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郑伯克段于鄢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
-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是什么
-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郑伯克段于鄢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在《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言文中,我们能从不同方面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1、从共叔段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不能肆无忌惮,不能贪得无厌。共叔段先是把分封的城墙修得超过三百方丈长,成为国家的祸害;后又肆意扩大地盘,最后又进攻国都。多行不义,终致身败名裂。
2、从武姜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不能只凭个人好恶办事。因为庄公“寤生”就不喜欢他,因为喜欢共叔段就给他说情争地以致与其里应外合攻打国都。
3、从郑庄公的角度来说,对家人要及时教育,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共叔段刚有不轨作为时就干涉,弟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叛逃行为。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郑伯克段于鄢》,十分有名的一篇古文,乃《左传》中第一年发生的事。这篇文章,其题目原为《春秋》里面的一句话,到《左传》中被敷衍成一篇著名的古文,它讲述了郑国内的一场是宫廷内权力斗争,以郑庄公胜利巩固王权告终。它的文学色彩就在于它形象鲜明地刻画了其中的主要人物,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共叔段的愚蠢狂妄以及武姜的愚昧偏狭。经过熟读成诵,我对这篇文章有深刻的理解,下面是我对其中主要人物性格的体会。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郑庄公吧。他的性格成因,我想主要是在于他处于权力的中心,以及母爱的缺乏,为求自保,促使他形成了他的性格:隐忍、奸诈。当然,以上仅仅是猜测。我们之所以会觉得郑庄公阴险狡诈,则是通过熟读文章后体会出来的。这也是其成为文学名篇的原因。
说郑庄公奸诈、阴险,为什么呢?首先,这场斗争从一开始他就占据控制地位,稳操胜券。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其母为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封邑时,双方都知道,制这个邑,对彼此非常重要。郑庄公当然不会让,于是表达了他的态度:“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也就是说,制这个地方,原本不是郑国的,但因地势险要,对国家安全极为重要,才通过艰苦斗争,灭掉虢叔后得来的。这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制邑,非常重要,原本是夺来的,绝不允许被人夺去,谁夺就来谁。当然他也绝不会封给其弟的。但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大度和忍让,他又说了一句:他邑唯命。于是段就到了京这个封邑。京这个邑看来也是非常不错的,但重要性绝不如制邑。从这第一次兄弟交锋,可以看出郑庄公已经胜券在握了。其次,郑庄公很隐忍。为了取得舆论优势,为了能合理地打败共叔段,他对其兄弟的胡作非为,他都听之任之,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好像自己是受害者。大臣们急了,纷纷劝谏他阻止共叔段,但看他三次回答大臣的话:“子姑待之、无庸,厚将崩”,即可看出,他是有必胜把握的,只是在等待时机。再次,他是早有准备的。 不然,何以解释,当共叔段刚要叛乱时,他就知道日期?这时,他觉得时机成熟了,无须再忍了,果断行动,立即出兵,制止叛乱,使其弟弟出奔,除掉了这个隐患。
段的愚蠢狂妄表现在:一是不被核心权力人物(他和庄公共同的父亲)接受,而不自知,恃母宠而娇,这就是愚蠢;二是看不到自己的必败之途,这是无知。从未能被封于制邑时,他就处于失败的境地了。但是狂妄的段按捺不住自己对权力的渴望,步步进逼,自己始终处于舆论劣势而不自知,终于自找死路。首先超标准建造城墙,并强逼两邑两属于己,并最终收两邑于己。“一山不容二虎”,这犯了做国君的人的大忌,因此,必失败无疑。
可以说,这场斗争的发生,完全是由武姜导致的。仅仅由于生庄公时难产,使她母爱的天平完全倾斜,厌恶庄公,偏爱共叔段。是她对共叔段的过度溺爱,过份纵容,成为其小儿子的帮凶,直接导致了兄弟相斗,骨肉相残,最终自己自食苦果。这就是她的愚昧偏狭。
说完了我对文中人物性格的体会,我还想说,这篇文章的确好。我认为言简意深。字数不多,但对每个人物的形象却刻画得极为到位。如果有好事的编剧,给添点油,加点醋,估计可以写成一部充满爱恨情仇的长篇电视剧了,不过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看到。
还有一点,这篇文章,首先呼应得极好。整个事件,以“初”字开始,同时也以“初”结束。通过这两个“初”字,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庄公和其母的虚伪。他们真的会母子相亲,其乐融融吗?想来,庄公的“其乐融融”,是由于颍考叔的也谋画策,避免了自己的“不孝”名声,母子相传,自己的“孝”的正面形象仍然存在,仍算一个正义的国君。武姜的“其乐泄泄”,在于虽然自己帮助小儿子夺权失败,但大儿子还让继续享受国君之母的尊贵的待遇吧。可是我们能从中看到那份真正的温馨母子情吗?
然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郑庄公能够认真悔过,做一个真正的孝子,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只是,兄弟情分,恐怕再也找不回来了。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
第一次读这个故事记得是在历史书的小字部分,当时没多大感想,想的就是女人生孩子真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是到鬼门关走一遭,然后庄公真的倒霉,差点没生出来,生出来了还惹得母亲“遂恶之”。
可放在现如今的社会看,又会发现有些难以理解,不管是不是难产孩子都是妈妈眼中的瑰宝,生孩子的痛一般很快就会被当妈妈的幸福和激动冲散淡忘。特别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肯定是怎么爱都爱不够,哪有讨厌自己的孩子的还用实际行动讨厌那么久。所以我猜武姜不喜欢寤生的原因有两点:1、思想上的愚昧和迷信;2、寤生是个谨慎稳重型的孩子,可能小时候不如段活泼可爱说话抹了蜜,所以武姜就更喜欢自己的小儿子了,又担心心思缜密的大儿子长大后对自己不孝,所以王位也想替小儿子争过来。
还好郑武公是个讲原则的,坚决不同意立段为世子,使寤生得以在武公鞠躬尽瘁之后登上了权利的宝座,但此时段的野心已膨胀,而武姜的内心即使已接受现实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的箭,继续跟小儿子狼狈为奸。
对于如此不爱自己的母亲,庄公的内心肯定是奔溃的。所有的孩子都渴望母亲的爱,他那句“不及黄泉,不相见也”也是由爱生恨到了极点。从小到大,寤生肯定也想了很多办法去获得母亲的喜爱,但因为第一印象不好始终都被母亲嫌弃,所以对母爱的渴望一直到他长大成人之后。有爱就有恨,他对段和母亲的纵容既是一种报复行为,也想要母亲看到自己的才能。其实比起历史上很多争权夺位的皇子们,庄公是个谋略和仁慈并存的人,他对人心向背看得很准,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他也是个重情爱家的人,所以段才得以出奔共而不是当场被斩杀,也才会有与母亲后来的“ 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
以古鉴今,《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要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身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然就家宅不宁祸乱起于萧墙之内。特别是做父母的要做好父母的样子,在情感上也许很难不偏不倚,但至少在具体的事情上要“公正公平”,一件事情一把尺子量。
都说三十而立,其实很多人是做父母之后而立,孩子奶声奶气地叫你一声“爸爸”“妈妈”,他那可爱的笑容让你幸福无比的同时也让你顿时长大,意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此时你还没有跟以前单身时的我行我素说好“再见”,那就要好好自省一下了。
总而言之,要对得起别人给你的称呼,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称呼看得很重,这是一件好事。一个称呼就是一种身份,我们的行为要对得起别人对自己称呼和不断地努力做得更好。若问我现在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我最大的理想是当好爸妈的女儿做好儿子们的妈妈!
附:《郑伯克段于鄢》全文
郑伯克段于鄢 选自《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 “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 “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参考资料:《春秋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是什么
《郑伯克段于鄢》的作者批评叔段,讽刺庄公,客观地指出了兄弟相处的错误。庄公后悔时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就不得知了。但是他终于与武姜见面时的感叹有三分真七分假。
三分真是他在漫长的数十年来真正地面对母亲,铲除了弟弟这个障碍,此时他的心里会想着如何与母亲相处,弥补童年的空缺,做个好君王的同时做个好儿子。
作为旁观者和后人,我们能够评论庄公阴险,奸诈和伪善。但是别忘了,庄公是个儿子和兄弟的同时,他也是个君王,倘若太叔段真的上位,历史就不会再有“春秋小霸“这一人了。
作品鉴赏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全文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这篇课文记叙了发生在公元前722年5月,郑庄公在鄢打败其弟共叔段的历史事件。文章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用现代人视角来看,它更像一部历史大片,与《夜宴》、《满城尽是黄金甲》故事情节相近。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一段故事给人以无限遐想。但再怎么看,也掩饰不了其“胜利者的历史”的痕迹。郑伯是胜利者,历史就由郑伯来写。所以,郑伯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既是一些不合常理的做法,也成了预谋的、智慧的;不正确的,当然就上不了书面。胜利者就是英雄,而英雄是无错的。在此,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点个人的想法。
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段“不度”,““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收贰以为己邑”,最后“伐诸鄢”,有人认为表现了庄公的“仁慈”和“忍让”,有人却认为他是有意“养成其恶”。我觉得应该是无奈,或因鞭长莫及,或因条件不成熟而无能为力。当时,说起来他也是一国之主,不敢说是英雄,至少也是位霸主,被大国欺负了能忍,被自己的臣民、兄弟欺负了肯定不能容忍。完全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祭仲、公子吕等谋士、忠臣的劝谰,说明形势危机,已经对郑伯公不利,而郑伯却在等待共叔段“不义不暱 ,厚将崩。”这合理吗?从结果上看,最终还是大动干戈,刀枪相见。早知如此,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长痛不如短痛呢?难道是顾惜母子兄弟情谊?那又为什么口口声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不暱 ,厚将崩”?可见灭叔段之心早已有之。再者他就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不暱 ,厚将崩”?坏人干尽坏事就会自己灭亡?显然是不可以的。所以,只能归结为灭叔段的时机不成熟,根本不是什么“仁慈”,而“忍让”才是预谋的、智慧的。在统治者或成功者的脑海里是没有“仁慈”一说的。那么就会有人说,“隧而相见”说明他怜惜母子之情,其实他还是想给世人以“仁慈”来伪装其霸王野心。
就本文来说,表达极其简练,重点揭露统治者的残酷无情,骨肉残杀。为了表明这个主旨,对战争前共叔段的活动,庄公的态度,写的十分详细,细到说的什么话都写得明明白白;战后幽禁姜氏及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也写得十分详细,这都是为了要突出主题思想。而克段于鄢的战争过程因为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因此一笔带过,写的十分简略。观照现实,中国人总是这样,本性不变,却给自己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去逢场作戏,为自己的不爽冠以动人理由,而其观众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顺水人情,恭手相送,落得个皆大欢喜。其实呢,惩恶劝善无时不在,尔虞我诈无处不在。这不是吗?以共叔段贪婪狂妄,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以姜氏的昏愦,衬托庄公的精明;以蔡仲,公子吕为国除害的急迫心情,衬托了庄公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生活,真的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