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立威还是立德_沧海_教育_学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立德 沧海 还是 沧海 教育 学生

【沧海专栏】

立威还是立德

原创作者|沧海(天津五中教师)

我刚上班那阵儿就总听到一些老教师教导年轻教师:你得立威。

立威,本来是建立威望的意思。《史记》中有“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这样的句子。

但老教师们说的“立威”是要镇唬住学生、家长,所以我很反感。

老师不是应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吗?

学生、家长和教师、学校应该是教育共同体呀!镇唬住他们,自己唱独角戏有意思吗?有效果吗?

这种反感让我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教育路。

从“以情育人,让‘家’充满真情”,到“感化育人,创建和谐班集体”,再到“优化班级组织,实施集体育人”,最终形成“民主管班,集体育人”的理念。20年来,我一直在和老教师们倡导的“立威”唱反调。

这让我的本已艰辛的教育之路又成了一条树“敌”之路。

但是我并不孤单,在新浪博客专栏里、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我有不少陌生而又熟悉的知音、战友。

我也并不凄凉,学生的一句“您让我对老师这份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足以温暖我一个冬天。

并且我越走越自信,因为我知道,在互不妨碍的情况下,当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反对一个人的时候,已经侧面证明那个人是对的了。

当然,对的也可能被消灭。好多时候人们争的不是对错,而是存亡。于是有了“存在即是合理”这样的说法。

展开全文

“立威”的存在合理在哪里?

从操作层面分析:一劳就可永逸,省心省力;粗暴必然简单,无需技艺。

从心理层面分析:可以借机修复自己受伤的心,还能巧妙宣泄人性深处的恶。

有这种诉求的人在好多群体中都是居多数的,因而“立威”之说一直合理存在。

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吗?不是说“世界上绝大多数是好人吗”?为什么要一上来就假设学生、家长要和老师、学校作对,而不是认为他们想让班级、学校变得更好?

手里拿着一把锤子巡视,自然会觉得突出来的都像钉子。见识短浅再加肚量狭窄必然会把不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都看成错的。

好多所谓的问题学生其实是教育方法有问题造成的。

成长中的学生总会犯错,我反感“立威”,不是反感规范学生的言行,而是反感这种背离教育的方法。

李希贵校长说,老师要学会与问题和平相处。这个世界是由问题组成的。如果没有问题,世界也不复存在。有问题才会想着去解决,有很多问题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时间、条件的变化才能解决。如果是系统中的问题,就需要优化系统。个性化问题,要个别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无法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这就需要老师以良好的心态静待花开。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立威”之论依然存在。然而,学生、社会早已不是二十年前、十年前那样了,还想通过“立威”镇唬住学生、家长,以“为你好”为由“绑架”人家,除了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还可能给自己立“危”。

不“立威”立什么?

立德呀!修炼自己的师德,让自己成为一个目中有人、心中有爱的老师。如果一时还没掌握什么教育理论,也不懂什么教育方法,那就从善良慈悲开始。

静下心来,凝视那一张张时不时让你五内翻腾、七窍生烟,貌似成熟狰狞的脸庞,你会看到一颗颗幼稚、脆弱的心灵,甚至会看到小时候的你。

丑小鸭中学的詹大年校长说:“有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立威,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臣服、冷漠、紧张、对峙的关系;立德,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平等、热烈、轻松、融和的关系。

立威,如同服用兴奋剂,可能会立竿见影,但损伤肌体,而且药效一过无可挽回;立德,好似增加训练量,虽然很辛苦劳累,但强身健体,只要长期坚持定有成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教育的基本方法。老师自己先要立德,然后才能树人。

德高望重。老师德行高了,威望自然重了,无需镇唬,就能立威。

立威不如立德,立德自然立威。

在楼道里走一走,学生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远远躲避,这是一种“立威”;教的不教的总有人笑脸相迎、热情问候,这又是一种“立威”。

(本文为沧海老师原创,首发沧海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且教且思”,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沧海:重视我们的情绪劳动

沧海:老师的说和做

沧海: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

沧海:向医生学习

沧海:初三因竞争而精彩

沧海:一次不正规的评选

沧海:良知何在

沧海:班级与班集体

沧海:成语话虎年

沧海:教育的功用

沧海:让学生叫我们“老师”

沧海:一篇“偏题”作文

沧海:电影《虎兄虎弟》的教育启示

沧海:“放牛班”的“春天”在哪里?

沧海:一切教学皆有教育性|肖培东: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

沧海:发挥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班级

沧海:老师,快看,彩虹!会写作有多重要

沧海:优化班级非正式群体,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沧海:学生与科任教师关系紧张怎么办?(二)

沧海:学生与科任教师关系紧张怎么办?(一)

沧海: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畅怎么办

沧海:没有了解,无从教育

沧海:“拽爷”何以“拽”?

沧海:退一步海阔天空(二)

沧海:叫早

沧海:退一步海阔天空(一)

沧海:“优雅”比“优秀”更难

沧海:和中学生谈谈借书、读书

沧海 :课改,为教育增添一抹亮色

沧海:他只说不吃

沧海:教育的意义

沧海:班级管理要有预见性(二)

沧海:班级管理要有预见性(一)

沧海:难忘的生日

沧海:学生和我开玩笑

沧海:更深的不幸,我的幸福你不懂!

沧海:班主任是桥还是桥头堡

沧海:值班

沧海:惩戒教育中的“巴掌”与“甜枣”

沧海:“细思极恐”的卖油翁

沧海:学生日常冲突新解法

沧海:3.12,我们“种”下一棵“自己”的树

沧海:莫让情绪误年华

沧海:走出情绪的深渊

沧海:新学期,新希望

沧海:师德是修炼来的

沧海:去年冬天没下雪

沧海:路灯下的小姑娘

沧海:漫漫课改路,悠悠教育心

沧海: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沧海:坚持写随笔的“小杨”

沧海:多少钱才能搞好教育

沧海:同学,别起“绰号”,叫“雅号”

沧海:谁在“偷偷”爱着我们的班

沧海:从“随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沧海:老师,请和每个学生说“了不起”

沧海:班主任工作的三重境界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打开班集体性格的一把钥匙

个别学生总受排挤怎么办

老师,不要和学生发脾气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