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认为民放辟邪移无不为矣的根本原因是)_孟子_放辟邪侈_译为

本文目录

  • 孟子认为民放辟邪移无不为矣的根本原因是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 求助!古文翻译
  •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是什么意思
  • 文言文已字用法
  • 求“放辟邪侈”的解释
  •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什么意思
  • 放辟邪侈是什么意思
  •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已”的用法

孟子认为民放辟邪移无不为矣的根本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心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牢固的道义,仁义观念,邪侵正,所以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如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业,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们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因此,后代没有流传下来,我也没曾听说过。如果一定要我说,我就说说用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齐宣王问道:“有什么样的道德,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呢?”

孟子说:“用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方法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的。”

齐宣王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牛从堂下走过,您看到了问:“牵着牛上哪儿去?’那牵牛的人回答说:‘要把它杀了祭钟。’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看它那哆嗦可怜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而把它送进屠宰场。’那人便说:‘那么,就不祭钟了吗?’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只羊换它。’——不知有这回事吗?”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这种好心满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王是吝啬,我早就知道你是于心不忍。”

齐宣王说:“对呀!的确有这样误解我的百姓。齐国虽然小,我怎么吝惜一头牛?我就是不忍看它那种哆嗦可怜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而把它送进屠宰场,所以拿羊换它。”

孟子说:“您莫怪百姓以为您吝惜。羊小牛大,用小的换下大的来,他们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王若可怜牛无罪而被送进屠宰场,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什么想法呢?我的确不是吝惜财物才用羊换牛。您这么一说,百姓说我吝惜财物是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种不忍之心,正是仁爱,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便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声音,便不忍吃它们的肉。因此,君子远远地离开厨房。”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上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这话好像说的就是您。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反过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却说不出所以然来了。您老人家这么一说,对于我的心来讲,豁然明亮了。我这种心情合于王道,又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假若有人向您报告说:“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能够看清秋天鸟的细毛,却看不见一车子柴火,你相信这种话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达到禽兽身上,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用力气;一车柴火看不见,是因为不用眼力;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因为您不肯施恩。所以您不用王道统一天下,只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宣王说:“不肯做和不能做在现象上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跳过渤海,对别人说:‘这个我不能。’这是真的不能。给老年人弯腰作揖,对人说:‘这个我不能。’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您不用王道统一天下,不是属于用胳膊挟着泰山跳过北海一类的;您不用王道统一天下,是属于给老年人弯腰作揖一类的。

“尊敬我家里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老人;爱护我家里的子女,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子女。一切政治措施都这样进行,要统一天下就象在手里运转东西那样容易了。《诗经》上说:‘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就是说把这样好心扩大到其他方面就行了。”

“所以说把恩惠由近及远地推广开去,便能够安定天下;不这样,甚至无法保护妻子儿女。古代的圣贤之所以大大地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诀窍,只是善于推行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达到禽兽身上,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

“称一称,然后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这样,人的心更是如此。请您考虑一下吧!”

“难道您想调动军队,使将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和别的国家结怨仇,然后心里才痛快吗?”

齐宣王说:“不。我为什么这样做才痛快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要求满足我的最大欲望啊!”

孟子说:“王的最大欲望是什么呢?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笑了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为了肥美的食品不够吃的吗?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的吗?或者为了艳丽的彩色不够看吗?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伺侯的人不够使唤吗?这些,您手下的人员都能尽量供应满足,难道您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王的最大欲望可以知道了。您是想扩张土地,使秦楚都来称臣朝见,统治中国,同时安抚四周的外族。不过,以您这样的做法,来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就象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说:“竟然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严重呢。爬到树上捉鱼,虽得不到鱼,却没有后患。以您这样的做法来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如果尽力去做,不但达不到目的,以后必定有灾难。”

齐宣王说:“这是为什么?您可以说说我听听吗?”

孟子说:“假设邹国人和楚国人打仗,您以为哪一个国家会打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打胜。”

孟子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国不可以和大国为敌,人口少的国家不可以和人口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和强国为敌。中国的土地,千里见方那样大的共有九处,齐国土地总起来,只有九分之一。以九分之一的力量想征服九分之八,这和邹国跟楚国为敌,有什么不同呢?王还是从根本着手吧!

“现在您如果发布政令施行仁德,会使天下的士大夫都想到齐国的朝廷上做官,农民都想到齐国田地里耕种,商人都想到齐国的市场上做买卖,来往旅客都想通过齐国的道路,天下痛恨本国君主的人,都想到您这里来控诉。能做到这样,谁能抵挡得住呢?”

齐宣王说:“我头脑昏乱,不能进一步领会你说的这些道理。希望您帮助我达到目的,明明白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坚定的道德观念,只有士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人,假若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便也没有坚定的道德观念。如果没有坚定的道德观念,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刑罚,这等于陷害人民。哪有仁德的君主执政,却做出陷害人民的事呢?”

“所以贤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必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引导他们走善良的正道,人民自然易于听从。”

“今天吧,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够赡养父母,下不能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艰难困苦,坏年成只有饿死。这样每个人只想活命都怕来不及,哪有闲工夫学习礼仪呢?”

“王如果要行仁政,何不从根本上着手呢?每家给五亩地的住宅,四周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穿上丝绵袄了。鸡、猪、狗这些家畜,要及时地饲养繁殖,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有肉吃了。一家一户的百亩耕地,不要耽误他们耕种的时间,八口的人家,可以吃饱了。”

“办好各级学校教育,反复地讲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至于背扛着、头顶着物件走路了。老年人都穿上丝绵袄,吃上肉,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那是决不会有的事。”

赏析

此文洋洋洒洒,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针对齐宣王自恃国力强大,欲“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雄心,及时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肯定保民的重要,又通过比喻,指出齐宣王不保民是不为,而非不能。而宣王之所以不保民而王,不推恩于百姓,他是想以力图霸。而以力图霸一定失败,只有发政施仁,才能胜利。

接着,孟子从下面正面提出“制民之产”和“驱而善之”两项保民措施,并指出,实行了这两项措施,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整个交谈中,孟子如舟师掌舵,中流自如,随意所之。而结构上又紧扣一个中心:依据齐宣王的不忍之心,说服他行仁政,以王天下。全篇以小问题引出大道理,由远及近,步步推论,比喻生动,说理透彻,多用排比,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充沛气势。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这几句选自《孟子》卷五 《孟子·滕文公上》:《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释义

这几句的意思是: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只有士人才能做到。一般的民众,只要没有固定的资产,便没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

2、作品简介

《孟子·滕文公上》创作于前372年-前289年,隶属于先秦散文。作品通过孟子和其他人交谈的语录来讲明道理,形象生动。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求助!古文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所处的时代,战乱不断。他提倡“仁政”,反对攻伐。本文记述了他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议论气势磅礴,辞令巧妙,而且设喻取譬生动活泼。学习本文,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同时,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取譬之妙。
齐宣王②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③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④?”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⑤民而王,莫之能御⑥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⑦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⑧?’对曰:‘将以衅钟⑨。’王曰:‘舍之⑩!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⑾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⑿?”
曰:“有之。”齐桓晋文之事
注释: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晋文,即晋文公,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齐桓公、晋文公与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
②〔齐宣王〕姓田,名辟疆,战国初期齐国的国君。
③〔道〕述说、谈论。
④〔无以,则王(wàng)乎〕(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以,同“已”,止。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⑤〔保〕安。
⑥〔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莫,代词,没有人。
⑦〔胡(hé)〕人名,齐宣王的近臣。
⑧〔何之〕到哪里?之,往。
⑨〔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做“衅钟”。
⑩〔舍之〕放了它。舍,释放。
⑾〔就〕走向。
⑿〔诸〕“之乎”的合音词。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②。齐国虽褊小③,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④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⑤?王若隐⑥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⑦?”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⑧也,是乃仁术⑨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⑩也。”
王说⑾,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⑿。’夫子之谓也⒀。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⒁;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⒂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⒃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⒄,而不足以举一羽;明⒅足以察秋毫⒆之末,而不见舆薪⒇。’则王许之乎21?”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2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23,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24,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25,何以异26?”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27,语28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29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0。诗云:
注释:
①〔爱〕吝啬。
②〔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③〔褊(biǎn)小〕狭小。
④〔无异〕不要感到奇怪。异,对……感到奇怪。
⑤〔彼恶(wū)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⑥〔隐〕痛惜、哀怜。
⑦〔何择焉〕有什么区别呢?择,区别。
⑧〔无伤〕没有妨碍,等于说没有关系。
⑨〔仁术〕仁道,行仁政的途径。
⑩〔庖厨〕厨房。
⑾〔说〕通“悦”,高兴。
⑿〔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 duó)之〕见《诗经·小雅·巧言》。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
⒀〔夫子之谓也〕(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之谓也,……说的就是……
⒁〔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意思是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想不出是为什么。夫,句首助词。乃,这样。
⒂〔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⒃〔复〕禀报。
⒄〔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现在的15公斤。
⒅〔明〕视力。
⒆〔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羽毛,意思是非常纤细。
⒇〔舆薪〕整车的柴。
21〔王许之乎〕大王相信吗?许,相信、认可。
22〔独何与〕却是为什么呢?独,相当于“却”,副词。
23〔不见保〕没有受到爱护。见,表示被动。
24〔王(wàng)〕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5〔形〕情形。
26〔何以异〕怎样区别?
27〔挟太山以超北海〕挟着泰山越过北海。太山,即泰山。北海,渤海。
28〔语(yù)〕告诉。
29〔为长者折枝〕对长辈弯腰作揖。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30〔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②。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③,然后知轻重;度④,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⑤王兴甲兵,危士臣⑥,构怨⑦于诸侯,然后快于心⑧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⑨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⑩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⑾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⑿土地,朝秦楚⒀,莅中国⒁而抚四夷也。以若⒂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⒃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⒄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⒅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⒆,齐集有其一⒇;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21!今王发政施仁22,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23,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24,天下之欲疾 25 其君者皆欲赴愬26于王。其若是,
孰能御之?”
注释:
①〔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见《诗经·大雅·思齐》。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通“型”,作榜样。寡妻,正妻。御,治理。
②〔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这是说拿这样的心加在他人身上罢了。举,拿、拿起。斯,此、这样。诸,之于,合音词。
③〔权〕用秤称。
④〔度〕用尺量。
⑤〔抑〕难道、岂,副词,表示反诘。
⑥〔危士臣〕使军士臣下受到危害。危,使动用法。
⑦〔构怨〕结怨。
⑧〔快于心〕心里痛快。
⑨〔求吾所大欲〕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
⑩〔抑〕还是。连词,表示选择。
⑾〔便嬖(pián bì)〕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⑿〔辟〕开拓。
⒀〔朝秦楚〕使秦楚来朝见。朝,使动用法。
⒁〔莅(lì)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统治。中国,指中原。
⒂〔若〕如此。
⒃〔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
⒄〔殆〕恐怕、可能。
⒅〔邹〕当时的一个小国。
⒆〔方千里者九〕纵横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块。这是当时流行的说法。《礼记·王制》:“凡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
⒇〔齐集有其一〕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九分之一。集,会集。古代计算面积是截长补短加以计算的。
21〔盖亦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盖,通“盍”,何不。亦,语气词,用在句首或句中加强语气。本,指王道。
22〔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义。
23〔商贾(gǔ)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想(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24〔涂〕通“途”。
25〔疾〕憎恨。
26〔赴愬(sù)〕跑来申诉。,同“诉”,控诉。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②,明以教我。我虽不敏③,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④而有恒心者,惟士⑤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⑥。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⑦,是罔民⑧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⑨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⑩妻子;乐岁⑾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⑿,故民之从之也轻⒀。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⒁,奚暇治礼义哉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⒃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⒄,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⒅,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惛(hūn)〕不明白,糊涂。
②〔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志愿。
③〔敏〕聪慧、通达。
④〔恒产〕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恒,常、长久。
⑤〔士〕这里指有志之士。下面的“民”,指一般人。
⑥〔放辟(pì)邪侈(chǐ),无不为已〕不服从约束,行为不正的事,没有不做的了。放,放荡。辟,邪僻、不老实。邪和“辟”的意思一样。侈和“放”的意思一样。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
⑦〔从而刑之〕接着就加以处罚。刑,动词。
⑧〔罔民〕陷害人民。罔,通“网”,这里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这里是陷害的意思。
⑨〔制〕规定。
⑩〔畜〕养活。
⑾〔乐岁〕丰年。
⑿〔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做好事。之,往、走向。
⒀〔从之也轻〕跟着国君走挺容易。之,指国君。轻,容易。
⒁〔此惟救死而恐不赡(shàn)〕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来不及呢。惟,只。赡,足。
⒂〔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奚,何。暇,空闲。治,讲求。
⒃〔衣(yì)帛〕穿丝织的衣服。古时贫民只穿麻布,帛大多是贵人穿的。衣,穿(衣服)。
⒄〔时〕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季节。下文“勿夺其时”的“时”,指农时。
⒅〔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练 习
一 熟读课文,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地说服齐王“保民而王”的,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 翻译下列语句,并揣摩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三 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明)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任重道远
四 本文和《寡人之于国也》都谈到“仁政”。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王坐于堂上”一段事,吃紧在衅钟一节。欲全牛则废衅钟,欲不废衅钟则不能全牛,此中两难区处,正与后“王之所大欲”一段作则样。欲求大欲,则不得不兴兵构怨,欲不兴兵构怨,则大欲似不可得。齐王于此处求其术而不得,故且遏抑其老老幼幼之本心,而忍于置无罪之士民于死地。乃不知不废衅钟而牛固可全,术在以未见之羊易之;则不废求大欲之事,而士民固可不危,其本在施仁制产也。
曰“是以君子远庖厨”者,见王所为曲折以全其不忍之术,皆古人术中之已有;由此则知今人之仁心,与古人之仁术,无不合辙,则亦无疑于“保民而王”之难矣。
——明·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
孟子经济,只是教养二大端。在当时可以行之者,独有齐、魏二大国。然魏王根气大是骄浮,故老孟每每拦截之。独于齐王反复接引,亦只为齐王老实耳。看他此处问答,何等老实。圣主,圣主!
——明·李贽《四书评》
(孟子)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是什么意思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如果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
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是设下网罗陷害百姓。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抑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因此贤明的君主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以养活他们的妻子儿女。

文言文已字用法

1. 文言文以字用法

以,有三个词性,多种意义: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 扩展资料 以,音已(yǐ),当代用法如下: 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 表示用、拿,把,凭借,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表示因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结果,译为“导致”,如“……以塞忠谏之路也……” 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 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表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

3. 古文中的“以”字用法

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

“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中的“以”就作“用”解。

“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以……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例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236376536认为)妙绝。

(林嗣环《口技》)又如: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古文中,也有单独的“以”字作“认为”解的,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中的“以”便解释成“认为”。

“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下面就结合初一语文新教材(最后两例外),谈谈它的用法。 一、作介词用。

“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根据”等。

例如:① 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以”译为“用”。

②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例句中“以”引出“知之”的凭借(或根据)“酌油”,可译为“凭借”。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例如: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例句中“以”的宾语省略,可译为: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② 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译文: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富和尚。

二、作连词用。只表顺接,不表转折。

1、表原因,作“因为”、“由于”解。例如:①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译: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用“文”做他的谥号。 2、表目的,作“(用)来”解。

例如: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译: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3、表结果,作“以至”解。例如:① 以至于寸。

(范晔《乐羊子妻》)译:以至达到一寸。 三、作副词用。

相当于“己”,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结束,可译成“已经”。例如:① 以啮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译:(假设)已经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治好了。 四、作代词用。

表示指代,可译作“这”、“这样”。例如:① 子贡曰:“无以为也!”(《论语•子张》)译:子贡说:“不要这样做!” 当然,“以”字的用法还有很多,限于教材篇目,不再赘述,留待读者自己理解和领悟。

之 1. 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 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2. 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 ①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 何陋之有?(《陋室铭》)② 宋何罪之有?(《公输》)③ 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3. 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4. 文言文中虚词 已 的用法

⑴停止。例: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③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⑤是亦不可以已乎?(已: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⑵已经。例:①狼已半入,止露尻尾。②今南方已定。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④已非它山可拟。

⑶语气词,同“矣“。例:①诸君无意则已。(则已:就罢了。)②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③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④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⑤滋可痛已。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⑷同“以“。例:①已后典籍皆以板本。②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③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④从此已去,勿复如是!⑤则固已破其

谋而折其骄气。(以:这里是用的意思。)

⑸治愈。例:可以已大风,挛 、痿、疠。

⑹太。例: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蛮已众矣。②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⑺完成。例:距 ,又三月而后已。

⑻已而,然后。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却。例:比中有真情,欲辨已忘言。

既。例: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

「已矣」

⑴完了。例: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老夫已矣。

⑵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例:①已而夕阳在山。②已而妪煮芋进。③已而相如出。④已而英、霍山师大起,⑤已而得舟。

5. 【(曹)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

于在这里介词,“对,向”的意思 译为:对曹嵩说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告之于帝.——《列子·汤问》何有于我.——《论语》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 韩愈《师说》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语于富者.——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附文言文于字的用法“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于“可以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于“字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于“字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6.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7. 文言文以字用法

以,有三个词性,多种意义: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求“放辟邪侈”的解释

fàng

xié
chǐ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典故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近义词
为非作歹、肆无忌惮、放僻邪侈
英文翻译
indulge
in
evidoing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成语举例:然而民不知义,复迫困穷,放辟邪侈而入于罪者,非陛下陷之乎?(宋
程颐《上仁宗皇帝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肆意作恶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什么意思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意思是: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大体上就是无恶不做的意思。就是所有的坏事,没有不做的了。

放辟邪侈是什么意思

放辟邪侈,汉语成语,拼音fànɡ pì xié chǐ,意思是肆意作恶。

【拓展资料】

引证解释:

肆意为非作歹。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赵岐注:“放溢辟邪,侈於奸利。”
亦作“放僻邪侈”。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情足於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读书》:“院中肄业生……虽所讲亦不过俗学,然所汲汲在此,则一切放僻邪侈之事,究竟无暇兼为之。”

典籍: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然而民不知义,复迫困穷,~而入于罪者,非陛下陷之乎?——宋程颐《上仁宗皇帝书》 

辨析:

近义词:为非作歹、肆无忌惮、放僻邪侈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肆意作恶。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已”的用法

⑴停止.例: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③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⑤是亦不可以已乎?(已: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⑵已经.例:①狼已半入,止露尻尾.②今南方已定.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④已非它山可拟.
⑶语气词,同“矣“.例:①诸君无意则已.(则已:就罢了.)②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③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④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⑤滋可痛已.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⑷同“以“.例:①已后典籍皆以板本.②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③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④从此已去,勿复如是!⑤则固已破其
谋而折其骄气.(以:这里是用的意思.)
⑸治愈.例:可以已大风,挛 、痿、疠.
⑹太.例: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蛮已众矣.②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⑺完成.例:距 ,又三月而后已.
⑻已而,然后.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却.例:比中有真情,欲辨已忘言.
既.例: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
「已矣」
⑴完了.例: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老夫已矣.
⑵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例:①已而夕阳在山.②已而妪煮芋进.③已而相如出.④已而英、霍山师大起,⑤已而得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