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关于咏月的诗句
- 求《咏月诗》翻译,
- 《咏月》全诗是什么意思
关于咏月的诗句
1、《春山夜月》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释义: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
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2、《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释义: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4、《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释义:
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
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5、《秋宵月下有怀》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释义: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求《咏月诗》翻译,
贾雨村对月口占一绝(第一回)
时逢三五便团圆(脂批:是将发之机),
满把清光护玉栏(脂批:奸雄心事,不觉露出).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解】
(1)“时逢三五”:“三五”,即每月的阴历十五,月亮即圆.此处暗喻雨村的心事将要得到圆满之意,故脂曰:“是(事)将发之机”!但作者用老庄无常论天道观,认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作者用月圆这种自然规律和天理,来比拟人世间的事物的发展、转化、变更的关节和时间.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以长短高下、生死胜败的对立统一论,去解释世界现象.故,雨村以月圆作为自己的好兆头,而作者却藏有贬意.
(2)“满把清光护玉栏”:表面上看是皎月之光,遍洒玉栏之上,光附着以护之.“玉栏”:宫中或贵族庭院的象征,月光洒上去,冷森森,微朦中带有凄冷之意,以示气象朦胧惨淡.同时“满把清光”又把人引向“满清”之光.脂批所谓“奸雄心事,不觉露出”:指雨村自比有才华想去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之雄心.
(3)“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雨村把自己的飞黄腾达之志,比成天上的明月,在群星中脱颖而出,招来人间许多人的仰慕和称颂.真可谓野心毕露至极也!作者为了衬托出这个末世朽儒的穷途末路的孤寂、暗淡、颓废的心态,特意把他的处身之地安排在寄旅僧房葫芦庙内.“葫芦庙”又隐朝中仕路狭窄.朝殿的侧房称“庙堂”.
《咏月》全诗是什么意思
咏月
唐代: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译文:昨天的圆月已经不是今天的圆月,真怀疑这再圆的月亮是否依旧美丽。在一年的十二个里面,月有时圆又有时缺,可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属于青春年少的光阴又能有多少呢?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的小诗。昨天的圆月不是今天的圆月,真怀疑这再圆的月亮是否依旧美丽, 在一年十二个月里,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能再圆。
可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属于青春年少的光阴又能有多少呢?诗人通过对自然交替的变化,领悟到光阴的无情,岁月短暂的道理,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当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