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谢雁冰 马帅莎)7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师孙泽洲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月球和火星探测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进者学习,但绝不是亦步亦趋地效仿别人。
孙泽洲主要从事月球和火星探测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孙泽洲说,他和团队亲手打造了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使中国在月球和火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2001年中国探月工程刚刚起步,为了解决38万公里地月远距离测控通信难题,孙泽洲加入了嫦娥一号研制团队。他指出,月球和火星探测,中国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进者学习,但绝不是亦步亦趋地效仿别人,而是需要把握时代科技发展规律,敢于创新、敢为人先。
据介绍,嫦娥三号突破了着陆自主避障技术和月夜生存技术,从此月球着落不再是盲降了,探测器也可以在月面工作更长时间,获得更多科学探测数据。嫦娥三号在月面工作九年了,是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器。
2018年,中国在地月连线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布置了一颗“鹊桥”中继星,因为在这里可以同时看到月球背面和地球,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中继通信联系。在中继星支持下,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软着陆并进行巡视探测,这是世界首次。
“月球背面是我们在地球上无法直接观测的处女地,嫦娥四号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进行近距离的精细探测,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认知。”孙泽洲说。
2021年,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孙泽洲表示,国外是从掠飞、环绕、着陆再到巡视逐步实现的,我们一步跨越发展,既有国家科技实力作为底气,也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当然也离不开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孙泽洲说。(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