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满周南是哪篇古文里的?“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是什么意思_东南_不周_耳目

本文目录

  • 地不满周南是哪篇古文里的
  •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是什么意思
  • 地不满东南的满什么意思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翻译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是什么意思
  • 如何翻译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天倾其西北、地陷其东南”说的是什么意思
  • 天不足西北 地不满东南
  • 为什么说“天不满西北”
  • 故水潦尘埃归焉什么意思 故水潦尘埃归焉原文及翻译

地不满周南是哪篇古文里的

  应该是“地不满东南”。
  出自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惧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另外,选自《淮南子》的《共工怒触不周山》也有这一句: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是什么意思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集。

地不满东南的满什么意思

在这里应该是“平稳”的意思吧。原文应该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后,天塌地陷,地不满东南就是大地往东南方向倾斜,所以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河水大多往东流。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翻译

译文: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集.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是什么意思

释义: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出处:出自西汉刘安的《共工怒触不周山》。

原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白话释义: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着大地的绳索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扩展资料:

神话传说:

相传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禹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部落联盟(今河南嵩县北黄河附近)的作战。原始社会晚期,中原地区生活着黄帝族系的部落联盟(今山西南部),舜为首领。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人民,舜命禹治水。

炎帝族系的共工氏部落联盟,长期与舜领导的部落联盟争夺生存地域,并为治水发生冲突。于是,禹率领本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将其击败并驱离治水地区,以便治水。从此共工氏再也无力与黄帝族系部落联盟抗衡。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黄帝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帝颛顼接掌宇宙统治权后,不仅毫不顾惜人类,同时也用强权压制其他派系的天神,以至于天上人间,怨声鼎沸。共工见时机成熟,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决心推翻帝颛顼的统治,夺取主宰神位。

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天国京都。 帝颛顼闻变,倒也不甚惊惶,他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两股人马从天上厮杀到凡界,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

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剩一层皮,披头散发,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

他举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他知道,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是帝颛顼维持宇宙统治的主要凭藉之一。身后,喊杀声、劝降声接连传来,天罗地网已经布成。

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他一个狮子甩头,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只听得轰隆隆、泼喇喇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如何翻译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的流水和泥沙汇集到这里。地不满东南即“地不满(于)东南”,省略的介词“于”可译为“向”。潦:积水。水潦,这里指大地上的江河。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这里指汇集。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并兼表陈述语气。归焉:归于此,汇集到这里。

“天倾其西北、地陷其东南”说的是什么意思

“天倾其西北、地陷其东南”的意思是: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本句出自《山海经》。

《山海经》:共工触不周山,使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不满西北,故日月星辰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当日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为断,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西北的天塌了,太阳象烙铁一样贴在高原上,把那里变成了不毛之地;东南却一片海阔天空,江河如同财源滚滚东流,眼前出现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天不足西北 地不满东南

西北方的阳热之气不足,阴寒之气偏盛,因此西北方属阴,为此人的右边耳目不如左边的灵敏。

东南方阴寒之气不足,阳热之气偏盛,因此,东南方属阳,人的左边手足不如右边的灵活。

黄帝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岐伯回答说:阳气自东方升起,所以东方属阳。人面南而坐,左为东方,因此,左侧也属阳。

阳有上升的特性,人体的精气聚集在上部,导致上实下虚,所以人体左侧上部较盛,下部精气较虚。

耳目在上,手足在下,所以左侧的耳目比右侧的聪明,但左侧的手足却不如右侧的灵便。

阳气自西方下降,所以西方属阴,人体的右侧也属阴。阴有下降的特性,因此人体右侧的精气,下部较盛,上部较虚。手足在下,耳目在上,所以右侧的手足较左侧的灵巧,但右侧耳目却不如左侧的灵敏。

因此,即使是同样受到外邪的侵犯,在身体上部,右侧的病会较重,而在身体下部,左侧的病症会较重。

天地阴阳之气不能处处均衡,总会有所偏盛或偏虚。人体的左右两侧也有上下、阴阳、盛虚的区别。因此,邪气能乘虚而入,停留在人体而成为疾病。

为什么说“天不满西北”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天在上,地在下,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可是在《易》学中,天上地下却表示天地闭塞的否( )卦,天下地上才表示大吉大利天地交通的泰( )卦,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易》学中,构成地的要素——地气(与物理化学中的分子原子的概念相似)在天上,而天气却在地中。不只天地如此,《周易》其它相对的两卦所代表概念都如此,是《老子》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思想的重要来源。
  明白了易学的上述思想,也就可以弄明白“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的最原始的意义了。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地表温度产生的原因归于太阳的照射,那么,冬至日(八方为北)太阳离地球最远,地表温度应最低,可实际上地表温度在三九天(八方为东北)才达到最低,而不是在冬至日,这是为什么呢?按照《易》学的解释,这是由于天气(冷气)在西北方不够多,所以运行发展到北方冬至日,才没有运行发展到最冷,只有运行发展到东北方三九天,才能运行发展到最冷,使地表温度最低。这就是所谓天不足西北。
  同理,夏至日(八方为南)太阳离地表最近,地表温度本应最高,可是由于地气(热气)在东南方不够多,所以运行发展到西南方三伏天,才使地表温度达到最高,这就是所谓“地不满东南”。
  其实这一物理现象在中学热力学中就有解释,而且解释得更加令人信服。但我忘了,谁能解释请回帖。
  气象专家说,地面的气温冷暖,不仅是受太阳光线照射强弱的影响,而且还与地面散热有关。由于夏至以后,昼长夜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大,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而且夜间散热较少,使地面的热量储存逐渐增多,到了冬至,虽然太阳照射时间较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但是地面在夏秋储存的热量还可以补充,所以天气不见得很冷。
  到了“三九”,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较少,使夜间散热超过白天所吸收的热量,这时地面储存的热量已消耗殆尽,由于热量入不敷出,造成地面温度逐渐下降,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变得严寒了。因此,“三九”天气最寒冷。
  三伏的与这个差不多!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惧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中国地势东南低西北高,西北地多天少,故“天不足西北”;东南天多地少,故“地不满东南”。人呈靠北朝南位(古人常规位)如图:左侧靠东,“阳者其精并于上”;右侧靠西,“阴者其精并于下”。左耳目获得精气大于右耳目,故“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右手足获得精气大于左手足,故“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本段为古人根据“天人相应”学说的推测,实际上与人的生理不很相符,多数学者认为临床意义不大。但暨南大学医学院张万水等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的论述,用此原则指导临床用于温热药治疗疾病。可供参考。

故水潦尘埃归焉什么意思 故水潦尘埃归焉原文及翻译

1、故水潦尘埃归焉翻译: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2、《共工怒触不周山》【作者】《淮南子》 【朝代】西汉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3、翻译: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