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本什么源四字成语?拔本塞源的成语解释_比喻_圣人_从根本上

本文目录

  • 什么本什么源四字成语
  • 拔本塞源的成语解释
  • 拔本塞源
  • 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成语
  • 拔本塞源-顾东桥书
  • 求“拔本塞原”的解释
  • 拔本塞源的近义词
  • 拔本塞源是什么意思
  • “四字对联”:“拔本()源,追根到底”

什么本什么源四字成语

拔本塞源、正本清源、返本还源、木本水源、本本源源。
一、拔本塞源
白话释义: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拔本塞原,专弃谋主。”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翻译:拔起树根,塞住水源,专门抛弃谋主,
二、正本清源
白话释义: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朝代:唐
作者:房玄龄
翻译:天下的人本性是善良的,应该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
三、返本还源
白话释义: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
出处:·《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还有返本还源者么?”
朝代:宋
作者:释普济
翻译:还有返回原来的地方的人么?
四、木本水源
白话释义:树的根子,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翻译:树的根子,水的源头。人民则有谋事的人在背后
五、本本源源
白话释义:原原本本。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一五一十,从头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滚滚的对那女子哭诉了一遍。”
朝代:清
作者:文康

拔本塞源的成语解释

词 目 拔本塞源
发 音 bá běn sè yuán
释 义 本:树根。源:水流的源头。拔掉树根,塞住水的源头。 ①比喻毁灭或背弃根本忘本叛逆。②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拔本塞源

《答顾东桥书》“拔本塞源论”)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
唐、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目不耻其无聪,而耳之所涉,目必营焉。足不耻其无执,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
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戏谑跳踉、骋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

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成语

釜底抽薪、拔本塞源、抽薪止沸、抽丁拔楔、正本清源。
一、釜底抽薪
白话释义: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朝代:汉
作者:董卓
翻译:我听说过扬上热汤止烫的,还不如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
二、拔本塞源
白话释义: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拔本塞原,专弃谋主。”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翻译:拔起树根,塞住水源,专门抛弃谋主。
三、抽薪止沸
白话释义: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出处:《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
朝代:北齐
作者:魏收
翻译: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
四、抽丁拔楔
白话释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疑难。丁,“钉”的古字。
出处:《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抽丁拔楔。”
朝代:元
作者:李寿卿
五、正本清源
白话释义: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朝代:唐
作者:房玄龄
翻译:天下的人本性是善良的,应该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

拔本塞源-顾东桥书

今日读到《传习录》中卷答顾东桥之书之十二,论及到了王阳明心学重要部分“拔本塞源论”。我不愿将其看得很复杂,简略地翻译一下:
顾东桥写信说:历史中记载了这么多人的这么多行为,都无从印证,因而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天下这么多礼乐制度,都未加考察认证,这样国家建立祖宗祠堂、学校、日历等,都也不知道要用于何处。因而《论语》中说的圣人“生而知之”的东西,就只是“义理”而已。而至于历史中这诸多人的行为与天下这么多礼乐制度,都必须仔细考察研究后才能知其真假、进而知其是否可行。这应该是定论了。

王阳明回信道:祖宗祠堂、学校、日历、礼乐制度这些事物就算制定得很好,但施政者还是会把国家治理得一团糟;就算这些没有制定得很好,施政者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可见,这些与国家治理的好坏并无很大关系。其关键还在于施政者是否有“仁民之心”。这些事物的出现本就是源于施政者的仁民之心。
你说,圣人“生而知之”的东西,仅仅是“义理”。而礼乐制度、古今事变等等,必须考察研究后才能明白是否该按照其行动。但若这些东西真的与“成为圣人”有关系,那圣人也必须学完这些东西后,才能知道这些东西是否可行,那圣人就不能称为“生而知之”了。之所以说圣人生而知之,知道的仅就是义理,是因为这些东西与“成为圣人”没有任何关系。现在人都能去追求那些与“成为圣人”没有关系的东西,而不追求“义理”。真是悲哀。
如果世人不知道我拔本塞源的理论,则只会越加觉得圣人之学好繁琐、好难。
圣人的心体,将天下万物视为一体,凡有血气的天下万物都是圣人的亲人,圣人都想保全他们的生命并进行教养。
大众的心之所以与圣人不一样,只因为被私欲蒙蔽了。天下刚刚出现时,人们都追求“义理”,都希望做好事,有好的德行,表现在外就是舜帝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学校刚刚出现时,人们各自性格的特点都能在学校中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毕业后,各个领域都以德为首要衡量标准,去选举人才,而后终生不换人。选举官以德为首要,而不论尊卑、美丑。当选者,终生勤奋做事而不惧劳苦。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以及全体人民都像是一家人一样,互帮互助。
才能不同的人,都勤勤恳恳地在自己的领域工作。大家都像在一个家庭里生活一样,互相帮助彼此达成养父母、育孩儿的目标。因此,一个人的工作是种庄稼,他就不会羡慕另一个人教书的工作,并且觉得另一个人教书,就是自己在教书。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眼睛用来看、耳朵用来听、手用来拿、脚用来走,这四个一起来实现整个身体的正常运转。眼睛不会以它听不到为耻,且耳朵所从某地听到的声音,眼睛也一定会帮助其看到此地的画面。这就是圣人之学,简单易懂,容易实践,只是致其本心之良知而已。

求“拔本塞原”的解释


běn

yuán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典故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近义词
拔本塞源
英文翻译
abandon
sourc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成语举例:章炳麟《儒求真论》:“遂以此为拔本塞原之义,而万物之情状大著。”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背弃根本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拔本塞源的近义词

近义词:拔本塞原、本末倒置
原词释义:
拔掉树木的根,堵死水的源头。比喻毁灭根本忘本叛逆。
《左传·昭公九年》(《十三经注疏》本2057上栏):王 (周景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在伯父(指晋平公),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辞:责备。 原:同“源”。
傅亮《为宋武帝作九锡文》(《宋书·武帝纪中》二38、《艺文类聚》五三955):乃者桓玄肆僭,滔天泯夏,拔本塞源,颠倒六位,

拔本塞源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 比喻 诸侯 背弃礼法, 侵犯 天子的 直接 领地 。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成语出处: 《 左传 ·昭公九年》:“ 伯父 若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成语例句: 桂阳负众,轻问九鼎,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

拔本塞源的近义词: 拔本塞原 拔掉树根,堵塞水源。比喻自毁灭根本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 狄,其何有余一人。《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英语翻译: abandon sources

“四字对联”:“拔本()源,追根到底”

追根到底

拔本塞源

拔本塞源,读音是bá běn sè yuán,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水流的源头。拔掉树根,塞住水的源头。 比喻毁灭或背弃根本忘本叛逆,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左传·昭公九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