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产品选得好,利润就一定高?不要太理想化了!_产品_关键词_亚马逊

一款产品能否推广起来,跟产品本身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圈内名言“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的由来,那么好的产品就一定能做起来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产品在市面上真的无可替代,但是绝大多数卖家的产品都没有这么强的竞争力,所以真实情况是,卖家运营水平的高低,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最终结果。

我这里会用一个案例,来讲解一个产品在选品环节没有出错的情况下,listing书写质量对产品流量、转化和销量的影响。

这是一款女士短靴,上架一周之后就发现存在严重问题 —— 点击率特别低,只有0.2%,订单更是一个都没有,那么我们如何从运营的层面来解决呢?

1.检查listing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比如标题、关键词栏、主图、价格,以及5点描述等元素,寻找问题根源并且尝试进行解决。

2.检查产品的广告是否存在问题。分析广告报告中的数据,重点是检查带来点击的关键词。我这里发现关键词报告中的消耗预算的词很不集中,而且很多词的点击率都很低。

展开全文

排名最高的fringe boots(流苏靴)和fringe boots for women(女性流苏靴)都是大词,代表的是某一种类型的鞋子,并不能准确地匹配客户的需求,因为流苏靴还分为平底、高跟、长筒等等多种类型。另外还出现了women calf boots(女士小腿靴)为代表的的关键词,跟产品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偏差。

随后我还对产品的主图做了优化,大家可以认真检查和对比优化前后的区别。

首先是颜色和明暗程度的微调,使鞋子起来更有质感。其次是鞋底和鞋面的连接处,原图因为在拍摄时,相机距离产品太近,拍到了一些胶水的痕迹,很有可能会给消费者留下产品存在瑕疵、加工粗糙等不好的第一印象,而主图在经过优化之后,会让产品的用料和工艺看起来更加上乘。

除此之外,我还对产品的标题和关键词栏进行了检查和优化。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出,原标题写得比较简单,埋词也比较少,而我通过对产品重新做了关键词反查,找到了Moccasin Boots这个词,并且将其作为核心词来打造我们的listing和标题。

优化之后的第一周,listing的点击率有所提升,但是订单依然是零。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毕竟亚马逊在收录了我们的产品之后,都会适当的给一些曝光,并且根据增加曝光之后的点击和转化,来决定究竟是给予更多曝光,还是打上垃圾产品的标签,停止增加曝光。

如果我们对listing做出了调整、想要揭掉垃圾产品的标签,通常需要2到3周的时间、保持一周比一周的数据更好,才能被亚马逊的系统算法重新识别为优质产品,当然曝光也会逐渐恢复正常,所以调整后的第一周,数据有所提升,算是暂时达到了我的目的。

优化之后的第二周,listing的点击率开始下滑,但是出了一个订单,而且CPC的费用也从0.8美金降到了0.77美金。

点击的次数比较高,一共有136次,但其中有43次点击是由“女性靴子”和“靴子女性”两个关键词贡献的,而且还有一些与产品不匹配的关键词,比如“小腿靴”。面对这种全新的问题,我针对大词做了精确否定,针对不匹配的关键词做了词组否定。

Listing优化后的第三周,各项数据终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好转。点击率直接做到了0.81,订单量也有9个。

与此同时,CPC也在继续下降,已经来到了0.6美金。不难看出,当我剔除无效点击后,listing的数据开始明显的进行了改善,这也就是所谓的飞轮效应。产品数据表现良好,亚马逊平台就会认为值得给予更多流量,如果在给予更多的流量之后,数据表现仍然良好,那么就会继续再给流量,产品慢慢的就能做起来了。

在经过长期的优化之后,我发现这个产品的数据能够持续稳定下来,并且且转化率还挺高。

由于当时早期评论人还没有关闭,所以我们打开了早期评论人和vine测评,同时开始补货和推排名,它的整体的点击率也挺好,广告ACOS也控得比较好,一个新品在没有任何review的情况下,可以做到20%多的ACOS基本上就不亏钱了,充分说明这个产品是值得打造的。

我想通过这个案例给大家传达的观点是,我们做亚马逊、运营一款产品,决定我们能否赚钱的因素,除了选品还有多。如果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可能还有供应链、资金、团队等等,大家一定要正确看待,并且尽量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维度的工作做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