是并蒂花

并蒂花,别名朱顶红,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肥大,近球形,直径5~10cm,外皮淡绿色或黄褐色。

并蒂花的寓意和意义 并蒂花的寓意和意义分享

1、寓意:并蒂莲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

2、并蒂莲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3、并蒂莲,茎杆一枝,花开两朵,可谓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

4、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蒂莲被誉为爱情的象征,谕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

5、并象征男女爱情缠绵;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6、民间传说中,并蒂莲的出现是吉祥之兆。

并蒂花相关诗词

1、芙蓉并蒂一心连

皇甫松
《竹枝》
2、谁教并蒂连枝摘

李清照
《瑞鹧鸪》
3、并蒂不必莲

谭嗣同
《三鸳鸯篇》
4、并蒂芙蓉本自双

杜甫
《进艇》
5、不分闲花并蒂

张先
《恨春迟》
6、几见芙蓉并蒂

向子諲
《西江月·几见芙蓉并蒂》
7、寻并蒂、阑干凝伫

游次公
《贺新郎·暖霭浮晴篽》
8、并蒂芙蓉本自双

晁端礼
《鹧鸪天·并蒂芙蓉本自双》
9、染相思、同心并蒂

周纯
《蓦山溪·江南春信》
10、芝房并蒂空称瑞

朱敦儒
《青玉案·芝房并蒂空称瑞》
11、连理枝头并蒂

周紫芝
《西江月·连理枝头并蒂》
12、谁教并蒂连枝摘

李清照
《瑞鹧鸪》
13、如花并蒂

杨无咎
《水龙吟·晓来雨歇风生》
14、芙蓉并蒂照清深

杨无咎
《鹧鸪天·湖上风光直万金》
15、并蒂轻黄宜淡淡

曹勋
《浣溪沙》
16、并蒂连枝照绮筵

韩元吉
《南乡子·江路木犀天》
17、并蒂芙蓉本自双

赵彦端
《南乡子·窗户映朝光》
18、并蒂芙蓉本自双

赵彦端
《鹧鸪天·两两青螺绾额傍》
19、连理枝头并蒂花

石孝友
《鹧鸪天·屏障重重翠幕遮》
20、堪笑并蒂霞冠

吴潜
《念奴娇·白苹影里》
21、似名花并蒂

吴文英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
22、红莲并蒂

吴文英
《天香·碧藕藏丝》
23、并蒂花开

朱元夫
《沁园春·心上浮香》
24、但看芙蓉并蒂

无名氏
《望海潮·彩筒角黍》
25、更同心并蒂

汪元量
《汉宫春·玉砌雕栏》
26、镜清花并蒂

温庭筠
《寄渚宫遗民弘里生》
27、生为并蒂花

陆龟蒙
《美人》
28、并蒂已看灵鹊报

晁采
《寄文茂》
29、脉脉谁教并蒂芳

刘敏中
《鹧鸪天 题双头莲二首》
30、同根并蒂

李道纯
《沁园春 赠静庵口诀》
31、化作潮中并蒂花

杨维桢
《燕子辞四首》

兰花宋梅分辨方法

1、叶子形态不同: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兰草强壮时偶有并蒂花。老叶多呈弓形,苞叶淡红色,叶色浓绿,叶幅较宽,叶尖钝。

2、学史不同:传统铭品宋梅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绍兴宋锦旋氏选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了。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3、生长习性不同: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宋梅是园艺品种,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宋梅的根对水份比较敏感,如果土里的水份过多,会影响根部呼吸,影响植株生长。因此在选择种植土的时候,要考虑土壤的排水性能,一定要足够的好。

2、很多植株的生长是离不开阳光的,宋梅也不例外,但是光照的时候要避开强光,只让它接受散光照射。并且照射的时间不能超过五个小时,超过极限光照时间它的枝叶会出现叶片耷拉的情况,对生长不利。

3、不耐寒不耐热,需要将养护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它才会长得好。冬季养护的时候要避免露地养护,室内养护的话要经常通风换气控制温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花

有人见过幸福树开花的吗

我家的幸福树就没断过开花,跟你照片一样的,不过是并蒂花。那是因为树生病了,不旺象了,不是什么好事,到现在还在长花苞呢,不过已经开不了了

南京情侣园出现并蒂葵花,并蒂葵花有多难得

并蒂葵花可以说非常的难得一见,可能有些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种花的样子,而这种花也是由于花朵的基因突变造成的,这种几率也极其的低,所以真正见过的人也非常少。

2020年的10月10日在南京的情侣园就有这么一株葵花,就长的非常的特殊,这朵葵花呈金黄色,而且一株葵花上竟然背对背开了两朵葵花,这样的情况就被人称之为并蒂葵花。这样的情况非常难得一见,因为它是在一个花苞上长出两个花朵,令人感到十分的称奇。根据植物学家研究表明,这样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几率极低,也是由于植物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另外这种花朵其实和普通的花朵没区别,只是形状连体了而已。

同样是在南京的植物园,春天的时候在荷花池也发现过并蒂莲的情况,你就是在一棵莲花上长出了两朵莲花。同时那个消息在网上也被刷屏,很多网友都没见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所以都纷纷去荷花池进行打卡拍照。另外据说由于这个并蒂莲非常的少见,所以有一名游客把它给采摘了,当然第二天就被景区的人给抓到了,并且对这名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而且还进行了罚款,而被采摘的那一朵并蒂莲被送到了博物馆进行研究和保存。

有很多网友看到此类的图片都表示非常的惊讶,而且纷纷的表示南京可能出现并蒂植物的几率很大。既然并蒂莲花和并蒂葵花都出现了,那么快到冬天了,可能“并蒂梅”出现的几率会很大,当然这也只是网友的一些玩笑话而已。不管是并蒂莲花或者是并蒂葵花,其实都属于植物的变异情况,大家也不用过度的去关注这种情况,因为很有可能有些人会破坏这些罕见的花朵,也希望拍照打卡的人能够文明观赏。

浙江一荷塘现200余株并蒂莲,并蒂莲为何很珍贵

浙江金华武义县一个荷塘中出现了200多株并蒂莲,许多网友在看到数百只平底连一起绽放后,都会认为自己接下来会迎接好运。所谓好事成双,莲花并蒂开放意味着有好事会发生。虽然这个想法只是人们对于美好心愿的寄托,但是并蒂莲确实很珍贵,因为正常的莲花只会一朵一朵开放,并蒂莲在莲花中非常少见,正常情况下,10万之莲花中才会出现一朵并蒂莲。

浙江金华武义县的荷塘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走红,主要还是因为这个荷花种植,园中竟然同时出现上百株并蒂莲,网友在看到一片片并蒂莲之后纷纷称此景为壮观。并蒂莲在正常情况下非常少见,相信许多网友在日常生活中都没有见到过并蒂莲,更多的是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并蒂莲的图片。据统计,并蒂莲在荷花中的出现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可谓是相当珍贵。

指该荷塘负责人称像这种并蒂莲在这个核桃中只能算比较稀有,但大多数病人都称不上极品。可能是荷塘负责人对冰冰见的比较多,所以并不觉得稀奇,但是对网友而言却极为少见。小编在这里给大家个科普一下,并蒂莲是荷花中的一个基因突变品种。这种荷花一根茎上可以长出两片荷叶,这也就导致一根荷茎上有两朵荷花,一并开放。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并蒂莲,并头连显得更为珍贵,两者并不相同。

这些稀有品种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与正常的荷花并不相同。这些稀有品种的基因发生突变,所以产生了与正常荷花不同的并蒂开花。荷花在夏季很有观赏价值,许多游客都会在附近的荷花池进行观赏,而并蒂莲观赏价值则更为高,因为游客在看到这种花时会觉得自己运气好。

济南大明湖出现第二株“并蒂莲”,这跟第一株并蒂莲是同一个品种吗

大明湖位于济南是旧城区,是济南境内非常重要的景点,大明湖的湖水主要来自于泉水,一共有20多处泉水汇集到这里而形成了大明湖。大明湖的北门的景点沧浪荷韵,每到夏季的时候,这里的荷花和莲花争相开放,成为大明湖夏季最具特色的景点。

随着大明湖夏季的来临,大明湖的沧浪荷韵也迎来了荷花和莲花开放的季节。就在这个时候大明湖的第一株并蒂莲出现了以后,很快又生长出了第二株并蒂莲。并蒂莲的产生其实是一种变异生长现象,是花在生长的过程产生了两个花蒂,花蒂继续生长后就会生长出并蒂莲,并蒂莲产生的概率极小,属于非常珍贵的品种。济南大明湖出现的这两株并蒂莲不是同一个品种,目前大明湖种植的莲花品种,主要包括了明湖重台莲,明湖碧莲,明湖红莲,明湖白莲等品种。

明湖重台莲盛开的时候,重台莲的花体型较大,花瓣的数量较多但是毕竟小,颜色呈现出淡红淡紫,它们在开花的时候是不会生长出莲子的,它们主要种植在大明湖的南门的水塘中。明湖碧莲开花的时候花瓣的颜色呈现淡绿色或者白色,它们的花瓣和重台莲非常的相似,属于大明湖非常稀少的品种。明湖红莲是大明湖种植范围最广的品种,红莲开花的时候,花瓣呈现出淡紫色,花瓣完全展开的时候仿佛桃子的形状,红莲的花瓣较少。最后一种是明湖白莲,明湖白莲和明湖红莲一样,种植的范围都非常的广,白莲和红莲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颜色不同。

济南大明湖出现的这两种并蒂莲,从外形和颜色上可以明显的区分出来,第一次盛开的并蒂莲是明湖红莲,而第二次盛开的则是明湖重台莲。

蟹爪兰并蒂花常见吗

不常见。蟹爪兰的并蒂花属于隐性性状,只有母体和父体在都有隐性基因的情况下,并全都将含有隐性基因的染色体传给后代才会出现并蒂花。

春节矢量对联动态图片

对联矢量图__春节_节日素材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3、挽联: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7、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对联折叠按字数分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折叠按技巧分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折叠按位置分1、楹联: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2、门联:贴于大门之上。3、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折叠按联语来源分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按艺术特点分对联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最长的对联:作者是清末江津的秀才钟云舫,于清光绪三十年(西元1904年)在成都狱中为抒发愤懑而写。书写格式对联源文件_春节_海报设计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5,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6、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基本特征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中都有工整的对偶句。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对联雅俗共赏,没有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这种奇妙的合一,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主要格律折叠藏字格也叫“阙如格”,联中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略掉,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如: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拆字格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如:上联: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折叠叠字格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折叠复字格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多次。寇准与友同出游,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便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折叠回文格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据说清代北京有个“天然居”酒家。乾隆微服出游,进店喝酒,忽而想到这副回文对,非常得意。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后又将这副对联作为上联,然而他想不出下联,让纪晓岚对,纪晓岚道: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折叠集句格用古文、诗词中的句子合成的对联。读书破万卷(杜甫)落笔起群英(李白)折叠顶针格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对联章法章法,是篇章结构的方法。有章法,篇章才完整、紧密、和谐,中心意思才鲜明突出;无章法,就会凌乱、松散、残缺,不成篇章,中心意思不明,甚至不知所云。折叠又对又联对联的基本章法,是又对又联。对,是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联,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统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对联的基本章法,完全合乎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规律。对联章法跟分上下片的词有相似之处,上下联内容不宜重复雷同,来回纠缠,应各有所侧重,分工合作。上下联分工,根据所写对象而有各种情况:1.写景状物景物有空间状态、时间状态。空间有远近、上下、前后、大小等。时间有朝暮、昼夜、冬春、今昔等。另有动静、声色、常变等不同状况。就具体对象来说,有天地、陆海、山水、云林、泉石、自然物与建筑物等。建筑物中有楼亭、房寺,植物中有桃杏、松杉等。如此推演,关于景物对立的两面无穷无尽。上下联可以这样分工,如一写空间状态,一写时间状态;一写远,一写近;一写声,一写色;一写泉,一写石;一写楼,一写亭;一写眼前实景,一写想像或从前的虚景。这共同表现景物的特征。例如九龙青山禅院联:十里松杉围古寺;百重云水绕青山。上联写近景、静景,将自然景观与千年禅寺结合起来,显得宁静肃穆。下联写远景、动景,四面云雾缭绕,无限空阔,水环波涌,使青山很有气势。上下联就这样相互配合,相互映衬,使云水松杉环绕的青山禅院超凡拔俗,气象万千。2.写入叙事上下联的分工和各自侧重点,可以一说别人,一说自己;一写事,一抒怀;一实,一虚。同是说别人,上下联可以分别写品德与事功,或品德与才学,事功与生活,公与私,言与行,文与武,喜与恶,有与无,得与失,今与昔,生前与死后,现在与未来等。同是写人文事,上下联可以分别诗与文,经与史,词与赋,书与画,诗文与书画,琴与棋,师授与友评等。例如唐景崧(一说丘逢甲)撰台湾郑成功祠联:由秀才封王,撑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全联赞颂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事功,上下联仍有分工。上联写他前一段抗清,下联写他后一段驱夷,即驱逐荷兰殖民者出台湾。一是“撑持旧山河”,一是“开辟新世界”;一重在过去,一重在影响未来;上联赞扬他的功绩,下联提出对后辈的希望:对郑成功作了全面的肯定和颂扬。主题是上下联的交汇点、接轨处,是上下联联接的纽带。写作对联,如能把握主题,切合题意,上下联各有侧重,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也就做到了又对又联。折叠起承转结起阴转结(合),本是诗文的章法,对于对联,有参考价值。绝句诗每首四句,依次是起、承、转、结。对联中的二句联,全联四句,也可以这样看。例如朱元璋赠徐达联:破虏平蛮,(起)功贯古今名第一;(承)出将入相,(转)才兼文武世无双。(结)全联二句的对联,自然不可能完全具备起、承、转、结,离首即尾,只有起、结。上联起,就担负了“起、承”的双重任务;下联结,就担负了“转、结”的双重任务。上联必须起好,下联必须结好。中长联,半联相对完整,自有起、承、转、结。如上边千山祖越寺联,半联四句,上联“水界辽河”是起,“山通华表”是承,“历数代毓秀钟灵”是转,“真乃东都胜迹”是结。下联照此类推。对于长联,尤须注意全联和半联的层次结构,注意全联和半联的起、承、转、结;否则阅读抓不住要领,写作客易芜杂凌乱。孙髯所撰大观楼长联,情文并茂,在章法上也足堪为法。折叠本段创作规则折叠对仗李元明-对联-淘宝-名人字画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折叠平仄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断定对联的上下联,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折叠结构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单组,四字结构:上联:知足常乐;下联:能忍自安。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