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多磨——11 月经济数据点评_同比_疫情_消费

1. 生产低于预期。

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较前值回且低于市场预期。供给端的收缩一方面是由于内外需求不足,对生产拉动减弱;另一方面11月国内疫情加重,生产活动有所受限。分行业来看,采矿业当月同比较上月有所回升;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则同比负增,制造业也有所回落,

第一,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相比10月大幅降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月同比达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第二,消费相关制造业本月同比普遍呈现负增长,反映出终端需求偏弱。

第三,汽车制造业当月同比增速由两位数降至个位,疫情冲击汽车消费市场致使供给节奏有所放缓。

第四,有色/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维持同比高增,基建投资的高增长对上述原材料加工行业形成较强拉动。

2.疫情冲击之下消费同比降幅超预期。

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相比上月进一步扩大,本月多省市疫情形势严峻,消费所受冲击超出市场预期,商品零售及餐饮收入均为同比负增。

具体而言,11月社零数据呈以下特征:

一是餐饮收入同比降幅扩大。11月疫情加重,防控收紧,跨区域及市内人员流动活跃度下降,造成外出就餐等接触性消费缩量。

二是日常消费所受冲击加大。各地疫情对可选消费冲击加重明显。

三是汽车消费支撑效应进一步降低。这一方面是因为之前汽车购置税收优惠政策使得消费需求在今年6-9月份集中释放,另一方面本月疫情封锁及居民外出意愿降低导致汽车类消费减少。

展开全文

四是地产后周期消费持续不振。这与本月房地产表现持续低迷相对应,11月楼市利好政策多集中于供给端融资,需求端的政策刺激力度偏弱,预计地产后周期对整体消费的拖累短时间还将持续。

3. 投资明显回落。

1. 制造业投资增速延续延续回落态势,但速度放缓。

经济承压之下企业预期偏弱,大力投资的意愿不强,目前各地防控放开,陆续迎来疫情冲击高峰,预计企业预期短期难以扭转,制造业投资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承压。

2. 基建投资小幅反弹,稳增长效应持续凸显。

地产及消费仍待修复,基建则依旧是内需提振的主要抓手,我们预计在政府意愿、资金支持及项目储备三重保障下,其稳增长效应在明年也将持续。

3.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地产低景气依旧。

需求方面,本月商品房销售同比持续大幅下滑,销售回款持续低迷下,房企资金也难言改善。供给方面,房屋新开工及竣工面积同比相比10月份降幅明显扩大。整体地产投资的低迷或将持续一定时间。

4. 城镇失业率略有上升。

随重点群体帮扶力度加大,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而25-59岁人口及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均有所上升,未来改善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有待政策加码呵护。

5.经济承压,凸显政策加码必要性。

11月经济数据普遍弱于市场预期,疫情冲击下经济压力较大,

一方面是由于疫情防控对生产、消费场景的现实压制,另一方面企业及居民弱预期及低消费、低投资意愿也是重要原因,叠加出口快速下降,外需拉动不足,经济面临内需及外需的双重压力。随防控措施的放开,国内消费场景可能迎来修复,但企业与居民预期的扭转短时间或难以完成,

期间内需的提振或将依赖制造业及基建拉动。稳增长政策加码以应对内需不足并稳定就业的必要性由此加强。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同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也表示,针对房地产下行风险正考虑新的举措,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更多加码政策的推出值得期待。

鉴于中国目前还处于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波冲击阶段,并且按照我们的预计,这一冲击或将持续至明年一季度,因此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可能面临较大经济压力,经济磨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6.风险提示:

疫后修复不确定性。

作者: 尤春野 执业资格证书编号 S1190522030002

2022.12.15

*风险揭示:尊敬的投资者,我们郑重提醒您理性看待市场,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包赚不赔的投资,投资者应理解并始终牢记“买者自负”的原则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投资准则,防止不顾一切、盲目投资的非理性行为。理性管理个人财富,安全第一。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不代表投资建议,并不构成对任何股票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邀约或意图。再次提示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