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的主要事迹(水浒传有关 关胜的事迹)_梁山_事迹_征讨

本文目录

  • 水浒传有关 关胜的事迹
  • 水浒传关胜的主要事迹
  • 关胜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点
  • 水浒传中大刀关胜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 揭秘水浒传中大刀关胜的主要事迹
  • 关胜的主要事迹
  • 与关胜有关的故事及故事情节
  • 关胜的主要事迹概括
  • 关胜主要事迹

水浒传有关 关胜的事迹

1,征剿水泊

梁山军攻打大名府时,太师蔡京召集枢密院官员,商议出兵救援。步司衙门防御使保义宣赞与关胜有旧交,趁机向蔡京推荐关胜,称其有“安邦定国之策,降兵斩将之才”,若拜为上将,必可“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开疆展土”。蔡京便命宣赞前往蒲东,礼请关胜。关胜遂收拾刀马盔甲,带同结义兄弟郝思文,随宣赞赴京。

2,归顺梁山

宋江回抵梁山后,在山下与关胜对阵,并对众将盛赞关胜“将军英雄,名不虚传”。关胜独斗林冲、秦明渐落下风,宋江爱惜人才便下令鸣金收兵。

后来,呼延灼诈降关胜,诱关胜劫寨,将他引入埋伏。关胜被梁山军用挠钩活捉,宣赞、郝思文也相继被擒。宋江亲解其缚,拜倒请罪。呼延灼也赔礼不已。关胜见宋江等人义气深重,遂与宣赞、郝思文一同投降梁山。

3,大聚义

攻打东昌府时,关胜迎战张清,救回朱仝、雷横,用刀口挡住了张清飞石。他无心恋战,勒马退回。梁山排座次时,关胜排第五位,星号天勇星,位居马军五虎将之首,并与徐宁、宣赞、郝思文同守正东旱寨。

4,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关胜随宋江南征北战,在抗击辽国侵略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势力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5,结局

江南平定后,关胜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他在北京操练军马,深得军心,后因酒醉,失足落马身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胜

水浒传关胜的主要事迹

关胜,“大刀关胜”,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上应天勇星,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他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曾力战林冲、秦明两人。宋江恐怕伤害关胜于是收兵罢战。之后吴用安排呼延灼诈降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大寨,关胜被挠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受到宋江的仁德与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圭,单廷圭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关胜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点

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接下来分享关胜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点。

关胜的主要事迹

1.征剿水泊:蔡京调拨一万五千精锐兵马,任命关胜为领兵指挥使,并以郝思文为先锋、宣赞为合后,让三人征讨梁山泊。 关胜分兵三路,攻打梁山寨栅。戴宗奉命赶赴大名府,请宋江、吴用回军梁山,以解山寨之难。水军头领张横立功心切,不顾张顺劝阻,率二三百人去劫关胜营寨,结果被关胜部下探知。关胜设下伏兵,将张横等人全部俘获。张顺与阮氏三雄前来搭救,又中了关胜的埋伏,溃败而走。阮小二、阮小五、张顺被李俊救回,阮小七则被官军活捉。

2.大聚义:攻打东昌府时,关胜迎战张清,救回朱仝、雷横,用刀口挡住了张清飞石。他无心恋战,勒马退回。梁山排座次时,关胜排第五位,星号天勇星,位居马军五虎将之首,并与徐宁、宣赞、郝思文同守正东旱寨。元夜闹花灯时,关胜与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一同带兵杀至东京城外,与官军对峙,接应宋江等人回山。

关胜的性格特点

关胜义气凛然,而且非常谦虚谨慎,只是有时容易轻信自己的朋友。关胜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关胜,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大刀,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

水浒传中大刀关胜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关胜在上梁山之前担任蒲东的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宣赞将其推荐给童贯,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关胜遂出战攻打梁山。攻打梁山中,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在即将败落之际,宋江怕关胜战亡叫停。呼延灼用假投降的方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关胜中计,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延珪,单延珪便投降了梁山,梁山众将受招安后,关胜随宋江出征,冲锋陷阵,杀死辽国都统军兀颜光;在扫田虎,平王庆的战争中也屡立战功;征方腊战常州斩杀方腊手下名将钱振鹏,数战击败梁山战将多人的南军大元帅石宝,最终成功回京。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甚得军心,众皆钦服。

揭秘水浒传中大刀关胜的主要事迹

  关胜是我国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位人物,人称大刀关胜。关于他的主要 事迹 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关胜主要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水浒传》关胜生平主要事迹
  关胜乃三国时名将关羽嫡传子孙,长相与祖上关云长颇为相似,也使一把青龙偃月刀,精通兵法,绰号“大刀”。他熟读兵书,深通武艺,担任蒲东巡检,后得太师蔡京赏识,被调往梁山泊攻打宋江起义军。

  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渐渐不敌,因宋江爱惜关胜人才,不忍伤关胜,下令鸣金收兵。关胜用计擒住水军头领张横、阮小七。呼延灼用诈降之计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大寨,关胜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宋江重义气,归顺了梁山。蔡京于是又调兵马进攻梁山,关胜和“圣水将”单廷珪大战,达到诱敌的效果后,最后用绝招将单廷珪拍下马,劝服他归顺梁山。

  关胜因为是武圣关羽之后,又十分勇武,深得宋江喜爱。排梁山马军五虎将第一位,坐梁山第五把交椅。在攻打辽国、方腊的战斗中表现卓越。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深得军心。

  梁山众将受招安后,关胜随宋江出征,冲锋陷阵,与花荣,张青合力杀死辽国都统军兀颜光;在扫田虎、平王庆过程中屡立战功;征方腊战常州刀斩方腊手下名将钱振鹏,数战逼死击败梁山战将多人的南军大元帅石宝,最终功成回京,金殿受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甚得军心,众皆钦服。一日,操练军马回来,因酒醉失脚落马,得病而亡。
  《水浒传》关胜人物信息
  姓名:关胜

  排名:坐第五把交椅

  籍贯:运城(今山西省运城市)

  绰号:大刀

  武器:青龙偃月刀

  坐骑:赤兔马

  技能:拖刀计,霸严冥动斩,风翔九天

  特性:武勇,士心,高傲

  星号:天勇星

  相貌: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出场回目:第063回

  上山回目:第064回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蒲东巡检。

  梁山职务:马军五虎将。

  必杀技:拖刀计,霸严冥动斩,风翔九天。

  后代:关铃,在《说岳全传》出场,岳云的义弟。
  对《水浒传》关胜的人物评价
  关胜身为北宋帝国的将领,在率兵“剿匪”时被俘。作为军人的他,在没有任何威逼利诱的情况下,居然趋身事宋江,排在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四位领导人之后,位列对梁山贡献最大的林冲之前,成了排天罡第五名的五虎将之首,其中的道理不得不说。

  宋江带领梁山人马兵围大名府后,留守使梁中书连忙派员到东京向岳父蔡京求援。先有十万贯生辰纲泡了汤,现在女儿女婿又危在旦夕,旧恨加新仇,惧怒之下,蔡太师立即召开军事紧急会议,讨论出兵之策。此前,梁山已先后破江州、祝家庄,闹高唐州、西岳华山,击败高俅所派的三路精兵,震动朝野,所以会议开得比较沉闷。在无人发言的情况下,丑郡马宣瓒打破僵局,向蔡京推荐关胜:“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现做蒲东巡检,屈在下僚。此人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宣瓒还补充说:“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

  北宋末年,关羽被朝廷追封其为“忠惠公”,继而又加封“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到明代万历年间则成为帝君,清代顺治年间则追为大帝,当然这是后话。宣驸马之所以强调关胜高贵的DNA,是因为关羽在意识形态里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唯一能与孔子并称的圣人,在江湖的影响尤有过之。尽管关胜当时“屈在下僚”,仅为蒲东巡检司,但“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的模仿秀形象,让蔡京高度重视起来,立即对关胜进行 面试 。三十二岁的关胜眼如丹凤,面若重枣,跨下浑红马,果然和祖上一样,更重要的是他精于用兵之道,是征讨梁山的合适人选。当蔡京提出“梁山泊草寇围困北京城郭,请问良将,愿施妙策,以解其围”这样的问题时,关胜胸有成竹:“久闻草寇占住水洼,惊群动众。今擅离巢穴,自取其祸。若救北京,虚劳人力。乞假精兵数万,先取梁山,后拿贼寇,教他首尾不能相顾。”此计深得围魏救赵之精要,蔡京看出他是个可用的帅才,立即破格提拔为领兵指挥使,拨一万五千名精兵,命其即日征讨梁山。

  关胜果然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一出手就击中了梁山的七寸。宋江立即回师救援大本营,梁中书的危机立即解除。对于梁山的厉害,关胜虽然早有耳闻,然而并没有把这伙乌合之众放在眼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征剿梁山是不能失败的任务,他知道辜负当朝太师提拔的后果。宣瓒的评语果然不是谬赞,关胜对阵当晚,就智擒了张横和阮小七。第二天两军对垒时,关胜力战秦明、林冲毫不畏惧。三人正在挥戈厮杀时,梁山却鸣金收兵。宋江此举不但令林冲等人不高兴,就连关胜也感到纳闷。他把阮小七押来问道:“宋江是个郓城小吏,你这厮们如何服他?”阮小七撇撇嘴:“俺哥哥山东、河北驰名,都称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你这厮不知礼义之人,如何省得?”几句话骂得关胜默默不语。

  宋江收兵的目的是希望收服关胜:“吾看关胜英勇之将,世本忠臣,乃祖为神,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宋江的话,反映出江湖好汉对关羽的崇拜,爱屋及乌,对大刀关胜也产生了连带感情。宋江说他情愿让位,自然是夸大其词,因为等关胜被擒上山后,宋江压根儿就没提这个话茬。但关羽以忠勇为庙堂、江湖所崇拜,如能裹挟到他的后人上梁山,无疑可以提高梁山的威望。在宋江的精心安排下,降将呼延灼诈降关胜,声称宋江非常渴望脱离黑道,特来派他暗中联络关胜,与宋江里应外合破了梁山,拿住林冲等人,作为投降朝廷的礼物。这条计策其实呼延灼已经用过,之前他曾利用与慕容知府的交情,打破了青州城。可惜关胜既不了解以前的战情,又犯了急功冒进之错,对呼延灼的诈降浑然不觉,结果中伏被擒,副将郝思文、宣瓒也为扈三娘、秦明活捉,一万五千精兵全部覆灭。

  在关胜面前,宋江并没有耍胜利者的姿态。他亲自给关胜松了绑绳,把关大刀扶到正中交椅上,纳头便拜,叩首伏罪,说道:“亡命狂徒,冒犯虎威,望乞恕罪。”在两军对阵时,关胜的叫骂义正词严: “水泊草寇,汝等怎敢背负朝廷!”被俘虏后,面对宋江恩威并施的架势,“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在关胜的意识里,此次被俘肯定难逃一死,不料宋江却拜伏到脚下,请求他入伙。惊讶之余,作为主将的关胜居然问郝思文、宣瓒:“我们被擒在此,所事若何?” 郝思文、宣瓒又把球踢给了关胜:“并听将令。”关胜只得说:“无面还京,俺三人愿早赐一死!”关胜求死求得很勉强,已全然无讨伐时“天兵到此,尚然抗拒,巧言令色,怎敢瞒吾!若不下马受降,着你粉骨碎身”的英雄气概。

  宋江非常清楚关胜的想法,就给了他一个台阶:“何故发此言? 将军倘蒙不弃微贱,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此时关胜还能回去吗?蔡京亲自把他一个小小的蒲东巡检司,提拔成为统领万余铁骑的领兵指挥使,而他又在蔡京面前信誓旦旦地要踏平梁山,如今全军覆灭不说,还成了人家的阶下囚。败军之将既不敢承担败责,又不敢面对就义之戮,关胜只能顺水推舟地投降:“人称忠义宋公明,话不虚传。今日我等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愿在帐下,为一小卒。”

  关胜夸赞宋江忠义,无非是说自己受了宋江的感染,为投降找一个美丽的借口,而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才真正说出了自己所面临的窘境。岳飞感于世风日下,曾喟叹说假如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才会太平。在水浒世界里,北宋帝国的武将没有不怕死的。对于关胜的投降,除了怕死以外,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第一,国家对他不薄。关胜身为蒲东巡检司,尽管职位不高,但未被打压排挤;第二,蔡京对他有知遇之恩。无论蔡太师是多么大的奸臣,却没有陷害过关胜。值朝廷用人之际,把他破格提拔为领兵指挥使,又给了他征战立功的机会,着实是很大的恩惠。所以从朝廷的角度来讲,关胜的投降无疑是变节无忠;从蔡京的角度来看,关胜的投降是忘恩负义。继任征讨者单廷圭、魏定国对关胜的指责,代表了主流社会的观点:“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礼说?”理亏的关胜劝二人道:“你二将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权,非亲不用,非仇不弹。兄长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特令关某等到来,招请二位将军。倘蒙不弃,便请过来,同归山寨。” 这套说辞简直就是宋江劝降他时的翻版,不过这话由关胜说出来,就有点理不直、气不壮了。因为他既无林冲之冤屈,又无武松之无奈,他的投降完全是趋利避害。

  关胜上梁山时,正面临攻打大名府这个难题。他立即主动请缨,希望借此机会表现表现,在梁山站住脚跟:“小将无可报答不杀之恩,愿为前部。”投靠新东家的关胜,显示出了真正的才干。他领军直抵北京,杀得李成、索超丢盔卸甲。关胜落草之后,忠实地贯彻宋江黑道漂白政策,动员更多的降将加入梁山。所以当单廷圭、魏定国率军来讨时,他以熟人的身份,试图劝降两人。梁山所有的高级降将,包括呼延灼、单廷圭、魏定国等人,其落草方式如出一辙。先是雄赳赳、气昂昂地领兵征剿,面对“草寇”或降将,总是代表正义痛骂一番,被擒获后却毫不犹豫地归顺,然后出力献策对付旧主,丝毫没有半点气节可言。单廷圭骂关胜骂得很痛快:“辱国败将,何不就死!”被关胜生擒后,立刻改口:“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前后判若两人。

  关胜降服了水火二将后,基本上就在梁山上站稳了脚跟。同关胜一样,临战前豪言壮语,被俘后投降保命的帝国战将,在三十六天罡前二十名里,占有六个席位。这些人在满口忠君爱国的说辞里,迅速地完成了从官僚到草寇大哥的切换。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远 华走私案的材料,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被赖昌星抓住其喜欢美色的心理,弄到床上并拍了录像,于是成了赖氏的一条走狗。蓝甫是怕自己失去既得的利益,才甘心伏于赖氏的膝下。同样,关胜等人也是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而甘愿背叛朝廷。蓝甫的利益是官职,而关胜的利益是性命。以关胜为首的降将集团,是宋江招安路线忠实的支持者和执行者。他们的上山,标志着梁山组织白道化和官僚化的开始。这伙食禄之臣的变节,固然与宋江推行漂白梁山的战略有关,同时也与朝廷重文轻武的思想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这些官员具有趋利避害和有奶为娘的特性,一旦国家有事,往往没有任何道德包袱,立即反水倒戈,承欢新主,并将责任全部推到制度身上。

猜你感兴趣:

1. 关于陈嘉庚的事迹

2. 水浒人物故事梗概

3. 柴进的主要事迹

4. 水浒人物扈三娘事迹

5. 水浒传有关林冲故事

关胜的主要事迹

关胜的主要事迹有征剿水泊、归顺梁山、大聚义、南征北战等。关胜绰号大刀,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
关胜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一人力敌林冲、秦明两人也不过渐落下风。之后呼延灼用诈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圭,单廷圭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书中外貌描写:蔡京看了关胜,端的好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与关胜有关的故事及故事情节

1、关胜归顺梁山。

等到关胜到了梁山之后,便是一人大战林冲和秦明两个人,几经较量都不曾和林冲和秦明分出胜负,倒是迂回多个回合之后,自己渐感不敌,宋江爱惜关胜是个人才,且又不愿林冲和秦明伤了关胜,只得是找个由头下令收兵。

关胜见自己无法取胜,只能是想方设法动用了谋略擒住了水军头领张横和阮小七。呼延灼此刻也只能是将计就计,便开始了假意投降与关胜,实则是引关胜再次进入宋江的大寨之中,此番关胜便被人算计了,只能被活捉了去。关胜顿时心中茫然,只感到宋江是个深情重义之人,便归顺了梁山。

2、关胜献计。

蔡京见关胜一表人才,对他非常赏识,并询问对敌之策。关胜认为“若救北京,虚劳神力”,建议直取梁山,行围魏救赵之计。蔡京遂调拨一万五千精锐兵马,任命关胜为领兵指挥使,并以郝思文为先锋、宣赞为合后,让三人征讨梁山泊。

关胜分兵三路,攻打梁山寨栅。戴宗奉命赶赴大名府,请宋江、吴用回军梁山,以解山寨之难。

3、关胜出生。

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嫡系子孙,长相与祖上关羽颇为相似,与关羽同样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大刀。他虽熟读兵书,深通武艺,却仅担任蒲东巡检,始终屈居下僚。

4、征剿水泊

梁山军攻打大名府时,太师蔡京召集枢密院官员,商议出兵救援。步司衙门防御使保义宣赞与关胜有旧交,趁机向蔡京推荐关胜,称其有“安邦定国之策,降兵斩将之才”,若拜为上将,必可“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开疆展土”。

关胜设下伏兵,将张横等人全部俘获。张顺与阮氏三雄前来搭救,又中了关胜的埋伏,溃败而走。阮小二、阮小五、张顺被李俊救回,阮小七则被官军活捉。关胜将张横、阮小七打入陷车,准备捉了宋江后一并解上京师。

5、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关胜随宋江南征北战,在抗击辽国侵略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势力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征讨辽国时,关胜杀败副统军贺重宝。后攻破太乙混天象阵中的土星阵,与花荣、张清合力杀死都统军兀颜光。征讨田虎时,关胜与公孙胜、呼延灼一同镇守卫州。 他单骑前往抱犊山,收降唐斌、文仲容、崔埜。后又率军驰援榆社县,与索超等人内外夹攻,杀死北将房学度。

征讨王庆时,关胜率秦明、杨志等九位将领屯驻宛州之东,大败安昌、义阳等处援军,擒斩贼将柏仁、张怡。而在简本水浒中,关胜还曾斩杀梁州守将吴炎、红桃山守将景臣豹。征讨方腊时,关胜率军收复丹徒县,交战十四五合便斩杀元帅邢政。

关胜的主要事迹概括

关胜乃三国时名将关羽嫡传子孙,长相与祖上关云长颇为相似,也使一把青龙偃月刀,精通兵法,绰号“大刀”。下面整理了关胜的主要事迹,供大家参考。

关胜主要事迹

1.关胜征剿水泊

蔡京调拨一万五千精锐兵马,任命关胜为领兵指挥使,并以郝思文为先锋、宣赞为合后,让三人征讨梁山泊。 关胜分兵三路,攻打梁山寨栅。戴宗奉命赶赴大名府,请宋江、吴用回军梁山,以解山寨之难。水军头领张横立功心切,不顾张顺劝阻,率二三百人去劫关胜营寨,结果被关胜部下探知。关胜设下伏兵,将张横等人全部俘获。张顺与阮氏三雄前来搭救,又中了关胜的埋伏,溃败而走。阮小二、阮小五、张顺被李俊救回,阮小七则被官军活捉。

2.关胜劝降单廷圭、魏定国

大名府之战后,蔡京又调凌州团练使单廷圭、魏定国征讨梁山泊。关胜与单魏二将有旧,便请缨前去收降二人。他与单廷圭交战五十回合,诈败而走,诱单廷圭追赶,用拖刀计将其打落马下,单廷圭遂降。次日再战,关胜被魏定国的神火兵杀败,退军四十里。魏定国正欲回城,却得知凌州已被李逵、鲍旭攻陷,只得逃往中陵县。关胜又与单廷珪同入中陵县,劝降魏定国。

关胜简介

关胜乃三国时名将关羽嫡传子孙,长相与祖上关云长颇为相似,也使一把青龙偃月刀,精通兵法,绰号“大刀”。他熟读兵书,深通武艺,担任蒲东巡检,后得太师蔡京赏识,被调往梁山泊攻打宋江起义军。

关胜主要事迹

  • 征缴水泊,归降梁山,梁山大聚义,劝降二将,南征北战

  • 1、奉蔡京之命与郝思文、宣赞一同征讨梁山,俘虏张横,阮小七
    2、后来中梁山埋伏被生擒,最终归附梁山
    3、二打大名府时击败索超
    4、参与三打大名府
    5、帮助梁山收服单廷圭、魏定国
    6、元夜闹花灯时,关胜与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一同带兵杀至东京城外,与官军对峙,接应宋江等人回山
    7、征讨辽国时,关胜杀败副统军贺重宝。与花荣、张清合力杀死都统军兀颜光。
    8、征讨田虎、王庆、方腊时斩对方多员大将,立下赫赫战功
    9、江南平定后,关胜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他在北京操练军马,深得军心,后因酒醉,失足落马身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