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的故事20字(约法三章的故事)_约法_刘邦_关中
本文目录
- 约法三章的故事
- 约法三章的成语典故
- 约法三章的典故
- 请用100字左右讲一讲“约法三章”的故事
- 约法三章讲的是什么故事
- 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 约法三章成语故事
约法三章的故事
约法三章一词,出自于《史记·高祖本纪》,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事。
公元前207年,刘邦在攻入咸阳后,想住在王宫里面。樊哙和张良却劝诫刘邦不要这样做,以免失去人心。刘邦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接将王宫封闭,只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库房,随即退军至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还把关中的百姓召集起来,并宣布约法三章,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百姓听完后,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人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约法三章现在泛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约法三章的成语典故
约法三章,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约法三章相关典故内容。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后指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汉语文字】约法三章
【汉语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词语解释】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字词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成语性质】中性词。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成语示例
《汉书·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
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一回:“这位继室夫人生得十分精明强干,成亲的第三天,便和督办约法三章,约定从此以后,不许再娶姨太太。”
邹韬奋《经历·种种尴尬》:“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
附:刘邦后来认为三章大律太简略,难以适应统治的需要,萧何便在秦律的盗、贼、囚、捕、杂、县六篇外,又增设户、兴、厩三篇,形成《九章律》,至此汉朝律令基本成行。
成语典故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 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 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 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原文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诬蔑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译文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zhǐ,纸)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约法三章的典故
典故有一类是事典,事典的概念比较清晰,指由古代故事所构制的词语,如“刻舟求剑”、“完璧归赵”等等。我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约法三章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典故介绍
约法三章,拼音yuè fǎ sān zhāng,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历史故事来源
刘邦进入咸阳后,部下诸将见到秦宫室中的珍奇玩好、金银财宝,不禁眼花缭乱,馋涎欲滴。惊奇之余便肆无忌惮地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咸阳城中混乱不堪。一贯 好酒及色 的沛公以征服者的姿态大摇大摆地走进秦宫室,面对不可胜数的帷帐珠玉重宝和数以千计的后宫美女,也不禁贪婪地想 止宫休舍 ,体验一下做关中王的滋味。好在刘邦手下诸将中还有头脑清醒的人,不断地提醒着他。
比如,樊哙对他说:沛公,你是打算将来统一天下,还是打算占有这些财富,只做一个富翁而已?珠宝玉器和美人妇女都是 秦所以亡天下 的原因,你怎么能留在宫中呢?应该赶快还军灞上。但刘邦此时正沉迷于胜利之中,根本听不进樊哙的话。张良听说此事后,也对他说:秦为无道,沛公你才得以至此。这和暴秦有什么两样呢?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希望你能听从樊哙的劝告。在樊哙和张良的苦苦劝说之下,刘邦这才醒悟过来, 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灞上。
刘邦还军灞上后,便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向他们发布安民告示: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关于刘邦的 约法三章 ,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它是刘邦由农民起义领袖向地主阶级代表转变的标志。在秦末农民起义过程中, 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 的现象屡见不鲜,是合理的。在根据 约法三章 ,如果谁敢于再像陈胜、吴广那样杀死将尉,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话,那就要被处死。因此,这是保护地主阶级生命财产的法令。
其次,命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实际上是保留了秦王朝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并使之为自己服务,他们 行县乡邑 ,将刘邦的 约法三章 传达给乡绅百姓,这一作法从本质上讲保护了关中地主集团的利益。第三,更为直接的是,刘邦当众宣布怀王与诸侯的约定,并刻意笼络人心,一再表示他率军入关是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便在很大程度上博得了关中地主集团的好感。于是,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而刘邦则辞让不受,说: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这样一来, 人又益喜 ,他们终于消除了对刘邦的怀疑和戒备, 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这样,刘邦在未来与项羽对关中的争夺中,已经棋先一着了。
请用100字左右讲一讲“约法三章”的故事
公元前207年,汉王刘邦率军占领秦都咸阳。为了稳定秩序,刘邦向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样一来,刘邦获得了关中百姓的拥护。
约法三章讲的是什么故事
约法三章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褒义
出 处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例 句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典 故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军队中。 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像西路和北路出发。 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顺利进了关中。不过,刘邦一进入咸阳城后,显现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做了三个约定 ─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剩下的都可以废掉秦朝法律。 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关于“约法三章“这个典故,来源于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秦二世三年,就是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大军顺利进入关中,驻扎在离咸阳不远的灞上。秦王子婴一看战不成,守也使不得,只好向刘邦投降。秦始皇建立的强大的秦朝帝国就这样灭亡了。
于是,刘邦大军进入咸阳城,将士们开始抢夺金银财物。刘邦也深入宫中,但见各种珍奇古玩、金银珠宝琳琅满目,又见美女如云,刘邦顿时神魂颠倒,飘飘欲仙。他没多想,就往胡亥的龙床上一躺,闭目养起神来。
这时,刘邦手下的爱将樊哙突然闯了进来。樊哙一进门就直言不讳地说:“沛公是想取得天下呢,还是想当个富翁?这些奢华之物,正是秦朝灭亡的祸根。请速还军灞上,切莫迷恋于此!“
刘邦一听,觉得樊哙之言不无道理,但他又确实舍不得离开。这时正好张良走了进来,劝道:“秦如此无道,为天下人所痛恨,所以我们才起兵攻灭他。沛公刚入秦都,便想在宫中寻欢求乐,这岂不是重蹈秦辙吗?我劝沛公切莫因为图一时快活而毁了大业!古人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依从樊哙之言,从速离开这里!“张良一席话,令刘邦幡然省悟。刘邦当即下令兵士查封皇宫府库,然后带领众将士返回灞上军营中。
为了安民,刘邦遍召当地父老乡亲,公开宣布说:“现与诸位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时苛法全部废除!凡官吏民众,均不必惊慌。“随后,刘邦派出使者,协同各地原来的秦吏,将这著名的“约法三章“通告各地,受到秦地民众的欢迎,他们奔走相告。这一正确决策,对日后刘邦称王并建立汉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耶律楚材曾在《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诗中赞叹道:“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刘邦因“约法三章“受到民众的拥护,为他后来夺得天下打下了基础。看来,这“法“大可治军治国,小可规范个人行为。健全的法制,是国富兵强的重要保证。今天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约法三章成语故事
约法三章成语故事:
秦末,刘邦带领义军驻军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他又退守霸上,召集关中一带的领袖开会,宣布废除秦朝的酷刑,为了维护地方安定,同时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成语】: 约法三章
【拼音】: yuè fǎ sān zhāng
【解释】: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举例造句】: 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 邹韬奋《经历·种种尴尬》
【拼音代码】: yfsz
【反义词】: 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灯谜】: 合同规定一二篇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事先约定
【英文】: simple agreement with the people by a new government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