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的作品原文
- 宋词赏析:《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宋徽宗
-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中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杏花
-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的创作背景
- 宋词之首是哪一篇吗
-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宋词三百首》第一首是谁的词
- 宋词《燕山亭》怎么读
-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及译文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的作品原文
燕山亭1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2,轻叠数重,淡著胭脂3匀注。新样靓妆4,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5。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6离恨重重,者7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8,和9梦也新来不做。
宋词赏析:《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宋徽宗
宴山亭”,词牌名,又作“燕山亭”。
宋徽宗名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
历史上,他除了被掳后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这一与众不同的结局之外,他还有一个标签,那就是宋朝著名的画家。 擅长画花鸟,是书法“瘦金体”的创造者。
宋靖康元年,金人攻入都城汴梁,徽钦二帝被俘北上,行至北京一带,时值农历三月,杏花正盛,宋徽宗遂有感而作。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徽宗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瑞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
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一方空旷的院落,几株杏花正径自开放。小小的花瓣犹如裁剪好的白色丝绡,轻轻地被叠成几层,又将胭脂淡淡地均匀涂注在上面。
这样新鲜别致的靓丽装扮,娇美的色彩和四溢的清香,纵使是蕊珠天宫的仙女也会被羞得无地自容了。
可是,这娇羞孱弱的杏花本来就极易凋零,何况又遭遇了这么多无情风雨的摧残。
此情此景让人分外愁苦,这凄凉的庭院,还要遭受多少次暮春时节风雨的侵袭呢?
我一路北来,有重兵把守,难通音信,靠谁来寄托这重重的离恨呢?身边飞过的燕子啊,你们虽然自由自在,可是你们又哪里能够懂得我无尽的哀伤?
路途遥远,又有数不尽的山水相隔,谁知道我的故居在何处,怎能不叫我深深地牵挂和眷恋?
有时只能在梦中回到那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连这样的梦也不做了。
词的上片,词人用工笔细描,神韵色味兼具,描写杏花开放时的娇媚可人及遭受无情风雨摧残后的凋落飘零。由花及人,怜花自怜,一语双关、情景交融。
词的下片,词人笔锋一转,抒写离恨别情,对故国的眷恋思念,内心百转千回,悲凉哀婉,绝望至极。
整首词,写杏花由盛开至残落,暗示词人一生遭际,且问且叹,如诉如泣,字字见血泪,历来被认为是徽宗的“绝笔”之作。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中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杏花
词开头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紧接着以“易得凋零“一句陡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凄凉,引出赵佶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的悲苦情怀。答题要点:结构上的转折,场景的转折,悲苦的心情。)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的创作背景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
宋词之首是哪一篇吗
宋词,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宋代极盛。作者中不乏有苏轼、辛弃疾等代表的豪放派,也有李清照、柳永等人的婉约派,脍炙人口、意境之美,源远流长。然而在众多的宋词中,下面这首却被推为宋词之最。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此首的词名为《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这首词读起来或许不如我们其他熟识的词好读,在学习的课本中也不常见,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些都属于正常。俗话说,文无第一,然而这么一首词,被推为宋词之首,是凭的什么?
唐诗注重格律,宋词注重词调,在表达方面更是偏重于意境。任何一首人们喜爱的词,无不是有一个带人入圣的意境,而意境又跟作者身心所处的环境有关,凭空想象,是写不出来好词的。这首《燕山亭》的作者就不是一般人。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身处高位的宋徽宗突然一落千丈,和儿子钦宗以及后宫皇室几千人都成了俘虏,被押解北上。在北上的途中,宋徽宗看到了开放的杏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从皇帝到俘虏恐怕这众多的词人中他是唯一的,也没有哪一个词人有如此意境,我们也只能从词文中品出一二。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徽宗借助杏花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然而全文却不见杏花二字。单看字面意思,前半部描写杏花,就像裁剪好的丝绸一样,轻轻折叠几重,涂上胭脂,穿上漂亮的衣服,艳丽的色彩秒杀天上蕊珠宫女。但是红颜不长,经历了很多的风吹雨打,如此的情景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个春秋。描绘杏花,实则诉说自己,曾经的皇权在握,富贵一时,然而却经不起风吹雨打,一副雨后飘零的凄惨状况。
后部分,徽宗诉说对往日情景的怀念以及对故国的想念。然而不随人意,从开始的燕子知故国到后来的做梦才能见故国,以及最后的梦也梦不到了,全然是从期望到失望,最后在到绝望一种情景。如此意境没有任何一位词人作者可比,徽宗从杏花比喻自己,再逐步引申了自己的绝望的处境,仿佛让我们读者看到这位曾经辉煌,如今却步履阑珊,毫无自由的老者被押解北去,而又丝毫无助的凄凉悲惨的情景,或许这一去就是终老,或许比死亡还要可怕……
宋词千百首,这首词无论从作者经历上还是意境上都是独特的,被很多学者推为宋词之首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出自宋代赵佶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1.宴山亭:词牌名。一作《燕山亭》。与《山亭宴》无涉。以宋徽宋赵佶词为准。双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上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首字领格,引领两个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领格。下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为上三下四句式。此调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张雨诸词可校。
2.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
3.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4.靓(jìng)装:美丽的妆饰。
5.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6.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7.者:同“这”。
8.无据:不知何故。
9.和:连。
赏析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宋词三百首》第一首是谁的词
赵佶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宋词三百首》的第一篇。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宋词三百首》的编排总体以时间为序。但是,由于朱祖谋是个正统的封建文人,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所以在排序时,他将皇帝排在最前面,如宋徽宗赵佶;把和尚和女词人排在最后,如李清照。这表现了他皇权至上、轻视妇女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但是为尊重上疆村民原书,我们在此未对顺序进行调整。
宋词《燕山亭》怎么读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朝代:宋代
作者:赵佶
原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拼音:
cái jiǎn bīng xiāo ,qīng dié shù zhòng ,dàn zhe yān zhī yún zhù 。xīn yàng liàng zhuāng ,yàn yì xiāng róng ,xiū shā ruǐ zhū gōng nǚ 。yì dé diāo líng ,gèng duō shǎo 、wú qíng fēng yǔ 。chóu kǔ 。xián yuàn luò qī liáng ,jǐ fān chūn mù 。
píng jì lí hèn zhòng zhòng ,zhě shuāng yàn ,hé céng huì rén yán yǔ 。tiān yáo dì yuǎn ,wàn shuǐ qiān shān ,zhī tā gù gōng hé chù 。zěn bú sī liàng ,chú mèng lǐ 、yǒu shí céng qù 。wú jù ,hé mèng yě xīn lái bú zuò 。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词作。徽宗皇帝在被掳北行途中,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 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作者宋徽宗赵佶(1082~1135),神宗赵顼之子。在位时任用奸佞,崇信道教,朝政腐败,穷奢极侈,以致国破家亡,身死异国。然赵佶擅长诗词,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传位于赵恒(钦宗)。靖康二年(1127)与钦宗同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
靖康二年宋徽宗赵佶被金兵所俘,北宋灭亡。这首诗即是作于被俘期间。
上片借美丽的杏花易凋零,不经风雨,抒发国破家亡之愁情和思故国之情;下片借“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抒发离情无所凭寄之苦,最后写到对故国的思念只能在梦里实现,可是现在梦也不做了,暗示了复国无望。整首诗写得轻灵、自然、真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离家亡国之痛。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及译文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下面是我整理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代: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 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1.宴山亭:词牌名。一作《燕山亭》。与《山亭宴》无涉。以宋徽宋赵佶词为准。双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上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首字领格,引领两个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领格。下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为上三下四句式。此调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张雨诸词可校。
2.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
3.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4.靓(jìng)装:美丽的妆饰。
5.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6.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7.者:同“这”。
8.无据:不知何故。
9.和: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