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中国学霸赴美留学,学成后却弃中国籍入美国籍,皆不回国_国籍_美国_祖国

董欣年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自古以来,我国就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经历过清朝闭关锁国落后失败的教训,国人更懂得了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在“学术无国界”的鼓励下,很多有志之士走出国门求学深造,经过努力,华人在国外有所作为的不在少数。其中有自费出国学习的,也有国家为其提供一切费用,说白了就是公费出国的科研人员。

钱学森有句话说得好,那就是“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有祖国”。然而,部分人员学成后并未归来报效祖国,而是在优越丰厚的条件吸引下,继续留在国外工作生活,有些人学成后甚至还放弃了中国国籍,实在遗憾。

董欣年

董欣年出生在书香门第,其父董辅礽是我国“一代经济学泰斗”,母亲是中国著名眼科医生、教授刘蔼年,她与自己的父母一样皆毕业于武汉大学。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1982年刚毕业的董欣年参加了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成功获得留美资格,其后进入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

经过5年的学习,她顺利毕业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被聘为杜克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随着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增多,相继被聘为该大学副教授、教授,学成后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十年后成功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展开全文

董欣年

董欣年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别是水杨酸和茉莉酸在植物细胞内和体内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后来董欣年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入选"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郁彬

这是一位名家之后,郁彬与著名的作家、爱国人士郁达夫同属一个家族。从小受家庭氛围熏陶,加之本身就智慧超群,学业顺利,1980年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大数学系,四年后毕业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85年,小有名气的郁彬得到赏识,并获得了陈省身数学交流项目的资助,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学习。

郁彬

郁彬在美国学习期间专研统计学,并获取统计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未曾有回国计划,而是直接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籍在加州伯克利分校从事统计、计算机、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郁彬聪慧过人又善于钻研,经过多年努力,在顶尖的科学期刊上发表了关于机器学习、信息论、信号处理等等高科技领域约70余篇论文。后来她先后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文小刚

1989年对物理界而言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拓扑序"的概念首次引入,这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引入该概念的人叫文小刚。

文小刚,出生在教师之家,从小到大就是学霸一枚,1977年,他以绝对优势的分数考入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中国科大攻读物理专业。酷爱物理的文小刚在大学里发愤图强、认真专研,他的聪明和努力被很多老师看到眼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学校多次获得奖学金,也多次获得物理竞赛方面的奖项,且有很多校园第一都是他创造出来。这么一位风云学霸受到本系教授的关爱和资助直到本科毕业。

1981年文小刚拿到本科文凭,同年9月,他参加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考试,参加考试的都是国内物理方面的尖子生,而文小刚在此次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第一,也因此顺利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继续读硕士,成功的光环没有压制文小刚前进的步伐,他依旧刻苦勤奋,门门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

文小刚

当年他引入"拓扑序"概念的时候,震惊了当时的物理界,成为物理界的新星。博士毕业后,他在本校留任当研究员,学有所成后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籍,之后一直在美国从事"拓扑序"的研究工作,后来获得了凝聚态物理学的最高奖项OliverE.Buckley奖和获得理论物理界的最高奖章狄拉克奖章,并顺利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著名学者陈丹青说过一句话:“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出国本身就是一种失败。”虽然这句话有些偏激,但也道出了一些现实情况。固然很多有才华的中国人被美国人接受,足以说明中国人有足够的能力加入到好的大学好的研究机构,上面提到的这三位知名的科学家就是很好的例子。

俗话讲:人各有志。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辛苦付出,逐渐成为行业大佬,掌握了最为先进的相关领域的知识,确实值得称颂,但当年拿着国家资助给他们的钱,自己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学成后他们却未回到祖国的怀抱,而是直接舍弃国籍加入他国国籍;

文小刚

尽管是人们羡慕的行业佼佼者,但听起来也甚为遗憾,祖国将他们送出去为的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祖国所用,而他们的选择却让国人失望,有人冠冕堂皇说国外有更好的环境做研究,那在国外研究一辈子还怎么报效祖国呢?好在中国有着强大的包容心,对于放弃国籍的学子,祖国没有任何禁令,而是随时欢迎他们的回来,何等大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信即便处国外,即使改变了国籍,但是如果哪一天国家需要,很多华人科学家依然能做到“若有战,召必回”的洒脱。毕竟身在国外的他们依然是黄皮肤黑头发,依旧无法改变乡音和这块让很多人饱含热泪的土地。

而那些学成归来为祖国做研究的科研人员,让人们看到的正是炎黄子孙的骨气和担当,也看到了他们为祖国科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赤胆忠心,此时,给他们的是一份由衷的敬意,一份美好的祝福。

文/盛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