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招华毒枭个人档案(刘招华的人物生平)_刘招华_冰毒_福安市

本文目录

  • 刘招华的人物生平
  • 毒枭刘招华最终是在哪个地方落网的
  • 刘招华的介绍
  • 刘招华的个人履历
  • 大毒枭刘朝华还活着吗
  • 大毒枭刘招华告诉我们:命运往往是不公的

刘招华的人物生平

1995~1999年,福建省福安市人刘招华先后伙同郭锐荣(化名“李华”)、陈炳锡(已起诉)等人在福建省福安市、广东省普宁市、宁夏银川市、广西桂林等地制造毒品甲基苯丙胺(即冰毒)几十吨之多,并将部分毒品运到广州等地贩卖,从中获利3100多万元。
2004年11月24日,在公安部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38万元追捕刘招华时,其手下马仔郭鸿飞、郭荣堂、阮锦平三人先后为其提供财物和隐藏处所,帮助其逃匿。
2009年9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经最高法院核准,疯狂制造冰毒12.36吨,非法牟利3100万元的“头号毒枭”刘招华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刘招华曾在福建、广东普宁、宁夏等地大肆制毒。1999年11月,刘招华从银川运回广州的11.8吨毒品被警方查获,当时从广汕公路独立一号仓库里搬出的冰毒(甲基苯丙胺)堆满了整整一个篮球场。这是1998年全世界查获冰毒的总和。同月,公安机关在普宁市一毒品藏匿点搜出冰毒1.28吨。
2007年6月26日,刘招华因制造、运输、贩卖毒品罪被广州中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刘招华提起上诉。2008年,广东省高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最高法核准,2009年9年15日刘招华被执行死刑。
至此,中国四大毒枭刘招华(福建福安人)、陈炳锡(广东普宁人)、张启生(广东普宁人)、谭晓林(四川乐至县人)已全部被执行死刑。

毒枭刘招华最终是在哪个地方落网的

刘招华是在福建省福安市的一座民房内被捕的。

刘招华生平:

刘招华(1965年3月5日——2009年9月15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2004年,刘招华作为中国国内在逃五大毒枭之首,被中国警方悬红缉拿。据公安部曾公开发布的信息,刘招华涉嫌生产、贩卖的冰毒数量超过14吨,其中有12吨运到广州,被警方查获。

刘招华大致逃亡路线:

2004年11月24日,公安部向全国发出通缉刘招华等人的通缉令。

2004年11月24日晚上6时左右,刘招华和店里的朋友吃过晚饭,刘招华妻子的表弟驾车来到店里接他,乘车直接奔向阳朔。当月25日,到达阳朔后,刘招华做了短暂停留,随后又驾车往桂林雁山方向逃亡。最后逃到了一个雷达站。当数百警力组成的搜索队赶到这个废弃的雷达站时,刘招华已经逃离。

2005年3月5日,在福建省福安市的一座民房内被捕。

2009年9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经最高法院核准,疯狂制造冰毒12.36吨,非法牟利3100万元的“头号毒枭”刘招华被押赴刑场(广州),执行死刑,终年44岁。

刘招华的介绍

刘招华,头号大毒枭,是被公安部门通缉的特大毒犯,1995年,刘招华开始制造冰毒,几年间,他生产,运输,贩卖的冰毒量达18吨之多,创下当年的世界之最,曾经当过武警和法警的他自恃聪明绝顶,以为自己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狡诈残忍的刘招华与警方周旋了九年之久,2005年3月5日,在他40岁生日这天终于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涉嫌生产、贩卖冰毒的毒枭刘招华逃亡9年,一次次逃脱警方抓捕。2005年3月5日凌晨,支队50多名官兵赶到福安市,配合公安机关抓捕刘招华。这是一栋三层民宅,厚重的实木门紧紧关闭。“破门突击!”参谋唐经军和士官蔡龙樟、洪桂林3人同时抬脚踹去,15厘米厚的实木门轰然倒地。刘招华的保镖李华听到响声刚爬起床,乌黑的枪口已对准了脑门。蔡龙樟冲上二楼,对着床上的大个子来了个猛虎扑食,将其两手牢牢按住。“他就是刘招华!”官兵们兴奋地喊道。2000年以来,支队配合公安部门执行禁毒作战任务十几次,抓获制毒贩毒骨干分子60多人。

刘招华的个人履历

●刘招华简历:
·1965年3月5日出生;
·1983年入伍前,在福安市赛岐镇汽修厂当学徒工;
·1983年11月,应征入伍,在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当兵;
·1985年7月至1987年7月,在武警福州指挥学校学习后勤专业(中专);
·1987年7月,被提升干部,任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正排职助理员
·1988年1月,任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屿头派出所正排职干事。在此期间曾代理司务长,因贪污公款145.15元受到支队行政记过处分和团内严重警告处分;
·1989年12月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被安排在福安市人民法院任司法警察
·1994年12月,辞去法警职务;2005年3月,涉嫌制毒被抓;2006年6月26日,在广州受审。
●刘招华的生死迷途:
1996年5月底,在福安市赛岐镇,刘招华的第一家冰毒工厂开工,首批生产出20~30千克冰毒。
1997年,刘招华躲到三亚,并娶了第二个妻子。
1998年,刘招华在广东普宁造出一吨多冰毒。
1998年底,刘招华“转战”宁夏银川,生产了近30吨冰毒。
1999年11月3日,刘招华回到广州,再次案发,骑自行车逃出广州。
1999年底至2000年初,刘招华蛰伏在青岛一套民房中经营彩票。
2000年,举家移居桂林漓江花园185号。
2004年底,潜回福安老家。
2005年3月5日被捕。
2006年6月26日,在广州受审。
2007年6月26日,一审被判死刑。
2008年4月18日,广东省高院二审开庭
2008年6月25日,广东高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09年9月15日上午,在广州执行死刑,终年44岁。

大毒枭刘朝华还活着吗

刘朝华又名刘招华(1965年3月5日——2009年9月15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2004年,刘招华作为中国国内在逃五大毒枭之首,被中国警方悬红缉拿。据公安部曾公开发布的信息,刘招华涉嫌生产、贩卖的冰毒数量超过14吨,其中有12吨运到广州,被警方查获。
2005年3月5日,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2009年9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经最高法院核准,刘招华被押赴刑场(广州),执行死刑。
大毒枭刘朝华已经死了。

大毒枭刘招华告诉我们:命运往往是不公的

毒贩刘招华被抓了,被抓的时候他丝毫不畏惧,甚至有些滑稽。他说被枪毙是死,生老病死的死也是死,没什么区别。其实看到这句话我的心里感到很难过。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活着早就没有什么意义。

在和平年代,大多数不怕死的人往往就是活着没有希望的人。逃亡十年,再多的财富也难以换回片刻安宁快乐的时光吧。

刘招华从小便聪明好学,在街坊领居的眼里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中学时成绩优异,还获得过省级化学竞赛的二等奖。和很多寒门学子一样,他家孩子多,一家人只靠着父亲买豆腐维持生计。高中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成绩优异的他选择放弃读书去当兵。后来回到老家在当地法院当法警,每月还给家里寄钱。在法院同事的眼里,它是一个谦和恭敬,乐于助人的忠厚好人。曾经还立过功,很受领导的赏识。他的人生到这里似乎已成定局,是个顾家的好男人,同事眼里的好搭档,领导心中的好下属,优秀平凡而且简单。

对于一个有野心的人而言,不会甘心平凡。他的一个老同事说他很要强,非常渴望出人头地。他是法院里第一个“下海”经商的人。

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如果他有着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家庭环境,或许优秀的他在名牌大学读书,毕业以后成立自己的公司或者成为一名知名教授,但是“好孩子”刘招华只能选择辍学。他的父亲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死去,母亲也相继离世。他去请教大学教授谎称研制减肥药。最后学得一些方法之后竟然在两三个小时里就调制出了冰毒,同犯被捕开庭他竟然去了法庭旁听。在法院工作时他总是抱怨工资太低,这或许是他从小穷怕了缘故,刘招华非常渴望金钱。

他给自己取名“刘彬彬、刘森、刘林权、刘林杨、刘桂森”等,全部和木有关,他说他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来自于做毒品,而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红豆杉作为世界公认的濒危抗癌有植物,非常珍贵。可见他是非常渴望认同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是自我价值实现。刘招华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而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出新型毒品,让他长时间里极度渴望的成就感得以满足,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刘招华让我想到了《人名的名义》中的厅长祁同伟。作为大学学生会主席,成绩优异,最终却有可能被发配到偏远山村去当个村官度过一辈子,他说当他到那个村子看到那个村长的时候,村长的模样让他崩溃。

最终他向比自己大十岁的大学老师求婚,通过妻子的父亲最后被留了下来。任职期间剿灭毒贩还中了子弹,最后存活下来立了功升到现在的位子。祁同伟说自己要做与天弈棋、“胜天半子”的那个人,宁可用命去博。

自己优于别人,别人轻而易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自己却一辈子也无法得到,痛苦然后思想扭曲。等到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却失去了更重要的一些。

从刘招华的角度来看,如果他生活在普通人家,如果他没有年少失去父亲,如果他的母亲没有瘫痪最后死亡,那么他或许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化学家什么的。他那么优秀,最终却只能是一个平凡的“先进工作者”,在法院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五十块。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远不止于此。

但是对生活的不满让这个天才扭曲了认知,他看不到的是,还有很多很多和他一样不幸的生命同样在挣扎反抗,优秀让他不会平视和俯视,他看不到那些和他一样优秀的人对自我价值实现求而不得的痛苦。

他也永远想不明白,很多东西得到了是惊喜,得不到才是常态。

命运往往是不公的,有些人无论怎样挣扎都注定无法得到自己所渴求的,即便得到了代价也格外沉重。《断头皇后》中的经典名句:“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而对于一些人而言,礼物的价格昂贵到一生也无法支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生的追求就到此为止了,无论是刘招华还是屏幕中的祁同伟,他们的奋斗偏离了方向只是源于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的仇恨。他们失去了善良、乐观和期待。

我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位大V剑圣喵大师分享的一则故事(作者称是虚构),他所在的学校与一个偏远山区扶贫对口协议,需要几个老师去支教两年,山村偏远到接近国境线,很多同事都是送礼或者直接捐款十几万才没被选中,他的领导由于和他有过节就直接把他报上去了。本来打算结婚的女友闹分手,他手头上的几个项目也还没有完成。另一个领导同情他,建议他想办法做一点儿科研成就,有成果了就能够有办法早些回来,作者便开始在各大平台上写文章,坚持了很久没有起色有点儿失望,但是在支教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便继续坚持了下来,最后在这个点上打开了突破口,甚至得到了上百万的稿酬。即便最后作者并没有得到巨大的回报,想必磨炼之后的心性也会变得不同吧。

其实刘招华并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只不过他过于急功近利,被捕时的那句“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让人鼻子一酸,显然做毒品并不是刘招华想要的。他或许更想要一片世界最大的珍稀植物林。可是那时候的他已经很难回头了。

刘招华展现出了两个极端的形象,暗里是制毒贩毒的大毒枭。而除去这一形象,从小到大他的为人处事竟然出奇的优秀,贩毒之前它是法院“先进工作者”,上学时他是街坊邻居眼里的好孩子。贩毒逃亡之后,他用假身份贩毒开厂投资做生意,还见义勇为抓过小偷,和政府也有过合作项目。如果不知道他是大毒枭,想必以为这是一个非常优秀有作为的社会青年。当然这很可能是他掩人耳目逃避追捕的手段。但是谁敢说这样的生活不是当初“下海”时的他想要的呢?

如果当时刘招华在困顿迷惑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清楚的认识到制造毒品的代价,也许拥有能力的他也可以得到一片红豆杉林场。

面对不公愤世嫉俗报复社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毁了自己。被捕之后他轻浮的态度并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豁达,而是他早就死了。

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那后两苦便是求不得和放不下。

所有命运带来的不公都不是罪恶的原因,罪恶的原因只是因为你选择了罪恶。刘招华母亲瘫痪的那一年他开始做毒品,但是这不能成为他犯罪的理由。不幸的人很多,我们知道的很少,但不是每一个不幸的人都犯下罪过。

命运往往是不公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命运的不公。

共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