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为什么经常发生内战?叙利亚人的国家认同感为何不高?_叙利亚_阿拉伯_内战

叙利亚内战时至今日,已经近十年光景。截至目前,在这场多方角逐的战场上,已经有数百万叙利亚民众受到战火的牵连,成为无辜的难民。有近50万人因这场战争失去了生命。

由于叙利亚逃往欧洲的难民数量太多,引发了欧洲的难民危机。近350万难民不得不留在土耳其境内,过着食不果腹的悲惨逃亡生活。

(叙利亚内战)

这不禁让人疑惑,作为叙利亚国家的子民,为什么不参加军队,帮助巴沙尔政权结束内乱,重返家园过上安宁的生活。而是要冒着危险,逃往其它国家避难呢?

一、叙利亚原本是大阿拉伯地理名词。

何为叙利亚,从法国殖民地脱离独立之后,当地的阿拉伯人一直都没有想明白。

早在3500年前,赫梯人和埃及人争霸时代,叙利亚是两国的边界。著名的卡叠石战争,就发生在今天叙利亚境内。双方都宣布己方获胜,之后,他们签订了《卡叠石条约》,建立了瓜分天下的同盟关系。

在古罗马时期,叙利亚也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代表着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以南、埃及以北、伊拉克以西的地区,包括今天叙利亚、约旦、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大片区域。

直到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仍将这片地区视为一体。阿拉伯人也在这片地区随意流动,没有国界的限制。如今以上各个小国间的边界,在当时都不存在,这种状态就让整个大叙利亚地区的阿拉伯人,对各自的小国缺乏足够的认知,反而对整个大阿拉伯充满感情。

展开全文

(费萨尔一世与他的军队)

二、叙利亚没有国家历史底蕴。

一战之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被肢解,哈希姆家族的费萨尔亲王占领大马士革,并控制霍姆斯、阿勒颇等地,疆域和今天的叙利亚相当。而他的家族兄弟则控制了伊拉克等地区。

但是,一战的战胜国英法并不想让阿拉伯人建立统一国家,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中东进行了瓜分。在费萨尔宣布建立叙利亚国不久,法国军队开进叙利亚,赶走了费萨尔。因为按照英法分割方案,这里是它的地盘。

正是因为这些历史,在叙利亚民众心中,仍然认为叙利亚和约旦、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均为大阿拉伯领土,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重新统一中东。

原本叙利亚指望阿拉伯的哈希姆家族指定的国王来统治,但是法国人硬是搞出一个议会式的共和政府。而还没从君主统治习惯中走出来的叙利亚人,并没有共和框架下管理国家的经验,这就为内战打下了伏笔。

正因为极其短暂的建国历史,以及违背阿拉伯人意愿的国家政体,让叙利亚人对这个成立不足百年的小国,很难有什么国家归属感和感情。战争爆发后,也就没有国家存亡的荣辱感。

(阿拉伯之春)

三、叙利亚内战的实质。

叙利亚爆发内战,并非阿拉伯之春运动那么简单,归根结底,与其内部政治和宗教结构有着直接关系。

我们知道,阿拉伯国家大都是伊斯兰教逊尼派掌权,逊尼派人口占绝大多数。但叙利亚却是个异类,其掌权的阿萨德家族,虽然是阿拉伯人,却是什叶派。

叙利亚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其中逊尼派占人口总数的68%,什叶派仅占20%,而统治叙利亚的什叶派阿拉维派,仅占总人口的11.5%。这种人数占比和其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有着巨大反差。

这种反差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利益上,在人文方面也形成较大冲突,从而为政治不稳定埋下了隐患。

阿拉伯之春运动兴起后,叙利亚境内逊尼派和什叶派阿拉维派当权者之间的矛盾,无法通过政府协调解决。逊尼派只能组建武装,摧毁旧势力,来实现政治权利的获得,内战自然应运而生。

以人数的优势,再加上西方国家的扶持,原本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逊尼派,推翻极少数的阿拉维派,几乎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随着俄罗斯的介入,西方国家的隐退,逊尼派很快溃不成军。

这样一来,占叙利亚主体的逊尼派民众,只得大量逃亡,从而形成庞大的难民潮。这些人苦于阿萨德政权不倒,担心遭到报复,唯恐避之不及,当然不可能帮助政府打内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