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节日大全(五十六个民族有哪些节日)_节日_农历_传统节日

本文目录

  • 五十六个民族有哪些节日
  • 56个民族各有什么节日
  •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56个民族节日大全简介
  • 56个名族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 我国56个民族都有什么节日
  • 56个民族的主要节日
  • 56个民族各过什么节

五十六个民族有哪些节日

五十六个民族共有的节日为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除法定节日外,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56个民族各有什么节日

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概括: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据中国政府考察统计正式确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的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6、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7、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8、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

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9、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10、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11、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12、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13、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14、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15、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16、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

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17、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

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18、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19、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20、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21、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22、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着节等。

23、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24、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25、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26、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

27、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28、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29、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30、土族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31、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32、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33、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34、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35、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36、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37、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38、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39、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40、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

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41、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42、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43、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44、基诺族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45、布依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46、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47、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48、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49、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50、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51、高山族的节日

台湾高山族的排湾人,每年十月金秋季节,各个部落都要举行丰收节的盛会。热情的排湾人总是请来许多客人,一起庆祝丰收。人人把家中的好酒好菜带到盛会地点,首先敬族长或村长一杯“敬长酒”,祝愿大家幸福快乐。然后以酒代茶,任客人狂饮。高山族的春节别具特点:其一,以往每当除夕夜晚,一些寺庙里要演出“避债戏”,欠债欠租的人躲进寺庙里看戏。

其二,全家人在大年夜里,要一齐围坐在放火锅的大圆桌子前聚餐;其三,“走春”,是民间“拜年”的俗语,特别盛行,走春人所到之处互致祝福,主人以装有糖果、甜菜的食盒款待;其四,春节期间,高山族同胞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芥菜”,吃这种菜预示寿命长。住在台湾兰屿岛上的高山族雅美人的妇女,大都留着长长的头发,每逢年节,她们便在村寨草坪上翩翩起舞,随鼓乐有节奏地把头发抛前抛后,一扬一落。据说跳这种长发舞,是祝父母长辈延年益寿之意。

52、汉族节日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

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53、赫哲族节日

乌日贡节 “乌日贡节”产生于1985年,意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五月中旬,节期2至3日,地点在同江市与饶河县赫哲族聚居区轮流。

54、门巴族节日

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

曲科节:在每年的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过节时人们聚集起来,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然后在喇嘛和扎巴的带领下,背经书举经幡,围绕村庄和庄稼地转一周,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庄稼丰收。群众自备酒饭,在地头田间载歌载舞,整个活动进行2—3天。

萨嘎达瓦节: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到时每家都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糌粑、酥油和青稞酒,交给寺庙,寺庙的喇嘛再把糌粑做成“措”分给大家吃,众人互相敬酒吃喝,到晚上,每家房前屋后还要点酥油灯,以示庆祝,并把这一天作为进入农时的标志,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要开始做农活了。

主巴大法会:是墨脱宗全宗性的大法会,在丰收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间举行,历时3—18天不等,歉收之年不举行。主要活动有念经、跳神、演出宗教戏剧等。人们自备酒肉、食物,欢聚一起,白天饮酒观看跳神表演,夜晚在野外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达旺大法会:在每年的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历时三天。节日里,人们除了观看跳神表演、传统戏剧《卓娃桑姆》、跳牦牛舞等,还要举行一些自娱活动,如赛马、拔河、射箭等。

55、裕固族节日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剪马鬃节、祭祀“腾格尔汗”活动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祭“腾格尔汗”仪式源自古老的萨满教习俗。“腾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腾格尔汗”即“天神”(也称“长生天”)。从初一到十五为宗教节日的正月大会,寺院多举办酥油灯花展,僧人头戴牛头马面等假面具跳“昌木”(护法)舞,边跳边念念有词,场面十分隆重。

剪马鬃节

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择日举行,一般为期两天。届时马主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还放置一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盘里。塔表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马鬃的剪刀把上也系条吉祥的白色哈达。

56、景颇族节日

景颇族的节日有全民性的传统目瑙纵歌节、生产方面的新米节、南瓜节、包谷节、青年人的能仙节等。

目瑙纵歌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景颇族支系叫“目瑙”, 载瓦、龙峨、勒期等支系称“纵歌”,现在统称为“目瑙纵歌”,其本意均为“跳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办,一般为期2—6天,时间取双不取单。举行庆典活动时,首先要选择一块风水良好的吉祥之地作为场地,在场地中央竖立4棵目瑙柱,每棵柱上都画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正中间交叉着两把长刀和宝剑。

紧靠目瑙柱是两座奏乐高台,围绕高台的木桩上挂有各种乐器,如鋩锣、大皮鼓等。以目瑙柱为中心,用竹片等围成一个圆圈,来自四面八方的族胞和来宾在“瑙双”(领舞)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鼓点,伴着豪壮的乐声翩翩起舞。相传在久远的年代惟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目瑙舞。一次太阳王举行盛大的“目瑙”庆典,邀请地球上的鸟类前去参加。

雀鸟们学会“目瑙”舞后回到地上跳时被景颇族的先人看到,大家一同去观看并学会了跳“目瑙”舞,流传至今,成为一个民族盛大的庆典。旧时“目瑙纵歌”主要有山官和有财力的人主持,用于祭祀、庆祝农业丰收和战争而举办,还请董萨前来主持和组织,吟唱景颇族的创世史诗,杀牛宰鸡祭鬼魂。

1980年以后,中断了20余年的节日重新恢复,其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屏弃了原来念鬼祭鬼的内容和程序,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

新米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每年在谷子成熟未正式收割前举行。新米节前,主人将自己地里长的最好的谷子收回来,晒干,舂好,并备好酒菜。在节日的那天,邀请邻里来做客,用新米煮饭,让大家来品尝。在宴庆开始之前,主人要举行祈祷仪式,感谢谷魂和众鬼给了一个好收成,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蓄平安,获得更大的丰收。新米节实际上也是个交流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农耕交流会,人们一边饮酒谈笑,一边谈论农事,谈论来年的计划。

能仙节: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扩展资料: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调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民族。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

参考资料:

56个民族-百度百科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1、蒙古族

蒙古族新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成吉思汗纪念节,农历三月十七日。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敖包节,农历七月十三日。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泼水节,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花街节,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

4、东乡族

东乡族每个月都有节日,每过了年逐月轮换,一年12个月,每个月36年后循环往复一次。这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乡族有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

布朗族的节日与农业生产和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双版纳、澜沧、双江等地区的布朗族受傣族的影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节日尤其繁多。

如“考瓦沙”(关门节)、“奥瓦沙”(开门节)、桑堪比迈(新年)、尝新节和以“赕”为中心的各种节日活动。

施甸布朗族与汉、彝两个民族杂居,节庆多受汉、彝民族的影响,节日绝大多数与汉族相同,只有少数节庆还保留本民族固有的特点,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

6、怒族

相传怒族以前每隔三年才过一个年,后来因受其他民族的影响改为一年过一次,时间有元旦及春节前后两种之分。年前,要准备好烧柴、杀猪、煮酒、舂粑粑、打扫卫生。过年的第一天晚上,要请长者吃饭。

新年第一天的凌晨要打祖先水,第一碗饭要让狗吃。初一至初三不串门。春节期间,老人在火塘边饮酒唱歌,青年人则射弩、摔跤、打秋千、弹琴跳舞  。柔若人的节日有春节、火把节、七月十四、新米节、祭山林节等。

7、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撒班节”。

8、回族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9、满族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满族先民形成了富于自己民族特点的岁时文化,如远在渤海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春节、端午节等节庆习俗。这些习俗与其受到汉文化影响有关,但也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如女真人在端午节有采艾蒿、吃艾糕、系长命锁、射柳祭天等习俗。

清入关后,满族的岁时文化与汉族文化结合,互相吸收,渐趋一致,其间仍然显示出满族岁时文化的某些特色。如满族春节吃饺子、吃萨其玛,满族的端午节不是祭祀屈原而是为了健身祛病等等。

10、黎族

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爱情节(每年农历三月三日)。

11、纳西族

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间举行。新年,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还有棒棒会、三朵节、火把节、七月骡马会、“烧包”节。纳西族还有诸多节庆习俗,诸如香格里拉三坝乡的“白水台会”,永宁纳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

12、撒拉族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撒拉族人的三大节日。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有:转“拜拉特夜”节、“法蒂玛”节、“盖德尔”节。转“拜拉特夜”节在斋月前第15天夜举行,各家各户邀请阿訇到家诵经。

“法蒂玛”节,在斋月的第12天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一般只有成年妇女参加,每7人凑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玛”节。

“盖德尔”节在斋月的第27日举行,也称“小开斋节”,以一个“孔木散”为单位制作麦仁饭、油香、包子等,请阿訇、满拉到家中念经,准备开斋 。

13、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14、独龙族

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就是过年,独龙语叫“卡雀哇”。一般在农历的冬腊月,即每年的12月到翌年1月间举行,没有固定的日期,具体日子由各村寨自己选定。

节日的长短视食物的多少而定,或两三天,或四五天。节日里,人们祭祀天鬼山神、抛碗卜卦、共吃年饭、唱歌跳舞以至通宵达旦,而最热闹、最隆重的就是剽牛祭天。

15、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

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16、侗族

侗族一年中的各种节会活动不下百处(次),仅黔东南侗族地区一年之中就有各种节会活动84次。有全民族普遍过的节日,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节日。

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节日的内容广泛,涉及时令、生产、祭祖、信仰、姓氏、英雄、爱情、娱乐、体育等。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汉族传统节日  。

17、傈僳族

傈僳族群众称一年一度的年节为“阔时”。还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

18、毛南族

毛南族和邻近的壮、汉族有共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还有自己独特的庙节——分龙节。即使和壮、汉族过共同的节日,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19、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和复活节。

圣诞节在公历1月7日,届时,家家都装饰圣诞树,享用丰美的食品,由扮演的圣诞老人分发礼物,唱歌跳舞,欢度圣诞夜。复活节在每年4月间,节前49天为斋戒期,过节第一天即复活节。

俄罗斯族的复活节为节中之节。此外,还有“报喜节”(节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节”(节期在每年6-7月间)等,也过元旦、春节、国庆等全国性的节日 。

20、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21、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节日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伊斯兰教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

22、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着节等。

23、佤族

新火节是佤族的年节,充满了“辞旧迎新”的色彩。还有播种节、新米节。

此外,耿马四排山的佤族有青苗节,沧源班洪、班老的佤族有贡象节等。随着民族文化的交往,佤族也有端午、中秋、春节等汉族传统节日。

2003年,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创了木鼓节。2004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新创了司岗里狂欢节 。

24、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25、仡佬族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莫过于过春节。

26、鄂温克族

每年5月22日的“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民间传统节日,流传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当中。这天,人们要举行赛马、套马比赛,还要给当年产的羊羔剪耳朵,作为记号。

按照传统习惯,老人要送给后辈人母羊羔,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如云、生活幸福,还要设宴款待亲朋 好友,宣布他们当年幼畜的数字 。

“奥米那楞”会,是牧区盛大的宗教活动和娱乐节日,一般都在8月举行。此外,“敖包”会也是牧区比较大的宗教节日。祭敖包时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27、苗族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

农事活动节庆、质交流节庆、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祭祀性节庆、纪念性、庆贺性节庆。

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28、白族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蝴蝶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朝鸡节、耍海会、葛根会。

29、畲族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30、土族

土族的节日主要有农历正月十四日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和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和二十九松番寺和吐浑村的“少年”会、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区的“纳顿”(庆丰收会)等等,其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

届时,除举行赛马、摔跤、武术和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举行物资交流会。

31、锡伯族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

民族化节日有“四一八”西迁节和正月十六“抹黑节”。

32、德昂族

德昂族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烧白柴等。

33、彝族

节庆是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集中表现。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庆,有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庆,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节庆,有以欢庆丰收、庆祝胜利为主的庆祝节庆,有以歌舞戏曲活动为主的社交娱乐节庆等。

主要的节庆有:彝族年、火把节、祭山节、祭龙节、插花节、跳弓节、护林节。

34、土家族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

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35、达斡尔族

阿涅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便开始阿涅节而忙碌,准备过年用的各种食品。

库木勒节,库木勒即柳蒿芽,野菜可食用。每年五月,成群结队的达斡尔族男女老少,深怀感恩之心,兴高采烈地去采集柳蒿芽并欢歌劲舞。举行传统的体育竞赛,其乐融融。

抹黑节(阔德格·乌都日),正月十六为抹黑日,是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之一,达斡尔族的“阔德格·乌都日”来源于达斡尔族春节,达斡尔族视同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节。

36、阿昌族

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响。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这些节日与小乘佛教信仰有关。

其中,“做摆”活动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与傣族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

37、保安族

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既是宗教节日,也是保安族的民族节日。尔德节又称开斋节、肉孜节。

38、珞巴族

珞巴族没有明确的年月节令和周密的历法,确定日期多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依据,并参照物候知识季节转变确定月份和节日。有些地方的节日是由巫师来安排的。

“旭独龙”:这是许多地区的珞巴族纪念和标志节令的一个节日。它的主要内容是祝祷丰收。月亮圆缺变化十二次代表一年,一般珞巴族在过完旭独龙节以后,农时便到了。

“尼乌节”:“尼乌”意为“开始播种”,可译作“播种节”。具体日期各户自定。

尼波布节:“尼波布”意为“盖田间小房子”。这是崩尼部落为夏收作物准备的节日。

安地若木节:“安地若木”意为“庆祝割完早稻”。

笼德节:为祈求幸福、富裕、在氏族范围内举行的庆祝活动。三年左右举行一次,具体日期由纽布杀鸡看肝卜卦确定。

“洞更谷乳木”:这是一个隆重的年节,时间在藏历的十二月十五日。经过一年辛勤劳动之后,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39、壮族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40、哈尼族

六月年(苦扎扎)、耶苦扎、活瑟瑟(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扎勒特、十月年、嘎汤帕节、新米节、母亲节、老人节。

41、拉祜族

拉祜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最隆重。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

有的地方的拉祜族,碰上闰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则只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42、仫佬族

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这是因为仫佬族除了拥有春节、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阳、灶王节等当地壮族、汉族共同的节日外,还有不少带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在仫佬族,即便与各民族共享的节日,也别具民族风味。

43、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绕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有些地方也过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

44、基诺族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以“特懋克”(一作“特毛切”) 最隆重、最盛大。 “特懋克” 即过年。基诺族的传统节日还有“好希早”,即新米节,亦称“新米”。

45、布依族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相似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46、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的节日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主要节日除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外,还有“那吾肉孜”节。

“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虽然源于宗教,但已变成哈萨克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为国家法定的民族节日。

47、水族

水族的岁时节日有20多个,如端节(借端、吃端)、卯节(借卯)、额节(借额)、苏宁喜(借宁喜)、敬霞节(敬霞、拜霞)、春节(借荐)、清明节(挂青、挂社)、端午节(借王)、铜鼓节、洗澡节(六月六)、黄饭节、花椒节。

二月二祭白龙、三月祭龙节、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节、重阳节、十月舂牛粑、拜庙(拜菩萨、拜哥善、拜善)、宇魉(韵娘)、吃新节(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48、羌族

羌族重视春节。春节又称“过大年”,是羌族人家团年的重要日子。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家家户户就要扫尘、敬灶,备好丰盛的年货。除夕之夜,要烧猪头肉敬献祖先和神灵。全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年饭,再围坐在火塘四周守岁。

一般初一不劳动,不走人户。初二以后开始亲戚朋友之间的走访。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举办各种娱乐活动。

此外,羌族还要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但最有特色的,当数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

49、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以古尔邦节、肉孜节和圣纪节为三大主要节日。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肖公巴哈尔节(迎春节)、皮里克节(灯节)、祖吾尔节(引水节)、铁合木祖瓦斯提节(播种节)等。

50、京族

京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哈节”、“春节”、“中元”、“食新米节”等。“哈节”是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举办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

“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

51、高山族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八月十五日)。

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

52、汉族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

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53、赫哲族

春节是赫哲人最重要的节日。一些人家做 “吐伙宴”面饼、稠李子饼和稠粥分送与邻居们。在除夕夜,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为亡者“烧黄钱纸和包袱”。屋内西墙供奉祖宗三代之位,锅灶上方供奉灶神,后来房子西南外墙供天地神。

受满、汉民族的影响,赫哲人也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二月二”节、清明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等。赫哲族聚居区的赫哲族还过“乌日贡”节,以文体活动的形式庆祝丰收,日期为农历五月十五日。

54、门巴族

墨脱门巴族以十二月为岁首。从藏历11月开始,人们就做过年的准备。大年初一早上鸡鸣第一遍时,全家人就起床,穿新衣,互致问候祝福,每人喝一碗用酥油、奶酪、“邦羌”和鸡蛋煮制的饮料。

从初二开始,门巴族以村寨为单位,全村人集中一起,轮流去各家聚餐。这期间,人们除载歌载舞欢度佳节,举行射箭、抱石、跳高、拔河等体育竞技和游戏活动。

55、裕固族

春节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节前要包饺子(用作冻饺)、炸油馃子、馓子等,并有祭祖的习俗。节日期间放鞭炮,点酥油灯,互送哈达、礼品以示祝福。

56、景颇族

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

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国民族众多,多达56个民族,自然传统节日也不会少,下面就粗略的例举几个:
1、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时间为4月13日—4月16日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
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2、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伊斯兰历12月10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
3、灯杆节: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正月初一日到正月十五日。
节日里仡佬族人家把许多灯笼用绳子拴好,挂到杆子上,接着围坐在杆下欢饮坛坛酒。除痛饮坛坛酒外,还在灯光下展开各种民族传统游戏。
4、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廿二。
是鄂温克牧民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统计当年产幼畜数量,庆贺丰收的日子——米阔鲁节。当天,人们拾马烙印、除坏齿、剪耳记、剪鬃尾;给羊割羊势等。上述生产活动结束后,人们互相拜访,举行宴饮、歌舞等活动,欢庆丰收。
5、会街节:是德宏一带阿昌族的宗教节日,时间为农历九月初十 。
节期5天,每天赶一个街子。会街节过去以求神保佑为主,现增加了群众娱乐,物资交流等内容。阿昌族会街节是户撒和腊撒地区的传统节日。过去多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5天左右,现在已改在国庆节前后的三天举行。
6、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
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56个民族节日大全简介

56个民族节日大全简介

  56个民族节日大全简介,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很多的民族节日,每年过民族节日可以说是有益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民族节日也蕴含着很多优秀的传承,下面是56个民族节日大全简介。

  56个民族节日大全简介1

  1、阿昌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撒神农历七月初一、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2、布依族: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3、布朗族: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泼火节农历二月十九日。

  4、白族: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日、保安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5、朝鲜族: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元节农历正月初五、寒食节农历四月初五、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6、赫哲族:赫哲年农历正月初一。

  7、回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8、基诺族:打铁节农历一月、火把节农历六月。

  9、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

  10、德昂族:泼水节农历四月十五日。

  11、东乡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12、侗族:芦笙节农历六月至九月、侗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斗牛节农历二月、吃新节农历六月至七月。

  13、独龙族:卡崔哇农历十月中下旬。

  14、俄罗斯族:复活节公历三、四月。

  15、鄂伦春族: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

  16、鄂温克族:米阔鲁节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17、高山族: 新年祭农历十二月。

  18、仡佬族:灯杆节农历正月初一、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尝新节农历六、七月。

  19、哈萨克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20、拉祜族:库扎节傣历三月、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尝新节傣历十二月。

  21、黎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22、傈僳族:收获节农历九月、澡塘节农历正月初三、过年节农历正月初一、刀杆节农历二月初八

  23、珞巴族:旭独龙节藏历二月、隆德节藏历四月。

  24、满族:颁金节阴历十一月十三日、庙会农历四月。

  25、景颇族:目脑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26、柯尔克孜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诺劳孜农历正月初一。

  27、达斡尔族:春节(阿涅)农历正月初一 。

  28、傣族:泼水节傣历六月六日、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 。

  29、苗族:龙船节农历五月二十四、吃新节农历六月初六、赶秋节农历九月。

  30、仫佬族:依饭节农历十月、后生节农历正月或七月。

  31、纳西族:正月农具会农历正月二十日、三月龙王庙会农历三月十五日、七月骡马会农历七月十五日。

  32、怒族: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日。

  33、普米族:大过年农历正月初七、大十五节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尝新节农历九月、转山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34、土家族:过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祈禳节农历正月初三、牛王会农历八月初八、擂台会农历二月初二。

  35、土族:火神节农历正月二十九日、端阳农历五月初五。

  36、佤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播种节农历三月十五日、新米节农历七、八月。

  37、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努鲁斯节伊斯。兰教历八月十四日。

  38、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39、锡伯族:春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次年正月初二。

  40、毛南族:庙节农历五月、南瓜节农历九月初九。

  41、蒙古族:蒙古族新年农历正月初一、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

  42、苗族:苗年节农历十月初五、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43、门巴族: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

  44、羌族:羌族大年农历正月初一、青苗会农历三月十二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45、撒拉族: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46、畲族:分龙节农历五月十五日。

  47、水族:借额节农历九月、卯节农历五、六月。

  48、塔吉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迄脱迄迪尔爱脱节农历三月间。

  49、塔塔尔族:肉孜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50、瑶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尝新节农历八、九月。

  51、彝族: 歌节农历三月初三、二月八农历二月初八。

  52、裕固族:送年节农历三月初七、春节农历正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53、藏族: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雪顿节藏历七月一日。

  54、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

  55、哈尼族:十月节农历十月初一、六月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56个民族节日大全简介2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6、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7、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8、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

   9、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10、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56个民族节日大全简介3

   汉族节日:

  中国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赛马、农具交易会

  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七月会:七月中旬,习俗:大牲畜交易、对歌

   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密枝节

  跳芦笙舞、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三月会

   苗族

  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会: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赛马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热闹的民族节日,时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一般持续15天。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

   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十月年:十月,习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节:二月二日,习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节:三月第一个属牛日,习俗:祭母、唱思母歌

   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

  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

  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僳僳族

  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澡堂会:节春,习俗:沐浴、交友

   回族

  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56个名族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其中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旧历新年,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傣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 男人节,陇端节,陀螺节,花朝节 ,吃立节,蚂拐节。东乡族、回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要节日有“吉佳姆”、祭谷神节。满族有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纳西族有火把节、撒拉族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藏族有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佤族有插种节、新米节。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白族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锡伯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抹黑节和西迁节。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彝族有有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仫佬族有牛生日、祭真武等。水族有“端节”。羌族的祭山会最为著名,京族的“唱哈节”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我们都有一个家,叫中国,有很多兄弟姐妹和美丽的风景……”这是一首大中华的歌。是的,虽然他们都有同一个名字“中国”,但中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中国的每个角落,自然形成不同的民族习俗。那么,中国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蒙古民族。蒙古族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旧农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月。蒙古节又称“白节”或“白月”,与牛奶的白度密切相关。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奈节等。

朝鲜族。其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的一岁生日、家辉节(60岁生日)和回族婚姻节(60周年结婚纪念日)。孩子们、亲戚朋友和邻居都在第一个结婚日和第二个结婚日祝福和庆祝老人的生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宋节(龙祭节)、元旦(叫“男人节”,也叫“喊魂节”)、龙端节(壮语,意为赶上天籁)、春节、陀螺节、花节、辣椒节、麻瓜节(青蛙节)。此外,壮族每年还有很多固定的宗教节日。比如,部分壮族正月(也在5月)2月(也在6月6日或10月)开设的“老年会馆”盛行了几年。每年二月,“龙节”是所有分支机构共同的节日。在“端午节”里,村里两个或几个家庭轮流承担鸡、猪等的祭祀。日历所需的;祭祀当天,村外来的人或骑马戴帽的人不准经过村心。人们习惯上认为每年的“龙年”杀猪可以使人畜安全,五谷丰登。三月祭祀雷神,插秧后祭祀“天工”。七月“接祖”。八月,村庄向土地献祭。十二月“送祖”。

纳西族人的节日与汉族相似,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然而,春节的活动不同于汉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西南很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

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农历二月初八的三个节日。三大节日是我们民族最大的保护者“三神”的盛大节日,也是法定的纳西族的民族节日。这个节日起源于白沙玉龙村的北岳庙会,纳西语叫“三花颂”,即“祭三花”。还有其他骡马俱乐部、农具俱乐部、龙王俱乐部和山地俱乐部。

我国56个民族都有什么节日

汉族节日:

中国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赛马、农具交易会

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七月会:七月中旬,习俗:大牲畜交易、对歌

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密枝节

跳芦笙舞、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三月会

苗族

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会: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赛马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热闹的民族节日,时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一般持续15天。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

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十月年:十月,习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节:二月二日,习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节:三月第一个属牛日,习俗:祭母、唱思母歌

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

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

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僳僳族

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澡堂会:节春,习俗:沐浴、交友

回族

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祭太阳神:立夏日,习俗: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佤族

拉木鼓节:腊月,习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瑶族

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习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转山会:五月五日,习俗:转山、歌舞、鸣枪

阿昌族

会街:九月十五日,习俗: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基诺族

祭大:三月,习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节: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习俗:铜鼓舞、对歌寻偶

独龙族

卡雀哇:腊月,习俗: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爱伲族

耶苦扎:六月,习俗:打秋千、跳舞、聚餐

怒族

鲜花节:三月十五日,习俗:采集鲜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腊月二十九日,习俗:射箭、打石头靶、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等。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

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春节。

土族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德林昂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

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

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基诺族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

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

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

这些与自然界季节更迭、祈求丰收、崇敬英雄、谈情说爱、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关系的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

尽管各民族的节日在日期、内容、意义、过节方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稳定性、群众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的共同特点。

56个民族的主要节日

1、阿昌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撒神农历七月初一、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2、白族: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日、保安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3、布郎族: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泼火节农历二月十九日。    

4、布依族: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5、朝鲜族: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元节农历正月初五、寒食节农历四月初五、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6、赫哲族:赫哲年农历正月初一。    

7、回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8、基诺族:打铁节农历一月、火把节农历六月。    

9、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    

10、德昂族:泼水节农历四月十五日。    

11、东乡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12、侗族:芦笙节农历六月至九月、侗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斗牛节农历二月、吃新节农历六月至七月。    

13、独龙族:卡崔哇农历十月中下旬。    

14、俄罗斯族:复活节公历三、四月。    

15、鄂伦春族: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   

16、鄂温克族:米阔鲁节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17、高山族: 新年祭农历十二月。    

18、仡佬族:灯杆节农历正月初一、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尝新节农历六、七月。    

19、哈萨克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20、拉祜族:库扎节傣历三月、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尝新节傣历十二月。    

21、黎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22、傈僳族:收获节农历九月、澡塘节农历正月初三、过年节农历正月初一、刀杆节农历二月初八  

23、珞巴族:旭独龙节藏历二月、隆德节藏历四月。    

24、满族:颁金节阴历十一月十三日、庙会农历四月。    

25、景颇族:目脑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26、柯尔克孜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诺劳孜农历正月初一。    

27、达斡尔族:春节(阿涅)农历正月初一 。   

28、傣族:泼水节傣历六月六日、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 。   

29、苗族:龙船节农历五月二十四、吃新节农历六月初六、赶秋节农历九月。    

30、仫佬族:依饭节农历十月、后生节农历正月或七月。    

31、纳西族:正月农具会农历正月二十日、三月龙王庙会农历三月十五日、七月骡马会农历七月十五日。    

32、怒族: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日。    

33、普米族:大过年农历正月初七、大十五节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尝新节农历九月、转山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34、土家族:过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祈禳节农历正月初三、牛王会农历八月初八、擂台会农历二月初二。    

35、土族:火神节农历正月二十九日、端阳农历五月初五。    

36、佤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播种节农历三月十五日、新米节农历七、八月。    

37、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努鲁斯节伊斯兰教历八月十四日。    

38、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39、锡伯族:春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次年正月初二。    

40、毛南族:庙节农历五月、南瓜节农历九月初九。    

41、蒙古族:蒙古族新年农历正月初一、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    

42、苗族:苗年节农历十月初五、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43、门巴族: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    

44、羌族:羌族大年农历正月初一、青苗会农历三月十二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45、撒拉族: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46、畲族:分龙节农历五月十五日。    

47、水族:借额节农历九月、卯节农历五、六月。    

48、塔吉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迄脱迄迪尔爱脱节农历三月间。    

49、塔塔尔族:肉孜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50、瑶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尝新节农历八、九月。    

51、彝族: 歌节农历三月初三、二月八农历二月初八。    

52、裕固族:送年节农历三月初七、春节农历正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53、藏族: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雪顿节藏历七月一日。 

54、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  

55、哈尼族:十月节农历十月初一、六月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扩展资料:

部分民族节日介绍:

1、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

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月亮节

月亮节是拉祜族农事节日,又叫“哈巴节”。拉祜语音“哈巴”,意为月亮,在拉祜年历八月十五举行,原为祭献月亮,欢庆丰收。

祭礼在晚上月出时举行,各家挑选最好瓜果作为祭品,用篾桌摆设,抬到祭山神的地方(寨子后面)祭献为人们分出了耕种节令的月亮。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围着篾桌跳芦笙舞,欢度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少数民族节日

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56个民族各过什么节

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概括: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据中国政府考察统计正式确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的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6、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7、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8、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

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9、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10、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11、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12、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13、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14、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15、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16、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

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17、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

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18、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19、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20、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21、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22、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着节等。

23、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24、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25、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26、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

27、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28、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29、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30、土族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31、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32、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33、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34、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35、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36、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37、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38、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39、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40、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

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41、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42、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43、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44、基诺族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45、布依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46、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47、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48、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49、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50、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51、高山族的节日

台湾高山族的排湾人,每年十月金秋季节,各个部落都要举行丰收节的盛会。热情的排湾人总是请来许多客人,一起庆祝丰收。人人把家中的好酒好菜带到盛会地点,首先敬族长或村长一杯“敬长酒”,祝愿大家幸福快乐。然后以酒代茶,任客人狂饮。高山族的春节别具特点:其一,以往每当除夕夜晚,一些寺庙里要演出“避债戏”,欠债欠租的人躲进寺庙里看戏。

其二,全家人在大年夜里,要一齐围坐在放火锅的大圆桌子前聚餐;其三,“走春”,是民间“拜年”的俗语,特别盛行,走春人所到之处互致祝福,主人以装有糖果、甜菜的食盒款待;其四,春节期间,高山族同胞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芥菜”,吃这种菜预示寿命长。住在台湾兰屿岛上的高山族雅美人的妇女,大都留着长长的头发,每逢年节,她们便在村寨草坪上翩翩起舞,随鼓乐有节奏地把头发抛前抛后,一扬一落。据说跳这种长发舞,是祝父母长辈延年益寿之意。

52、汉族节日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

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53、赫哲族节日

乌日贡节 “乌日贡节”产生于1985年,意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五月中旬,节期2至3日,地点在同江市与饶河县赫哲族聚居区轮流。

54、门巴族节日

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

曲科节:在每年的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过节时人们聚集起来,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然后在喇嘛和扎巴的带领下,背经书举经幡,围绕村庄和庄稼地转一周,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庄稼丰收。群众自备酒饭,在地头田间载歌载舞,整个活动进行2—3天。

萨嘎达瓦节: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到时每家都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糌粑、酥油和青稞酒,交给寺庙,寺庙的喇嘛再把糌粑做成“措”分给大家吃,众人互相敬酒吃喝,到晚上,每家房前屋后还要点酥油灯,以示庆祝,并把这一天作为进入农时的标志,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要开始做农活了。

主巴大法会:是墨脱宗全宗性的大法会,在丰收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间举行,历时3—18天不等,歉收之年不举行。主要活动有念经、跳神、演出宗教戏剧等。人们自备酒肉、食物,欢聚一起,白天饮酒观看跳神表演,夜晚在野外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达旺大法会:在每年的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历时三天。节日里,人们除了观看跳神表演、传统戏剧《卓娃桑姆》、跳牦牛舞等,还要举行一些自娱活动,如赛马、拔河、射箭等。

55、裕固族节日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剪马鬃节、祭祀“腾格尔汗”活动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祭“腾格尔汗”仪式源自古老的萨满教习俗。“腾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腾格尔汗”即“天神”(也称“长生天”)。从初一到十五为宗教节日的正月大会,寺院多举办酥油灯花展,僧人头戴牛头马面等假面具跳“昌木”(护法)舞,边跳边念念有词,场面十分隆重。

剪马鬃节

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择日举行,一般为期两天。届时马主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还放置一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盘里。塔表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马鬃的剪刀把上也系条吉祥的白色哈达。

56、景颇族节日

景颇族的节日有全民性的传统目瑙纵歌节、生产方面的新米节、南瓜节、包谷节、青年人的能仙节等。

目瑙纵歌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景颇族支系叫“目瑙”, 载瓦、龙峨、勒期等支系称“纵歌”,现在统称为“目瑙纵歌”,其本意均为“跳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办,一般为期2—6天,时间取双不取单。举行庆典活动时,首先要选择一块风水良好的吉祥之地作为场地,在场地中央竖立4棵目瑙柱,每棵柱上都画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正中间交叉着两把长刀和宝剑。

紧靠目瑙柱是两座奏乐高台,围绕高台的木桩上挂有各种乐器,如鋩锣、大皮鼓等。以目瑙柱为中心,用竹片等围成一个圆圈,来自四面八方的族胞和来宾在“瑙双”(领舞)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鼓点,伴着豪壮的乐声翩翩起舞。相传在久远的年代惟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目瑙舞。一次太阳王举行盛大的“目瑙”庆典,邀请地球上的鸟类前去参加。

雀鸟们学会“目瑙”舞后回到地上跳时被景颇族的先人看到,大家一同去观看并学会了跳“目瑙”舞,流传至今,成为一个民族盛大的庆典。旧时“目瑙纵歌”主要有山官和有财力的人主持,用于祭祀、庆祝农业丰收和战争而举办,还请董萨前来主持和组织,吟唱景颇族的创世史诗,杀牛宰鸡祭鬼魂。

1980年以后,中断了20余年的节日重新恢复,其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屏弃了原来念鬼祭鬼的内容和程序,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

新米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每年在谷子成熟未正式收割前举行。新米节前,主人将自己地里长的最好的谷子收回来,晒干,舂好,并备好酒菜。在节日的那天,邀请邻里来做客,用新米煮饭,让大家来品尝。在宴庆开始之前,主人要举行祈祷仪式,感谢谷魂和众鬼给了一个好收成,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蓄平安,获得更大的丰收。新米节实际上也是个交流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农耕交流会,人们一边饮酒谈笑,一边谈论农事,谈论来年的计划。

能仙节: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和发展,在现今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与中国的国家、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同时,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的一个代称。

中华民族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而是政治词汇。可能因历史、政治及国族立场不同,中华民族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不得益于华夏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是泰山、长城一般壮丽的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