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终兵器·弓》
目前最佳视效,冷兵器时代弓箭打斗片。情节很简单。游戏中,清军讲的是满语。当然,口音不能软化。在中国讲满语的人很少,可见韩国厂商的诚意。电影中,强大的清军以300骑兵击败4万禁军,10天到达首尔。在中原混了两百多年,成了连满文都不会说,只会提笼提鸟的八少爷弟子,叹息!
2.《鸣梁海战》
亮点是一场夸张的海战。虽然布局和特写安排不明,但大结局还是要靠主旋律来冲破高潮。变化多端的惨烈战局和视死如归的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上半年的文艺剧则框架严密。除了单薄的群戏和模糊的棱角,李舜臣的形象也并非完全有血有肉。但有一件事可以说,主要人物的气场还是很到位的,尤其是崔岷植和柳承龙。
3.《投名状》
三兄弟最重要的东西格局逐渐减少,不分高低。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因贫穷和投票而命运相连,逐渐陷入各自价值观的问题之中。这部电影只是明智地展示,没有太多的方向,让观众进行自己的哲学讨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是却少了一些惊艳,也许是因为在不同平台看过一些经典片段吧。
展开全文
4.《高地战》
在韩国人看来,625战争不仅限于军官(白善烨回忆录),文艺界也有。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架,所以韩方总是厌倦战争。从尊重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今天我们真的要思考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但那个时候,个人的心中充满了集体,为了集体,为了明天而奋斗。最终,冷战的二元冲突意识形态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差异和多样性是被允许的。
5.《太极旗飘扬》
有点像《我们的父辈》,个人在战争中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本片不偏袒任何人,而是冷静地刻画了两兄弟因战争引发的种种非同寻常的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原本对世事漠不关心。战争场面也足够激烈。最震惊的是,哥哥以为弟弟死了。两场戏,最后当你是红旗队队长的时候,第一场的嫉妒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觉到撕心裂肺的痛,第二场的疯狂到最后清醒过来也很震撼。
6.《小鞋子》
这可能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电影最喜欢的结局。看到长跑比赛,我想起了从小就听的内地剪辑版。小男孩虽然在修改版中跑得第一,但他站在终点线等着两个人冲线。当然,他们问他为什么,他很感动。想着原版也是一样的结局,就淡淡的看了一会,才发现不对劲。未知的惊喜在我面前展开,就像我第一次接触电影艺术时一样令人兴奋和恐惧——上一部给我如此反差感的电影是穿条纹衬衫的男孩(但它很可怕)。这部电影没有观点或激进对抗地捕捉生活,而是生活本身,它仍然存在。
这6部冷门电影值得细细品味,每一部都是用心制作的!
本文为搜狐号原创作者,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