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旺了 生活乐了_工作队_脐橙_果园

在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指导下,蕉岭县鲜橙达的脐橙一批批地销往全国各地。徐志宝 摄

在镇村以及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进入果园的道路实现了硬底化,进出更方便了。汪敬淼 摄

一个由县级单位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该如何帮助乡镇发展壮大?文福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的答案是:发挥自身了解县情的优势,帮助乡村挖掘产业潜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我们来自蕉岭的各个县直单位,这片土地就是我们平时作战的地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把文福镇带富、带强、带美,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工作队队长杨海容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文福镇的各个乡村呈现出新面貌。暗石村的脐橙成熟了,不仅吸引来了全市的游客,也为村子开拓出一条稳定的农业产业道路;每年固定的体检,为当地60岁以上的居民送去了健康保障;2022年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冠军赛、仓海诗廊诗词杯大赛等,丰富了群众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争取政策,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布局与村庄文化、特色种植紧密结合,把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兴村产业。”杨海容说。

展开全文

产业有活力

暗石脐橙给村民带来了甜蜜

走进蕉岭县文福镇暗石村的脐橙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果树映入眼帘,郁郁葱葱,绿得发亮。若是在冬季步入果园,翻开树叶,还能看到一颗颗黄得发亮的脐橙,金灿灿的果实,在阳光的照耀下煞是好看。

果园内,蕉岭县鲜橙达企业负责人庄正开正忙碌着。“基地总面积为120亩。眼下,我们正不断优化果园建设,着力以生态标准科学建园,致力打造精品果园,力争今年产值再翻一番。”庄正开说。

高品质的脐橙,离不开高品质的管理。庄正开说,除了在人工除草、培育有机生态肥育树的基础上,还在果园内布设虫害引诱瓶和灭蚊灯,完善灌溉设备,加强果树抗虫害、抗旱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脐橙品质。“生态管理,不仅让脐橙糖度高、品质好,还能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去年,在镇党委政府、工作队的帮助下,进入果园的道路实现了硬底化,进出更方便了。橙子成熟的季节,大批游客进入果园采摘,让庄正开十分欣喜。“多亏了工作队多方合力完善了果园的基础设施,让果园人气更旺,销量更足。”此外,还大大减少了果品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耗。

据庄正开介绍,去年果园的总产量达到了20万斤,总产值超百万元。

山间种植的脐橙,不仅有效盘活了山地,成了务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更将带领村集体稳步走上振兴路。

“我们长期雇佣了4名本地村民负责基地日常的管护、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果实采摘期则需要招募更多的本地群众帮忙。”庄正开表示,接下来,将立足产业优势,不断创新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推动当地将脐橙产业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销量,在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指导下,庄正开拓展了线下休闲采摘,并与客都文旅合作参与了2022年广东乡村休闲体验季相关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暗石脐橙知名度。

一颗脐橙不仅让果农尝到了甜头,丰富了市民休闲体验,也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走上提质增效“快车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自工作队进驻以来,我们瞄准产业发展,培育和引进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像暗石村的脐橙、逢甲村的泰国红宝石柚、长隆村的树葡萄、鹤湖村的烟叶、乌土村的辣椒等。杨海容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聚焦产业发展,让果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图景在文福加快涌现。

活动更多样

不断丰富当地群众生活

发令器“哔”的一声令下,一批批选手就冲向了场地,他们的目标是找到隐身于稻田间的信号源,最后抵达位于丘成桐祖居的终点。去年8月16日,2022年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冠军赛在文福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省53支代表队847名运动员。

无线电测向运动,又叫“无线电猎狐”,是群众体育项目之一。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冠军赛作为一项包含无线电技术学习与应用、测向机电子电路制作、无线电摩尔斯码破译能力的创新类科技体育赛事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多届,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是广东省内知名品牌赛事。

通过这项全方位运动,参赛选手能够感受电波穿透在不同地形时无穷无尽的变化,进而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和心理抗压能力。

本届比赛的决赛设在了文福镇。“在乡镇长大的孩子,能够通过本次比赛增长见识,同时也能够与外来的孩子交流,增加他们的综合能力。”杨海容告诉笔者,工作队多方争取,将无线电测向冠军赛的其中一个点位放在了逢甲中学。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跃繁荣乡村文化市场,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近年来,工作队不断在引进文化活动上发力,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乡村开展各种文化文艺活动,让城市高品质的文化社团、文化节目更多走进乡村,让农村居民分享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资源。

杨海容表示,接下来,工作队将促进优秀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传承和利用好乡村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撰文:梁时禹 廖静宜 汪敬淼 丘林强 徐志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