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竞争自然十分激烈。2022年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而能进入清华北大这样顶级名校的学生,不过区区几千人。
而要在清华北大这类的顶级名校中,依然保持优秀,那绝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没有足够的天赋条件,根本不可能在遍地学霸的名校中脱颖而出。
潘超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学霸。他是清华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发表过6篇学术论文,SCI收录了其中的3篇。并且连续3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这份成绩,即使在清华,也足够出色。这样的履历,无论是继续读博还是直接选择就业,都极具竞争力,继续发展下去,大概率会有相当不错的前程。
然而潘超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选择成为一名职业歌手。在电视的大型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这位高颜值的男孩展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艺。
客观地说,尽管颜值较高,声音也比较干净。但这位学霸在音乐方面的天赋相当一般,很明显,在这条路上,他并不具备任何的优势。
评委们也表示遗憾,对他放弃学业转而向歌手方向发展纷纷表示不赞同,也不看好,并认为他过于自我。
展开全文
事实上,清北名校的学生转向娱乐圈发展的并非个案。高晓松就是从清华退学的,歌手李健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
近期非常出名的网红李雪琴毕业于北大,李丞汐同样毕业于北大,也是放弃了专业,转而进军娱乐圈。
这些顶级名校毕业的学生,为何纷纷放弃自己的专业,转而向娱乐圈发展呢?
l 经济利益的驱动
尽管所有向娱乐圈发展的学霸们,都有一个极其相似的理由,那就是真的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唱歌或者跳舞,故而果断做出了选择。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名气还是利益,科学家和明星在目前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且这个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随便在马路上找一个小学生,他可能不知道邓稼先是谁?是干什么的?但一定知道王一博是谁,杨超越是干什么的?
至于收入,更是无法相比。不要说一线明星,即使是3线的小明星,甚至是网红,其收入基本上也是碾压一线的顶级科学家。
l 内心的浮躁
搞科研,要出成果很不容易。写一篇论文,要做多次实验,收集很多数据,持续几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且无法保证最后一定就能出成果。
科研,本质上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是在无数的错误中去寻找发展方向,去寻求那或许存在的唯一可能,这个过程相当漫长,需要无数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的持续努力。
而娱乐圈不同,一个歌手,只要一首歌就可以成名,一个演员,只要一部戏就可以大火,虽然成功同样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比起科研来,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相当部分人内心的浮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沉下心来做学术,短期成功,赚快钱才是他们追求的方向。在这点上,做学术、搞科研没有任何的优势。
一些思考:
清北的学生,有选择的权利。无论是做科研、考公还是进军娱乐圈,都是一种选择,都合理合法,本质上无可厚非,也无需道德绑架。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也确实反映出了目前科研人员收入较低的现实,更为难堪的是这种不对等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固有价值认知。
比如,钟南山的挂号费1000多元,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比较贵,而一线明星的演唱会门票,几千块却会被认为很正常。这就是典型的固有价值认知。
在这种固有价值认知中,科学家的价值被明显的低估了,尽管绝大部分人都知道科学家很重要,但却并不愿意为之付出对等的价值。
因此,与其对名校学生进行道德绑架,还不如大力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待遇,仅仅靠荣誉并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研的领域中。
选择职业,本质上都是价值的评估。只要职业价值真正的回归了,那么,人才自然也就回归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