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东风无一事 妆出万重花 什么意思
- 招手海边鴎鸟,看我胸中云梦,蔕芥近如何楚越等闻耳,肝胆有风波
- “一笑婆娑醉颜陀”出自哪里
-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是谁的词
-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这首词的翻译
-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什麼意思
- 萧声中的木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燕 这段话用白话文怎么翻译啊
东风无一事 妆出万重花 什么意思
意思是:春天的风吹来,使万物萌生,百花盛开。
出处——清代张惠言《水调歌头·东风无一事》。
原文: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唯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译文:东风是春天的风,使万物萌生、万物惊喜的风。当东风来的时候,不但草木、植物、动物惊醒了,使人的内心也惊醒了。我们每个人不能只有物的世界,而没有心的世界,若是这样,这是一个社会最可悲的事情。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东风无一事》是张惠言写给自己的学生杨子掞的,是对自己学生的一种勉励。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里面蕴涵了许多精微的义理。什么是东风,是春天的风,是使万物萌生的一种风。这是张惠言对自己的学生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张惠言写的意思是不仅要笛声飘到天上仙人耳中,而且要使得天上的云霞都受到感动。
“澈”字既表示了“吹澈”之吹者的竭心尽力,也表示了其音声之直欲上达玉京的强烈而热诚的追求和向往。“霞”字,点出了一种极高的境界。而且这里还蕴涵了一个人生奋斗的道理,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努力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张氏这样写来勉励他的学生,关于他的那个学生,杨子掞觉得自己有求道之心,可是往往失败没有成功。所以张惠言要写这样一首词来勉励他,指出人生中做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挫折。
张惠言最后说:“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看看花外,就是那春天来的那条道路,芳草都还不曾遮住。指出春天还没有离去,春天并不在远处,它就在你的眼前。这两句话,就儒家之学养而言之,实在可以说是一种“见道”之言。
招手海边鴎鸟,看我胸中云梦,蔕芥近如何楚越等闻耳,肝胆有风波
张惠言,字皋文,号茗柯,常州武进人。常州词派始祖。精於经学,工於骈俪。他将词提升到与《诗经》、《离骚》同等地位,将美人香草比为贤人君子,并重视词的政治教化的作用,强调词应以立意为本,於是便用含蓄、曲折、深婉所谓「寄托」的方式,来加深词的内涵,提高词的品格。
水调歌头 (清) 张惠言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其一
百年复几许,
慷概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
看我胸中云梦,
蔕芥近如何。
楚越等闲耳,
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
天付与,
且婆娑。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
又恐堂堂岁月,
一掷去如梭。
劝子且秉烛,
为驻好春过。
“一笑婆娑醉颜陀”出自哪里
“一笑婆娑醉颜陀”的原句是张惠言的一篇水调歌头。“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正是出自张惠言的水调歌头的下半阙。
1.“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说的是一种知命不忧的境界,这种修养境界,就现在倡言革命与斗争之时代言之,固当不免于不合时宜的迂腐之讥,而且这种境界也并不易被一般人所体会和掌握,稍一不慎,就会成为了一些庸俗懦弱不求长进之人的借口。而这种境界则又确实是儒家修养的一种极高的境界。孔子就曾经自谓是经历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然后才达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境界。
2.知天命,不是说我都认命了,那我就不努力,我该活的话就饿不死,该饿死的话也活不了。而是说有一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人格,有所为,有所不为。认识到的那一点就是生平事,天付与,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能够做什么。
3.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在这个尘世之中,有几个人能够超越自己,能够超越这个尘世,在大家都追求物欲,都讲究得失利害的时候,都自私弄虚作假贪赃枉法的时候,你什么时候能够超越它?几人尘外四字,就表现了一般耽溺于得失利害之争逐的尘世中人……只要你尽了你的责任和本分,你内心之中有自己的充实,别人不知道你的才能,你不要因此而不高兴。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如果能超出尘世之外,我们彼此可以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我们共同来喝一杯酒,大家开颜一笑,都喝得薰然微醉,把那些烦恼忧患慷慨都忘了。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是谁的词
张惠言《水调歌头》第一首(东风无一事)的解读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唯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答案补充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东风没有一个理由,没有说一句话,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它就使得宇宙的春天开满了鲜花。妆,就好比我们说的女子化妆,是点缀出来的,妆点出来的,无理由的,无目的的。上天的好生之德,才会有如此表现。“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写的是如此美丽,里面蕴涵了许多精微的义理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这首词的翻译
现在我们来看第四首。“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是非常之快呀。李太白曾有诗,“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李商隐也曾写过,“从来系日乏长绳,水逝云回恨不胜”的诗句,而在这种长逝的无常中,我们人类以一个有限的生命又将怎样来对待它呢?所以张惠言在第四首词的一开端,乃立即就写下了“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的问句。上一句所写的就是逝者之不返与年命的无常,而次句所写的则正是对未来之明日究应如何处理和对待的一个严肃的思考。根据已逝的体验,我们都早就认知了一切身外之物之都不能够被自己长相保有,如此说来,则也许惟有进德修业才是真正能属于自己的一种获得。
所以接下来张氏就又写出了“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的两句词,“朅来”二字是诗文中的常用之语,或以为乃“去来”之意,或以为乃“聿来”之间,或以为乃“尔来”之意。至于“何事”二字,如依标点断句,则此二字自当为“真悔”之宾语,也就是说近来我所真正后悔的是什么事呢?于是下面的“不读十年书”,就成了此一问题的答案。但在词的惯例上也可以句虽断而语意不断,如此则“何事”二字便可直与“不读十年书”一句相连贯,也就是说近来我所真正后悔的,是为了何事而未曾好好地读十年书呢?这两种读法的意思虽不全同,但却也并不互相抵触,因此可以并存。总之此二句词所表示的,乃是在“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的反思下,所得到的一个既是自悔也是自勉的答案。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东风吹来,把万物都吹复苏了,但是也把万物都吹得撩乱了。在开端数句全用赋笔的直叙以后,转入了一种景物的兴象,不过此数句所写却又并非单纯的眼前之景物,而是含有一个《楚辞》的出处。“几度枫江兰径”,运用了一个出自《楚辞》的典故。原来《楚辞•招魂》一篇,在结尾之处曾写有“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句子。所以春天的时候,草木苏醒了,极目千里,一片平芜。《招魂》,根据王逸的注解,是为宋玉所作,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宋玉同情屈原,说屈原如同兰花,被人采折,荒芜在江边之上了,宋玉以此来招屈原的魂魄回来。
并且这里不仅用了《楚辞•招魂》,而且还用了《楚辞•九歌》之中的典故。“寂寞斜阳外,眇眇正愁予”二句,我们看《楚辞•九歌•湘夫人》篇的开端,曾经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及“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的叙写。期待着帝子的降临,从北渚降下来相会。《九歌》都是祭神的歌,都是人在与神灵交流,那神就是湘夫人,传说中的湘水之神。“眇眇”两字连用有高远之意,如陆机《文赋》有“志眇眇而凌云”之句,可以为证。另外“眇”字单用,也有“细视”之意,如《汉书•叙传》有“离娄眇目于毫分”之言,可以为证。总之,“眇眇”二字连用所给我们直接的反应,乃是一种极目远望而不可得见的感受。故曰“眇眇正愁予”也。至于前面一句“寂寞斜阳外”,则正是从前面所引的《楚辞》原文“与佳期兮夕张”一句变化而来,洪兴祖补注谓此句所写“言己愿以此夕设祭祀、张帷帐,冀夫人之神,来此愔飨”。因其所期待的神之降临在日夕,故曰“斜阳”,而神则并未降临,故曰“寂寞斜阳”,而更着一“外”字,则当与下句之“眇眇”一起参看,正写其极目远望之远至“斜阳外”也。
以上半阙,张惠言既已从光阴易逝年命无常,写到了进德修业的自勉,但进德修业也依然改变不了年光之流逝与期待之落空的怅惘和哀愁,所以下半阙就针对于人类究竟是否能突破生命短暂之拘限的问题。开始了既是情绪的也是理性的思考。“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一开始“千古意”三个字,所写的就正是人类千古长存的一种内心的追求,只要在无常尚未真正到来的一刻以前,每个人都不肯停止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各有其千古之意。而张氏在此乃给了人们一个当头棒喝,说“君知否?只斯须”,“斯须”是极言其顷刻之短,张氏正是要向人点明,原来人们所认为的“千古”,其实只不过是顷刻的“斯须”,而“君知否”则是使人醒觉的一种呼唤和警告。《古诗十九首》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张氏也如这一样阐扬人们有警觉之心,不能得过且过。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针对人类内心这种“千古意”的心灵追求,就也想出了一种慰藉的说法,那就是德业与声名的“不朽”。此句又可“互文”。早在春秋时期,叔孙豹和范宣子在一次谈话中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说。汉代司马迁遭受腐刑后,在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书信中,自叙自己能够苟且偷生,就是希望以自己发愤的精神去著书立言,并且将所写之作“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于是司马迁到今天都果然不朽。不过司马迁的《史记》虽在,而他自己却早已化为尘土了,故杜甫在《梦李白》的诗中,就曾写有“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句子,而这也就正是张惠言何以在此一词中,也写下了“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两句词的缘故。儒家的修养还不只是让你留的千秋万岁的盛名,儒家的修养还在当前,还在眼下,注重追求当下的价值。
张氏忽然笔锋又一转,以“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三句,写出了一片充满生机的超然妙悟的见道境界。如果以此种境界,与前面所提及的所谓“三不朽”者相比较,我们自不难看出,所谓“三不朽”者原来还是一种向外的追求,而此三句所写的,则已经进入了一种以天地之心为心的,充实饱满而不复更假外求的境界了。韩愈《原道》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德表现在你对外物已经没有了期待。《庄子》中说:“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能够驾着风行走,飘飘然,非常逍遥,那当然是非常好的呀。可是你要能行走,还是有所待的,因为你要有风呀,没有风的帮助,你就不能飞行了。只有真正无所待了,才是最高的德行。西方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曾说到“自我的实现”,他指出人生有种种的追求,要穿衣吃饭,要有朋友和家庭,要有归属和群体,种种你都不得不去追求,可是最高级的是自我的完善和实现。只有你达到了此,才进入了最高的状态。陶渊明为什么可以舍弃官位而去乡村种田呢?在于他自己有他内心的一份安然的宁静的持守,他对官位等都不在乎,达到这种境界,你才知道不有所待的重要了。你感觉充实不假外求,才是无待,才是达到了最高的无欲无求的境界,这就是学道的好处。张惠言的妙就在于他把这些义理写到小词里面来,写的非常的美丽。就文学之美感而言,这三句确实写得极好。前面是两个偶句,“一夜”与“三月”相对,“庭前”与“雨中”相对,“绿遍”与“红透”相对。“一夜”极言此生机之到来的迅速,“三月”极言此春日之生机的美好,“庭前”写出了此生机之近在眼前,“雨中”写出了此生机之沾濡润泽,“绿遍”写草之青,“红透”写花之美,而“遍”字与“透”字则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生机之周遍与生机之洋溢。而也就在此两两相对充满张力的对天地间大自然之生机的叙写之后,作者却突然承接了一个五字的单句,把“天地”之生机做了一个“入吾庐”的收尾,真可说是笔力万钧地写出了一种“天人合德”的境界。与中国古人讲究“以天地之心为心”、“万物皆备于我”、“与天地合其德”、“天行渐,君子以自强不息”种种提升相合。而且张氏乃是纯从春日的景物之兴象写起,全以美的直观,把自我提升进入了一种与天地同德的意境,这是需要作者果然有此美感直观,才能够有此妙悟的。这也正是张惠言这五首词之所以与一般道学家之以韵语说教之作之有所不同的主要缘故。
接下来张惠言又写下了“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的戒惧的叮咛。外边的一切繁华,很快就消逝了,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珍惜,不要让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瞬间消逝了。昔屈原《离骚》曾写有“及年岁之末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的句子。洪兴祖补注曾引《反离骚》颜师古注云“鹈鴂,一名子规,常以立夏鸣,鸣则众芳皆歇”,这当然正是张惠言此二句词的出处。而张惠言这五首词原是“赋示杨生子掞”的,所以在提示了前面的“天地入吾庐”之境界后,乃更戒之以及时自勉的叮咛,但表面上则仍是从春日之“众芳”叙写下来,表层的意思与深层的意思密合无间,同时在勉人之中,也有自勉之意。为此词开端所提出的“明日复何如”之人生困惑,做了一个圆满的回答。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什麼意思
意思是:你看那春风没有任何功利和目的,它就给我们的世界装点出这么美丽的、各种各样的万重花朵。
这句词出自清朝张惠言的《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这是一首写给学生的词。
此词所写的是一种儒家修养之境界。词人能以词人之感发及词人之想象,而且其中也结合了词人自己对儒学的一份真正的心得与修养,写得既深曲又发扬,这当然是一首将词心与道心结合得极为微妙的好词。
扩展资料:
关于“东风”的诗词: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释义:焰火像是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释义: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3、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唐·李商隐《二月二日》
释义: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
4、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释义: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萧声中的木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叶嘉莹先生受冯其庸先生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诚挚邀请,于11月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四百人报告厅作了题为《小词中的儒学修养——解读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的学术讲演。 对张惠言《水调歌头》第一首(东风无一事)的解读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燕 这段话用白话文怎么翻译啊
意思是:百年之中,一个人有多少忧患。你若为我敲击筑乐,我便为你放声高歌。向海边的鸥鸟招手。
出自清代张惠言《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中的第二首。
原文: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译文:
百年之中,一个人有多少忧患。你若为我敲击筑乐,我便为你放声高歌。向海边的鸥鸟招手,把云梦吞在胸中,而小小的蒂芥,却奈何不了。如果从相同点去看,楚越都可以同,都可以包容,从不同点去看,自己的肝胆就会斗争起来。
人生的一切,都是上天赋予的,况且要从容地,悠游地看待。又有几个人能超越尘世,把功利置之度外,一笑了之呢。看到浮云飘过,又恐怕岁月像梭子一样一掷而过。劝你还是乘着持有烛光的时候,好好的把握这美好的时光。
扩展资料
张惠言先祖自宋初由安徽滁州迁至武进,因之而为武进人。出生世代业儒的贫寒家庭,从七世祖张典以下到他的祖父张金第、父亲张蟾宾都以教授乡里为谋生方式。张惠言四岁丧父,生活贫寒,赖其母姜氏与姊观书(长惠言四岁)作女工,将他与遗腹而生的弟弟张翊(后改名琦)抚养成人。
迫于家贫,年十四,即为童子师。乾隆四十四年(1779)试高第,补廪膳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高中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赴礼部会试,中正中榜。中正榜是从当年会试落第者挑选合乎要求者,任命为内阁中书或国子监学等职。
张惠言考取了景山宫官学教习,教授内务府佐领以下官宦子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教学生涯。教学之余,与邓石如、陆以宁、吴德旋、孙星衍切磋古文词赋,与杨随安交流易学,学术境界得到提升。乾隆五十九年(1794)奔母丧,两年后,应时任富阳县令的挚友恽敬之邀,至浙江富阳县编修县志。未等县志修成,恽敬调任贵州江山县为官,张惠言至歙县,在江承之家授馆收徒。
张惠言是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嘉庆二年(1797),他所编的《词选》行世。《词选》选录唐、五代、宋词凡44家、116首。他有感于浙派词的题材狭窄,内容枯寂,在《词选序》中提出了“比兴寄托”的主张,强调词作应该重视内容。
《词选》辑录虽偏苛严,评词也有穿凿附会和疏于考订的失误。但对历代词人的评论,较之浙派词人的论断,显得比较公允恰当。他自己所写的词,笔调较浙派厚重,但也不免有缺乏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用意较隐晦的毛病。
作为经学家,其主要贡献是对《易》和《仪礼》的研究。他以惠栋的方法治《易》,立说专宗虞翻,参以郑玄、荀爽诸家之言。著《周易虞氏义》九卷,将虞翻对《易》的解说发挥尽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