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时任54军160师478团副团长的王英洲,忽然接到一个命令。
这是一个提拔命令,表示要将王英洲的军阶连升三级,从团长变成副军长。
王英洲大惊失色,心里又惧又喜。
连升三级?若是在战争年代,立了大军功倒还有可能。
王英洲照顾小同志
但这可是和平年代,自己怎么会受到如此重大的提拔呢?
王英洲觉得肯定是搞错了,但出于军人服从的天性,王英洲还是拿着命令到军部报到。
这中间是怎么回事呢?王英洲究竟为何收到连升三级的指令呢?
伟大决策
这一切都要从邓公的一项决策谈起。
早在六十年代,中央高层便预见到我军可能出现领导断层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方针。
果不其然,七十年代后,当老干部重返岗位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六十岁靠上了。此时,老干部已经风烛残年,日薄西山,而年轻干部都还缺少试炼,难当大任。
一时间,全国都陷入新老无法交替的难题中。
展开全文
王英洲在讲话
断层的风险在军队中的情况尤为严重。
在七十年代,我国军队人数达到顶峰,官兵人数超过500万人。
军队疲劳浮肿,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迫切需要培养大量年轻干部,填补空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十分着急,他写了一篇名叫《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文章,里边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
邓小平同志提倡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退休,把工作岗位用来磨练年轻干部”
于是,党委班子起草了“老中青三结合”的政策,该政策逐渐在军队中推行开来。
而王英洲便是干部年轻化政策的一个受益者。他连升三级,从一名团级干部晋升为副师级,也成为了三结合后军职领导中最年轻的成员。
英雄往事
如果只看王英洲连升三级的事情,我们不免感叹他不过是个时代的幸运儿,其实不是的,当时一支军团零零碎碎几万人,团级干部更是有上百个,在他们之中随便挑一个就是龙凤之才,为什么偏偏提拔王英洲呢?
王英洲能得到提拔,与他之前的赫赫战功是分不开的。
王英洲出生于1939年,河南叶县人。他从小便对军队十分向往,1956年,17岁的王英洲如愿参军,成了有光荣传统的54军的一份子。
1953年我国取得抗美援朝胜利,此时我国在朝鲜境内仍有驻军,新入伍的王英洲便随战友驻扎在朝鲜的东海岸。直到1958年,王英洲接到命令撤回国内。
1960年西藏发生叛乱,王英洲入藏作战,此时他已是130师7连的一名侦察班长。
一件事让王英洲成了全队的英雄。
在西藏洛隆县的一次剿匪中,王英洲所在的侦察连被叛匪团队包围在一座寺庙里。
据战士们回忆,我军人数极少,而匪军有1000多人。由于将士们作战勇猛,且占据地理优势,叛匪绞尽脑汁,竟一时攻不上来。
叛匪见无法取胜,切断了我军的水源,不久我军便陷入了断水断粮的状态,情况万分危急。
这时,叛匪再次发起进攻。
面对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土匪,王英洲和战友们在极度虚弱的情况下誓死坚守,他们时而进攻,时而撤退,灵活多变,打的土匪摸不着头脑。就这样,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王英洲坚守阵地七天七夜,期间打退敌人几十次进攻。
援军到来后,将士们里外夹击,终于把数千土匪全部歼灭。
王英洲
王英洲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尤其在战斗意志上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顽强,在受功时,王英洲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赏。
这次战斗成了王英洲人生的转折点,他在生死之间领悟到了自己的使命,决定前往更危险的地方接受磨练。
王英洲希望能贴近战场,在实战中变得更强。在领导的批准下,他被调往一线作战部队。
1962,中印两方在边境爆发激烈冲突,王英洲所在的部队很快抵达战场。
王英洲当时是一个野战部队的班长。在一次战斗中,副连长和排长们带头冲锋,都牺牲了。队伍里少了骨干,一时间作战艰难。
连长注意到有勇有谋的王英洲,决定任命他为代理排长。
王英洲率领突击排长驱直入,把战场分割成两部分。他指挥战士,和大部队两面夹击,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成功击垮了两个排的印军。
王英洲
一伙印军慌忙逃窜,突击排乘胜追击,在密林中寻找逃跑的印军。
几天几夜里,战士们携带的糌粑面全部吃光了,但王英洲决不放弃,带头挖芭蕉根充饥。不久后,敌人全部被缉拿归案。
王英洲所在的连队共击毙击伤敌人300多人,由于作战勇猛,王英洲因此荣获了三等功,并在不久后被提干为排长。
两年后,王英洲由于表现出色,升为连长。
然而,不满25岁的王英洲也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挫折。
失去右手
1964年,解放军开展大比武活动,54军160师1营1连在王英洲的带领下名列前茅。在三月的全团考核中,连队荣膺榜首,在6月和九月的比武中,再次稳居第一。11月,一连代表全团参加师级比试,再次夺得头魁。
王英洲参与的都是实弹演习,用的炸药包也是真货,正是在这次演习中,王英洲失去了自己的右手。
一名机枪手不慎点燃了身边的炸药包,吓得不知所措,王英洲看见了,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他一手把战士拉到一边,一手把‘呲呲’冒烟的炸药包丢出去。
‘轰’的一声,炸药包在不远处爆炸了,战士毫发无损,而王英洲却被炸掉了右手,半边身子血迹淋淋。
有人说:伤疤是男人的勋章。
但是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残疾便是他的催命状。
王英洲一举成为了54军的英雄,但失去的右手却再也回不来了,领导们对王英洲一事十分重视,但独臂的军人有什么出路呢?
由于是二等甲级残疾,按照规定,退役成了王英洲唯一的选择。这样的现实让他无法接受,
但面对绝境,王英洲再次站了起来。
王英洲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在术后第六天,王英洲便开始做康复训练,他忍着痛苦,锻炼用左手写字。仅几个月后,王英洲克服了所有困难,他不光用单手进行衣食起居,还能向其他战士一样背枪打仗。
有人劝他退伍,如果回到地方上,生活会比较轻松,也能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未来同样很美好。但王英洲心系戎装,觉得为国打仗才是正途。
王英洲积极向上级汇报自己康复的状况,证明了自己是个优秀的军人。上级领导十分重视王英洲的感受,看到他带伤还能把事情做得这么好,破格允许他留在军营。
从此,这个‘独腕军人’续写了他传奇的人生。
王英洲又在军队里待了十一年,期间他刻苦锻炼,铸就了钢铁般的身体素质。加上他数次参加实战,还在危难关头拯救战友,展现了他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出色的人格修养。
这样一个德才兼备,又有过人能力的年轻人当然博得了领导们的厚爱。
领导一致认为:王英洲政治素质过硬。
王英洲十几年的拼搏之路,为他后来被破格提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任副军
接到命令后,王英洲来到军部,出任副军长。
连长负责的多是战术指挥,而到了军级就不一样,军长下达的多是战略指挥,这让刚刚就任副师长的王英洲无所适从。
对于36岁的王英洲来讲,副军长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他刚刚上任时,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所幸他碰到了韩怀智。
时任军长韩怀智早就对这个年轻人赞誉有加了,此次提拔也是他积极推荐的。
王英洲到师部后,韩怀智便时刻观察着他,他见这个年轻人勤奋好学,能向所有人虚心求教;和人交流时,言谈举止十分得体,又不失大将气度。这让韩怀智对这个年轻的副军长更加喜欢。
韩怀智决定尽快把王英洲培养起来。他手把手的教,每次开会他都让王英洲上台讲话;军里有什么重大工作,他总督促王英洲跑在前边。
韩怀智对王英洲信任到什么程度呢?
据王英洲回忆,54军曾奉命组织过一次全军大演习,需要军长来指挥全局。韩怀智当场说:“叫王英洲来!他当军长负责指挥,我在幕后观摩。”
韩怀智
当军长指挥全军可不是开玩笑的。54军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曾在战斗中立下赫赫功劳,里头的勇将自然也数不胜数,王英洲自视资历短浅,不敢贸然指挥。
面对韩怀智的举荐,王英洲吓得一头冷汗,推辞说:“大家资历都比我老,能力比我强,实在不敢当,还是另选一位来指挥吧。”
韩怀智说:“你不要怕,军人的天性是服从,你只管写电报指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行动。”
演习中,韩怀智坐在他的旁边。王英洲每拟好一个指令,都要看看韩怀智的反应,见他不吭声,便小心翼翼地发送出去。就这样,王英洲在艰苦磨练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副军长。
1979年,54军开往南疆,参与对越自卫还击战。
战斗中,一支友军在穿插时受阻,请求54军支援。54军马上派出汽车队赶赴战场,但越南道路泥泞,再加上越军骚扰,车队在半路堵住了。
韩怀智接到消息后十分生气,要求副参谋长火速处理此事,这时王英洲主动请缨:“让我去吧!我愿意处理此事。”
王英洲到达后,发挥多年的基层指挥经验,合理安排侦察、运输、作战三分队的兵力,把战斗员分配到车辆上。车队启动后,越军朝汽车放了暗枪,车上的战士们马上向敌人还击。对方见占不到便宜,开始撤退,汽车团马上冲了上去。
前往指挥部的路上,王英洲吩咐把伤员运回国内,自己火速赶往54军总部。在一场战斗中,师长张志信的儿子不幸牺牲,王英洲听到消息,马上前往张志信的指挥所,协助指挥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王英洲作为亲临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功劳颇大。但在庆功会上,王英洲拒绝领功,他说:“别评我,英雄那么多,根本轮不上我,要多看看将士们。”
王英洲在54军工作三十年,期间勤勤恳恳,一心为基层官兵着想,他的事迹至今仍在军中流传,变成一段佳话。
尾声
1985年,王英洲接到命令,离开了操劳半辈子的54军,到河南省军区出任副司令员。
1988年,中国军队实行新一次大授衔,49岁的王英洲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以来第一位“独臂将军”。
1994年,军委发布命令,决定对领导干部进行精简,张震上将亲临河南军区视察。
张震对王英洲的事迹早有耳闻,见到他以后说:“敬礼,你就免了!”王英洲坚持用左手行了军礼。
从前,河南省军区共有六名副司令员,精简掉五人,只留下一人,就是王英洲。
张震上将
有人问为什么留下王英洲,张震答:“干部群众反映,王英洲干得不错。”
据说,另有一名中央高官宴请各地的部下,他在酒桌上坦白:“对不住大家,我不能喝酒,只小酌一口,表示敬意。”
这时,旁边的政委向他介绍:“这个是王英洲。”
高官吃惊地说:“你就是那个扔炸药包的王英洲?”王英洲点头答应。
高官二话不说,往杯子里倒了满满一杯酒,并当着大家的面说:“你的事我早有耳闻,敬王英洲英雄一杯!”
1996年,王英洲升任河南省军区政委,成为一名正军职军官。
1999年,王英洲将军退休。
2021年,王英洲先生仍在人世,他为国家的防卫事业奔劳一生,现在正安享晚年,时年八十二岁。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