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阴里白沙堤前面一句(“绿阳阴里白沙堤”出自哪首诗)_最爱_钱塘_白居易

本文目录

  • “绿阳阴里白沙堤”出自哪首诗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是哪首诗
  • 绿杨阴里白沙堤前一句
  • “最爱胡东行不足,绿杨阴白沙堤“的解释
  • 绿杨阴里白的上一句
  • 怎样理解“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诗

“绿阳阴里白沙堤”出自哪首诗

“绿阳阴里白沙堤”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

  1. 原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赏析: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 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3. 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4.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是哪首诗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出自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绿杨阴里白沙堤前一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胡东行不足,绿杨阴白沙堤“的解释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的名句。从表面意思上来说,就是最喜欢钱塘湖东边这杨柳环绕的白沙堤,总也走不够。这里虽然是人没有明确的表示出这里有多么好,多么喜欢,但一句“行不足”便把自己的感情表露无遗。

绿杨阴里白的上一句

上一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怎样理解“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诗

【释义】

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出处】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原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