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充满了必然性、偶然性和变数,孙传庭的结局实则也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从而发生了变数。不然李自成早已死在了1642年郏县之战的高杰手下。
最后孙传庭手中的所谓十万精兵,也并非他能做控,只是几股集结的势力罢了。
孙传庭的事,从1639年开始说起。
暗无天日的三年
1639年,孙传庭因得罪崇祯的宠臣杨嗣昌与太监高启潜,外加小人告状,被多疑的崇祯免去职务打入冤狱,在阴暗潮湿的牢房孙传庭吃了三年牢饭。
不知变天的孙传庭对崇祯夸下海口,说给他五千精兵足以灭掉李自成,这句话最终让他悔青了肠子。孙传庭之前的秦兵早已被洪承畴在松锦战役败了个精光,崇祯此时能送孙传庭的是五千京营兵。
崇祯封了孙传庭陕西三边总督之衔,名字很好听,但真正有多少能忠于他调令的,老天爷也不知道。
展开全文
孙传庭的难处
1642年,孙传庭到达西安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为崇祯杀一人,多疑的崇祯要杀掉贺人龙。
带领一群无能之辈京营兵的孙传庭甚为苦恼,他打算练新兵,打造一只绝对忠诚自己的队伍,他喜欢陕西兵,他们能打能抗任劳任怨。
他向崇祯多次提出编练新兵,毕竟现在战力过于孱弱。但崇祯不干,一直催促孙传庭出关作战。六月份并派苏京前来督军,大明穷,崇祯心疼钱,大明的税收让东林党搞得举步维艰,崇祯想要速战速决。
十月份,不得已的孙传庭入潼关作战。
送李自成绿帽子的人
贺人龙死后,部将高杰是替代贺人龙的人,几年来高杰一直跟着贺人龙,高杰也是李自成恨不得将其抽筋扒皮的人,因为高杰曾拐走了李自成的第二任老婆—漂亮智慧的邢夫人。
于是,在十月份孙传庭到达南阳后,孙传庭以高杰为中军先锋,另调总兵左勷 、白广恩、郑嘉栋、牛虎臣等部出潼关入河南攻击农民军。
郏县之战,李自成的救星
高杰与李自成的遭遇战是在郏县,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孙传庭掌握了李自成的动线,所以他在郏县附近布置了层层埋伏,等着李自成前来。明军以牛虎臣为诱饵,前去引诱诈败。
很快李自成便进了高杰的埋伏圈,仇人相见,格外眼红。高杰打仗很猛很彪悍,李自成中埋伏不假,眼看打不过便跑,高杰撵在后面连追几十里,打的就是时间差,如果没有意外,李自成就意外了。
腹背受敌的孙传庭只得率高杰等人狼狈撤退,这一战史称郏县之战,明军先胜后败,李自成也损失了八千精锐。
这一战的变数便是罗汝才的出现。罗汝才救了好几次李自成的命,没多久李自成却要了罗汝才的命,这便是罗汝才眼中好兄弟的好手段,罗汝才不死,也不会有后来李自成一片石之战的惨败。
孙传庭的必然悲剧
此役之后,孙传庭经过了几月的招兵买马,修整练兵初见成效。陕西大户们也受够了孙传庭的逼迫捐饷,大肆造谣孙传庭按兵不动,养匪为患,居心叵测。崇祯的疑心病自然更重,继续逼着孙传庭出潼关进河南攻打李自成。
战争讲究天时利人和,那么这一次孙传庭一样不占,等待他的是场无尽的悲剧。
1643的8月初,孙传庭在西安誓师,领率总兵白广恩、高杰、牛成虎、陈永福等部十万人再出潼关。
交战地点还是郏县,明军还是先胜,后来明军断粮了,孤军深入,刘宗敏的一万骑兵直接断了大明的粮道。
孙传庭只能回援去打通粮道,当然肯定不能一起撤,得留个人在后面打掩护吧。大概他以为河南总兵更了解河南地形吧,所以陈永福被留下殿后。
陈永福一寻思,孙传庭嫡系陕西兵撤退,留他河南人做炮灰太过憋屈,于是愤恨不已的他也带着河南兵选择撤退,但他显然没有把控好河南队,撤退一瞬间了四散逃窜的溃逃。
李自成率数万精锐骑兵后面追击,明军全线崩盘了。
人心散了,传庭死了
明军撤至宝丰时,眼看李自成将至,孙传庭向各将领询问对策,高杰请求出战,白广恩却认为不妥。孙传庭数落白广恩胆怯,白广恩一气之下便率领自己部下先行逃离。
明军出兵迎战时,陷落在农民军的层层埋伏中,高杰眼看支撑不住了,他也率领部下撤退,明军于是疯狂逃奔,死了数万。
十一月,李自成攻潼关,白广恩拼死厮杀,高杰记恨白广恩在自己宝丰一战时先行溜走,所以也拥兵不肯上前援救他。
白广恩随后战败投降,潼关被李自成拿下,孙传庭死于乱军之中。
连老天爷都不帮他,即便现在他逃了难免他不是下一个袁崇焕,与其被崇祯凌迟不如战死,反正都是死,他最终选择了和他的秦兵们一起战死在潼关。
天时地利人和面前一样都占不到的旷世名将,换作是谁,也只能落得曝尸荒野的结局罢了。
#奇妙知识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