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诸葛亮一出山郭嘉就死了,这背后是巧合还是阴谋
-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司马懿的亲叔叔,潜伏起来就是为了后来的司马家族能够获取权力而一统天下的对吗
- 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为什么不肯出山辅助刘备
- 水镜先生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有什么记载呢
- 水镜先生的行为背后有何目的,为何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
- 刘备落魄时,水镜推荐诸葛亮,为什么只字不提侄儿司马懿呢
- 三国乱世,为何只有卧龙凤雏出山,水镜先生和枪术大师童渊反而隐居山林
- 从“阴谋论”角度看《三国演义》最强谋士排名,诸葛亮为何仅排第四呢
- 司马徽向曹操称病,为何不久后就真的病死了
- 三国时期的神秘人物水镜先生明明能改写历史,为什么最后隐居山野了
诸葛亮一出山郭嘉就死了,这背后是巧合还是阴谋
这实际上是一场阴谋,“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其实是真的,诸葛亮深深知道自己并不是天才郭奉孝的对手,所以便用祈禳北斗之法吸走了郭嘉将星的星华,使得郭嘉英年早逝,自己才肯放心出山。
郭嘉字奉孝,乃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与戏志才、荀彧、荀攸和程昱等人一起辅佐曹操,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在徐州擒吕布,官渡败袁绍,赤壁之战后,曹操感叹郭奉孝若在,不至于如此惨败。
官渡之战胜利不久,刘备便在汝南打算偷袭曹操,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兵少将寡惨败于曹操之手,随后刘备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南下投靠了荆州的刘表来栖身,在这里结识了不少荆州的隐居先生,其中便有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在与刘备谈天下贤才的时候,便趁机提道卧龙、凤雏二人,说道:“天下哪里有什么贤才,只有卧龙、凤雏才是当今真贤士、真才子,二人得一便可以安定天下!”
但是他完全忘记了天下另一个贤才,那就是郭嘉,“郭奉孝”,这郭嘉乃是天生英才,战国神人鬼谷子之后人,所以又被称为“鬼才”,不仅智谋过人,而且具有未卜先知的才能。
早就在派往江东使者的使者回到许昌汇报孙策消息之后,郭嘉便预言到孙策轻而不备,性急少谋,早晚被刺客所杀,后来孙策果然殒命于刺客之手;吕布占据徐州,在派遣陈登来到许昌,没能为自己讨来徐州牧,反而被陈登花言巧语骗过之后,郭嘉便道吕布半年内必定可灭,于是果然应验;晚年郭嘉又建议曹操千里奔袭,直击乌桓,大获全胜,可见其用兵如此出其不意。
于是在南阳隐居的诸葛亮听说之后,只好拒绝出山,于是运用奇门遁甲之术,用北斗之法吸走了郭嘉将星的星华,使得郭嘉英年早逝,自己这才敢在三顾茅庐之后出山。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司马懿的亲叔叔,潜伏起来就是为了后来的司马家族能够获取权力而一统天下的对吗
实际上,不用疑惑,只是个名字罢了,再说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有关系的话,在古代那些思想,司马徽怕是活不成的。这些都不重要,司马懿是名门望族的后裔。这才是最重要的基础。
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为什么不肯出山辅助刘备
历史上关于司马徽为什么不出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点就是许多人普遍认为司马徽在识别名士、推荐人才方面非常擅长,但是让他自己为刘备集团出谋划策他做不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司马徽有大才,他在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后,认为即使辅佐刘备也不可能完成统一大业,所以就懒得出山,不如过过闲云野鹤的自在生活。
首先来看第一点,也就是许多人认为的司马徽本身不适合当军师这个观点。简单点来说就是司马徽虽然眼光独到,结识一众有智慧有谋略的知识分子,但是他自己并不适合行军打仗,没有做军师的才能。
历史上对司马徽如此吹捧也就是因为他向刘备推荐了庞统和诸葛亮,这两个人之后的成就也间接证明司马徽看人真的很准,再加上历史上的司马徽没有什么出谋划策的记载,所以就给后人一种司马徽只会看人这种错误的印象。由于历史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这个原因只能作为参考。
再来看看第二点,就是司马徽甘心当隐士,不愿出山这个观点。这个原因可信度比较大,因为华夏历史上的文人受道家思想影响极深,有的人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对功名利禄很不屑,只想安安心心、快快乐乐过自己的小日子,司马徽可能正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司马徽作为三国谋士,能够整天和诸葛亮、庞统、徐庶这种等级的人整日高谈阔论,谋略肯定不会差,他不肯出山可能就是因为不想像诸葛亮一样呕心沥血罢了。
水镜先生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有什么记载呢
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历史记载一个是隐士,一个是军事家。
水镜先生和司马懿之间并无关联。
水镜先生性格清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本名叫司马徽,水镜先生是别人对他的尊称。他与司马懿之间也就是同姓了,并无很大牵连。他向刘备推荐了很多人才,但却谢绝了刘备的的邀请,在他看来,刘备那并没有好的发展,才会选择不去他那。他虽有才华,但终不得重用,始终没有一展才华的机会。曹操闻听他的才能,想去委以重任,司马徽却病重了,不久就过世了。
司马懿和司马徽两人可能是司马迁后代。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两人同姓司马,司马是皇帝讳懿。司马懿的事迹都是大众所熟知。他的作为也是很大,被曹操收为帐下,一开始并不是很乐意去,但后来没办法还是得去,但他跟曹丕的时间还是比较多一点,最后还帮助曹丕夺得了天下。他的计谋非常多,而且他的足智多谋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也正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才会辅助了几代君主,成为了治国大臣。但是别人对他的评价还是耍阴谋诡计和城府太深,以致千百年来背负着骂名。
他们一个愿意跟随曹操,一个并不愿意跟随曹操。
司马徽是很愿意跟随曹操打天下,但奈何自己身患重病去世了。而司马懿却并不愿意跟随曹操,但因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跟随曹操打天下,他们阴差阳错的人生也确实让人深思了。司马懿因着跟着曹操而成了有名的军事家,而司马徽因了病逝,这一生就碌碌无为而过了,并没有留下丰功伟绩了!
司马懿算得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军事上屡建功勋,而司马徽可能就差他很多了。但他有识人的慧眼,向刘备推荐的人才都是很出色了。
水镜先生的行为背后有何目的,为何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
原因有二点:原因一是水镜先生觉得刘备是可以光复汉室的最佳人选;原因二是水镜先生了解诸葛亮性格,诸葛亮要有伯乐才肯出山。在水镜先生眼里他们两个人结合才是最佳,对谁都有好处,因此水镜先生推荐诸葛亮给刘备,事实证明水镜先生的眼光真好。
01、原因一是水镜先生觉得刘备是可以光复汉室的最佳人选
我们都知道,刘备可以得到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很大原因是水镜先生推荐,诸葛亮感念刘备的诚心才出山。但是水镜先生为什么要推荐诸葛亮呢?水镜先生怎么对刘备这么好,推荐这么好人才给刘备呢?
其实原因是非常简单,水镜先生对汉室有着非常深的感情,他觉得自己的家族受着汉室照顾那么多年,加上他现在有人脉也是祖宗积累下来的。而刘备又一心想要恢复汉室,就算刘备暂时落魄,在水镜先生眼里,还是觉得刘备有资格问鼎最高位置,就需要有能力的人来辅佐,比如诸葛亮。
02、原因二是水镜先生了解诸葛亮性格,诸葛亮要有伯乐才肯出山
诸葛亮虽然还没有加入任何阵营,但是诸葛亮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作为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就非常了解诸葛亮性格,知道他不是不愿意出山,而是没有遇到伯乐,所以情愿呆在自己的茅庐。
从当时来看,水镜先生为诸葛亮着想,推荐诸葛亮给刘备也是非常用心的。要知道曹操实力是不差,可是曹操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手下的能人也非常多,这样情况下诸葛亮去到曹操的阵营就没有半点出彩,可能还得不到曹操的重用。
因此水镜先生想来想去,刘备现在手下无谋士,那么诸葛亮去辅佐刘备就刚刚好,双方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皆大欢喜。
刘备落魄时,水镜推荐诸葛亮,为什么只字不提侄儿司马懿呢
首先的问题是,水镜先生司马徽,是如何成了司马懿的叔叔了?两人虽都姓司马,却并无任何史料证明,两人是亲戚!哪怕《三国演义》里,都没有相关内容。如真能如此推论的话,那么张飞、张辽、张郃,是不是也就是亲兄弟了?
水镜先生是三国时著名隐士,客居荆州时跟另一著名隐士庞德公的关系非常好。而庞德公有个侄子叫庞统,同时还有位弟子叫诸葛亮!无论庞德公还是水镜先生,都对这俩后起之秀寄予厚望。故而,庞德公一口气起了三个绰号,水镜先生给了司马徽,然后就是卧龙和凤雏,给了诸葛亮和庞统!
故而在当时,水镜先生跟诸葛亮、庞德等的关系异常融洽,且还是前辈身份。自然他就理解年轻人想建功立业的心理了。庞统首先被周瑜发现,然后出山了,当了周瑜的功曹!诸葛亮却不一样,天天自比管仲乐毅,却又表示不想出山——这不就是自相矛盾了吗?你若真不想出山,何必抬出助齐桓公称霸春秋的管仲,和差点灭强齐的乐毅?这两位都是建立了大功业的人。
对诸葛亮这种玩法和心理,水镜先生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他知道,诸葛亮不是不想出山,不是不想建功立业,而是在等待时间,观察天下,寻求明主!
因为此刻的天下,主公遍地走,所有诸葛亮必是经过了筛选。比如最有名的几位,曹操不行,刘表不行,孙权那里也不行,否则以诸葛亮的门路,他早就过去了。不是诸葛亮的几个好哥们,就都跑到曹操手下了吗?还有诸葛亮跟刘表是拐弯亲戚,只要一句话,照样能出山!至于孙权那里,他哥诸葛瑾在那里呢!所以诸葛亮的门路很野,很广,跟荆州实际统治者,荆州七大家族,几乎都有联系,并不是一般的名士。
因此,当刘备遭蔡瑁的追杀,偶遇了水镜先生后。由于刘备之前一直口碑非常好,且又有皇叔的身份,更主要的是,刘备志向远大,还搭建好了半个台子——只有猛将关羽张飞赵云,却没有谋略的军师!这种情况正适合诸葛亮。
因为从诸葛亮门路野,却不出山来分析,诸葛亮的心思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想要出山,除了得到他认可外,还必须给合适的地位。所以,水镜先生这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但很可惜的是,水镜先生这位老前辈,早已看透了当时的风云变幻。刘备虽必会重用诸葛亮,给予其平台,给予其巨大权力,可惜却是根基太浅了,没法跟一统北方的曹操和经营了两代的孙权持久抗衡。所以在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才说出了那句: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就是这个意思!
三国乱世,为何只有卧龙凤雏出山,水镜先生和枪术大师童渊反而隐居山林
首先一个原因,是因为司马徽年事已高,若想长寿安康,必先要保证自己无忧,他在山林之间,不为凡是所扰,自可增加自己的寿命,如果出入红尘,出山辅助,无论是辅助哪位君王,都毕竟忧心忡忡,也将使用阴谋诡计,这些都是水镜先生不想的,所以退隐红尘,活在山清水秀之间,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司马徽看透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群雄并起的年代,肯定会有人出现一统江山,无论他是否出山,这天下都会一统,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是时局。再加上,他不想因为他的辅助,让某个人得到江山,最后这个人一样劳民伤财,做成了一代昏君,在滥杀无辜。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不要忘了,刘邦在没拿到江山之前,也是一个仁德的好君王。与其这样不如自己不出山,随其自然的好。
司马徽知道天命难违,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与司马懿苦斗多年,中间各有成败,但是相对而言司马懿败的较多,可是始终难让诸葛亮进入中原,诸葛亮深知,若想进入中原,必须除掉司马懿,不惜用掉上万担粮食,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在火烧赤壁和和草船借箭时,可以看出,诸葛亮推算天文天气,相当精准,否则不会有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的成功,这一次他推算上方谷无雨,况且此处三年没有下过雨。可是就在他火烧司马懿,司马懿即将自杀时,天空下去了倾盆大雨,让诸葛亮的计谋和上万担粮食“灰飞烟灭”水镜先生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即使他出山,也改变不了天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有人喜欢安静的林中生活,有人想要在官场上实现自己的抱负,名留青史。“水镜先生”司马徽和童渊只是做了自己的选择,平凡没有波澜的度过一生。如果“水镜先生”司马徽和童渊是另一番性格,出山致仕,那也就没诸葛亮和赵云什么事了,三国又是另一番局势。水镜先生绝对能代替诸葛亮的称号,童渊肯定能揽下三国所有武将的称呼,三国第一猛将也不在话下。
从“阴谋论”角度看《三国演义》最强谋士排名,诸葛亮为何仅排第四呢
本文讨论的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历史。依照《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故事情节,且排除作者个人对人物的评价,就其中发生的人与事进行“阴谋论”讨论。
《三国演义》故事中,充满了谋略与战争,如果抛弃了“阴谋论”单纯讲事件,会使三国趣味性大打折扣。
本着对《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故事及人物,以“阴谋论”角度来探究一下:这一时期谋士前五名。
三国谋士
第一名:架构大师——司马徽
司马徽是隐士,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谋士。然而他对当时政治却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谋士,并表示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得天下。事实上,诸葛亮很清楚他只能帮助刘备促成“三国鼎立”,而无法实现一统中原。水镜先生与诸葛亮熟识,平时必然不少讨论天下大事与格局走向,对诸葛亮的大势分析定是了然于胸。
那为何司马徽明知诸葛亮无法帮助刘备取得天下霸业,却还要帮助刘备获得诸葛亮呢?
因为他在等待一个时机!只有三分天下,未完成最终霸业,才能保住家族产业。司马徽是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温县与禹州的直线距离仅60多公里。而当年的司马氏是北方的世族大家,司马徽是隐士,他很有可能是司马家族中的一支。而他帮助刘备,让天下三分,才能让家族有更广阔的生存土壤。
从结果来看,司马家族在蜀国灭亡后,夺取魏国政权,后接受吴国投降,完成大一统。司马徽用诸葛亮完成三国鼎立,避免魏国过早完成统一霸业,曹操如果过早完成统一,就不再需要北方的大家族支持,甚至会像刘邦一样为了维护政权去铲除所有的威胁,那样司马家族和其他大家族一样都会遭受重创。只有形成三国鼎立,司马家族才能保全实力,而这一切的大框架,正是司马徽设计的。
“水镜先生”司马徽
第二名:能屈能忍——司马懿
司马懿是司马家族在朝堂的杰出代表,不只老谋深算,还特别能忍。他城府深不可测,偏偏曹操疑心重,孟德生前一直提防着司马懿,明知司马懿有大才却不敢重用,有重任也不敢长用,总是防着、压着。曹操能识人,帐下谋士众多,但真正让曹操不放心的恐怕只有司马懿一人,从刘备讨来的徐庶虽“一言不发”,但不至于像对待司马懿一样小心谨慎提防。
曹操让司马懿先后作为曹冲和曹丕的老师,可见对司马懿才能的认可;司马懿能辅佐曹丕最终在众曹氏子孙中胜出,并最终让曹丕称帝,可见其实力非凡。
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有两个笑话:空城计、“死诸葛吓退活仲达”,其实大抵意思接近,诸葛亮用计戏耍司马懿,导致到手的胜利被司马懿弄丢了。其实从阴谋论角度想,司马懿是故意输掉的。表面上司马懿输了,被羞辱了,但实际上,他们的兵力没有损失,而且赢得了更多让家族发展壮大的时间。试想,如果司马懿直接打败了诸葛亮军队,会发生什么事?蜀国提前灭亡,蜀国灭亡吴国也无法留存,魏国提前统一,而这时候司马家族还没有实力夺权,只能被皇权削弱家族力量。
所以司马懿为了保存家族实力,不能急于统一,只有等:等到曹家出现弱的统治者,等到曹操时留下的忠实强悍的文臣武将逐渐消亡,等司马家族足够强大,一切时机成熟以后,才到了统一天下的时候。直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家族依然没有夺权,可见司马家族的谨慎!最终到司马炎时,认为时机已到,才逼皇帝曹奂退位,建立西晋,接受吴国投降,完成统一大业。
所以,从最终结果来看,是经过司马徽、司马懿两位神级谋略家的规划和长期努力,才最终取得司马家族的大一统霸业。
曹操与司马懿
第三名:从不犯错——郭嘉
曹操能统一北方,郭嘉起到重要作用。郭嘉为曹操帐下第一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屡献奇谋,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郭嘉为了取得胜利,献计建议曹操抓住时机先灭刘备,后攻袁绍。结果,曹操打败了刘备,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妻子,并且在面对强敌袁绍时,为了稳固军心,提出《十胜十败论》,从理论上和心理上,为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司马徽向曹操称病,为何不久后就真的病死了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无数风云人物曾在这段时间里纵横捭阖,给后世留下了让人叹为观止的事迹。
今天凡人将给大家介绍一个,此人曾因一句话被人们熟知,当年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后最终选择追随刘备时,他曾评价诸葛亮时说“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凡人说的这个人就是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另外司马徽在举荐人才是,总会说“好好好”,因此司马徽也被称为“好好先生”。司马徽曾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可以说正是举荐为刘备最终成为三足鼎立之一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自己怎么至死都没有出山呢?要知道在当时建功立业是无数读书人的伟大抱负。
为何偏偏司马徽就没有在那个激荡的时代,司马徽却甘愿做一名隐士。这里面的原因,凡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年龄身体问题
公元207年,26岁的诸葛亮出山。而此时距离司马徽去世公元208年仅剩下一年,虽然司马徽出生年龄不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他要不年龄偏大,要不身体不太好,历史已经没有给他多少时间了。
原因二、早已预料三方都不能实现一统中国
有一种说法,三国时司马徽下的一盘棋,他虽然不出山但洞若观火。这点在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有所体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可能作为老师,司马徽不希望卧龙埋没吧。
另外,在一些评书家口中曾有一个解释:水镜先生洞察天下,明知不可为而不为之。这句话的一生就是说司马徽早知道孙刘曹三者都不能一统天下,因此他也没必要再出山了。
原因三、个人追求不同
有的人喜欢退居幕后,司马徽可能就是这样一类人,他喜欢让自己的徒弟去施展才能。司马徽隐居已久,早已习惯了田园文人生活,于乱世相比,司马徽更喜爱这种生活。他比较谦逊,大度,极力推荐诸葛亮,既不使刘备感到失望,又使诸葛亮找到明主,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司马徽很享受。
综合这三个原因,凡人认为第二个原因是造成司马徽至死没有出山的关键因素。
公元208年,曹操挥军南征,荆州刘琮投降,结果司马徽被曹操所得,曹操本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三国时期的神秘人物水镜先生明明能改写历史,为什么最后隐居山野了
根据小说的介绍,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颖川人氏。小说对水镜先生的外貌描写也非常精炼,就八个字“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对水镜先生的住处草堂也略加描写,“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关于水镜先生,整部小说就这么多描写,却活脱脱将一位隐士高人的形象尽显于读者面前。刘备于马跃檀溪脱险之后不期路过水镜先生的庄上,于是当时历史上的两位显隐代表人物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人生交集。
刘备素问司马徽有经天纬地之才,想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成就霸业。但是司马徽果断拒绝,并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人,即所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刘备知徐庶乃一奇才,认其为军师,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但是就在诸葛亮随刘备出山之后,司马徽却评价道:“孔明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该句话说明作为著名的高士的司马徽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得不了天下。
这简直就已经将后来的历史给定格了。
事实上也确如此,诸葛孔明先生尽管满腹经纶,神机妙算,然终其一生鞠躬尽瘁,仍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嗟叹。身前已知身后天下事,水镜先生实乃高人!他在评论徐庶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件事时所说的另一句话“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后的命运和结局。水镜先生实乃三国时期一神秘大隐!真正高人中的高人!
因为司马徽年事已高,若想长寿安康,必先要保证自己无忧,他在山林之间,不为凡是所扰,自可增加自己的寿命,如果出入红尘,出山辅助,无论是辅助哪位君王,都毕竟忧心忡忡,也将使用阴谋诡计,这些都是水镜先生不想的,所以退隐红尘,活在山清水秀之间,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明人心,明天下事
司马徽知道天命难违,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与司马懿苦斗多年,中间各有成败,但是相对而言司马懿败的较多,可是始终难让诸葛亮进入中原,诸葛亮深知,若想进入中原,必须除掉司马懿,不惜用掉上万担粮食,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
在火烧赤壁和和草船借箭时,可以看出,诸葛亮推算天文天气,相当精准,否则不会有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的成功,这一次他推算上方谷无雨,况且此处三年没有下过雨。可是就在他火烧司马懿,司马懿即将自杀时,天空下去了倾盆大雨,让诸葛亮的计谋和上万担粮食“灰飞烟灭”,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天命难违,诸葛亮想要七星灯续命,只要他能成功,就可北伐成功,可是他还是失败了,天命难违,注定司马懿的统一。水镜先生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即使他出山,也改变不了天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