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古墓挖出两位古虢君:一位是天子诤臣,一位是国人暴动祸首_虢国_记载_墓地

#头条群星9月榜#

历史上有关虢国的记载零星而散碎,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虢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是武王灭商后加封给自己亲叔叔的姬姓国。公元前655年,晋国假虞灭虢,虢国从此在历史舞台上彻底消失,只留给后人“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千古遗训。

“假虞灭虢”的成语典故家喻户晓

但是,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王国却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谜团:他的建立者是谁?为何文献对它的位置记载含混不清?史料上为何会出现东、西、南、北、小五个虢国?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1991年,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的发现,为破解这些谜题带来了新契机,更揭开了古虢国的神秘面纱。

位于今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的虢国墓地

东西虢君之争

据《左传》和《国语》记载,虢仲、虢叔都是周文王的弟弟,他们均是辅佐纣王的重臣。武王灭商后,将这两位叔叔封在王畿左右,成为周王的藩卫和屏障,此举足见武王对二人的信任。他们一位被封在制邑(今河南荥阳),史称“东虢”;一位被封在雍邑(今陕西宝鸡陈仓),史称“西虢”。

展开全文

周初东虢、西虢的位置示意图

虢仲、虢叔的后代虢君也大多在王室任职,或助周王管理国家,或统六师南征北讨:据《后汉书》记载,周夷王时期虢公就曾“伐太原之戎”;虢仲曾受命征淮夷;而虢氏宗族中的师望、师承一脉曾历代统领王室的精锐近卫部队---虎贲,“虢公”成为代表尊贵地位的称号。

周王室的虎贲部队长时间由虢氏家族把持

但是,史书对两位“虢”君谁封在东虢,谁封在西虢的记载说法不一,甚至相互矛盾。第一种说法是“东仲西叔”。东汉贾逵解《左传》云:“虢仲封东虢...虢叔封西虢”;古代地理文献《舆地志》、《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图志》,三国史学家韦昭的《国语解》等文献都持“东仲西叔”的观点。

史料上对东、西虢封君的记载语焉不详

而更多文献的记述正好相反。杜预注《左传·隐公元年》云:“虢叔,东虢君也”。西晋史书《帝王世纪》载:“封虢仲于西虢”。除此之外,《汉书·郡国志》、《广韵·虢》、《路史·国名纪》、《通志·氏族略》和《稗疏》均记为“东叔西仲”。

杜预和贾逵都是汉魏著名经学家,但对《左传》的注疏差别很大

其实,文献之所以记载不一,是因为先秦典籍只分“虢仲之国”、“虢叔之国”,对东、西位置记述并不明确。而最重要的是,两虢后世的国君有不少重名,比如虢仲的后代有叫虢叔的,虢叔的后代也有叫虢仲的,极易造成混淆,这才导致后人对虢国史的争议和迷茫。

南北虢国之惑

1955年,考古专家在河南三门峡的上村岭发现一处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墓地。这里集中了数量庞大的墓葬,专家只发掘了其中的二百余座,就出土文物三万多件。墓主成分复杂,有太子、有贵族,也有平民,但墓葬等级分明、规格迥异。专家确认,这里是古虢国的一处大型公墓。

三门峡虢国墓部分墓坑俯瞰图

但是,历史上无论是东虢还是西虢,它们的封地均不在河南三门峡附近。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东虢在今天的河南荥阳,西虢在今天的陕西宝鸡陈仓,离三门峡至少有五百里的距离。周初封国“大国不过百里,小国仅三、五十里”,那么三门峡虢国墓地是如何凭空出现的呢?

虢国墓地被发现于黄河三门峡南岸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查阅,还是能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历史上的虢国并非只有东、西,还分南、北。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虢国有四个,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南虢在焦城,北虢在大阳。这是关于东、西、南、北四个“虢国”的最早记录。

史料中记载的四个虢国的地理位置图

那么,“北虢”和“南虢”又来自何方呢?据宋《路史》记载:公元前767年,郑灭东虢,尽收其地。不久,周平王封东虢君的后裔“虢序”于下阳(又名大阳,今山西平陆),此地北邻虞国,在黄河岸北,因此史称“北虢”。《汉书·地理志》也对“”北虢源自东虢“”进行印证。

据一些史料记载,北虢是东虢后代所封之地

“南虢”则源自“西虢”。西周末年,王室衰微、猃狁侵扰,于是“西虢”在政局动荡中开始东迁。他们在厉、宣之际迁徙到地跨大河南北的古陕州立国,建都上阳,史称为南虢”。它们的位置和“北虢”仅一江之隔。

春秋时期南、北虢相对位置图

而今天,上阳城遗址已被发现,它位于今天的三门峡李家窑,而城北就是上村岭虢国墓地。因此,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三门峡虢国墓地正是“南虢”国的遗存。“南虢”所在的位置古称陕州,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老子著《道德经》的神圣之地。那么,“南虢”是否真的由“西虢”东迁而来呢?

虢国墓大发现

1990年,三门峡虢国墓进行第二次发掘,编号为M2001的虢君墓出土。该墓随葬九鼎,仅附葬车马坑就有40米长,5米宽。在3000多件出土文物中,最有价值的是编钟和青铜鼎上的铭文,因为它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虢文公子段作叔妃鼎,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那么,墓主到底是谁呢?

虢国墓地M2001号墓附葬的车马坑

据铭文和《竹书纪年》记载得知,墓主虢季又名“虢文公”,他是周宣王时期的西虢国君,同时也是王室重臣,不过,史书对他的记述非常简略。据《国语》和《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宣王废弃了每年天子示范耕种、重视农业的传统,虢文公因此而劝谏宣王,但宣王根本不予理睬。

墓主人虢季在周朝位高权重,但难以影响宣王

1991年,虢国墓地又获重大发现,一座四壁涂满淡绿色颜料的虢君墓出土。墓内九鼎,随葬品3200多件。无论从墓的位置、规格,还是随葬品上来看,都明显高于“虢季”墓。在随葬的青铜礼器上铸有两段铭文:“虢仲作虢妃宝盨,子子孙孙永宝用”及“虢仲自作器”。

虢国M2008号虢君墓中的部分文物和青铜铭文

据碳14测定得知,墓葬年代在西周晚期的厉、宣王时期,此时距离西周立国已有两百年之久。显然,此“虢仲”绝非武王分封的叔叔“虢仲”。根据铭文并结合文献,专家断定此“虢仲”正是周厉王时期的西虢国君、天子宠臣虢公长父,因是家中次子,因此他的字也是“仲”。

虢仲墓穴中四壁都涂抹了特殊的淡绿色颜料

虢公长父辅佐周天子治理天下,“受天子禄”,地位极其显赫。他热衷于东征西讨,却战绩不佳。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厉王三年,虢公长父讨伐进逼洛邑的淮夷却惨遭失败。于陕西出土的西周“禹鼎”铭文也同样记录了这场战争:在虢公败退的危急时刻,多亏天子属臣“武公”上阵救场,才取得国都保卫战的胜利。而败军之将虢公长父竟铸造了十二个青铜盨以纪念此战的“胜利”。

西周青铜“禹鼎”铭文揭了虢公长父的“糗事”

虢公长父旷日持久的征伐导致国库空虚,迫使厉王不得不横征暴敛,最终酿成“国人暴动”,北方的猃狁也乘机频繁攻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虢公长父开始把“西虢”逐步东迁到今天的三门峡一带立国,是为“南虢”。

宗周钟铭文显示:周厉王攻进濮都,威震东、南二十六国

证真还是证伪

三门峡虢国墓的出土印证了一些史料的真伪。《水经注·河水卷四》记载:南虢的始君为“虢仲”,国都在上阳城,这段内容已被三门峡虢国墓所证实。但同是一本文献,有的内容则被考古证据“证伪”:《水经注》关于“西虢东迁和平王东迁在同一时期”的说法,长期以来被学术界所认可,但出土证据却显示,三门峡“南虢”在平王东迁前就已存在,它的立国时间是西周末年的周厉王时期。

虢军是勤王主力,虢国长父惟周王马首是瞻

那么,“南虢”和只有一江之隔的“北虢”是何关系呢?“北虢”真如《汉书》所说是“东虢”人的后代吗?郭沫若在《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中对此持肯定态度;而《水经注疏》、《汉书补注》等文献认为南、北虢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只因黄河把国土分为南北,形成以北岸“下阳”和南岸“上阳”为中心的两个地区,才被称为“北虢”和“南虢”,但国都在“上阳”。

南、北虢的中心分别为上阳和下阳

《稗疏》和《竹书纪年义证》认为,《竹书纪年》里把晋军攻灭的“下阳”称为“虢都”,这说明当时的虢都在下阳,此时被称为“北虢”;下阳被占后,虢人被迫渡河南迁至上阳,此时称“南虢”。说白了,南、北虢不过是一个虢国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而已。

据《竹书纪年》和《左传》,南、北虢实际上是一国

至于东、西虢始封之君的争论也应尘埃落定:虢国墓始于西周末厉王时期,止于春秋早期虢国灭亡,因此,“南虢由西虢东迁而来”就有了考古依据。而“虢仲封荥阳,虢叔封雍”的史实,不仅有《水经注》、《稗疏》等文献可查,还有大量出土的铜器可证。因此,南虢君“虢仲”是西虢君虢叔之后,这已为三门峡M2009号虢国墓所证实。

被耗尽的国运

虢公长父(虢仲)是“南虢”的首创之君,因此其墓葬在虢国墓地中规格最高、随葬最多。墓中两棺一虢,外加大型棺罩,符合周礼的标准。但是,他随葬的九鼎却是天子标准,这说明他地位显赫,但同时也暴露出周王室的衰微,礼乐制度已遭到严重破坏。

虢公长父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

因积极辅佐厉王制定战争策略而导致“国人暴动”,虢公长父被贴上“佞臣”和“祸首”的标签,由此在朝廷失势,被迫返回封国。“国人暴动”又称“虢公长父之难”,《吕氏春秋》更是把他视为史上“四大不义之人”之一,死后谥为“厉公”。

虢公长父被认为是酿成国人暴动的祸首

之后南虢国君仍在王室中占据显赫地位。在长父之后,史书或铭文上有记载的虢君,依序有大胜猃狁的“虢季子白”、进谏周宣王的M2001号墓主“虢文公”、“忽悠”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奸臣“虢石父”、导致“二王并立”局面的虢公翰、被周王用来抗衡郑国势力的虢公忌父、随天子伐郑而大败的虢公林父,以及亡国之君虢公丑。

虢季子白盘的出土让史书未载的抗戎虢君浮出水面

虢公丑是历代虢君中最昏庸的一位,做到了“诸侯远己,内外无亲”。他长期以武力干预涉晋国政局,随意废立晋候,引起两国矛盾激化。《左传》载:“庄公二十六年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晋献公待平息内乱、重振国力后,两次借虞道伐虢。

晋、虞和南北虢形势图

决定虢国最终命运的时刻到来了。公元前658年,晋、虞联军从虞境攻入北虢,占下阳,虢公丑奔卫,北虢亡;三年后,晋军再借虞道伐虢,苦战三个月后克上阳、灭南虢。虢公丑先逃京师,后奔苏国,最终客死他乡。而见利忘义的虞国也被回师的晋军灭掉,这正是“假虞灭虢”典故的由来。

公元前655年,晋军让“虢国”在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

从虢公长父东迁三门峡到虢公丑亡国,南虢先后有八任国君在位,立国近二百年。它的灭亡,彻底让虢国在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

五虢百年团灭

从汉代开始,史籍出现了五个虢国,致使史学界煞费苦心,无所适从。而如今我们通过史料和出土证据得知,虢国只有初封时的东、西之分,而后的南、北虢均来自西虢在西周末年的东迁,而没有参与东迁,仍留在故地的支族被称为“小虢”。

我们再按时间顺序捋一捋五个虢国的结局:东虢是“五虢”中最先灭亡的,它的国运衰败源于一个诸侯国的寄生。据《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戎频频侵扰,一些西部封国为避战乱纷纷东迁,原封地在陕西的郑国就是其中之一。郑国在东迁过程中,采取利诱和分化手段,成功寄居于东虢和郐国之间,而后不断蚕食两国的土地。

东虢国和郐国与狼为邻,养虎为患

东虢的国都“制邑”,古称成皋,又名虎牢,地势十分险要,因此东虢君有恃无恐,并未把郑国的威胁放在眼里。但是,险峻的地势并没有阻挡住郑国人前进的脚步。据《竹书纪年》记载:“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郑人灭虢”,末代国君“虢叔”死于制邑,至此,国祚近三百年的东虢退出了历史舞台。

东虢国最终被郑国所灭

八十年之后,留于雍地的“小虢”被秦国所灭。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687年,秦武公出兵灭“虢”,在原地设立虢县。宝鸡凤翔出土的铜器“城虢仲簋”,正是其国的遗物。

公元前687年,秦军攻灭西虢国的故地“小虢”

而在“小虢”被灭仅三十年后,晋军攻入下阳,灭北虢;三年后的公元前655年,晋军再克上阳,灭南虢。至此,“五虢”全部在春秋前期的百年内,消失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晋军攻克上阳,标志着虢国血脉的最终消亡

从周初虢仲、虢叔被封开始,到南、北虢国被晋国所灭,虢国共延续了四百年的国祚。在这期间,虢君倍受周天子的依仗与器重,参与了西周到春秋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虢国对周王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三门峡虢国墓的发现,为这一切做了最好的诠释。

埋进去的历史,挖出来的真相,持续揭秘古墓,若喜欢,请关注点赞。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

彭裕商《虢国东迁考》(《历史研究》,2006年第五期)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梁宁森、郑建英《虢国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李久昌《虢国史迹考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第1期

李久昌《虢国墓地墓葬制度述论》(考古与文物,2003)

李久昌、张彦修《二千年神秘古国—虢国的历史与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蔡运章《论虢仲其人─三门峡虢国墓地研究之一》(《中原文物》,1994)

王恩田《“二王并立”与虢国墓地年代上限》(《华夏考古》,2012 )

辛军民《虢仲铜盉年代略考》(《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周曼、常军《虢仲铜鼎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中华书局,2009》)

郭沫若《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文物》杂志,1959)

卫斯《关于晋“假虞伐虢”古战场问题的再探讨》(临夏博物馆,2007)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2007)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六下(中华书局,1993)

(清)梁玉绳《古今人表考》、(清)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

古籍《山海经·北山经》《仪礼·士丧礼》《礼记·檀弓上》《国语·郑语》《国语·晋语》《左传》《谷梁传》《竹书纪年》《史记·周本纪》《史记·秦本纪》《史记·晋世家》《白虎通义·辟雍》《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后汉书·东夷传》《水经注·河水卷四》《水经注·渭水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史记正义》《路史·卷二十八》《括地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