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城市强国,是近几十年发展的璀璨明珠,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前沿先锋。哪一个是大城市的常青树,谁是历史上的新贵,又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上海
上海之称始于1292年。当时,元朝将上海市与华亭县分开,设上海县。
上海从1843年开府开始发生巨变,其根本原因在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上海地处中国最发达的江浙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拥有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条件。
1843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一个封闭的社会,上海只是一个外围地区,很难做任何事情。
1843年后,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上海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最重要枢纽。这种优势是无与伦比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上海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有点奇怪。元明时期,广州、泉州、宁波为东方主要港口。为什么不是上海?是什么限制了当时上海的出类拔萃?
北京
北京最早在历史上大放异彩,是在战国时期。战国七杰之一的燕国迁都冀,成为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秦灭六国后,北京成为历史的常态。
展开全文
北宋时期,金国在北京地区复都。后元朝建立,迁都大都,即今北京。此后将近一千年,除了一段短暂的时期外,北京一直是中国的首都。
大国之都,名扬天下。北京注定要成为常青树,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名列前茅。
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是铁二,中国其他城市再雄心勃勃也只能争夺第三名。
深圳
“深圳”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是在1410年。
城市崛起的起源是1979年,这一年,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设立经济特区。在国家政治和香港经济的推动下,大鹏展翅一飞冲天。她走红,走近京沪“双子星”。
北京是千年古都,上海是百年港口。只有深圳完全属于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杰作,是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最好展示。
深圳、广州和香港共同构成中国最密集的一线城市群,将中国在珠三角的地位推向历史新高。
重庆
重庆之名始于1189年,当时宋光宗赵盾先封恭王,后即位,号称“双喜临门”。恭州是他驻扎的地方,所以改称恭州为重庆府。这是中国大城市最庄严的名字。
1890年,重庆开埠。1929年,重庆正式设市,被国民政府划为四川省管辖的二级、二级城市,地位不高。
1937年,重庆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中心。这是重庆历史上最为突出的一次。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重庆历史悠久,一直是西南重镇。它在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曾在重大历史节点发挥过关键作用。
作为长江水道的起点和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的地位得天独厚,优势明显。与成都组成西南地区最耀眼的“双子星”,引领大后方发展。
广州
广州自秦始皇时代起就是岭南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其地位几千年来从未动摇过。
广州的兴衰,始终与海联系在一起。
从汉代到南北朝,广州一直是东方的重要港口。隋唐时,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宋元时期,广州仍是东方大港。1522年后,广州成为明清政府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经济持续繁荣。
1843年,广州开埠,至今仍是中国与世界贸易的重要口岸,在中国近代史上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发展迅速,逼近北京、上海,一度成为内地第三大城市,跻身一线城市行列。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珠三角的地理中心、珠江流域的出入口。堪称小上海。正如上海的希望在长三角、长江流域,广州的希望也在珠三角、珠江流域。
只要珠三角保持繁荣,中国大门敞开,珠江流域继续快速发展,广州的区位就有保障。
苏州
有天堂,就有苏杭。
几千年来,苏州一直是中国富裕的象征。自战国吴国以来,即为东南大都,名扬天下。东吴深耕江南,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东晋时期,衣帽南渡,进一步推动了东南的发展。
到了隋唐时期,江南已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宋代有“素湖熟,人间满”的谚语。明清之际,苏州的繁华程度一直居中国之首。至此,亦是繁华之地,亦是风向标。
如果说江苏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那么苏州就是江苏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
背靠长三角,徜徉长江,面朝太湖,紧邻上海,江南水乡,鱼米之城,苏州不富也难美丽的。
成都
都江堰的建设是成都繁荣的起点。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称“天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