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育儿焦虑”,就要相信育儿不能图快,“慢养”才出好孩子_孩子_自己的_养育

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我是不敢苟同的,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幼小的树苗,这种过于急切的做法就好像是在逼迫树苗迅速生长。而无视规律,催促孩子快些成长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

因此,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缓慢养育”的概念,缓慢养育,顾名思义就是让家长的节奏慢下来,使亲子之间能够多一些相处的机会,并且遵从孩子内心想法的一种教育模式。

那么缓慢养育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

第一、使孩子更加自立和充实

第二、增强孩子的信心

就缓慢养育而言,家长会有这样一个观念,会以充足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多多支持孩子,让孩子即使是离开舒适圈,在面对陌生的环境的时候,他们仍然会有强烈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够完全适应。信心虽然算不上是一种能力,但是却跟自身的能力息息相关。有能力却没有信心,那么就算是金子也不会被别人发现,有能力又有信心了才有可能会走向一条成功的道路。

展开全文

第三、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第四、更能保持冷静

在压力面前,很多人会出现焦虑或者慌乱的心理,但有句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用缓慢养育法教育出来的孩子在压力下也能有着常人所缺乏的冷静。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冷静下来,让理智回归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顺利完成艰难的任务。

第五、能够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

在缓慢养育的过程当中,孩子能够学习到有效和无效的经验,家长也不会因为一件事情就重复地唠叨他们,所以也就会让他们拥有了自我总结的能力,多次的总结,也会让孩子降低犯下同一错误的概率。

所以说,缓慢养育法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那么对于那些刚刚接触缓慢养育法的家长来讲,有哪些小技巧可以供我们借鉴呢?

值得父母借鉴的小技巧

第一、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诉说的出口,让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心声,作为父母,要学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倾听孩子的不开心与开心,这样也能让彼此的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第二、不强迫孩子汇报自己的活动

家长同时也要尊重孩子,在孩子不想说话的时候,就让孩子一个人静静。孩子没有义务给家长汇报这一天都干了些什么。如果家长强行要求孩子回报,可能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孩子的情绪是好还是坏,其实只要多多观察一下是都能发现的。等到孩子平静以后再去跟孩子交流,效果会更加明显。

第三、扩充自身知识储备

养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要做到自我提升,做一个有思想的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总会时不时地冒出几个奇奇怪怪的想法,并且会想着与父母分享,这个时候之前所做好的准备就能派上用处了,如果家长能够以更为新奇的视角来解答孩子的问题,也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更浓烈的崇拜之情,这对于后续的教育进程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四、让孩子一次完成一个任务

第五、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父母有时候也会无法控制情绪,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在心情烦躁的时候,父母要尽量做到避免对孩子发脾气,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的“出气筒”,这样会让孩子受到伤害,更不要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试图加快孩子的节奏,孩子有自己的步调,家长要做的其实就是慢慢等待,适时地提出建议,而不是越俎代庖,剥夺孩子的主导权。

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等待开放的花朵,如果催促他们盛开,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只有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才能让他们在最好的花期以最优美的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所以说养育孩子确实急不得,揠苗助长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意识落到实处,才能有所成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