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_阿拉善盟_阿拉善_科技创新

盟市动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为阿拉善盟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创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阿拉善盟尚容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治区科创板成功挂牌,并获自治区科技厅奖补资金支持;实施的“黑果枸杞繁育栽培技术及产品研发”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阿拉善盟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

十年来,阿拉善盟科技创新指标逐年稳增,2021年全盟R&D经费投入达1.05亿元,全盟财政科技投入达4143万元。

十年来,阿拉善盟不断搭建创新平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先后支持建立了阿拉善庆华煤化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内蒙古骆驼研究院、白绒山羊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全盟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已达26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共64家;建成全盟首家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中心,为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指导、专家咨询等线上线下服务;共发布244项专利、软件技术,已成功交易110项。

世界最大产能的金属钠、靛蓝生产基地建成;形成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成功开发与研制出肉苁蓉多糖片、舒肝软胶囊等百余种新产品;创新应用“森德日—5味散”等传统蒙医药制剂……十年间,一项项科研创新成果在阿拉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目前,全盟登记科技成果121项、自治区登记科技成果184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2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82亿元,技术交易额1.840亿元。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十年来,阿拉善盟通过柔性引智合作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建设等方式,搭建布局各类创新平台载体,支持盟内企业、科研机构与盟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众创空间、企业研发中心等。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上海交大等30余家区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累计聘任高端顾问32人,柔性引进选派的科技专家286人,获批选派经费572万元,培养本地人才近万人。截至目前,全盟共有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家,共选派793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广大农牧区开展科技服务。

阿拉善盟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锐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盟科技系统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紧密结合盟情和科技创新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健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逐渐加大财政刚性投入比例。建立完善“科技创新”统筹推进机制、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科技创新合作开放和激励机制等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围绕阿拉善盟产业链合理布局创新链,重点突破现代化工绿色低碳、新能源储能、清洁能源转化等方面的技术,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阿拉善驼奶、驼绒及驼绒制品绒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阿拉善白绒山羊、双峰驼、蒙古牛良种繁育保种工作和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引进的肉牛新品种胚胎移植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重点突破肉苁蓉等沙生植物高附加值功能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实现从“0-1”的原始创新。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建立“飞地”研发中心,大力培育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阿拉善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阿拉善日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