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薇一生追求爱情,却活成笑话:互相亏欠的婚姻,终究两败俱伤_徐悲鸿_自己的_这一

爱情是什么呢?是值得一个人抛却所有的东西吗?为了所谓的爱情,人们真的是会做出令人惊诧的事情。可这值得吗?是否真的有意义呢?问题的答案只能从当事人的心里找。

人是最为复杂的事物,复杂而难以捉摸,可有时候,人却依旧还是会被自己的情感所支配。

真的会有人,理智是她,而冲动也是她,可以为了自己的未来仔细盘算,但也可以为了一时的冲动,为了爱情,将所有的一切,家人,金钱,自己的未来,全部抛弃,只是为了同一个人奔向他所描述的厮守一生。

其实是可笑的,除去一时的震惊,作为一个局外人,完全客观地看待这个为爱改变一生的女子,穷极一生走来,也许也曾真正的快乐过,可这快乐快并没有长久啊。

从一个直接可以看到这个故事结局角度来看,好像蒋碧薇的一生都在做无用功一样,到头来,得到了什么呢?或许于她本人而言是没有遗憾吧。

年少冲动私奔

或许在数十年后,让世人来评判的话,该是认为不值得的。但谁又能预知之后的事呢?其实人活一场,若是未能从心地活一次,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一直带着遗憾的话,也不见得能有多快乐。

展开全文

许是蒋碧薇也晓得这一点,所以在即使还是满心懵懂的时候,在这段感情还没有那么炙热之时,在徐悲鸿向她伸出手之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他离开。

在与徐悲鸿相识之前,蒋碧薇还叫蒋棠珍,“碧薇”一名是徐悲鸿所起。蒋碧薇出生于江苏宜兴,是当地名门望族蒋家的千金,因出生时家中海棠盛放,所以取名为“棠珍”。

1916年,蒋碧薇一家因蒋父工作的变故来到上海定居,就在这一年,17岁的蒋碧薇在家中见到了彼时还是穷学生的徐悲鸿,而他们的故事也就此展开了。

自迁到上海之后,蒋碧薇便做起了真正的“闺阁小姐”,没有机会接触这五彩斑斓的上海,反而只是一直被局限在家里,是以徐悲鸿的出现让她觉得颇为新奇,再加上身份的悬殊,更是让她对徐悲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但蒋碧薇在十三岁之时,就被父母同彼时的名门望族查家订下婚约,但不仅蒋碧薇对徐悲鸿有好感,她的父亲也觉得这个家世贫寒的少年颇有才华。一边是未知的婚姻,一边是年少的冲动,所谓才子佳人的情感就如此产生了。

少女的心思总是敏感而细腻的,在怀着对徐悲鸿隐秘的好感之时,蒋碧薇更是对自己将来未知的婚姻感到恐惧,而偏偏这时,她的未婚夫试图作弊的消息传入蒋碧薇的耳中,且原本蒋碧薇就打听到自己这位未曾谋面的未婚夫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这更是让她心怀不安,但家庭的捆绑让她无法脱身。

但就在此时,她的希望诞生了。徐悲鸿托人传来口讯:“假如现在有一个人,想带你到外国,你去不去?”,徐悲鸿的出现于她而言,就好似在海上漂浮的小船突然寻到了灯塔,对徐悲鸿的好感与逃避亲事的冲动令她不由自主地选择了跟他离开。

1917年5月13日的晚上,18岁的蒋碧薇告别鞠她育她十八年的父母,偷偷来到爱多亚路长发栈,抛弃了自己的身份,家人,未来,就这么跟着徐悲鸿踏上一段完全未知的旅程。

从某种角度来看,蒋碧薇的行为好像是成就了一笔才子佳人的佳话,可实质呢?不过是把逃避美化了罢了,离去之前她可能并没有想过,自己的离开会带来什么。

私奔后续

彼时的蒋碧薇可能满心满眼都是自己可以去追求爱情了,可以避开所有,同样只是带着朦胧爱意的徐悲鸿长相厮守,她压根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她的父母在她无音信就离家之后,无奈之下公布她的死讯,以给查家一个交代。自此,世上再无蒋棠珍,只有蒋碧薇。

而不顾一切的两个人却全然不知道这些,在日本生活了六个月之后,身无分文而又没有生计的两个人只能原路返回,在一时的流言蜚语中,这两位离经叛道的少年还是被蒋父蒋母接受了。

彼时的蒋碧薇依旧是幸福的,完全不必考虑太多,可能就是这些曾经的经历,让这个女子一直抱着最简单的想法,一直有着追求爱情的勇气。

婚姻破裂,感情生变

人生如戏,在你以为你即将得到真正的幸福的时候,你的幸福居然就那么离你远去了,多么具有戏剧性的讽刺意味啊。

1918年11月,徐悲鸿在人帮助下得以公费出国进修。1927年,蒋碧薇与徐悲鸿回国,彼时徐悲鸿终于有了名气支撑,两人在经历十年的艰辛过后,一切终于走上正轨。

在辛苦与徐悲鸿相依为命近十年,经历了那么长一段清苦之后,蒋碧薇满心欢喜地以为徐悲鸿即将走上他的康庄大道,而自己也会是那个陪在他身边,同他共赏这一路风光的人。

但正在为徐悲鸿而骄傲的蒋碧薇并没有想到,好景不长,在1930年,她所有的一切都如同一缕蓬草一般消失在这一年的风中了。

这一年,蒋碧薇的亲人接连去世,而正沉浸在悲伤中的她却在这时接到徐悲鸿的来信,信中告知她,“他可能变心了”。

对于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的两个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啊,好像蒋碧薇曾经同他不顾一切的私奔是个错误,陪伴他一起经历这十年的风雨是个笑话。

所以说人真的是无比复杂的生物,他们明明无法预知或是控制自己今后的想法,却还总是喜欢立下诸多海誓山盟,可讥可笑。

蒋碧薇为了挽救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先是去宿舍找过孙多慈,烧毁孙多慈送来的100棵枫树苗、然后去找孙多慈的父母、甚至破坏徐悲鸿为孙多慈安排的留学之旅,可又有什么用呢,已经变质的婚姻,如同一面破损的镜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修补了。

而为了徐悲鸿的前程,蒋碧薇并没有想把这件事闹大,但徐悲鸿可完全忘记了曾经的情谊。徐悲鸿沉溺在这段婚外恋的关系里,孙多慈甚至成了徐悲鸿笔下的主角,其中有名的当属《台城月夜》。

画中月下,孙多慈与徐悲鸿两人含情脉脉,后来徐悲鸿还专门把这幅画摆放在画室,为讨多慈开心,他甚至登报声明自己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

当一个男人不爱你的时候,你真的难以预料他会做出如何伤害你的事来,到头来,这么多年的相互扶持,自己这十多年的青春,原来只换来了一个同居关系啊。

曾经高贵的千金小姐就这么沦为了大家的笑柄,闲聊时的谈资。曾经她爱的轰轰烈烈,而如今被伤得体无完肤,爱情真是美好又可怕的事情,轻而易举,将人送入深渊。

另一段畸形感情的展开

在徐悲鸿在巴黎进修那段时间,蒋碧薇遇到了晚年陪伴她十几年的男人张道藩。

1921年,张道藩初遇蒋碧薇,便对蒋碧薇一见钟情。但彼时蒋碧薇还同徐悲鸿感情甚好,她理智回绝了张道藩的求爱,后极度失望的张道藩与一位名叫苏珊的法国姑娘结了婚。

在徐悲鸿和蒋碧薇的婚姻即将走到终点之时,张道藩再次出现了,他诚恳地表达了爱意,讲自己这么多年依然没能忘记蒋碧薇,但彼时的张道藩却是一个有妻有子的人,而这一次,蒋碧薇没有拒绝,可能曾经的心灰意冷让她早已不相信情爱了。

几年后,孙多慈遵父命嫁人,而徐悲鸿却上门言说放不下蒋碧薇,愿续前缘。被蒋碧薇指着客厅墙上曾经徐悲鸿的声明坚定回绝,也因此大病一场,甚至还没治愈,徐悲鸿为了新欢廖静文再次登报同款声明,曾经一同私奔的情侣终究成了怨偶。

1945年12月1日,蒋碧薇与徐悲鸿在重庆沙坪坝重大教授宿舍签字离婚,并从徐悲鸿手中获得了100万元赔偿金、40张古画,以及100幅徐悲鸿所作的画。彼时的蒋碧薇终于知道,曾经的情意、誓言,皆是些一文不值的玩意儿。

而张道藩理所当然成了蒋碧薇后半段人生的男主角。1948年,蒋碧薇随张道藩去往台湾,成为了张道藩公开同居的情人(彼时张道藩依旧是有家室的人)。

许是为了尊严,在与他同居的十年中,蒋碧薇从未以其伴侣的身份公开出席过任何场合,她一直清晰地记得,自己也是在做别人的情人啊。

但暮年的张道藩开始怀念家庭,提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无人照顾,要将他们从美国接回来,蒋碧薇理智退出,成全了张道藩。

在与张道藩分手后,许是不想回到故地,再忆及那段令她痛到撕心裂肺的往事,蒋碧薇孤身一人在台湾度过了二十年时光,直至1978年离世时,但家中还挂着曾经徐悲鸿为她画的画作《琴课》。

带着对这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或许,也能称得上是一种解脱吧。

小结:

蒋碧薇这一生,付出了很多,可得到了什么呢?得到过一时的快乐,一时的幸福,还有长久的悲痛和遗憾。

她这一生值得吗?为爱私奔,为爱受苦,却换不来白首,许是值得的,这么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至少也曾得到过她想要的不是吗?或许,在她心里,这一生也不失来人间走一遭吧。愿我们都能有爱人的勇气,都能收到有保质期的誓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