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号角声声催奋进 战鼓擂响劲正酣——走马河源灯塔盆地农高区_灯塔_河源_实验室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在广东广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

国鸡育种研发核心企业——

佛山市南海种禽有限公司孵化基地

刚破壳不久的

“南海黄麻鸡1号”鸡崽们挤作一团

“嘀啾”叫唤

热闹非凡

展开全文

“‘南海黄’外观好、肉质鲜美、鸡味浓郁,已经连续30年安全供港。”落户我市的广东广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广东广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威说,相信不久,这喜人的一幕有望在河源灯塔盆地农高区中国(南方)国鸡种业基地上演,“南海黄”鸡也将会实现“河源产”。

国鸡项目加快推进

中国(南方)国鸡种业基地项目地址位于河源灯塔盆地农高区核心区——东源县顺天镇滑滩村。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不少施工工人正加班加点加快建设,给冬日的滑滩村增加了不少生机,项目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之中。

广东是“吃鸡大省”,素有“无鸡不成宴”之说。资料显示,广东省优质鸡年消费量在10亿只以上。“别看这只是一羽小小的鸡苗,关系着饭碗安全。要端稳饭碗,必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姚威对这一项目建设信心十足。据悉,多年来,公司深耕家禽鸡品种研发选育,运用现场育种选育技术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选育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模式,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家禽鸡品种遗传资源。现有各类优质鸡纯系遗传资源,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的肉鸡配套系2个,家禽产品线实现了从屠宰型到优质型的品种全覆盖。

灯塔实验室

“科技引擎”稳健有力

与滑滩村火热的项目建设现场一样,5公里之外的灯塔实验室里,也是一派火热,科研人员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科研。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第三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灯塔盆地农高区、市科技局等相关单位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实体化运作有了新的成果。目前,基础建设扎实推进,灯塔实验室三年建设实施方案获省科技厅批复,永久性实验办公场所科研B楼正式投入使用,第一批科研仪器设备全部到位。

“这只是灯塔盆地农高区科技创新成果的一个缩影。”灯塔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李家洲说,农高区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动对接省内外高校科研资源特别是“农”字头高校科研资源,大力推动科创平台建设力度。截至目前,5大科研中心、125位科研人员入驻实验室并开展实质性科研工作,并与10个科研团队达成合作意向,与17家企业签订共建共研共享协议。积极开展人才引育工作,不断壮大高层次农业人才队伍。科研成果也初见成效,以实验室为承担单位,获得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获批2022年河源市唯一的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食品加工类标准4项,建立功能成分肠道吸收评价模型1个。

强强联合共建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12月7日,河源灯塔盆地农高区组织灯塔实验室与广东广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将充分利用实验室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创新优势,共建共享科技研发成果,共同促进家禽种业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让河源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带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这次签约仪式标志着灯塔实验室实体运作又有了新的成果。”李家洲说,灯塔实验室建设的初衷,就是服务河源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并从中吸收产业发展的红利,实现自我生存、发展和壮大。寻求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姻,借助龙头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有助于实现实验室技术价值的最大化。与广弘种业的联姻,有助于灯塔实验室实现自主造血,自我发展。

这次合作无疑是一种多赢。姚威说,接下来,公司将充分借助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农业科技资源集聚优势,联合农高区、科研院校开展国鸡种业产业前沿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及推广,推动国鸡育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创建优良国鸡种群育种技术体系,进一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字号”优势特色家禽新品种,加速国鸡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鸡种业科技实力。他还表示,项目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采用生产自动化和环境控制智能化,做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相融合。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推进育、繁、养、宰、销一体化融合,为河源灯塔盆地农高区产业发展增添助力,实现企业、政府、社会的共赢。

全媒体记者| 张涛

编辑| 邹俏

校对| 谢芳卉

更多精彩等待你发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