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的时候,应该是古董收藏界最丰收的时候,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是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大环境下的人们群众,都在追求更好的现实生活质量的时候,古董收藏者们凭借已有的经济基础,收购了很多的民间宝物。收藏界的“大拿们”,在这个时间点有了很好的施展空间。
在当时的北京可能只用二百多块钱,就可以收购一件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壁橱,这对于当时从贫困年代过渡到新时代的农村人们来说,二百多块钱就是一笔巨款了。也因如此很多有资产的人去盲目的收购古董,可是没有一点洞察古董的能力,很多人在花了大价钱之后,反而才发现收藏的是一个假古董。近几年来古董行业越来越火爆,几个古董鉴宝节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一个收藏家凭借优异的解说能力,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他就是马未都。
马未都本身是一名作家,他曾经以版权收入占据了作家富豪榜第三名,《编辑部的故事》还有他的创作身影,其本人也是在80年代开始进行收藏事业,但是他本身具有一定的鉴定能力,他所收藏的古董价值都颇具价值,在90年代的时候,马未都出于文化人的热爱,决定将自己的藏品面向大众展出,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马未都的努力下,观复博物馆成为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所对外展示的私人博物馆。
展开全文
在马未都收藏的过程中,曾经有一次经历让他自身回忆起来有些玩味好笑,马未都为了收藏可以说是全世界的跑,香港在当时是中国收藏界的又一“宝藏之处”。马未都在香港古玩街闲逛的时候,被新开的一家古玩店,柜里的瓷碗所吸引。瓷碗底部刻有一个“盈”字,碗体呈正常的瓷白状,但是马未都却看得内心激动发慌。
这个瓷碗若是没有判断错误的话,应该是唐朝鼎盛时期所出,当时盛唐受各地八方来贺,这种瓷碗应该就是当时的贡品之一,加上后来陕西出土的一批,全国现在所见的这种瓷碗不超过60只。马未都在当时内心惊喜不已,表面上却强壮镇定,还与老板讨价还价,说你要是喊的贵了,我还是要考虑一下的,装作一副并不懂行的样子,成功将这只瓷碗收入囊中。老板的半懂不懂遇上马未都的懂装不懂,也算是愉快的完成了这次交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