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王皓比赛视频(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夺冠的故事)_男单_直拍_决赛

本文目录

  • 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夺冠的故事
  • 乒乓球选手王皓参加三次奥运会,都输给了谁

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夺冠的故事

  长春城东,小心迈过积水的土路,走入一幢破旧的红砖楼,很难想象,这里就是世界冠军王皓的家。翻开斑驳的旧相册,王皓的母亲刘志英指着一张黑白照片,笑说:“这就是我们家乐乐。”王皓的小名叫乐乐。照片中的他,头上竖着两个小辫子,额头正中还点着一颗红点,“那时候我们给他扎小辫,穿裙子。主要是他小时候太顽皮,经常惹祸,所以我们把他打扮成小女孩。”王皓妈妈讲儿子的童年来,脸上仍旧是盈盈笑意。虽然是小女孩儿的打扮,但小王皓眼中流露出的仍是一派顽皮。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外表如小女孩一般的乐乐,十几年后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选手;但雅典奥运会上,也正是他败给韩国人柳承敏,丢掉了分量最重的男单金牌。
  雅典男单决赛: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喊,但我什么也听不见
  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的乒乓球男单决赛,王皓对阵韩国选手柳承敏。在此之前,王皓对柳承敏八战仅负一场。“在我记忆中,他只在一个亚洲少年比赛里输给过柳承敏。”那一晚王皓父亲身在北京央视直播间,他的母亲则留在长春,家中坐满了来自八方的媒体。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念头,等待年轻的王皓夺得男单金牌。
  战局并未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发展。王皓表现失常,很快就以3比11输掉首局。时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蔡振华几次在看台上高喊,让弟子喊起来,叫起来。而此时,王皓的声音却越来越小,重压之下的王皓已经乱了阵脚,并最终以2比4落败,丢掉了这枚分量最重的乒乓球奥运金牌。事后回忆起来,王皓说,“其实,在来雅典之前我就经常会失眠,心里想的全是拿不到金牌的种种后果。到了赛场上,我心里挺紧张的,我能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冲着我喊,但是我却感觉自己什么都听不见。”
  比赛结束后那晚,给家里打了6个电话,前5次都泣不成声
  当兴奋的金泽珠与柳承敏抱作一团时,中国男乒主教练刘国梁陪在王皓身边,二人悄然退场。此时,刘国梁的左手在王皓肩头轻抚了一下,王皓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承认自己哭了,难受自然会哭的。”王皓并不回避,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双打输给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时,我就已经很难过了。不过那时候,孔令辉下场后并没有走出赛场,而是在场边与我探讨得失。我明白,这场失利对他意味着一种告别,他肯定比我更不好受。可是,他却反过来安慰我,鼓励我别受影响,一定要打好单打。”
  比赛结束后的那天晚上,王皓给家里打了6个电话,前5次他都泣不成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不停地哭,而他的母亲也只能在电话里陪着他哭。
  此后的一周多时间,王皓也几乎天天是以泪洗面。四年后,王皓妈妈回忆起那晚的景象,仍然神情凝重。“我现在都特别清楚的记着,那天乐乐打了六次电话。”刘志英回忆说,“每次都刚喊一句乐乐,电话没挂,那头却没有声音,我知道当时他肯定特难受。”当电话铃声第六次响起,妈妈关切的问:“乐乐,怎么了?”王皓只说了一句:“妈妈我没打好。”声音便哽咽了。第二天,王皓的母亲火速赶往北京,只为安抚儿子受伤的心。回家的王皓对父母说:“要是输给中国人也无所谓了,但我毕竟输给柳承敏,我心里特别难受。”王皓仍是一脸的懊悔。
  一分算两分,王皓终于练就直拍横打技术
  此时,长春城中,有另外一个人与王皓同样痛苦,那就是他的启蒙教练薛瑞坤,是他给王皓引入“直拍横打”技术,为王皓将来称霸乒坛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这孩子性格挺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就是闷头苦练,从不偷懒。”聊起这个学生,薛瑞坤流露出得意的神情。1985年,薛瑞坤从大学毕业,分配在长春市少年宫担任教练工作。第一次看见王皓的情景,薛瑞坤仍然清楚地记得,王皓的父亲领着他来到少年宫时,虎头虎脑的王皓显得十分机灵,“他看着挺腼腆,比别的小孩长得壮实挺多,为了捡球,他嗖一下就跨过挡板,别的小孩还要慢慢迈过去。”在少年宫,王皓训练时从不“挑肥拣瘦”,不管教练给安排的练习对手水平是高是低,王皓都认真对待。用薛瑞坤的话说,王皓对高手是尊敬,对水平低的对手则是尊重。
  “其实直拍横打技术并非为王皓一个人单独设计,那时候有一批小孩都在练,但是最后只有王皓一个人练成了,这和他的天赋分不开。”薛瑞坤说。刚刚接触乒乓球的王皓便显露出过人的天赋,“我给王皓他们一批孩子第一次做考核,让他们原地颠球,第一次拿球拍的王皓就颠了六个,其他孩子连拍子都拿不稳呢。”
  放弃推挡技术,直接练起直拍横打的王皓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磨砺。为了调动他使用直拍横打的积极性,薛瑞坤想出了“以一抵二”的好办法,也就是说在比赛的过程中,王皓用直拍横打每得一分就算两分,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往后在与教练和其他小队员的对练中,王皓直拍横打的使用频率慢慢地提高了,直到直拍横打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收发自如,得心应手。
  1996年13岁的王皓入选八一队,成为了一名军人,小王皓和王涛、刘国梁等成为队友。两年后15岁的他入选了国家队。如今昔日师兄王涛和刘国梁分别成为他在八一队和国家队的主教练。刚出道,王皓就以“正宗直拍横打”的先进技术引人瞩目,刘国梁的“直拍横打”仅仅是半路出家,就拿到了世界乒坛“大满贯”,因此人们自然也对从小就苦练直拍横打的王皓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朋友调侃“男单亚军大满贯” 挺伤自尊的
  四年前,王皓在雅典奥运会上与柳承敏决赛中茫然无助的眼神让人印象深刻,他在与柳承敏球路占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在对手超水平发挥的搏杀面前气势被彻底压住了,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而失利。回国以后,他甚至为“千夫所指”,压力可想而知,那次失利的巨大阴影笼罩了他很长时间,他一度成为全运会、世界杯、总决赛的“亚军大满贯”,在冲击冠军的路上总是差最后一口气无法突破。在多次大赛的决赛中,他都输在了心理和自信心上。王皓回忆说:“雅典奥运会输球后,我的确是很长时间没缓过劲来。
  随后一年又拿了一堆银牌。我记不清是哪次大赛得了第二之后,一个朋友给我发来调侃的短信,大概是这样写的,‘没关系,如果你再拿一个世锦赛男单第二,就成了男单亚军大满贯得主了。’我知道朋友这么说我是没有恶意的,但当时看来挺伤自尊的。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听到刘国梁指导在接受采访时说,王皓能被叫‘千年老二’说明他有争冠的实力,每次都能打进决赛也很不容易了。其实他差的就是那一层纸,捅破了也就豁然开朗了。我心里也就没有那么介意了,谁叫自己总是冲不上去呢!”
  萨马兰奇:明年奥运会,你要是拿金牌了,我还给你颁奖
  在总局训练馆里的王皓依旧是少言寡语的,但是他会更加主动地去与教练吴敬平和主教练刘国梁沟通。在教练眼中,他不再是那个仅仅只有灵气的孩子,他更加上进,更加富有活力,而且随时做好了“上场”的准备。
  2006年多哈亚运会,王皓放弃了稳中求胜的策略,开始敢于博杀、霸气十足。决赛中,王皓战胜马琳拿到冠军,打了翻身仗,但真正重要的一战还在后面。2007年10月15日,还没有在乒乓球最主要的三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中拿过冠军的王皓,在世界杯男单决赛中迎来了柳承敏。在这充满着复仇意味的一战中,王皓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打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奈地苦笑。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是,在王皓将要上场时,刘国梁轻轻地用手拍了拍他的脸颊。颁奖仪式上,很少给运动员颁奖的萨马兰奇亲自出面给王皓颁奖,他告诉王皓:“明年奥运会,你要是拿金牌了,我还给你颁奖!”
  2007年,王皓在国内、国际各项比赛一共拿到8个单打冠军。不仅在巴塞罗那世界杯力克宿敌柳承敏,第一次夺取三大赛的男单冠军,并且第一次荣登世界排名榜首。
  除夕夜中大奖,王皓承诺要拿回奥运金牌
  2008年农历除夕,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亲临国乒深圳龙岗的冬训基地,在点评几名主力时,他对王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皓现在是自己感觉什么球都能够发力,都能够得分,但不能说球都是你想象的那样。你这样下去,就会遇到一种什么情况?你目前的技术,成绩确实到了一定的状态,但是不注意小节,一个很小的球就会让你产生怀疑,哗啦一下就下去了。现在尽管你状态上来了,但是每一个球都得像你去年差的时候,往上赶,往上追的时候那样处理,我的判断是击球部位的问题,是用力的问题。你要从头开始,谨慎,不要觉得什么球都敢接。”
  几个小时后,中国乒乓球队春节晚会上的环节,全队上百人中,王皓抽中唯一一个大奖——一块上万元的手表。他的主管教练吴敬平一把搂过他,低声说:“今年一定要争气,把奥运金牌给拿回来。”腼腆的王皓一言未发,使劲的点点头。
  很多人真正认识王皓是从2004年8月23日那个夜晚开始,当表情呆滞的王皓踏入奥运决赛场地,面对如疯子一般的柳承敏,脆弱神经崩溃了,很快就以3比11输掉首局。随后的比赛,他挥拳怒吼的声音越来越小,看台上的蔡振华几次站起来冲着赛场大喊,坐在台下的刘国梁同样也是不停地对着王皓大喊,但重压之下的王皓已经乱了阵脚,并最终以2比4落败,丢掉了这枚分量最重的乒乓球金牌。时任中国队总教练的蔡振华事后坦言:“从他走上赛场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有不祥的预感。”
  当金泽珠与柳承敏相拥时,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刘国梁左臂轻轻搂住王皓颤抖的臂膀,面对镜头刘国梁只留下一句话,“王皓,是男人就要自己去面对这些问题,这样的挫折只有你自己去扛起来,才能真正好转起来!”
  时光荏苒,四年中,王皓一次次战胜柳承敏,巴塞罗那的世界杯单打决赛,柳承敏。依然疯狂,却再也吓不倒王皓,让他完成救赎,但奥运金牌依然是王皓眼中的禁忌,记者们从来不去触及他的痛处,只有王皓的主管教练吴敬平无意间流露出弟子的心声,2008年农历除夕夜,当寒流肆虐大半个中国时,国乒的队员、教练在深圳一同团年,为增加气氛,队伍组织抽奖,特等奖是一块价值万元的名牌手表,当谜底揭晓,07年气势如虹的王皓最后抽中,拿到大奖的王皓与师傅吴敬平已经微醉,“咱们一定争气,拿块男单金牌。”当王皓的下巴伏在师傅肩头,听到这句话身子一震,没有任何语言,只是使劲的点了点头。

乒乓球选手王皓参加三次奥运会,都输给了谁

坐镇中国男乒主力层长达十年之久的王皓,职业生涯最大的缺憾就是无缘奥运会男单冠军。尽管王皓曾经先后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比赛,是中国男乒历史上唯一一位有过三次奥运会单打经历的选手,但是遗憾地是,王皓三次杀入奥运会男单决赛均铩羽而归,无缘男单金牌。如果要分析王皓三次奥运会男单决赛的失利,可以结合其三次决赛之旅自身的状态以及不同对手而言。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年仅21岁的王皓出征雅典奥运会,当时距离王皓进入一队只有四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率先出局,随后王皓在男单半决赛中战胜另一名中国选手王励勤进入决赛。决赛王皓对阵韩国直板名将柳承敏。决赛中,背负着中国队夺冠众人的王皓显然在压力上大于柳承敏,可以说雅典奥运会王皓更多地输在了心态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王皓的对手是队友马琳。尽管王皓反手能力优于马琳,但是前三板争斗环节中明显马琳占优,而且回顾两人的大赛交手记录,马琳明显占优,就在2008年前一年的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马琳在男单半决赛中以4:2战胜了王皓,可以说王皓和马琳在交手中本就不占上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王皓面对的则是小自己五岁的师弟张继科。此次交手之前,王皓在世锦赛和世界杯中两负张继科,无论是从打法质量还是体力上,王皓都处于下风。

尽管王皓未能在奥运会上拿下男单冠军,但他仍然拿下了四个世界单打冠军头衔,更何况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队,能够三次入围奥运会单打本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