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原文朗读(白杨礼赞的第五段原文)_白杨树_评价_礼赞

本文目录

  • 白杨礼赞的第五段原文
  • 用怎样的感情去朗诵<白杨礼赞>
  • 白杨礼赞
  •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白杨礼赞》
  • 白杨礼赞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 《白杨礼赞》朗读时应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 初二课文《白杨礼赞》:
  • 九年级上册语文《白杨礼赞》课文
  • 标出重音和停顿,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的第五段原文

《白杨礼赞》的第五段原文是: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7。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8,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白杨礼赞全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2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3,这时如果不是宛若4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5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6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7。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8,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9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10,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11,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12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13(那也是直干秀颀14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原载《文艺阵地》月刊第6卷第3期,1941年3月10日出版) 

注释:

  • 礼赞:崇敬和赞美。

  • 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 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 宛若:很像,简直就是。

  •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 恹恹(yānyān):困倦的样子。

  • 横斜逸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晕(yùn)圈:模模糊糊的圈。

  • 婆娑(suō):树木的枝叶随风飘荡,像舞蹈一样的姿态。

  • 虬(qiú)枝:像龙一样盘旋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 伟岸:魁梧,高大。

  •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楠(nán)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 秀颀(qí):美而高。颀,高大的意思。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用怎样的感情去朗诵<白杨礼赞>

读一遍~两遍~三遍~................
读个十遍感情就出来了!
总体的感情是尊敬赞扬骄傲的,做到这就点就不错了.然后咧,每一段每一句要体会到了,才能读出细微的感情.
总之多大声朗读,自然而然感情就流露了.
还有,要不,你搜一搜朗诵的视频或声音什么的吧,不过难找,好像也不好买到.不过谁知道呢?找着看吧

白杨礼赞


1、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
2、使学生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象征手法,在记叙中抒情。
两教时
第一教时

简介作者、时代背景;粗读,理清全文脉络;重点讲读第三段。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 ,赞美白杨树收尾。
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教师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后点拨: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何在,我们留在下堂课再研究。
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写
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四、布置课外作业。
朗读全文,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教时

归纳主题和写作特点。

一、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倔强挺立——顽强不屈,不可动摇或摧毁。
参天耸立——高高地立着,耸入空中。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二、指名学生朗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并思考:(1)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2)下面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下面又一连用了四句排比反问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两个“象征”,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三、指导学生朗读第7、8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并加以比较,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如果按照陈述句的语句来读,语气就要软弱得多了。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同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停顿。(教师作示范,学生反复朗读。)
四、要求学生朗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和第五段(第9自然段),并思考:文章如果只写第一、三、四段,也是一篇完整的散文。那么为什么要写第二和第五段呢?在表达上具有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第二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起两方面的衬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了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了正面衬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又起了反衬作用。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第五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再次赞美白杨树,其作用是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最后,全文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回应开头,十分有力。

五、听朗读唱片(或教师范读),并引导学生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六、布置练习: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六”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白杨礼赞》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白杨礼赞》 篇1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用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道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并不美丽——如果美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的坚强不屈于挺拔,他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直觉的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竞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近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着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节选自矛盾《白杨礼赞》

  【相关阅读】2016年普通话考试常见问题及解答

  我有多少时间准备?

  答:计算机测试同人工测试一样,会安排10分钟左右时间让考生在准备室作测前准备。

  我用什么样的音量?

  答:正常说话的音量:一般两、三人之间交谈的音量。 试音和考试过程音量应一致。常见的问题:说话声音太小,嘀嘀咕咕的,像说悄悄话

  什么样的语速合适?

  答:一个字一个字念清楚,吐字清晰完整,速度稳当,从容不迫。常见的问题:读得太快,字与字都粘在一起,每一个字都不清晰,都有缺陷。

  如何避免漏字、漏行?

  答:读字、词两项时换行可稍放慢速度,看清后再读,不要漏行。测试时,前三项如果有“漏读”现象是要按字扣分的,所以要注意避免漏读,即使有不认识的字,也应揣摩着读一下。

  发现读错能重读吗?

  答:第一项和第二项如果有个别字词读错后重复读一遍,计算机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不会因为一个字的重读而影响整体评分。但不要每个字、词都重复读。考试时沉着冷静,尽量避免错读。

  缺乏对象感怎么办?

  答:调整心态和测试状态,想象着自己是面对着朋友、同伴在说话。

  怎样把握时间?

  答:每道题目的下方都有时间滚动条,你能清晰地了解每题的用时。前三项的时间很充裕,每项读完通常都会有时间多余,可以点击右下方的“下一题”按钮,系统便会进入下一题测试。说话项也要注意时间滚动条,因为这一项一定要说满三分钟。

  说话项能背稿子吗?

  答:说话的30个题目应事先作充分准备,考试时应按题目要求讲述,如有背稿子、离题、不断重复、缺时等现象,都会被扣分。

  周围噪音会影响我的成绩吗?

  答:不会!各个机位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测试选用的话筒能屏蔽别处的声音。建议:专注于自己的考试,不要听别人的朗读。每台计算机的试卷是不一样的。

  考场上遇到问题怎么办?

  答:测试前应尽量解决所有操作上的疑问,测试时不要说同测试内容无关的话。如遇问题,应举手示意,由考务人员前来处理。

  测试用计算机可以任意操作吗?

  答:不要随意操作计算机,不要按动同测试操作无关的其它按钮,也不要拉扯各种连接线,以防出现影响录音的情况。

  考试时《准考证》放哪?

  答:录入准考证号并核对个人信息后,请将《准考证》置于靠走道的考试桌桌上角,以便考务人员收取。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白杨礼赞》 篇2

  一、课程资源的基本分类

  1、校内课程资源:1)教材(2)教师(3)学生(4)学校文化

  2、校外课程资源:(1)家庭(2)社会(3)大自然

  3、信息化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1、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因此,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从开发出来的资源的有效性出发,把关注学生的现状作为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看看这些学生的素质到底达到了多高的水平,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课程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二是要对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活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

  2、从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看看我们的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他们在哪些方面有专长、特长,这样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们才能游刃有余,对学校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

  3、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所谓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的优势,这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形成和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促进。教育部、农业部共同颁布了《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而且,特别强调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确定“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就体现了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思。牧区的学校、林区的学校和渔区的学校具有各自独特的课程资源,“绿色证书”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各不相同,实际上就是要求农村学校从自身的特色出发,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

  4、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本次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但是,以学生为本并不排斥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毕竟学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成员,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我国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也曾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环境恶化、人口极度膨胀等,在特定时期都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作用,成为影响社会正常前进的阻碍因素,社会需要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了解,成为消除这些问题的积极因素,从而导致环保教育、人口教育这些内容作为课程资源被开发并整合进学校的课程资源中来,这实际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开发课程资源,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课程资源这一说法,开发的主体不是学校和教师罢了。

  三、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

  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呈现出来,在人们对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和意义把握得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些课程资源得到及时开发,并发挥的资源效益,有效的管理是根本保障。我们要形成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为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撑。

  1、建立课程资源库

  对繁杂的课程资源应该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类,建设成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作用重大,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需要什么了,就到这个库里进行检索和点击,可以节约大量的寻找资源的时间,而且,同一个资源可以为不同的教师反复使用,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资源库里不仅要有大量文本、文献类的资源,还要有许多超文本类的课程资源,使资源的数量、品种、形式繁多,保持库内资源的充足多样。

  2、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社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纵向从基层学校到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课程研究中心,横向从教育内部向教育外部的交错相连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效应和优势。

  3、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在旧有的被动接受的思维定势框架里,许多教师缺少进行资源开发的信心和勇气,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进行鼓励,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尤其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初始阶段,第一步往往是最难走的。这种机制应该尽早建立,促使学校和教师能尽快适应新课程,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把第一步迈好。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亟待加强2课程资源开发不能局限于编教材3课程资源开发要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

  五、新课程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构建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新课程提出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1)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强调过程性评价。

  ◎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2)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关注、教学设计能力、交流与反思能力。

  ◎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4)考试的改革重点

  ◎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杜绝设计偏题、怪题。

  ◎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前者重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后者具有选拔的性质;逐步扩大高一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等。

  3、发展性评价的内涵与要求

  (1)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评价目的: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过程: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2)发展性评价的要求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工作思路,许多课程实施者感到有些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建议,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

  第一,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

  第二,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工作思路与评价制度”,也可将题目分解以后再进行讨论。对照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再分析讨论的结果。

  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寻找差距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

  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再继续下一阶段的评价工作实施。

  4、考试制度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制度虽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和不足,但它仍是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必须按照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对传统的考试制度进行以下一系列的改革:

  (1)从考试的功能看,要弱化其筛选功能,加强其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2)从考试内容看,要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智力和能力水平;

  (3)从考试的方法看,尽量要灵活多变,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闭卷与开卷相结合。

  ◎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相结合。独立完成的试题可以是闭卷也可以是开卷。

  ◎考场上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相结合。

  ◎笔试与口试相结。

  (4)考试与其他各种评价方法的有机整合。纸笔测验不再是或主要的评价手段,还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运用核查表进行观察、小论文、成长记录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

白杨礼赞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以豪迈以赞扬的语气读出。《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需要以豪迈,以赞扬的语气读这篇文章,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白杨礼赞》朗读时应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层次之美--两个层次,由实到虚,由形体到联想,由形体到象征。第一层次由抑到扬,第二层次逐层深入--由近到远,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由物到精神。
用词之美--课文中到处都是褒义词。
句式之美—“当你……难道……难道……难道”是一组排比反问句,第一句把读者的思绪引向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接着三句说了三种象征意义,从普通农民说到部队哨兵,从具体的人说到精神和意志。“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带动着抒情议论的步步深化,让人们感受到语言文字之中洋溢着的激情。
抑扬之美--先抑后扬。作者赞美的是另一种美:白杨树的美,伟丈夫的美,作者一日气说了白杨树七种可贵的品质,高扬了时代的浩然正气。
情感之美--课文中那带有强烈抒情意昧的议论显得动人心弦。就拿“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一句来讲,作者从各个方面评议颂扬了白杨树的优秀品质,而且层层递进,说了一层又一层,将白杨树美好的形象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用词之美--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八个形容词或者说八个褒义词语分三个层次表达,激情好浓崇敬好深,好像在赞美白杨树,实际上已经在赞美伟大的抗日军民。
构思之美--因物生情,托物言志。让人由村展开联想,让人由白杨树的品质想到北方的农民,让人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想到抗日军民,让人由白杨树的精神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这是由白杨写到人,表现出深刻隽永的意蕴。
象征之美--作者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的农民。文中物与情、物与人的相通之处、共同之点,也就是文中所描写的白杨树的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力求上进、坚强不屈与北方农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所显示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精神内在的一致性。

初二课文《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句子赏析
是不平凡的:
用肯定的判断句“是……的”,加强语气,全句直抒情怀,明确指出白杨的不平凡是作者赞美的宗旨。
是黄绿……大毡子:
用比喻句表现高原上黄土和绿麦的色彩。
那就是……然而实在是……
用“极普通”和“不平凡”相对比用肯定的判断句加转折词把“极普通”与“不平凡”辩证地统一在白杨树身上,加深了对白杨树赞美之情。对全篇来说起了定下基调,领起全文的作用。
“像哨兵似的:”
“猛抬眼”,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突然出现了。“我”的情绪由“恹恹欲睡”到“惊奇”的一叫,文章由低潮转向高潮,眼前的景色由“单调 ”的高原,忽又出现了奇峰。将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但又不直接指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的情绪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起了渲染作用。又用问答句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里“像哨兵”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极普通”:
以“极普通”来衬托白杨树的伟大。伟大就寓于平凡之中。这里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对白杨外形的具体描述,突出强调它的“力争上游”和“倔强挺立”,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是为了借物咏人,也为下面一层点明白杨的象征意义打基础。
这是虽在北方……一种树:
这是一个单句,句子的重点在复杂的定语,它生动描绘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的品质。
决不是平凡的树:
作者,在第6小节中用否定句式:“决不是平凡的树”情不自禁地进一步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比第4小节的语气更进了一层。
没有……虬枝:
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
好女子,伟丈夫:
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以“好女子”和“伟丈夫”对比,突出白杨树与众树不同。
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和其他树种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
但是它伟岸、正直……挺拔:
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挺拔”,实际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这里用了三个程度不同的关联词(“但是”,“也”、“更”)把三个句子变得曲屈波折,好像第一句是强调,中间一句是补充,而最后一句显得特别强调。作者采用婉宕修辞手法,使句子的气势一低一高,由低显示高;一张一弛,由缓和反衬高昂,用中间突出两头。这样的句子,把白杨的品格,按照主次轻重,异常分明地表达了出来。
“难道你就……意志?”:
接连四个“难道”的反问句,像剥笋似的一层深似一层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人深思人和白杨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作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不平凡品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
四个反问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句法同中有异,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连贯有力,赞美之情到这里发展到顶点,这里也是思想内容的精华所在,展现了一种更为阔大更为深远的境界。
作者安排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句的作用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
内容:从树→农民→哨兵→精神和意志
字数:由第1句11个字,到第4句60个字。配合“只……只……”,“至少”,“竟一点也不”,“不更远一点”等词语力度逐渐加大!这组排比反问句,结构相似而有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至此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已清楚明确,即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
作者所以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目的是加强借物咏人的语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作者用倒装的因果句说明赞美白杨“不平凡”的原因,点明白杨的象征意义,把抒情推向高潮。
两个“相似”是排比句。
它不但象征了……尤其象征了……的精神
“不但象征……尤其象征”进一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两个“相似”是排比句,“不但……尤其……”是散句,句式富于变化,与感情的波澜起伏相适应。
去赞美……白杨树
将白杨和楠木对比。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鄙弃之情,深化主题。以昂扬的调子高声赞美白杨树,结束全文,与开头呼应。最后“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是用词气高昂的祈使句来“高声赞美”白杨,立场鲜明,感情十分炽烈!
黄与绿……行驶:
这个长句,开头有三个短句——第一个短句写色彩,第二个短句写宽广,第三个短句写平坦。把看到的自然界的特点,笔姿凝炼的反映出来,如见其形。接着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把主观的感觉写出来,再由主观上的感觉反衬高原的广阔,句子参差,对比鲜明,显得特别灵活。宽广的黄土高原逼真地显现在眼前。
它的宽大……倒垂了:
这句句子,先是正面说,正说不够,再反过来说,修辞上属对比反衬。写上“没有”斜生,从逻辑上讲排除一种不可能性。排除甲,就是加强乙,“没有斜生”到“没有倒垂”,程度加深,排除力量加强,因而反衬力量也就更强,句子表达得更有力量。
然而刹那间……叫了一声的:
这儿一问一答。这样的设问,使答句词气显得肯定、郑重。一个长句之后一个短句,使短句表达得紧凑有力。答句采用“是……的”句式,完全是为了强调。句子里的“是”借用判断形式表示肯定,加强语气,它并不和后面的“的”组成“的”字结构,而是语气助词,表示肯定语气。“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这种排列,从数量上看,是一种递减,而白杨的形象从群象到个别,却逐步清晰高大。数量上的收缩,又是为了放纵,当我们读到“傲然地耸立”的时侯,就有奇峰突起之感。加上恰如其分的比喻,由表及里地显示了白杨的勃勃英姿;再用“恹恹欲睡的情绪”作反衬——所有这些,都突出了使人“惊奇地叫了一声”的原因。
这个句子的主要特点是意思一句句加深,语气一步步高昂(配合朗读更可以显示其特点),作者采用层递手法,着力写白杨顽强向上生长发展;它越是向上生长,越冒风险;越险,它却越向上。“哪怕”句是表示无条件的条件句,采用这种方式,更能体现白杨不讲条件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
那也是直挺秀颀的:
“也是直挺秀颀的”这是从外表上和白杨作比较说的。我们可以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为这样的转折复句:“虽然楠木的外形和白杨一样,‘也是直挺秀颀的’,可是……”作者把前一分句明写,后一分句却略去不写,让读者去思考,体会蕴含在前一分句中的丰富的含意。作者要表达和强调的正是后一分句的意思。这一意思一方面说明了白杨不但“直挺秀颀”,而且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它“极易生长”、“极常见”、“极普通”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着木材,劳动人民喜爱它。可见“那也是直挺秀颀的”一句,明写两种树的“形似”,暗写两种树的“神异”。写“形似”是为了突出“神异”。这括号中的一句对楠木来说是形褒神贬,明扬实抑,对白杨来说,则是一种侧面烘托,进一步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的性格和精神。另一方面,用“也”这个副词构成“也是直挺秀颀的”句子,说明二者外形虽然相同,内质却迥然有异,表示了对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的有力讽刺

九年级上册语文《白杨礼赞》课文

《白杨礼赞》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赞》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

学生分析:

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已初步养成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据调查,学生对文中白杨树的形象、气质较感兴趣,对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进一步探究、运用的兴趣。

设计理念: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白杨礼赞》是一篇文质优美,感情强烈的散文,因此在目标设置时,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去追求。

本文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和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本文象征手法。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诵读体味情感和语言。

2、 教会学生学会以研究、探讨、合作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重点:

1、 分析5、7段内容,归纳托物抒情的写法。

2、 学习托物抒情的手法;及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难点: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 。

2、探究文中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导入: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自主学习:

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1、白杨树给你的总得体印象是什么?团结向上、努力向上。

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白杨树的美?(外形、色彩、品格)

3、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的?(干、枝、叶、皮)

明确:作者从干、枝、叶、皮四方面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目的是突出树的正直,团结,进取,朴质,倔强,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把白杨树拟人化了。

合作探讨:

1、小组朗读第四部分7、8自然段内容。

要求:

1) 学生画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说说前4句运用什么写法?

明确: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气质全面地赞美白杨树。。

2、学生齐读5---8句,看主要运用那两种修辞手法?反问、排比

讨论:这四个句子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逐层加深的?

① 让人由树联想到什么

②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

③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

④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连贯紧凑,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由外向内,由树及人,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第8自然段有何作用?

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揭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4)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哨兵,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种手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

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第7段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运用排比反问修辞由树及人,层层深入,揭示象征意义,第8段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揭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楠木指哪些人?运用什么写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楠木”在文中象征诸如国民党反动派等。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愤慨、鄙弃之情。先抑后扬,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首尾呼应。再次赞美白杨树,深化主题,结束全文。

课堂小结:

在本文写法上我们有哪些收获?

写作手法: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描写景物:由点到面,由近及远,由下到上,由平视到仰视,由外在形象到内在品质。语言句式:多用修辞(排比、反问、比喻 拟人)语言优美,富有感情

巩固提升:

1.仿写句子:

我赞美莲花(菊花,梅花,落叶……),就因为……不但……尤其…

2.补全对联:

赞高原白杨傲然挺立对抗西北风

标出重音和停顿,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的重音和停顿

白杨树/(重音)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重音)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重音)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重音)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重音)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重音)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重音)!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重音)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重音)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重音)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重音)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重音)赞美白杨树!

扩展资料:

《白杨礼赞》词语注释:

1、礼赞:崇敬和赞美。

2、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3、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4、宛若:很像,简直就是。

5、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6、恹恹(yānyān):困倦的样子。

7、横斜逸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8、晕(yùn)圈:模模糊糊的圈。

9、婆娑(suō):树木的枝叶随风飘荡,像舞蹈一样的姿态。

10、虬(qiú)枝:像龙一样盘旋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11、伟岸:魁梧,高大。

12、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13、楠(nán)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14、秀颀(qí):美而高。颀,高大的意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