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最好的学校_母亲_孩子_教育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母亲 最好 学校 母亲 孩子 教育

●王元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孩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写什么字?画什么画?全在于后天教育。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教育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构成,孩子没学好,有些人往往一味怪罪学校和社会,其实首先应怪罪的是孩子的父母,父母才是孩子人生启蒙的第一位老师。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七岁前基本都是在家里,与家里人尤其是母亲在一起,这时候母亲的教育就很重要。

我就觉得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影响极大。回想起来我的为人处世多源于母亲,或者说是母亲言传身教的结果。

母亲没有读过多少书,也不会讲很多大道理,但母亲有一颗善良的心,有朴素的是非观念。

记得有一回,邻居有位爱开玩笑的叔叔不知道哪句玩笑话惹怒了我,我居然捡起地上一块大石头来砸他,他见势不妙赶紧逃跑,我却紧追不放,嘴里还一个劲地骂人。这事给母亲知道后,即刻把我打了一顿,直到祖母过来搭救。从此后我再不敢动不动就动粗,懂得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小孩不尊重长辈,开句玩笑就使横很不应该,错了就该惩罚,母亲毫不客气。现在的一些家长明明知道是自己孩子的错,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反而帮孩子出头惩罚他人,助长了孩子的嚣张气焰,养成目中无人、盛气凌人的恶习。

孩子是很聪明的,从小就懂得模仿。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全看在眼里,影响着他们的日后行为。母亲就很注重对我们的日常教育。那时候大家都比较穷,特别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邻居家经常会出现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情况,我家的经济情况算好的,从来没出现断粮的时候,就免不了常常有邻居来借粮。明明知道借出去的粮可能不会归还,但母亲总不会让上门的邻居空手而归,顶多是在自家余粮不多的情况下少借点。

还有就是每次有乞丐上门,有的人赶紧关大门,我家大门总是开的。母亲平时会特意留些零钱或粮食送给乞讨者。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帮别人好过别人帮自己”。母亲的善举至今都有邻居念念不忘,也养成了我们兄弟姐妹的良善之心。

在对待老人方面,母亲也用她的言行教育了我们。分家以前,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难免产生一些矛盾,尤其是婆媳之间,但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说公婆的坏话,公婆生病了用心照顾。让我记忆犹深的是,平时有什么好吃的或者晚上做夜宵,母亲从来都不会忘记了公婆,经常让我们敲开爷爷奶奶的房门,端上热乎乎的面食或炒饭。母亲的说法是,“人都会老”,以后我们也有老的时候,也要有人照顾,她用行动教育我们要尊老爱老。

亲戚要走动才亲,不能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每次从外地回到老家,只要时间允许,母亲都会安排我走亲戚。我们不在家时,母亲自己也会常常去探望亲戚。亲人之间虽然都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但如果长期不往来也就不亲了,亲情同样需要维系。虽然有时觉得母亲烦,但仔细想想又认为她做得对。

母亲也不爱占小便宜。在整个家族中,母亲辈分高,逢年过节小辈们孝敬她的钱,母亲决不会全收,总想方设法给回一些。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多少钱的小辈,母亲一般不收或只收点零头,带来的礼物尽量都给回礼。邻居上门坐,她总是笑脸相迎,拿出好茶好物招待。因为有母亲张罗,我们家与左右邻居、亲戚朋友往来密切,其乐融融。

我的母亲,便是我人生里最好的学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