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江门⑥丨鹤山:如何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_鹤山市_鹤山_中欧

工业百强县(市)榜单是中国信通院依据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反映了县(市)工业经济在基础夯实、质效提升、新动能培育、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2022年12月20日,鹤山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给鹤山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奋力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然而,据统计,2022年1-11月,鹤山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56.81亿元,较2022年全国工业百强县第100名同为在广东的四会市(836.94亿元)仍有一定的差距。

那么,鹤山市如何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

鹤山市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谭伟成摄

优势

深厚的工业基础

鹤山于1732年建县,1993年设立鹤山市(县级市)。据195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鹤山在全省99个县中位列五等中的第三等(第56位),排名五邑地区末位。但到了2021年,鹤山市经济总量在全省57个县及县级市中排名第10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山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0.69亿元,是2012年192.72亿元的2.3倍;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87.1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80.1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可以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展开全文

鹤山市有深厚的工业基础,近年更是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由印刷、制鞋、卫浴、食品等传统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新材料等战略产业转变,成功打造三大百亿产业链。

此外,鹤山还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2021年,鹤山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级创新平台分别达215家和251个,累计发明专利申请量1779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25件。新增博士、博士后等高端创新科研平台7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位居江门首位。

鹤山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百亿规模企业实现零的突破,50亿规模企业3家,税收超亿元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00家。这意味着将再造一个产业蓬勃、动能强劲的实力鹤山。

使命

推动中欧合作区建设

2016年,鹤山被工信部认定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成为全国第5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平台,也是全国唯一面向全欧盟的中小企业合作平台。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将中欧合作区建设为国际化特色产业示范区的目标,鹤山被赋予中欧合作区建设“主战场”的使命。鹤山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也提出,务实推动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建设。

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

近五年来,鹤山市在与欧洲对接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共有200多家企业与欧洲有经贸往来,对欧贸易额超15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成功引入维龙物流、意大利柏拉蒂电子等知名欧洲企业;瑞士弗兰卡、俄罗斯泰美斯、意大利法罗力等分别在鹤山设立亚太地区的研发生产总部。

去年,鹤山市抢抓RCEP机遇,相继开通多趟“江门号”国际货运班列,进一步接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大动脉”;相继出台《深化中欧合作若干政策》《鹤山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共引入欧资项目4个;开展“中欧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着力引进一批通晓欧洲、深耕欧洲产业资源的高层次人才,首批确定8名引进对象,包括3名博士、5名硕士,目前已有5名引进对象到岗。

珠西粤西首趟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发车。

此外,鹤山市探索引入欧盟园区运营理念,加强对接对欧标准化招商平台,高规格举办对欧招商推介会,全力招引绿色经济、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机械装备等领域欧资优质企业;推动“一城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重大规划对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探索建立与欧盟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等。

挑战

开辟新兴产业新赛道

鹤山市在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道路上并不顺利。2004年,鹤山市曾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名单,排名第78位,而后未能再进入各种版本的“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反观同在广东的兄弟县——博罗县,2020年“全国百强县(市)”第93位,2021年第89位,2022年第81位。

去年,鹤山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邝耀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兄弟县(市)惠东县、高州市、博罗县等相比,鹤山市存在一定的客观制约因素:在土地面积、人口总量等方面,鹤山市与惠东县、高州市、博罗县及省外其他地方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常住人口总量小,导致一些直接相关联指标不足。

此外,鹤山市还存在实体经济总量不大,龙头企业偏少,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主动承接深莞产业溢出不够,新型产业支撑作用有限,科技创新活力有待激发;中欧合作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园区承载能力偏弱,各项体制机制仍需加快探索;区位空间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交通网络仍需完善,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市知名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那么,鹤山要如何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鹤山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构建符合鹤山发展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开辟硅能源及储能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转型做强传统优势制造业,挺起鹤山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隆基项目效果图

在去年底举行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江门鹤山市与世界500强、全球领先的硅能源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绿能”)在大会上正式签订投资意向协议。正式开启了鹤山硅能源产业发展破局之旅。新的一年,鹤山将加快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积极培育做强重点产业链,紧盯硅能源招商,整合全市资源和力量,加强与在谈硅能源项目的深入对接,争取通过隆基绿能这个行业龙头,定向招引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谋求协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机遇

让制造业当家

鹤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本身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鹤山市区位环境良好,毗邻广佛都市圈,容易受到经济辐射,无疑是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优选梯队。同时,鹤山市国土开发强度低,开发空间潜力较大;土地开发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开发连片工业园。鹤山市工业基础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多,目前已达450家,排在新会区、蓬江区之后;发展速度较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江门地区保持领先;发展后劲足,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占固投比重在江门最高。

近年来,鹤山市持续改善交通环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改革创新服务制度,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自2017年鹤山市首次入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以来,至今已连续五年上榜,彰显了鹤山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强大的发展后劲。

当前,鹤山市更是迎来“双循环”“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建设的多重机遇。鹤山把握新一轮经济发展机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速推进中欧合作平台大建设,以中欧合作区来整合江门大型产业园区鹤山片区开发;同时,紧抓江门市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园区再造”的机遇,打造湾区中高端产业集聚地,让制造业当家做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采写:南都记者 罗忠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